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研媚的小楷真的学的是他

怡然自得的意思2023-05-06  26

文 | 安祥(书法时间)

这几天一直埋在写经体期间拔不出来。之前那篇“太强大了,看看那些经生到底写下了哪些旷世书法?”提到过写经体的经典作品《灵飞经》。下面是《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版,只有九页,所以索性在本文中一并贴出。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每页208 × 89cm ,共9页。此为第1页</small>

对于《灵飞经》的作者,一直争论不休。其实也许真的就是一个无名氏写的,因为我们知道写经体里面无名氏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但自古史学家或鉴赏家有一个通病,对于无款的字画,总觉得有点遗憾,总想着要给它按一个作者方才罢休。做法也很有意思,无非是在卷外题签,或在卷后题跋等等,来强意指定。还有的做得过一些的,则干脆就在卷内添上伪款。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2页</small>

《灵飞经》是在元代人袁桷 (1) 指定钟绍京为作者后,一直到明、清都一直沿用了这一看法。尤其是明代董其昌也予以确认,因而《灵飞经》和钟绍京就一直联系在了一起。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3页</small>

那么这位钟绍京是何许人呢?我们百度一下,得如下资料:

据说,号称“小钟”的钟绍京,嗜书成癖,也是个收藏家,个人收藏名家真迹数百卷。家藏有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而钟绍京本人书法师承薛稷,笔意潇洒,风姿秀逸。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4页</small>

宋代米芾在《书史》中称钟绍京书法“笔势圆劲”。而董其昌更是以“绍京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的评语,道破了连赵孟頫小楷也是师承小钟的真相。

有这样的出身、癖好和书学功底,把《灵飞经》的作者按到他头上,似乎也算有所归宿,世人皆认,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偏偏还是有人不认账,说《灵飞经》是唐代玉真公主 (2) 的手迹;甚至有人还说,它是元代赵孟頫临写而成的。但当今学界普遍倾向于《灵飞经》为唐代经生所作这一观点。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原本是灵道教的一部经,主要阐述存思之法。后人更多地是拿它当初习小楷的范本。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5页</small>

我们现在见到的《灵飞经》主要有刻本和墨迹本。而刻本又分别有《渤海本》和《望云本》两种。直到后来《艺苑掇英》发表了墨迹影印本,引起学界轰动,世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墨迹本更加细腻、更加圆劲、更加淡雅可爱的《灵飞经》。

说起这墨迹本,期间的故事,又大有说头。且听我慢慢叙来:

据记载,《灵飞经》墨迹全本曾在宋朝时就已经进入内府,但到了明朝却落入了董其昌之手。之后,董将墨迹本抵押给了海宁的陈家,这才有了其中的一个刻本《渤海本》,也就是说,《渤海本》是陈家刻成的。后来呢,董又将该墨迹本赎了回来。但这一赎已经发生在16年之后了,陈家做了手脚,从中抽走了43行。有趣的是,这墨迹本回到董其昌手里之后,又被董转出,其后不知所踪。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6页</small>

启功先生当年曾写过一篇文章“记《灵飞经》四十三行本”,讲述了之后的一些精彩故事。

《灵飞经》中这被抽走的43行,后来又被刻成了《望云本》。这是在嘉庆中嘉善谢恭铭得到了陈家抽扣的43行后,将其刻入了《望云楼帖》。由于此刻本注意了笔画起落处的顿挫,且比《渤海本》的略肥,很容易使曾见过敦煌写经的人觉得《望云本》比《渤海本》更加逼真。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7页</small>

话说,这43行《灵飞经》先是流传到陈家后代陈用敷之手,之后辗转流传,到清代后期,被翁同龢之父翁心存购得,并在翁家历经三代。最后传到翁万戈 (3) 手上的时候,万戈先生由于战乱委托给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代为保存,大概在21世纪初,又因年事已高正式转让给了大都会博物馆。这残存的43行《灵飞经》也从原来的经卷改装成了册页,共43行。后面还附有董其昌向陈瓛索书信札3页,及陈家、翁家等题跋若干。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8页</small>

1987年,美国翁万戈先生将《灵飞经》的真迹43行本发表于《艺苑掇英》 (4) 第三十四期(1987年1月),这才使得世人看到了《灵飞经》墨迹本的真容。用启功先生的话说,“庐山真面入目以后,才真正看出唐人的笔法墨法,始知无论《渤海》、《望云》都一样走了样。尤其墨彩飞动的特点,更远远不是石刻拓本所能表现万一的。”

而回到当年董其昌抵押《灵飞经》到陈家的往事,陈家抽取43行虽为不怎么光彩的举动,却间接“抢救”了《灵飞经》,让我们看到了真正墨迹本的《灵飞经》。

真的是, 一部《灵飞经》,承载多少事。

讲完《灵飞经》的前世今生,让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艺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唐人写本《灵飞经》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小楷名作,基本上代表了唐代小楷的最高成就,有人从大量敦煌的唐人写经作品乃至日本平安朝所传唐人写经中的精品中判断,从整体书法水平而言,都没有盖过《灵飞经》的。

自从《灵飞经》出土之后,其清灵而雅致的书风立即为世人所惊艳,并被广为传播,影响到整个清代,甚至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范本。

《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第9页

即使到了今天,《灵飞经》一直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小楷的说法,尽管这一说法欠妥当,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确实事实。

明董其昌说:“赵文敏一生学钟绍京终十得三、四耳”(此赵文敏即赵孟頫是也,笔者注)。这让我们想起了赵孟頫的小楷《汲黯传》,真的是有师承《灵飞经》的痕迹。这就回应了本文的标题,赵孟頫真的有从《灵飞经》中吸取很多营养。

<small>赵孟頫小楷《汲黯传》</small>

如今,从《灵飞经》写成至今已快1300年。当年无论是钟绍京还是哪一位无名的书家,在焚香沐手之后,恭谨而熟练地在厚厚的白麻纸上抄录这些文字的情景,仿佛就在我眼前。 穿越千年的,不仅是先辈们高超的书法艺术,也是他们潜心修行、刻苦砥砺的孜孜以求。 但无论如何,他们自己肯定不会想到,这件也许是为了生计、也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经书,会幸运地穿越千年时光,影响到一代代的后人和书坛。

小调查:你在临《灵飞经》吗?

小楷介绍

钟绍京《灵飞经》

推荐理由:《灵飞经》的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变化自然,且整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通篇字浑然一体,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

钟绍京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史称钟太傅为“大钟”,称钟绍京为“小钟”。因为《灵飞经》没有作者落款,所以关于《灵飞经》的作者一直也存在争议,元代袁桷和明代的董其昌都认为是唐钟绍京书,但启功先生认为只是无名经生所书,同时钟绍京简介,启功先生认为“《灵飞》本身的书法,在唐人写经中,允推精品,试用敦煌所出那么多的唐人写经来比,够得上《灵飞》那样精美的,也并不太多。”

钟绍京小楷书法作品《灵飞经》局部

赵孟頫《汲黯传》

推荐理由:关于《汲黯传》,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 ),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画家,同时也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宋太祖赵匡胤11世孙,《汲黯传》作于赵孟頫晚年,综观其书落笔迅捷,从容不迫,一气呵成,而无一笔失度;其字体宽和雍容,风骨秀逸,平和简静,有轻裘带之风:大用笔上,提按使转,方圆兼施,还十分讲究笔画间的粗细和累重变化,极富有节奏感;在结体上,法度严谨,挺秀润健,十分讲究字的揖让,国求顾盼有情,故能开阔而不平析,寓丽于苍劲之中。

赵孟頫《道德经》

推荐理由:《道德经》是赵孟頫的小楷代表作之一,书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时年六十三岁。赵孟頫一生曾多次书写小楷道德经。据方家评介,其晚年书写的这卷长达五千言的小楷,书法结体严谨,笔画精到,精工中透静穆之氮,稳健中露灵动之神,前后风韵一致,堪称其小楷书之精品。

元朝延佑三年三月,六十三岁的赵孟頫为进之高士书写了这卷小楷道德经。卷首,赵氏绘一幅老子画像,其后便是洋洋洒洒的整卷小楷书道德经。这卷墨迹为纸本,纵二百四十五毫米,横六千一百八十八毫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征明《离骚经》

推荐理由:文征明《离骚经》的风格渊源主要因受到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以及元代倪瓒风格之影响,运笔则工稳沉静,从容不迫,于整练之中钟绍京简介,虚和舒徐之气浮现毫端,尤其横画起笔细若针尖麦芒,势若游丝飘忽于晴空。

文徵明书法,小楷与行草俱佳,其小楷于端庄秀逸中透出坚挺刚健之气,风格独特。《离骚经》是文徵明小楷的代表作。这幅精工的小楷是文徵明85岁时所书,可谓人书俱老。

汉乙瑛碑(隶书)

汉史晨前后碑(隶书)

汉石门颂(隶书)

宋拓天发神谶碑(篆书)

晋王羲之兰亭序帖(唐摹本)(行书)

晋王献之书洛神赋十三行(小楷)

北魏张玄墓志(魏碑)

宋拓智永真草千字文(楷、草两体)

隋苏慈墓志(魏碑)

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行书)

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楷书)

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楷书)

唐柳公权书玄秘塔碑(楷书)

唐李邕书麓山寺碑(行楷)

唐贺之章书孝经(草书)

宋米芾苕溪诗(行书)

宋赵佶真书千字文、侬芳诗(楷书)

元赵孟俯书胆巴碑(楷书)

元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行书)

清邓石如篆书(篆书)

秦石鼓文(篆书)

汉曹全碑(隶书)

汉张迁碑(隶书)

北魏张猛龙碑(魏碑)

隋龙藏寺碑(楷书)

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楷书)

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碑(楷书)

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楷书)

唐灵飞经(小楷)

唐寅落花诗册(行书)

汉张景碑(隶书)

爨宝子碑(魏碑)

爨龙颜碑(魏碑)

龙门二十品(魏碑)

唐欧阳询书化度寺碑(楷书)

唐颜真卿书祭侄文稿(行书)

元赵孟俯书妙严寺记(楷书)

明宋克急就章(章草)

草诀百韵歌(草书)

清杨沂孙篆书(篆书)

汉袁安袁敞碑(篆书)

明拓夏承碑(篆书)

汉西狭颂(隶书)

吴大澄临金文三种(篆书)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上)(楷书)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下)(楷书)

唐怀素自叙帖真迹(草书)

大唐王居士砖塔铭(楷书)

清傅山丹枫阁记(行书)

元赵孟俯书洛神赋(行书)

此套书目录上的其他散帖目录:

汉礼器碑 碑阳(隶书);1983年6月第1版,1987年12月第2次印刷

汉礼器碑 碑阴、碑侧(隶书);1983年6月第1版,1987年12月第2次印刷

晋唐小楷五种(小楷);1984年8月第1版,1994年11月第2次印刷

隋董美人墓志(楷书);1984年5月第1版,1998年9月第2次印刷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楷书);1984年5月第1版,1986年10月第2次印刷

唐孙过庭书谱(草书);1995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张旭书古诗四帖(草书);198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宋苏轼人来得书、新岁展庆帖(行书);1999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华严疏卷(行书);1997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宋蔡襄自书诗(行书);199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明祝允明书琴赋卷(行书);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明文征明西苑诗(行书);199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明董其昌睿路马湖记(行书);1999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大盂鼎铭文(篆书);1994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散氏盘、虢季子白盘铭文(篆书);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毛公鼎铭文(篆书);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汉鲜于璜碑(隶书);1990年4月第1版,1999年1月第2次印刷

汉尹宙碑(隶书);1991年11月第1版,1998年9月第2次印刷

汉韩仁铭(隶书);198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北魏元怀墓志(魏碑);1984年2月第1版,1998年9月第2次印刷

北魏元略墓志(魏碑);1994年5月第1版第2次印刷

北魏刁遵墓志(魏碑);1984年10月第1版,1998年8月第2次印刷

石门铭(魏碑);1984年9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2次印刷

唐欧阳询书皇甫府君碑(楷书);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楷书);198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楷书);1995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颜真卿书东方画赞碑(楷书);199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颜真卿书颜家庙碑(楷书);1995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行书);1984年5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2次印刷

唐柳公权书金刚经(楷书);1994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六体千字文(六体);1981年12月第1版,1991年5月第6次印刷

明詹景凤书千字文(草书);198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清金农楷书消寒诗序册(楷书);198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此套书后目录上没有标明的碑帖目录:

秦泰山石刻(篆书);200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魏碑);200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魏碑);2000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褚遂良书孟法师碑(楷书);200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人写经(小楷);200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元张雨自书诗(行书);2000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清郑石如隶书(隶书);2000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这是张书范写的字。出自张书范著1993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魏碑技法--张裕钊书法之笔法与结构》第69页。

现在电脑上有这种字体,叫南宫体。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历主江宁、保定等书院。笃精古文辞,被称为桐城派之胜流,工艺法,康有为称其“集碑学之成”,推崇有加。其书法险峻中见刚健,在日本颇有影响。《七言诗》有北派清朗爽利的书风,精气内敛,是其书法力作。

张书范,一九四三年四月生于吉林市,祖籍河北深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海淀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九六五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染织专业,并从师于著名书画家郭风惠先生。一九八七年进修于北京师范学院书法艺术专业,从师于欧阳中石先生。

自少学书从元赵孟兆页贴入手,其后曾临习唐颜、柳、宋米、黄,唐人写经,汉隶、北魏各碑帖,之后对清人何绍基、邓石如、赵之谦、康有为等书贴颇感兴趣。自一九七九年开始至今,专习晚清集碑之大成者张裕钊的书法。一九八二年起,便以张派书风活跃于书坛。

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书法展览并获奖,并被多种艺术辞典收录。八九年在中央电视台《书法技法讲座》主讲《魏碑技法》及《柳体技法》,编写出版《楷行书章法一百例》;九三年编写出版《魏碑技法》,一九九五年编写出版《柳体技法》、《清张裕钊书滕王阁》及《张书范临本<晚清张裕钊楷书贴>。

写南宫体好的除了现今的张书范之外,在某种意义上讲在张书范之上的还有:胡宗照、赵宗江、姚景贤、李守诚等书家,其中胡宗照是民国时期的书家,其书法造诣颇有超张裕钊之势,只不过不为世人所认识罢了,他好象在天津留下过多处墨迹,据说和华世奎所书匾额同为当时所重。赵宗江与姚景贤是河北省南宫市的人,姚可能也已做古;赵宗江的南宫体书法功力是相当深的,现已年近九旬。其后董毓明、关永照、刘丕举、刘汉中等书家在张裕钊体上也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绩。河北的熊基权才开始书法也是宗张裕钊的,但他之后掺杂其他的东西很多,反而失去了张书原有的风骨。现在在张裕钊的故乡武昌东沟镇及河北南宫等地周围的群众书家中确是藏龙卧虎,高手甚多。张裕钊的亲传弟子宫岛等的书法反而不入流。

以上就是关于赵孟頫研媚的小楷真的学的是他全部的内容,包括:赵孟頫研媚的小楷真的学的是他、小楷介绍钟绍京灵飞经推荐理由:... 来自巷陌俊游、北京文物出版社的《历代碑帖法术选》共多少本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123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