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台下的嘉宾所在公司有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吗?请举手。”圆桌讨论期间,主持人抛出这个问题。台下300多位听众无一举手。
与此相反的是,演讲嘉宾对工业互联网概念的讲解充满激情,让我惊觉,如果当下AI可以赋能一切,那么工业互联网亦如是。
工业互联网变迁
既然都是制造业的嘉宾,为什么没人参与使用工业互联网呢?难道是因为技术不够“炫酷”?相反,可能因为技术过于“炫酷”。
笔者猜测也许大家对工业互联网的了解还较为模糊,小心翼翼的思考着:“我公司属于制造业,我公司同时也连上互联网了,那算不算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呢?”况且该问题出现在最后一环节的圆桌讨论中,前面嘉宾对工业互联网的讨论早就将在场听众们说晕乎了。
根据华辰产业研究院的一份产业报告来看,工业互联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上世纪60-80年代,就实现了网络的发明以及机器与机器的互连。渐渐到2010年以后,工业互联网雏形才慢慢形成。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明新国教授在题为“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讲中,直接用四个定律解释了数字化转型的开端契机,分别如下:
香农定理:给出了信道信息传送速率的上限(比特每秒)和信道信噪比以及带宽的关系;
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增一倍;
梅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
贝尔定律:计算机每10年产生新一代——面向新应用、价值更低。
明新国认为,前两者推动了数字技术10,后两者打开了数字技术20时代。尤其是梅特卡夫定律提到的用户价值与用户数量关系:“当企业吸引的用户数量越大,网络价值越大。”
下面这张PPT对比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的10大区别。
明新国表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本质就是“数据与智能”,想要得到智能,必须经历四个步骤:1,收集数据;2,利用前面的数据作为参考来处理数据;3,基于提炼的数据采取行动;4,接收反馈数据,从结果中学习,然后全部保存进记忆里。
数据驱动的智能循环囊括了对数据的感知、预测、决策和执行,他们又形成了一种闭环。最终的执行结果又会影响到感知。
从笔者角度来看,明新国教授对数据和智能的理解较为拗口,称重构数据、智能交互的目的是让数据资产到数据资源,再转换到数据生产力。不过另一句话就极其好理解:“用户掏钱买数据,那就是有价值的数据。”
此处引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基于数据的管理、优化和创新。
应用场景包括设备及产品管理、业务和运营优化、新模式新业态,最终达到成本节约、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提升、业务和模式创新的目的
怎么判断某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呢?明新国使用德勤的一组概念,将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划分为6个阶段。(制造业公司可以自行对照。)
1,计算机化
企业通过计算机化高效处理重复性工作,并实现高精度、低成本制造。但不同的信息技术系统在企业内部独立工作,很多设备不具备数字接口。
2,连接
相互关联的环节取代各自为政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OT)系统的各部分实现了连通性和互操作性,但是依旧未能达到IT层面和OT层面的完全整合。
3,可视
了解正在发生什么,通过现场总线和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企业捕获大量的实时数据,建立起企业的“数字孪生”,从而改变以前基于人工经验的决策方式,转为基于数字进行决策。
4,透明
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通过根本原因分析生成认识。
5,预测
将数字孪生投射到未来,模拟不同的情景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适时做出决策和采取适当措施。
6,自适应
预测能力只是自动化行为和决策的根本要求,而持续的自适应则使企业实现自主响应,以便其尽快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
明新国教授认为:“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连接’和‘可视’阶段,其实能做好‘可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企业的数字化经历信息化到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转型。其中智能化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的全生态链优化和创新。最终重构商业要素,从数据到业务,推动商业变革。
0x60。
该地址可以帮助变频器设定频率源,以实现贝尔定律,即频率与流量,电压与功率成正比。
西门子变频器的频率源是同步电路、基准频率和模拟信号。
第三象限的直线上找点C,使OC=OA=5,
所以C(-2√5,-√5)
第一象限找点C,OC=OA=5,
所以C(2√5,√5)
还是第一象限找点C,使OA=AC,可以用两点距离来解,OA=5,A(3,4),C(x,05x)
(x-3)²+(05x-4)²=25,x=8,
所以C(8,4)
一、考研科目名称:传热学
二、适用专业:能源动力(动力工程)
三、考试方式:笔试
四、考研考试范围:
1、绪论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其含义(实质);热流量基本计算式(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传热过程)及其应用;导热或对流传热与热辐射及辐射传热的主要区别;传热过程的含义(实质)及其各环节热量传递方式的分析。
2、稳态导热
稳态、非稳态温度场的表示;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各项意义及其应用;导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保温材料(GB/T4272-92)及其应用;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常物性)、各项意义及其应用;稳态、非稳态导热问题定解条件的主要区别;导热三类边界条件的基本内容;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大平壁、长圆筒壁、球壳、等截面直肋)温度场及热流场的求解及其应用;等截面直肋的肋片效率、肋面总效率及肋化系数;套管式温度计的分析计算及减少其测量误差的主要措施(从传热学角度);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分析。
3、非稳态导热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主要特点;零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集中参数法;非稳态导热所涉及的相关量,如Bi数、Fo数、导温系数、时间常数及吸热系数;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及其图解法的应用条件;半无限大物体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及其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应用。
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有限差分法进行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步骤;热平衡法建立二维稳态导热物体节点(内部、边界)的离散方程;热平衡法建立一维及二维非稳态导物体节点(内部、边界)的离散方程;稳态导热与非稳态导热、显格式差分与隐格式差分在建立离散方程时的主要区别。
5、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对流传热问题的主要分类及影响对流传热的主要因素;对流传热基本微分方程式及其与导热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区别;理论求解对流传热问题(温度场、表面传热系数及热流场)的基本思路;对流传热过程的实质;热(温度)边界层的含义及其与速度(流动)边界层间的关系;普朗特数Pr的表达式、物理意义及其应用;对流传热比拟理论的基本思想;单相流体纵掠平壁的对流传热的主要关联式及其应用。
6、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物理现象相似理论及其应用;单值性条件;常用准则数,如Nu数、Re数、Gr数及Pr数的表达式、物理意义及其应用,Bi数与Nu数、Re数与Gr数的区别;定性温度、入口效应、弯管效应、当量直径(当量半径);管内流动的单相强制对流传热中,长管与短管、直管与弯管的主要区别;绕流管束的单相强制对流传热中,管束顺排与叉排布置的优缺点;自然对流传热及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混合对流传热的判据及判断依据;单相对流传热问题的实验关联式及其应用。
7、相变对流传热
相变对流传热的基本特点;凝结传热两种基本模式;水平管外凝结与竖直管外凝结的比较及其应用;膜状凝结传热中,凝结液膜的流动状态判据;不凝结气体对膜状凝结传热的主要影响及其处理方式;沸腾传热的不同模式;大容器饱和沸腾过程(含沸腾曲线);沸腾传热恶化现象;DNB点及临界热流密度的工程意义;不凝结气体对大容器沸腾的主要影响;强化膜状凝结传热及沸腾传热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
8、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
热辐射及辐射传热区别于导热或对流传热的特点;辐射波谱;大多数固体与液体表面、气体空间的热辐射特性;热辐射的特殊体,如黑体、白体(镜体)、灰体、漫射体及漫-灰体;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其应用;漫射体辐射力与其定向辐射强度间的关系;影响物体发射率及吸收比的主要因素;实际物体辐射、吸收等特性按光谱(波段)分布时的相关分析与计算。
9、辐射传热的计算
辐射角系数的含义、适用条件及影响因素;辐射角系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典型计算(代数法);表面有效辐射的含义(实质)及其应用;辐射传热的两类热阻;两个及三个漫-灰表面(含黑体表面、重辐射面)封闭系统辐射传热网络图的绘制与标示;两个及三个漫-灰表面(含黑体表面、重辐射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计算;气体辐射的基本特点;贝尔定律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平均射线行程;气体辐射发射率和吸收比的主要影响因素;辐射传热控制的基本措施;遮热板的遮热原理及其应用;减少气体温度测量误差的基本分析与计算。
10、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
传热过程的含义(实质)与分析;典型壁面(大平壁、圆筒壁、肋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表达式及其应用;壁面上加装肋片的目的及基本原则;圆筒壁面外敷设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分析;临界绝缘直径。
[考研参考书目]
[1] 杨世铭,陶文铨 《传热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沈阳工程学院传热学考研考试大纲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大考研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入口,准考证打印时间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以上就是关于用户不掏钱,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什么意义全部的内容,包括:用户不掏钱,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什么意义、西门子变频器的频率源设置地址为、这道题第三问怎么做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