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占领新立屯。10月20日根据蒋介石的计划,以第71军的两个师及青年军第207师第3旅(相当于师)并配属兵团直属的两个重炮营,于10月21日拂晓向黑山攻击。
黑山、大虎山,西北紧接着平均高度达千米的医巫闾山山脉,东南是连绵约九十多公里的沼泽,在山脉与沼泽之间是一条宽约二十多公里的东北向西南走向的狭长丘陵地带。北宁线和大连到郑家屯两条铁路和沈阳到锦州的公路都从此穿过,这是沈阳到锦州的唯一通道。而黑山大虎山就像是这条走廊上的两扇大门,开则畅通无阻,闭则路断道绝。同时还是廖耀湘兵团无论要重占锦州,或者退向沈阳,还是转向营口的必经之路。只有占领黑山大虎山才能确保西进兵团进退自如。廖耀湘和林彪都深深明白这一点,林彪早就命令第10纵队和第1纵队之第3师、内蒙古骑兵第1师,在黑山大虎山选择阵地,进行顽强防御,以掩护主力赶到。10纵司令是原任东北野战军王牌部队的第1纵队第1师师长有虎将之称的梁兴初,10月21日,10纵在南起大虎山铁桥,西到水淦宽约二十五公里的弧形正面展开防御,第28师居中守黑山城,第29师在左翼,第30师在右翼,1纵之第3师在黑山至大虎山之间守二线阵地,内蒙古骑1师为预备队,纵队所属炮兵团(共60门火炮)提供火力支援。10月22日各部进入指定阵地,立即抢修工事,林彪要求10纵务必坚守三天。
10月21日,西进兵团到达胡家窝棚地区,接近解放军在黑山大虎山的阵地。廖耀湘已无心重占锦州,他准备向营口撤退,虽然他在出发前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临机决断之心,但真正到了要他决断之时又犹豫了,向卫立煌、蒋介石发电请示,为等待卫、蒋的答复,整整浪费了两天极其宝贵的时间。此时解放军第10纵队刚到达黑山,工事未筑,立足未稳,如果廖耀湘能当机立断发动攻击是完全可能占领黑山大虎山的。但这一最佳的时机就这样失去了。就凭这一点,对于后来西进兵团的全军覆没,廖耀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0月23日,西进兵团到达黑山大虎山地区,廖耀湘以先头部队第71军为主发起攻击,上午九时起,71军之91师和青年军207师之第3旅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143高地猛攻,解放军第28师之82团连续打退五次集团冲锋,抗击了整整一天守住了阵地。为纵队主力赢得了一天的战前准备时间,为黑山阻击战立下首功。廖耀湘作为兵团司令,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还盲目轻视解放军的实力,首先使用第9兵团二流部队71军,而未使用精锐的新1军或新6军,使立足未稳的解放军又有了宝贵的一天时间巩固防御,这是他一大失误。
10月24日,廖耀湘集中七个师的兵力,在二百余门火炮和二百余架次飞机的火力支援下发动全线攻击。以青年军第207师之第3旅和有“国军之花”之称的新6军之第169师向黑山以东的高家屯一线实施主要突击,以71军、新1军共四个师向黑山以北尖山子一线实施辅助攻击,以新6军之新编22师向大虎山迂回。在主要防御方向上的解放军第28师,坚守101、92、90等高地,顽强抗击国民党军的攻击,工事毁而再修,阵地失而复得,战斗极为激烈。在最关键的101高地,国民党军发射的炮弹如同雨点般密集,战后在山上留下的弹坑多达六千六百余个,平均每平方米就落弹一发,101高地整整被削去两米,成了99高地,炮火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坚守101高地的第28师第84团之2营,与整整一个旅的敌军拼杀十个小时,白刃肉搏就有五次之多,最后全营五六百人仅剩二十余人,101高地和以北的62阵地都被占领,形势严峻,坐镇28师师部指挥的梁兴初立即命令组织反击,28师师长贺庆积亲临82团组织反击,但两次反击都告失利,贺庆积再全力组织第三次反击终于在天黑前夺回了阵地。经一天激战在解放军顽强抗击下全线毫无进展。这天锦州地区的解放军主力已陆续到达黑山地区,廖耀湘感到局势危急,重占锦州的决心动摇了。而第52军已占领营口、鞍山、辽阳,打通沈阳到营口的道路,廖耀湘决定放弃原定重占锦州的计划,改向营口撤退。
10月25日,廖耀湘集中所有重炮,支援第3旅和第169师继续攻击黑山,以掩护主力撤退。101高地,改由解放军第28师第82团之2营坚守,在表面工事几乎都被敌炮火摧毁的不利条件下,多次与敌肉搏拼杀,击退敌成营成团的集团冲锋。由于新6军下了死命令必须于当天占领黑山,第169师组织敢死队和军官突击队拼死猛攻。中午时分占领高地侧后的贺家洼子小高地,并以此为依托向101高地攻击,但82团立即组织预备队出击夺回小高地。随后169师又集中两个团以波浪式冲锋攻击101高地,此时101高地上解放军守军仅存百余人,终于不支,遂被169师占领。这样一来整个战场形势十分紧急,梁兴初从30师抽调一个营,加上28师的所有预备队,于晚六时发起反击,一举冲上高地,同敌展开白刃格斗,并以全部炮火拦阻敌后续部队,激战至天黑,重又收复了101高地。国民党军正面攻击不成只好向右翼迂回,又被刚赶到的第8纵队之22师所阻。黑山阻击,最终阻止了廖耀湘兵团向锦州的推进,为主力北上围歼该兵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三天惨烈的战斗中,解放军伤约3400人,阵亡751人。国民党军伤亡约8000人。此次战斗的激烈残酷程度,久经战阵的10纵司令梁兴初回忆说超过他参加过的任何一次战斗。
10月24日,廖耀湘正式下达向营口撤退的命令,以第49军及新3军之第14师为先头部队,在新6军之新22师掩护下经大虎山以南撤退,然后依次是新3军主力,兵团部及新6军,新1军,71军为后卫。计划于25日黄昏停止对黑山的攻击,交替掩护撤退。
当西进兵团被第10纵队等部滞留在黑山地区时,在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主力分为两个梯队兼程北上,10月20日,第一梯队第1、3、8纵队分别向白土厂、黑山、大虎山前进;10月21日,第二梯队第2、7、9和炮兵纵队紧随出发。至25日,都已隐蔽进到北镇地区。就在各部急行军途中,林彪于10月22日、23日、24日连电各纵队、师首长,就围歼西进兵团的任务、战术等问题发出一系列的指示:要求各部在敌退却中与敌决战,采取拦头、断尾、夹击中间的方法以求全歼。以第10纵队死守黑山大虎山;第5、6纵队以强行军向半拉门地区攻击前进,切断敌向沈阳的退路;第3纵队向尖山子、二道镜子攻击前进,插入敌中央;第7、8纵队向台安攻击前进,切断敌向营口的退路。其余第1、2、9纵队则向新立屯、黑山攻击前进。因得到国民党军第52军到新民的不确实消息,命令独立第2师取消去营口的任务,返回新民地区,参加围歼西进兵团的作战。在战术上,林彪要求先观察好地形,选好主攻地点,然后集中尽可能最大的兵力、火力。在攻击时先以炮火进行破坏射击,摧毁敌重要目标,再实施数分钟火力压制,然后再以步兵冲锋。切忌地形未观察,部队未到齐,火力未配备,就仓促攻击。中央军委对此部署和战术均表示同意,但强调要以一部控制营口,阻止敌从海上撤退。
10月25日清晨,西进兵团按计划向营口撤退。不久先头部队第49军就与此时正向台安地区西北方向攻击前进的解放军第8纵队主力(欠第22师)和从营口返回的独立第2师遭遇,双方激战竟日,国民党军第49师第105师的前卫团被歼,49军军长郑庭笈根据战斗中当面解放军配有重炮的情况,判断遭遇解放军的主力,其实这是临时配属给独立第2师的重炮营。他认为往营口的道路已被切断,竟未向廖耀湘报告这一重要情报,而直接向卫立煌请示。卫立煌立即命令他率49军及附近的新3军之第14师、新6军之新22师退回沈阳,并命令辽南的部队在辽河上架桥,搜集船只,以接应西进兵团。
10月26日,廖耀湘得知49军南撤受阻,明白退营口已无可能,他曾考虑就地组织防御,等待沈阳和葫芦岛增援,但部队携带的弹药、粮食都不多,难以坚持,加上部队已开始混乱,要组织防御是不可能了。他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卫立煌来电让他迅速退回沈阳,并告之已派部队在辽河接应。尽管他知道即使退回沈阳也不过是慢性自杀,充其量不过是长春的结局,但在这样的局势下,也只有如此了,毕竟如果退回沈阳有问题也是卫立煌来承担责任。于是他下达向沈阳撤退的命令。此时解放军第6纵队已到达新立屯以西,切断其向沈阳的退路。随即与退回沈阳的西进兵团先头部队新3军之14师遭遇,6纵在开阔地形上来不及构筑工事,就利用村落房屋与敌激战,特别是第16师第46团不顾敌三面炮火,抢占姚家窝棚,切断敌14师与主力的联系,并一举消灭敌一个营。6纵18师也在厉家窝棚与敌展开激战,其中守厉家车站的一个营一天里连续打退敌十四次冲击。挡住了西进兵团退向沈阳的去路。同时第5纵队也及时赶到,以猛烈的穿插,打乱了新1军的队形,并粉碎了该军绕过新民向沈阳突围的企图。
从10月26日凌晨起,东北野战军的第1、2、3、5、6、7、8、9、10纵队及炮兵纵队按统一部署,对合围在黑山大虎山以东,绕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范围里西进兵团的五个军,展开大规模的分割围歼。其中1纵、2纵、3纵、6纵之17师、10纵由黑山大虎山正面从西向东突击;7、8、9纵队由黑山大虎山南面从南向北进攻;5纵、6纵(欠17师)由绕阳河从东向西攻击。
10纵首先于凌晨四时由防御转入进攻,向王家窝棚、朱家窝棚、大小吴家台等地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消灭了第49军、新1军、新6军、207师各一部及第9兵团直属重炮团和榴炮团等部。
林彪根据战场形势,适时下放指挥权,要求各部队发扬高度主动、机动精神,不顾伤亡,不怕打乱建制消灭敌人。各纵队大胆穿插于敌各军之间,哪里有枪声就向哪里,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剥夺敌收缩整顿的机会。特别是26日凌晨3纵第7师以营连为单位搜索攻击,其中有一支部队袭击了廖耀湘的兵团指挥部所在地胡家窝棚,尽管廖耀湘在突然的袭击下并未惊慌失措,立即组织警卫部队反击,并经过激战将解放军击退。但在战斗中兵团指挥部的通讯设施损毁严重,参谋人员死伤惨重,使廖耀湘失去了同部队的联系,从而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加上在3纵北面的1纵几乎在同一时间里攻击了新1军、新3军、新6军三个军的军部,使第9兵团最精锐的三个军也失去了指挥,各部队因为失去了指挥,无所适从,陷入了混乱和崩溃的状态。此后第9兵团只能组织师以下规模的抵抗。廖耀湘几经周折直到下午四时许才到达未受攻击的新6军之新22师师部,利用该师的通讯设施与各部队沟通了联络,由于只考虑时间紧迫,形势危急,廖耀湘在与各部队联络时不顾参谋长的劝告,在报话机上通话、下达命令都使用明语。使得解放军通过监听掌握了西进兵团的行动路线和计划,从而能迅速有效采取反措施。
在北平坐镇指挥的蒋介石得知西进兵团被包围,在日记中写到:“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毛泽东在获悉包围西进兵团后,极为欣慰。
10月27日,解放军继续压缩包围,展开攻击。国民党军已近崩溃,除少数部队仍在抵抗,大部已溃不成军,四下乱窜。仅解放军第6纵队两个排俘虏的2000人中就有五个军九个师的番号,其溃乱程度可见一斑。
10月28日拂晓,廖耀湘兵团所部五个军十二个师及直属部队共十余万人,全部被歼,其中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至此,辽沈战役第二阶段结束。这一阶段消灭了东北国民党军的主力,取得了辽沈战役决定性的胜利。毛泽东致电林彪及东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热烈称赞辽西会战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辽沈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同国民党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进行的战略性战役,与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并称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
全国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秋,中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歼灭了大批国民党军,把主要战场由解放区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并直接威胁其政治经济中心南京和上海。国民党军总兵力由战争初期的430万人减少为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174万人被解放军分别钳制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5个战场上,实行重点防御,在战略上已陷入被动。解放军总兵力则由原来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武器装备日益改善,作战经验更加丰富,已具有进行大规模运动战、阵地战,特别是城市攻坚战的能力。各解放区已联成一片,在战略上可以直接互相支援。
此时,在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经过1947年夏、秋、冬季三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共歼国民党军388万余人,扩大解放区307万平方公里(参见东北夏季攻势、东北秋季攻势、东北冬季攻势)。冬季攻势后,部队进行了扩充与休整。到1948年8月,总兵力已达103万人,其中野战军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另有地方部队(包括二线补充兵团)33万人。各部队开展了大练兵和新式整军运动,军事和政治素质大为提高。此时,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获得解放,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解放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军工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人力物力比较充足,东北战场的形势更有利于解放军。
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部遭到人民解放军连续打击后,非常处境困难。其总兵力虽然尚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孤立地区内,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由于北宁铁路(今北京-沈阳)若干段及营口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对此,其统帅部深感忧虑。为保存实力,曾考虑放弃长春、沈阳,打通北宁铁路,将主力撤往锦州,以便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中战场。但又顾虑将会在政治上、军事上造成严重后果,因而未敢贸然决策,于是国民党军统帅部和卫立煌决定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的方针,企图保住现有占领区,以支撑全国战局,一旦形势不利,再经北宁线(北平至沈阳)从陆上或营口海上撤退。
整个形势表明,东北战场作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的军力和经济力均已超过国民党军,军队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决战条件已经成熟。据此,中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根据全国军事形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在东北战场上同卫立煌集团首先展开决战,并为东北野战军制定了南下北宁线,将卫立煌全军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但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对此颇为却顾虑,徘徊于打长春或南下作战之间,到7月20日才初步确立南下北宁铁路作战的决心。但到8月份,仍以北宁路附近敌情严重、供应困难等原因而未作出南下作战的部署。经中央军委批评后,9月3日林彪才上报南下作战的大体部署。9月7日,中央军委就东北的作战方针发出指示,强调必须确立攻克锦(州)、榆(山海关)、唐(山)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必须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集团来援时敢于同其作战;必须有“攻锦打援”的通盘部署,既攻克锦州,又歼灭沈阳援军;必须据此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军需和处理俘虏事宜。
国民党军统帅部判断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可能入关作战,故决定对东北采取"暂取守势","北宁路暂不打通",集中兵力确保辽东、热河(今分属内蒙古和辽宁、河北),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不能迅速入关,以利巩固华北,支撑全国战局的方针。据此,卫立煌决心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路"的方针。其部署是: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第60军计6个师及非正规军共10万人固守长春,牵制东北野战军部分主力不能向南机动;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辖第93军)和新编第5、第8军及第54军计14个师,连同非正规军共15万人防守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锦州、义县等北宁铁路沿线城镇及秦皇岛、葫芦岛两海港,主力防守锦州、锦西地区,维护东北与关内陆上及海上联系;卫立煌直接指挥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辖第53军)、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辖新编第3、第6军)、新编第1军和第49、第52、第71军及青年军第207师(相当于军)等共24个师(旅)30万人防守沈阳及铁岭、抚顺、本溪、辽阳、辽中、新民等外围据点,作为东北地区的防御中枢,以确保沈阳,并支援锦州,策应长春。另有驻沈阳的空军第1军区2个大队飞机45架参加作战。此外,华北"剿总"所属第13军2个师防守承德地区,第62军等4个师位于唐山至昌黎一线,与锦州地区范汉杰部衔接,相互支援。驻北平的空军第2军区也有支援东北作战的任务。
9月10日,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针和东北国民党军的态势,拟定如下作战计划:第一步以奔袭动作歼灭北宁铁路除山海关、锦州、锦西以外各点之敌,切断关内外国民党军的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敌。其部署是:以第3、第4、第7、第8、第9、第11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第2纵队第5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第6、第8师及骑兵师出击北宁铁路锦州至唐山段,攻占锦州,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以第12纵队和独立第5、第7、第8、第9、第10、第11师及炮兵纵队1个团、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继续围困长春,使守军不能撤逃沈阳;以第1、第5、第10、第6纵队和独立第2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分别集结在沈阳、长春之间和彰武、新立屯地区,准备截击由长春突围或由沈阳出援的国民党军。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毛泽东主席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在东北解放区地方政府组织的160万民工的支援下,于9月12日发起了规模巨大的辽沈战役。9月12日,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治委员黄克诚指挥第11纵队、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骑兵师由建昌营等地向北宁铁路滦县至兴城段出击,至17日攻克昌黎、北戴河,28日攻克绥中,包围兴城,吸引了锦西国民党军第54军向南增援。第4、第9纵队分别从台安、北镇出发,于16日包围义县。第3纵队和第2纵队第5师以及炮兵纵队一部由西安(今辽源)、四平等地经铁路输送于20日前后到达义县附近,接替第4、第9纵队对义县的包围任务。25日,第9纵队配合自四平以西南下的第8纵队攻占了锦州以北的葛文碑、帽儿山等要地,歼第93军暂编第22师2个团大部。27日,自四平地区南下的第7纵队,在第9纵队一部配合下,攻占了锦州以南高桥和西海口,第4纵队第12师进占塔山,将锦州与锦西守军割裂。28日,炮兵纵队以炮火封锁了锦州飞机场,切断了国民党军的空运。29日,第4纵队绕过锦州攻克兴城。10月1日,第3纵队、第2纵队第5师在炮兵纵队主力协同下攻克义县,全歼第93军暂编第20师。在义县战斗中,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司令员朱瑞牺牲。至此,国民党军东北、华北两大战略集团的陆上联系被切断,战略要地锦州成为一座孤城。与此同时,监视沈阳、长春守军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5、第6、第10纵队和第2纵队主力,分别自九台、四平、清原、开原等地隐蔽南下,于9月中旬相继进至新民西北、锦州以北地区待机。第12纵队和6个独立师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由第1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肖华指挥,继续包围长春(参见长春战役)。
此时,蒋介石及卫立煌始判明东北野战军有在北宁线发动攻势并强攻锦州可能,深感形势严重。为解锦州之危,蒋介石于10月2日到沈阳,作如下部署:从关内急调第17兵团指挥第62军、第39军2个师、第92军1个师及独立第95师海运葫芦岛,连同原在锦西地区的4个师共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增援锦州;以沈阳地区新编第1、第3、第6军和第71、第49军主力共11个师另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先向彰武及以南新立屯攻击,截断东北野战军的后方补给线,然后经阜新趋义县,协同"东进兵团"对进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主力进行夹击;范汉杰集团继续固守锦州,长春郑洞国集团伺机向沈阳突围。10月2日,林彪曾一度考虑以主力回攻长春。3日,林彪、罗荣桓致电中央军委,表示决心"仍攻锦州",并调整部署,准备集中16个师和炮兵纵队主力共25万人攻歼锦州之敌。4日,中央军委复电指出,这个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要求按照既定部署"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10日,中央军委强调指出,战局很可能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锦州是山海关内外陆上交通的咽喉。市区周围环山,南傍小凌河、女儿河,地势险要。国民党军凭借市郊高地,以钢筋混凝土工事为骨干,构成若干支撑点式的独立坚守据点,作为外围阵地;依托小凌河、女儿河和城垣构成主阵地;以城内建筑物构成核心据点。其防御部署是:第6兵团部及所辖特种部队位于锦州城内;第93军暂编第22师防守城垣以西小凌河北岸地区,暂编第18师防守锦州以北地区;新编第8军第88师防守西郊飞机场一带,暂编第55师防守锦州城西南,暂编第54师配置于城东南;第184师防守东关及紫荆山;由沈阳空运锦州的第49军第79师(2个团)接替市郊部分高地的防守任务。10月4日晚,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编成3个突击集团:以第2、第3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炮兵纵队主力附坦克15辆为北突击集团,从城北和西北向南实施主要突击;以第7、第9纵队和炮兵纵队一部为南突击集团,第8纵队附第1纵队炮兵为东突击集团,分别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实施辅助突击。另外,第2兵团指挥第4、第11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2个独立师扼守塔山一带阵地,控制锦州至锦西的濒海走廊,阻击"东进兵团"(参见塔山战役);第1纵队主力进至高桥地区为战役总预备队;第5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第1纵队第3师、独立第2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位于彰武东南地区,诱"西进兵团"北进(参见黑山战役),并配合第10纵队在新立屯以东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使其不能直接救援锦州;将长春方向的第12纵队南调开原以西通江口,视机转用于南线;增调5个独立师到长春方向,连同原围城的6个师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共12个师,由第1兵团指挥,继续围困长春。
10月8日,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开始由新民和辽中分路西进。东北野战军以第5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在彰武东南地区采取运动防御,将其诱向西北方向;以第10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在新立屯以东地区,坚决阻击其向锦州增援。至13日,"西进兵团"进占彰武和新立屯以东地区,炸毁了彰武铁桥,切断了东北野战军的后方补给线,企图引诱攻锦部队回援。"东进兵团"于10日开始以3至5个师的兵力,在海、空军火力掩护下,向塔山实施连续猛攻,企图打通增援锦州的通道。第4纵队在第11纵队和独立第4、第6师的密切配合下,依托野战阵地,以坚守和阵前反击相结合,激战六昼夜,击退"东进兵团"数十次冲击,歼其6000余人,守住了塔山阵地,保障了攻锦部队的侧后安全,为攻克锦州赢得了时间。此即著名的塔山阻击战。10月9日,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在东西两翼阻援部队的保障下发起锦州之战,首先进行外围战斗,至13日,控制了锦州外围有利地形。14日10时,各突击集团向锦州城发起总攻,先以猛烈炮火集中摧毁城墙及附近的守军工事,打开了缺口。11时左右,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在炮火的掩护和坦克的支援下,发起猛烈冲击,迅速突入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打退守军步兵、坦克的多次联合反扑。接着,后续部队源源跟进,向守军纵深发展进攻。随后,东突击集团也突破了城垣。各部队采取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等战术手段,将守军插乱、割裂,然后在炮火、坦克的掩护下,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对固守据点的守军实施攻击。15日拂晓前,各路攻城部队在锦州城内会师,歼灭了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和第6兵团部,守军仅剩约1万人固守锦州老城。当日中午,第7纵队和第2纵队一部向老城攻击,至18时全歼守军。锦州之战共歼灭守军10万余人,内俘范汉杰以下近10万人,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道路。在锦州作战中,东北国民党军共出动飞机1069架次,担负空运和空中支援任务。攻锦部队击落飞机15架(参见锦州战役)。19日,中央军委致电东北野战军***,指出:锦州之战"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
蒋介石在锦州城破之日再次飞抵沈阳,严令长春守军立即突围向沈阳撤退。但由于围城部队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在锦州失守后,长春守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17日率部起义,围城部队接管了长春东半城。19日,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率部投诚,长春和平解放。21日,郑洞国亦率其兵团部放下武器。
锦州城破、长春第60军起义后,蒋介石于10月18日第三次飞抵沈阳,部署总退却。他判断东北野战军攻锦作战伤亡很大,需经一个月以上休整补充才能再战,遂令"西进兵团"由彰武等地经黑山、大虎山向南,在"东进兵团"策应下夺回锦州,然后掩护沈阳守军经北宁铁路撤入关内;并将第207师第3旅及在沈阳的重炮、装甲部队均调给"西进兵团",以增强其进攻实力;第8兵团继续防守沈阳。另以第52军(辖第2、第25师)由辽阳南下,抢占营口,以备"西进兵团"前进受阻时改经营口会同沈阳守军从海上撤退。蒋介石唯恐卫立煌不执行命令,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指挥撤退行动。
10月18日,林彪、罗荣桓获悉"西进兵团"一部已占新立屯并继续南进,判断沈阳之敌有可能经锦州实行总退却,遂致电中央军委,建议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在辽西新立屯、黑山、沟帮子(锦州东北)地区打大歼灭战,各个歼灭总退却的国民党军。中央军委19日批准了这一建议,并指出,必须以一部兵力控制营口,堵塞沈阳之敌向营口的退路。20日,林彪、罗荣桓作出了举行辽西会战,以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中间、分割包围的战法歼灭"西进兵团"的部署:以锦州地区的第2、第3、第7、第8、第9纵队和第1纵队主力、第6纵队第17师及炮兵纵队立即隐蔽地向新立屯、大虎山、黑山方向急进,从两侧迂回包围"西进兵团";第5纵队由彰武西南移至阜新东北地区,第6纵队主力仍位于彰武东北地区;第10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由新立屯东北后撤至黑山、大虎山一线,组织坚守防御,阻止"西进兵团"向西南前进,以争取时间待主力赶到予以围歼;第4、第11纵队等部继续在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第11纵队一部和独立第4、第6师向山海关方向佯动,制造野战军主力入关的声势;第1兵团指挥第12纵队和5个独立师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由长春南下铁岭、通江口地区,牵制沈阳守军;独立第2师由辽阳赶到营口,切断国民党军海上退路。当日,林彪、罗荣桓还下达了全歼东北国民党军的政治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乘敌在总撤退中的恐慌混乱,克服连续作战中的种种困难,与敌决战,全歼该敌。
10月21日,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在空军掩护下由新立屯向南攻击前进,23日到达黑山、大虎山地区,遭到阻击。24日,廖耀湘指挥第71军2个师和新编第1、第6军各1个师及第207师第3旅,在200多门重炮和200多架次飞机支援下猛攻黑山、大虎山阵地,企图夺取南逃通道。其主攻方向为黑山以东高家屯、石头山一线第10纵队第28师防守的阵地。第10纵队等部进行黑山阻击战,顽强抗击,打退国民党军整营、整团的多次猛烈冲击。经三昼夜激战,终于守住了阵地,阻止了"西进兵团"前进,为野战军主力从锦州东移争取了时间。此时,第1、第2、第3、第8纵队已进至北镇地区,威胁"西进兵团"右翼,加之"西进兵团"对黑山、大虎山久攻不下,廖耀湘被迫改变向锦州前进的决心,准备经台安渡过辽河向营口撤退。东北野战军立即以第7、第8纵队迂回其右侧后,与第5、第6纵队对其实施钳形突击;以第1、第2、第3、第10纵队从正面突击,采取边合围、边分割的手段,求歼"西进兵团";以独立第2师由营口以北向台安地区急进,断其退路。25日,当"西进兵团"先头部队第49军一部到达台安西北时,遭快速北上的独立第2师截击。同时第7、第8纵队也先后插入大虎山、台安之间,堵住了"西进兵团"南逃的通路。廖耀湘见向营口撤退无望,又急令各军向沈阳撤退,但为时已晚。第6、第5纵队从彰武、阜新地区南下,于25、26日分别插到新民、沈阳以西,切断了"西进兵团"向新民、沈阳的退路;其余各纵队由黑山、大虎山地区多路向东急进,终将"西进兵团"主力9个师134万人合围于黑山以东沿公路两侧地区,将另3个师合围于大虎山以东地区。廖耀湘严令部队突围未果。26日,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约120平方公里地域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向心突击,进行大规模围歼战。当晚,第3纵队第7师歼灭"西进兵团"指挥部,各纵队乘机向敌纵深猛烈穿插,分割围歼。激战至28日晨,全歼其兵团部及5个军部、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1军主力和新编第6军全部,俘新编第6军及第49、第71军军长。廖耀湘化装潜逃到北镇,终被抓获。全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标志辽沈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参见辽西战役)。
卫立煌在"西进兵团"被歼后,感到大势已去,遂将据守沈阳外围据点的新编第1军之整编第53师和青年军第207师第1、第2旅调进沈阳,加强城防。随后他本人于10月30日匆忙乘飞机逃走。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第53军2个师、第207师2个旅、新编第1军1个师及4个守备总队(相当于师)、3个骑兵旅残部和地方保安部队约14万人,企图继续顽抗,或伺机经营口从海上撤逃。为全歼卫立煌集团余部,中共中央军委于10月27日电示东北野战军:以有力兵团(不少于3个纵队)星夜兼程东进,渡辽河,歼灭营口、海城一带之敌,阻塞敌人向海上的逃路。林彪、罗荣桓遂令刚到铁岭附近的第12纵队,在歼灭铁岭第53军第116师后,绕至沈阳西南攻占苏家屯;在开原地区的5个独立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向沈阳东郊、北郊逼进;独立第14师攻克本溪后,向沈阳南郊挺进;第1、第2纵队经新民、辽中东进沈阳西郊。至31日,各部队对沈阳构成了四面包围。第9纵队经海城以西直插营口;第7、第8纵队和独立第2师经辽中攻占辽阳、鞍山,切断沈阳到营口的通路,尔后向营口挺进。
11月1日凌晨,东北野战军向沈阳市区国民党军发起总攻。第1、第2纵队从正西和西北方向攻击;第12纵队从南向北攻击;第1兵团指挥各独立师从正东和东北方向攻击。拂晓,各部队突破守军第一道阵地。守军除第207师有所抵抗外,其余部队在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纷纷放下武器投诚。2日,东北野战军占领东北最大工业城市沈阳市,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及1个兵团部、2个军部、6个师、3个骑兵旅、4个守备总队等共134万人,俘周福成(参见沈阳战役)。
在解放沈阳的同时,第9纵队和独立第2师东渡辽河,日夜兼程向营口疾进。10月31日进抵营口外围,对营口构成半圆形包围。11月1日,国民党军第52军一部为掩护其主力从海上撤走,对第9纵队七次反扑,有2个团一度突入第9纵队阵地,均被击退。第7、第8纵队于10月31日进占辽阳、鞍山、海城后,也直逼营口。2日晨,第9纵队在独立第2师协同下发起攻击,经3小时激战,攻占营口,歼守军14万余人,摧毁运输舰1艘、军用商船22只。第52军军部及第25师共1万余人乘船撤走。锦西、葫芦岛地区的国民党军,在"西进兵团"被围歼时,未敢北援,沈阳失守后,也于9日从海上撤走。东北野战军于10日占领锦西、葫芦岛。12日收复承德。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点评:辽沈战役历时52天,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人民解放军将大规模的运动战与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阵地阻击战相结合,先集中两倍半于敌的兵力,迅速攻克了战略枢纽锦州;攻锦州后迅速回师合围了廖耀湘兵团;在合围的同时,乘敌慌乱,猛烈进行穿插分割;同时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密切结合起来,争取了一部分敌军起义,加速了战役胜利进程,实现了中共中央军委提出的封闭国民党军一个战略集团在东北境内予以各个歼灭的决策,取得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此战,人民解放军以69万人的伤亡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司令部、1个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连同各种特种兵部队和地方保安团队,合计472万余人,其中俘敌306200人,毙伤56800人,起义26000人,投诚83000人,这其中还包括号称“五大主力”的新编第1军和第6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胜利完成阻击任务,被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领导机关授予该团“塔山英雄团”称号,此外,还涌现出董来扶等著名战斗英雄。辽沈战役期间,东北人民在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下,掀起支前热潮。支前民工达183万余人,出动担架137万副、大车129万余辆,筹集和运送粮食11亿斤(5500万千克),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使东北野战军得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也使东北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巩固和可靠的战略后方,对加速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抗战胜利后,我党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政策方针,各解放区抽调兵力向东北大举进军。国民党方面,为了不让我军独占东北,委托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将大量精锐部队运往东北,由于种种原因,我军未能在山海关、锦州一线阻止国民党军推进,东北门户洞开。
由于我军第一次接触美械国民党军,阵地往往被一突即破,部队士气十分低落,战士们说跟他们手里的家伙一比,我们拿的简直是烧火棍。林彪意识到如果不能取得一场胜利,不仅部队的士气不能保证,就连辽西地区也站不住脚,1946年2月9日,杜垏明分兵扫荡北宁线周围的我军武装,林彪决心吃掉其中一路国民党军。
杜垏明此时沉浸在大踏步前进的喜悦中,自从山海关、锦州之战后,我军销声匿迹失去了所有的动向,他便大胆的将部队分为三路,沿北宁线大摇大摆的进军,扫荡沿线的我军武装,为下一步占领沈阳做准备。三路部队分别是:
新6军22师为南路,向盘山、台安、辽中等县扫荡。
52军2师为中路,沿北宁线两侧向新民以东扫荡。
13军89师为北路,向秀水河子、公主屯等地扫荡。
但此时林彪的手里掌握的部队并不多,只有总部直属的山东1师(梁兴初部)和新四军3师7旅(彭明治部),其他部队都在忙着建立根据地,例如新四军3师主力部队在西满的通辽一带,吴克华的三纵在盘山一带牵制新6军22师。为了寻找一击必胜的机会,林彪决心选择再秀水河子一带寻找机会歼灭三路中战斗力最弱的89师一部。2月11日,89师266团进至秀水河子,与265团一部会合,共有四个营及师属山炮连、运输连计1400余人,且与敌军主力孤立超过一天的路程。林彪立即下令1师和7旅出动,快速包围歼灭这股敌人。
7旅从11日夜里出发,经一夜急行军,于12日上午到达秀水河子东南方向,占据了有利地形,堵住了敌军的撤退道路,打退了敌人的试探进攻,迫使敌人退入秀水河子固守待援。7旅旅长彭明治是林彪的老部下,这支部队战斗力很强、作风硬朗,是林彪点名直接指挥的部队。与此同时,梁兴初带领1师主力到达秀水河子西北,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13日白天在沉寂中度过,林彪为了确保彻底消灭这股敌人,亲临前线指挥部,定于13日22时发起总攻。
22时,总攻开始,1师开始全面攻击,然而敌人的火力很猛烈,密集的炮弹在1师阵地前倾泻,压制住了1师的进攻。然而此时7旅还没有发起攻击,敌军的火力全部吸引到了1师的方向,整整20分钟后,7旅才开始攻击,集中全旅的轻重机枪为突击部队打开了缺口,后续部队立即跟进,将敌军压缩在村里,展开巷战。这时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了,他们自动武器多,每个班只有三枝步枪,不会打近战,更不会拼刺刀。经一夜战斗,秀水河子战斗胜利结束了。
这是我军在东北的第一个胜仗,我军共消灭国民党军4个营,毙伤敌军500余人,俘虏敌军副团长以下800余人。缴获各种炮38门,轻重机枪98挺,步枪790支,弹药7万多发, 汽车 32辆,我军在战斗中伤亡771人。由此可以看出东北的国民党军装备在整个国军里属于较好的层次,战斗力也相对较强。
战斗结束后,林彪骑马路过秀水河子街道时,战士们一片欢呼,押送着俘虏走出村子。
以上就是关于辽西会战的经过全部的内容,包括:辽西会战的经过、谁有3大战役的地图和讲解资料、1.秀水河子歼灭战:小胜之后,战士们见到林彪一片欢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