四川德阳少将名单

电子束焊2023-05-06  30

根据我的《1988年后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名录》资料显示为以下几人:

曾祥炳(193805-),少将军衔,1938年05月出生,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县两路口乡人。

黄栋甲(194503-),少将军衔,1945年03月出生,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人。

陶昌廉(194405-),少将军衔,男,汉族,1944年05月出生,大专学历,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子金乡人。

王长河中将 (1948─),四川中江人。武警部队副政委、纪委书记。中共十八大代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

胡永丰少将 (193512─),四川中江人。正军(省、部)级,曾任总参谋部某部长,解放军炮兵学院院长,陆军导弹学院院长,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第一副院长。中国军事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兼职副主任,总参科技副主任。

陶昌廉少将 (194405─),四川中江人。云南省委常委、云南省军区政委。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雷本农武警少将 (1945─),四川中江人。武警医学院院长。

刘世果少将 (19451009─),四川中江富兴镇刘家沟人。历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

雷志勇武警少将(194912—),四川中江人。历任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医疗处处长、医务部主任、副院长、院长,武警医学院院长。

王长久武警少将 (1950─),四川中江人。武警部队特警学院政治委员。

吴克仇(1890~1950),名敌,字克仇,号元广。四川中江广福人。黄埔军校少校教官。

林云鹤,中江仓山人。黄埔军校6期教官。

蓝本,四川中江人。黄埔军校15期教官。

黄继光(193118~19521019),四川中江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阵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唐章洪,四川中江人,上甘岭战役立特等功。

赖发均(1933—1952),四川中江人,上甘岭战斗中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

蒋元伦(1953-1952),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第一三三团第六连副班长。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排参加反击5377高地北山战斗。当进抵敌占阵地时,遇敌火力阻拦,排长命令机枪压制敌人火力,没有成功。部队伤亡逐渐增加,他挺身而出,从侧翼扑向敌地堡,用手雷与敌同归于尽。立一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政治

张金明,男,汉族,1955年3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涂文涛,男,汉族, 1954年4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

代宁祥,男,汉族,1954年8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

陈勇,男,汉族,1956年2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张河川,男,汉族,1962年2月生,四川中江人,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

陈行祝,男,汉族,1956年5月生,四川中江人,四川省德阳市委常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田春光,男,1958年1月出生,四川中江人,四川省德阳市委农工办副主任,四川省德阳市扶贫办主任

田亚东, 男,汉族,1962年2月生,四川中江人,四川省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立志,男,汉族,1959年04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成都市文化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刘昌泽,男,汉族,1956年11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杨建明,男,汉族,1959年7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

周云,男,汉族,1968年4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阿坝州委农工委新农村建设科科长,拟任州委农工委副主任。

王国春,男,1946年出生,四川中江人,宜宾市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系中共四川省委第八届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共四川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五大代表。

冯庆煜,男,汉族,1950年7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政协第三,四届南充市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南充市委主委、西华师大教授。四川省十届人大代表、十届省政协委员。

雷桂英,女,汉族,1972年12月出生,现任青海省西宁市旅游局局长。

田华光,男,汉族,1957年6月出生,四川省中江人。历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处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2007年2月任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济师。

黄光兴,男,笔名共田,斋名双桂堂。1952年6月出生,四川中江县人,汉族。现任绵阳市文管所所长、文博副研究管员。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绵阳市游仙区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李卓,男,汉族,1970年9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什邡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光勇,男,汉族,1968年5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中共罗江县委书记。

兰序武, 男,汉族,四川中江人,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谢斌, 男,汉族,四川中江人,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夏天,男,汉族,1980年9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新津县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小钢,男,汉族,1959年1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广州市黄埔区委书记,黄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兼任区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预备役高炮师副师长。

王玉琼,女,汉族,1974年6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轮台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拟任轮台县林业局副局长、杏子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

刘敏,女,汉族,四川中江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处级);

张力,男,汉族,1955年12月生,四川中江人,湖南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蔡尚伟,男,1970年生,四川中江人,现任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

刘学毅,男, 1962年8月生,四川中江人,西南交通大学科研技处处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罗学刚,男,1957年3月生,四川中江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熊文轩,四川中江人。现任广西大学教授,兼广西大学教学督导员、广西法律逻辑研究会副会长、南宁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律师、一家企业法律顾问。

张汉江,男,1962年生,四川中江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倪波,男,1964年生,四川中江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教授。重庆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高级注册咨询师。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德阳市社科联常务理事,德阳市委讲师团特聘教授,

许劲松,男, 1976年6月生,四川中江人。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教师。

周伟,男,1956年生。四川中江人。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向遵湘(1940—2000) 四川中江人,男,教授,曾任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医疗卫生

王朴诚(1877年-1961年),汉族,四川中江人。其以儿科为精专,信守“医非营业,药以治病”之旨,被成都百姓誉为“王小儿”。当时是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儿科老中医,因其医术精湛,疗效卓著而享誉全国。

肖云,男,1949年9月生,四川中江人。现任安徽省皖西中医药物研究所所长,成都锦江中草药研究所副所长。

杨向东,男,汉族,1961年04月生,四川中江人,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院长、首批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谢春光,男,1964年生,四川中江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体育

邓小玲,女,1974年8月26日生,四川中江人。垒球运动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第四名。2002年世锦赛第四名,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四名。

李源一,男(1993828),四川中江人,足球运动员。前天津泰达U17队长,现效力葡萄牙超级联赛博阿维斯塔队

文艺

陈钧,1936年11月生,四川中江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研究员,兼东方影视制作中心主任,《神州》杂志社总编辑。195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为国为民奋勇作战,立有一等和三等军功。

白澄,字跃舟,1928年4月生,四川中江人。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史馆馆员。擅长花鸟画。

刘为民,男,1953年生,四川中江人。《华西都市报》总编辑,中国都市报研究会副会长。

唐家濂,字仲溪,号长乐山人,1929年8月生,四川省中江县南山镇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首届会员、连任两届石河子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顾问。周总理纪念碑上都有他写的两面碑文。

赵智,男,1963年生,四川中江人。历任创研室编研室主任,四川省文学交流中心副主任、主任,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多年从事文艺理论、作家作品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作品50余万字。主编多部散文、报告文学集。策划、举办多次影响较大的文学交流活动。

黄泽江,男,汉族,四川中江县人,1963年12月15日生,黄亚明(笔名)现任宜宾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理事、宜宾市书协主席、翠屏书画院院长。

曾昌盛,男,生于1981年6月,四川中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德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被《中国书法》评为全国中青年500强。

高万勇(1952—)男。四川中江人。中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肖开愚,当代著名诗人,1960年生。

王俊,1980年生,四川省中江县继光镇人,德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民俗研究家、摄影家、作家。出版专着有《巴蜀老手艺》、《成都老茶馆》。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篇(首),计20余万字。2002年获四川省“万村书库”征文奖和第二届刘宗泽文学提名奖。

谢娜(1981年5月6日-),四川中江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视学院表演系。著名女主持人,演员,歌手。以幽默诙谐的搞笑风格而著称,被誉为大陆版周星驰。2011年9月26日谢娜与内地著名流行歌手张杰在云南香格里拉举行了婚礼。

唐以诺,1982年生,原名唐波,四川中江人,演员。代表作品有**《毛泽东和他的卫士》、《姐姐词典》、《青春期》、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家在南三条》、《走西口》、《手机》等。

李虎,笔名天蚕土豆,四川中江人,1989年12月28日生。网络原创界顶级作家,起点白金作家,新生代作家代表人物。

商业

陈欧,聚美优品CEO及联合创始人。

聚美优品(前团美网),是第一家也是中国最大的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由陈欧、戴雨森和刘辉创立于2010年3月,致力于创造简单、有趣、值得信赖的化妆品购物体验。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

川军抗战著名将领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唐式遵

川军著名将领、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坂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和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宁死不屈,跳墙殉国。王铭章殉国后,所部官兵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4000余人。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一带布防的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最后,以手榴弹自戕,无一被俘投降。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睢阳之后,一人而已……”

川军出川后,最先进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yu禹)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该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

刘湘

抗日战争:300万川军用血肉创造抗战神话

--------------------------------------------------------------------------------

04/04/2007/13:53 华夏经纬网

日本直到战后对这方人民也心怀嫉妒和羞愧,无法打倒四川是日本人一个神秘的阴影,灭川灭中国的宿命始终无法打破。今天日本仍然受到这方人民的鄙视。

纪念川军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而对于60多年前60多万巴蜀英烈来说,四川,一个走了再回不来的故土。

国民党眼中的"杂牌军",***眼中的"国民党兵痞子"

没有碑,没有名号、没有荣誉,只有默默的牺牲和曾经被毁的塑像,却赢得无数的悼念-光荣的川军。

最纯洁的部队--一心为民族独立抗击侵略,最纯洁的部队。心无杂念,不求占地盘。相对国共两军,算得上高尚。

最单纯的部队--主动请缨,热脸去挨冷屁股。走路出川,没有武器弹药补充,到处受排挤。远没有GCD会讲条件。

最勇敢的部队--武器比共党的还差,都是四川土枪,还打阵地战。说起:"肉包子打狗",老泪纵横是川军老人的真实写照。川军伤亡64万余人。

川军都是土生土长普通的四川人,喜欢悠闲恬静,而大义面前敢赴死,大多数没有出过川,只为了在危急关头担当起拯救民族的重任。天下已然大乱,武器太差,补给、指挥、任务一遍混乱,一接触即阵亡几千人,才发现为国牺牲原是如此之近。川军拿出了四川人的气概,从山西到湖南,从上海到重庆,8年里无数川军战斗在城市乡村,牺牲在异土他乡。

解放后,川军的主要工作是蹬三轮、泥水匠、做小生意,一辈子无人过问。

抗战胜利60周年,让我们记住他们?

附:川人抗战(简转)

在八年抗战中,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谨以此文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川人。

一、300万川军出川抗战

1935年5月后,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试图吃掉四川军队。GCD紧抓统战工作,鼓动川军停止内战、上前线。周、朱、叶等赞誉抗战的决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缗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

"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8年中,四川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川军伤亡64万余人。

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家六口人的生活。

"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于,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5万名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赴印缅补充远征军。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

二、川军伤亡64万余人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一时的。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1938年1月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出川后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欢迎。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十分之二,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

川军中广大将士"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催人泪下的动人事例举不胜举。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三、后方民众共赴国难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由于四川这个"大后方"是"陪都"所在地,所以负担巨大。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30%以上。战时粮食奇缺,全川物价暴涨。成都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一月之内米价上涨3倍以上,粮、糖、盐、火柴等,都曾限量供应。几千万四川普通民众都挣扎在饥寒线上。

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军火枪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表的不完全统计,抗战中四川各地献金总额为5亿多元。这些钱,是四川人民一滴一滴地挤出来的血!这笔巨款,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日本人深知"中国大后方"四川的重要,对四川的轰炸前后持续了6年多时间,四川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灾难。从记事起,"跑警报"这三个字就是父辈嘴巴头常唠叨又很有恐怖味道的名词!

抗战后期,盟军加大配合中国空军作战的力度,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轰炸、驱逐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们,流血流汗,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的原始工具,在半年时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1944年6月16日,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飞到日本钢铁中心八幡市上空投弹,八幡霎时变成火梅。这是从中国第1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土。到这一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四、抗战精神永垂青史

当年300万川军,穿一双草鞋、扛一支"老套筒",带了川中父老的嘱托,一步一步走向生死未卜的前线。1944年7月7日,成都东门城门洞立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市民通常称为"无名英雄铜像"。铜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人,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长期为成都市民敬仰。

幼时常听父辈讲传说:有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单薄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看来是又冷又饿,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那个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从阴间来吃汤圆了!消息传开,百姓们都哭了:"天冷了,他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呀!"于是一家又一家,流泪端来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到铜像前祭奠。这哪是传说这是四川民众对出川抗战牺牲将士的深切悼念啊!

1966年"文革"时,这座成都标志性建筑,以铜像是"国民党兵痞"的罪名被砸碎。1989年8月15日,市政府将塑像重塑于万年场。

近日,成都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在成都东郊重新修建了占地50多亩的"烈士陵园",这座川军抗日英雄纪念碑已迁入陵园供人们悼念。这座烈士陵园还为1000多名为成都的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墓。(转自:中华网)

樊傻儿原型范绍增

民国28年初,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民国30年春节时,老百姓慰问范部。范在张渚各界劳军会上说:这回打日本人,不是老百姓帮忙,还是打不赢的;二回我们不把仗打好,老百姓要吐我们口水!

范虽在前线打了胜仗,却被蒋介石调任为没有实权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范一气之下,于民国31年初回到重庆。

四川,95名,占总数的59%;出元帅最多的省份是四川,有4位,占40%;

1955年首次授衔时,共授予少将以上将帅1052人。至1965年军衔制取消前,我军共授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按籍贯排列,前10名的省份如下:

江西,325名,占总数的201%;

湖北,234名,占总数的145%;

湖南,199名,占总数的123%;

安徽,128名,占总数的79%;

河南,106名,占总数的66%;

四川,95名,占总数的59%;

福建,83名,占总数的51%;

河北,79名,占总数的49%;

陕西,63名,占总数的39%。

出元帅最多的省份是四川,有4位,占40%;

出大将最多的省份为湖南,有6位,占60%;

出上将最多的省份也是湖南,有19位,占33%;其次是湖北,有14位,占25%。

出中将最多的省份仍是湖南,有45人,江西排第二,37人,湖北位居第三,32人。

1955----1965年的开国将帅,四川一共出了95名,占总数的59%,在所有的省份里排名第六;

其中:

四川出元帅最多,一共4位: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

四川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一共91名。

以上就是关于四川德阳少将名单全部的内容,包括:四川德阳少将名单、四川省中江县籍现役将军有哪些、川军中著名将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58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