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的宣言

校准曲线2023-05-06  32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言一方面讴歌现代工业文明、科学技术使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观念完全改变,“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美”,因而主张未来的文艺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速度、力量和竞争;另一方面诅咒一切旧的传统文化,扫荡从古罗马以来的一切文化遗产,主张摧毁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他们高喊:“干起来吧!点燃图书馆的书架!把河水引来淹掉一切博物馆画廊,啊!看着那些自命不凡的古画被撕破了,褪色了,在水面上随波逐流地飘浮是多么地开心!举起斧头铁锤毫不手软地捣毁那些被人奉若神明的城堡吧!”

《未来主义绘画宣言》

1910年3月8日画家波丘尼、卡拉、巴拉等也响应地发表了《未来主义画家宣言》,4月初又发表了《未来主义绘画技巧宣言》宣言表明,他们的绘画技巧,从本质上说仍然来源于立体主义。他们在立体主义多视点的基础上加上了表现速度和时间的因素。

雕塑方面的未来主义是由波丘尼实行的,他于1912年4月11日发表《未来主义雕塑宣言》,宣布“绝对而彻底地抛弃外轮廓线和封闭式的雕塑,让我们扯开人体并且把它周围的环境也包括到里面来”。

《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1914年7月11日由圣特利亚发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主张用机械的结构与新材料来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而城市的规划则以人口集中与快速交通相辅相成,建立一种包括地下铁路、滑动的人行道和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的“未来城市”计划。并用钢铁、玻璃和布料来代替砖、石和木材来取得最理想的光线和空间。

《未来主义服饰宣言》

还有《未来主义服饰宣言》号召人们废除色彩暗淡、线条呆板,的服饰,代之以色彩鲜明,线条富有运动感的新服饰。

这个流派到1918年大战结束,实际上也结束了。

后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又一次高潮。提倡凭直觉把握内在真实,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以可感的形式去体现抽象的理念,在意象、象征中隐含人生的哲理。比象征主义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主张通过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追求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效果。英国的艾略特(1888-1965)的《荒原》是它的代表作。此外还有法国的瓦雷里(1871-1945)的《海滨墓园》,奥地利的里尔克(1875-1926),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俄国勃洛克的《十二个》和叶赛宁,爱尔兰的叶芝(1865-1939),美国的庞德(1885-1973)等。

表现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它的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与真理。在艺术方法上,由于强调永恒,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或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多采用内心独白、梦景、潜台词等手段;情节离奇,变化突兀,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写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家与作品有卡夫卡(1883-1924)的《城堡》、《变形记》,美国奥尼尔(1888-1953)的《毛猿》,捷克的科幻作家恰佩克(1890-1938),瑞典作家斯特林堡(1849-1912)的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德国的戏剧家布莱希特(1898-1956)等。

表现主义

一、概念

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绘画、继而扩展到音乐、文学等领域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本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描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与真理。

在艺术方法上,由于强调永恒,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或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多采用内心独白、梦境、潜台词等手段。情节离奇、变化突兀、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写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恰佩克、斯特林堡、布莱希特等。

二、历程

1、首先出现于绘画领域:

表现主义一词是从法文“表现”(expression)引申而来的。最早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画展上,当时米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被题为“表现主义”。马蒂斯于1908年12月25日发表论文《画家日记》,公开宣布自己“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现”。1911年,评论家威廉.沃林格尔就马蒂斯等人的绘画作品下了“表现主义”的定义。从此,表现主义正式作为一个文学艺术流派的名称而广被采用,并于1914年开始引入德国文学界。

本来,表现主义是对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反动而出现于绘画界的。表现主义认为:“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他们不满于印象主义者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的描绘,主张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摆脱外界印象,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真实”。他们的口号是:艺术不是真实、而是精神;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以塞尚、凡高、高更为首的后期印象派已经开创了表现主义的先河。同属表现主义先驱的还有劳德累克、蒙克等。

表现主义画派主要包括法国的野兽派和德国的“桥社”(德累斯顿,1905-1913)、“青骑士”(慕尼黑,1911-1914)。

马蒂斯。

蒙克。

克利。

康定斯基。

2、德国的表现主义文学:

1910年创办的《狂飙》和1911年创办的《行动》,是德国表现主义的阵地。1911年评论家威廉.沃林格尔在《狂飙》上发表的文章宣告表现主义文学的产生。此后迅速波及诗歌、戏剧、**和小说领域。

最主要的成就在戏剧领域,如凯泽(1878-1945)等。

3、20年代在奥地利等国家的兴盛:

当德国的表现主义渐渐衰落的时候,与德国有传统联系的奥地利等国家又兴起了以卡夫卡为代表的第二个表现主义高潮。卡夫卡、恰佩克是主要代表,他们不象德国的表现派那么过激,也不一味地强调表现自我。

同时,在美国也兴起了表现主义文学,主要以奥尼尔等剧作家为代表。

4、对后来文学的显著影响。

三、代表作家与作品

1、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小说家兼戏剧家。一生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最初走现实主义道路,后来转向自然主义,继而又转向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

女仆的儿子,精神上极端内向、孤傲,数度精神崩溃。与女人关系不好,三度婚姻,均以离婚告终,憎恨妇女。悲观主义,神秘主义。生前身后,名声显赫,“人民诺贝尔奖”。

《到大马士革去》,戏剧,1898年。男人与女人,邮局,钱。--人类生活中充满着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人生充满荒诞。

《鬼魂奏鸣曲》,室内剧,1907年。80岁的残疾老翁亨梅尔,“现代个人主义的危机”。

2、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8):

捷克剧作家、科幻作家。

《万能机器人》,科幻戏剧,异化主题。

3、尤金·奥尼尔(O' Neill,1888-1953):

4、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

四、表现主义艺术特征

1强调表现主观感受,不再现客观现实。内心体验-激情-幻象-真实。合理与荒诞的融合。

2、大量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人物的象征性。

环境的象征性。

思想的象征性。

3、强调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内心独白。对比。同时性。狂热的激情-叫喊。

意识流

一、定义

名词“意识流”借用自心理学,后成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总称。虽然一批运用意识流方法创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但随着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芙、福克纳等人的作品广为流传,意识流被后人视为本世纪20-40年代的又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影响深远。

意识流文学以无意识活动作为文艺的表现对象,提示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强调人的意识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作品中,情节淡化,作者不介入,由人物直接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不按情节而是按人物意识流程来结构作品,打破了以时间为序的叙述方式,随着人物意识的流动,通过自由联想来表现主题,组织情节,不受时间限制,过去、现在、未来相互颠倒,彼此渗透,相互重叠,网状式主体结构。

二、理论

1、威廉·詹姆斯: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这一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意识流”这个术语。随后,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中多次提到“意识流”。他认为:“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

2、亨利·柏格森:

法国哲学家,提出“心理时间”理论。在他看来,常人所说的“时间”,只是各个时刻依次延伸、表示宽度的数量观念,而他所提出的“心理时间”则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表示强度的质的概念。人们越是深入意识领域,这个“心理时间”的概念便越适用。他特别强调,“真实”存在于人们的“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并劝作家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跟着人的意识的流动从心理的角度去刻画人物。

3、弗洛依德:

奥地利心理学家,创造了精神分析学。他认为:人的意识受下意识支配,下意识是精神的真正实际。

--三人的理论互相支持、交织融合,构成了一套指导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基础。

三、历程

1、文学渊源:

意识流的祖先应该是“心理分析”和“内心独白”。可以说,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从古希腊的悲剧到托尔斯泰的小说,一直有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优良传统。同时,运用“内心独白”的作家也大有人在。比如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写了巴斯妇的独白,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王子的独白和麦克白夫人的梦呓,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精湛的“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的结合。等等。千百位作家的创作为意识流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2、尝试期:

A1887年,法国作家爱德华.杜夏丹(1861-1949)在《月桂树被砍掉了》一书中运用“内 心独白”来叙述主人公在几个小时内的主观情绪变化,把读者置于书中人物的意识活动面前。当时此小说并没有引起评论界的注意。乔伊斯后来发现了这部作品,给它很高评价,认为它“自始至终将读者置于主人公的脑中”。同时,乔伊斯也吸收了这种创作方法。

B英国女作家多萝西.理查森(1873-1957)创作了小说《旅程》,在《序言》中,她讲到了开始创作“意识流”小说的意图。

C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1843-1916)受其兄长威廉的影响,在小说中也运用了一些意识流的手法。虽然西方评论家称他为心理分析小说家,但他并不是地道的意识流小说家。

3、确立与兴盛期:

A1913年,普鲁斯特推出代表作《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真正开山之作。

B1915年,多萝西.理查森出版了她的12卷本小说《朝圣》的第一部《尖尖的屋顶》。

C1918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开始联载。

D1919年英国女小说家伍尔芙发表自己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

E1925年,伍尔芙的《达罗卫夫人》出版。

F1927年,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出版。

G1929年,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出版。

H1930年,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出版。

I1939年,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出版。

四、艺术特征

1、主张作家退出小说,注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本身。

意识流小说家所忠于的“现实”、“真实”和“客观”,是指在人物意识上留下的印象,而作家的任务是“记录”、“翻译”人物意识流动的轨迹,所以在意识流作品中,一切都得从属于各种各样的意识、潜意识。他们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反映的对象,对人物感觉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事物本身的兴趣。于是,他们所描写的人是埋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本我”。

2、不注重刻画典型的人物性格,凭借人物的意识来写人。

伍尔芙提出“人物中心论”,她指出,现实主义作家们“无比重视事物的外部结构。他们给我们看一幢房子,希望我们有可能借此演绎推断出居住在房子里的人物的情况。”然而,“如果你确信小说首先是描写人物,其次才是描绘他们所居住的房屋的话,那么,从描绘房屋着手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所以,在意识流小说中,有的人物没有名字、性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淡化,即使要表现人物一生的经历、遭遇、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一般也只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跳跃地、断续地反映出来。

3、以“心理时间”为作品的“精神结构”,不以情节为结构。

与传统小说的结构大不相同。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把时序颠倒,表现为时空交错、互相渗透、彼此叠合。形成一种以意识节奏起支配作用的多层结构。

英国二流意识流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温阐明了意识流小说家特殊的计算时间的方法,她提出了“戏剧性现在”概念。“时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所谓时间计算,或者指某些场面的延伸--把几分钟的时间扩展为好几页,或者把一段较长的时间加以压缩,尽管作者并未着意交代,我们也会感到这段时间确已过去。从某个角度来看,小说家在写书时可以象一把扇子似地把时间打开或者折拢。”

4、采用“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摈弃以叙事、描写、评价为主的手法。

五、代表作品与作家:(分别见专节)

1、普鲁斯特。

2、乔伊斯。

3、伍尔芙。

4、福克纳。

未来主义: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的一个文艺流派。十年之间,来去匆匆。以“否定一切”为基本特征。否定国家机器,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创始人是〈意>马里内蒂,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是阿波利奈尔的《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等。

未来主义的精神

革命性。造反有理。

未来主义认为:大规模的机器生产、科学、技术、交通和通讯的突飞猛进,使客观世界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使速度这个因素具有日益突出的作用。现代大都市、机器文明、速度和竞争,构成了时代的主要特征。

外界社会的变化,势必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的彻底改观。传统的文学只囿于描摹外在的、死气沉沉的现实,已经僵化。唯独未来主义文学富于生命力,因为它以探索“未知”为己任,他们声称面向未来、属于未来,因此号称未来派。

按照未来主义的观点,一切新的都是好的,一切旧的都是坏的。于是他们把人类的文化遗产和现有文化都当成是绊脚石、扫荡的对象,声称要催毁一切图书馆和科学院。

在理论上,未来主义极其杂乱。它集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情绪、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之大成。既对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高唱赞歌,又发出一片反理性主义、盲动主义的鼓噪。

在队伍上,同样鱼龙混杂,其政治倾向、世界观、艺术观皆不同,他们从未来主义的纲领中各取所需。因此分为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右派、以法国为代表的中派、以俄国为代表的左派

1:未来主义运动: 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未来主义者们将沉溺于昔日时光的行为戏称为“过去主义”,将这类人称为“过去主义者”。他们有时甚至对这些所谓的“过去主义者”们进行身体上的攻击。这些“过去主义者”包括那些对未来主义的画展或演出没有兴趣的人们。未来主义者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2: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达达主义的倡导人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说:“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达达破坏的冲动给当代文化以重要的影响,成了本世纪艺术的中心论题之一。

未来主义绘画致力表现的是“现代生活的漩涡——一种钢铁的、狂热的、骄傲的、疾驰的生活。”(1910年,未来主义绘画宣言)画家们努力在画布上阐释运动、速度和变化过程。空间不再存在,物体从不静止,它们永不停歇地运动并相互穿插,一如那些画家们所描述的,“我们的身体穿透我们所坐的沙发,沙发也穿透我们的身体。”在把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中,未来主义深受新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它借鉴了新印象派的点彩技术,其色彩大多比较强烈,如被棱镜分解过一般呈现出某种特别的闪烁波动。它也借鉴了许多立体主义的形式语言,并与立体主义一样,致力于传达现代工业社会的审美观念。然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立体主义是一种静止的几何构成,它通过分解重构展示机械的静态美,而未来主义追求运动和变化,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五光十色的场景诉说了艺术家对工业文明的狂热和激情。1914年爆发的战争意味着未来主义画派的解体。随着画派的重要人物波丘尼于1916年意外死亡,这个集团便再无可能重新组织起来。但其影响并未随之而逝。

未来虚无主义(Futural Nihilism),字面上即是关于将来的虚无主义。一方面,否定未来是现在和过去的目标或结果;另一方面,认为将来的任何发展和可能性都一致的无意义且不可知。其植根于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走向未来?

自从尼采(Nietzsche)在19世纪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批判以来,虚无主义的主题——认识论的失效、价值破坏和宇宙毫无目的一直困扰着那些文艺青年、艺术家、社会批评家、哲学家,以及我自己。实际上虚无主义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和阐述,道德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乃至延展开来的解构主义、反基础主义等等。存在虚无主义认为生命没有内在意义或价值,可以认为,这是当今虚无主义一词最常用和最容易理解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写简体字的大地上,四个字的虚无主义和带有修饰词的〇〇虚无主义、╳ ╳ 虚无主义等,大多情况下是两类不同的研究对象,适用于不同场合。然而,在此我并不打算再生造一个术语,用来提炼、批判、教育一些社会现象或人物行为,也无意对这些“主义”进行褒贬评判,更不在于标榜本人向往或属于某些思潮。只是单纯将脑袋中曾经浮现的奇形怪状的想法捉住一些、记录下来,顺便起了个比较贴切的名字“未来虚无主义”,权当这篇胡言乱语的标题。

在人类当前的认知实践中,时间必须且仅能单向不循环流动——在此斗胆假设读者不否认这一观点。以此作为前提,将来与过去的差异便不可忽视。哪怕参考康德(Immanuel Kant)对时间有限或无限这组“二律背反”命题的论证,宇宙、关系、意识等(具体如何取决于不同的哲学观念)也必是有起源的,137亿年前也好,两周前也好,大爆炸也好,缸中之脑也好,哪怕永远不能被具体证明或证伪,也需要一个源头——否则这段文字就应连同你我他一起从未存在,而这种情形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的因果律相违背。至于继续深究“源头的源头是什么?”,“起源之前发生了什么?”这样的多层嵌套哲学问题就请暂且搁置不谈。这样,我们就已经可将这观念上的本源作为疏松的地基撑起哲学和科学的大厦。

看向未来,也许人类会灭绝,也许精神可以永生,但断言未来必定有一终结是找不到根据的。让我们先做个简陋的思想实验,假设时间将迎来尽头,即:宇宙中的一切连同它本身彻底消失,或在某一时刻后绝不再有任何变化——也可以拿宇宙学假说中宇宙由膨胀转为收缩最后殒于一点作为类比,但不再有新的宇宙产生。然而,这正是未来虚无主义的原理之一:未来注定不存在——无论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迎来的都是虚无。另如,某些文艺作品的描绘中假设时间可以暂停(尽管它们无视了物理规律),但也只能是暂停,永远的停止即无意义。形象地说,时间的荒野没有尽头。

那么,在无尽时间的流淌中,单个人的生命长度极为有限,与人类有记录的历史时长比较就已不值一提。古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流的怅惘痛意更比比皆是,可以说,他们感叹,是因为仰视了未来——将生命的当下与生命的未来做了对比。尽管如此,未来虚无主义也无关乎个体或群体生命的长短,假想中的永生即便真正实现,也无法给明天或下个世纪赋予意义。在向未来的任何眺望中,总可以问出一连串的问题: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直到答无可答,意义便在质疑中消散。哪怕离开虚无缥缈的空想,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也让我们看到,随机过程、微扰和混沌系统、认知不完全的绝对性,这些组成了未来可能性无穷而先验意义完全消失的现实理论基础。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监督下,任何有意或无意的过程所留下的痕迹,都将消散。未来是全然开放的,但代价是总有一天我们只能任其摆布——面对未来,我们固然可以做出自己的行动,但这些动作的后果和意义,我们永远都不会彻底明白。请允许我牵强附会凯恩斯(John M Keynes)原本关于市场经济的观点作为比较:“从长期看,我们都会死。”单独从这句话的文本看来,虚无主义质疑存在价值的理念就已跃然纸上,且与时空观念放大时生存意义的消解紧密相伴。而未来虚无主义可以更进一步

以上就是关于未来主义的宣言全部的内容,包括:未来主义的宣言、什么是象征派、表现派、未来派、意识流、未来主义运动,达达主义和客观广告各自的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3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