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全编》。
释义: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画、文章一样美丽。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出自清代曹雪芹的《杏帘在望》,全文如下: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译文:
**的酒旗招引着客人前来酣饮,远远望去但见隐隐约约的山庄。
种着菱荇的湖面是鹅儿戏水的地方,桑树榆树的枝叶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
一畦畦韭菜在春风中长得翠绿,一片片稻田散溢着花粉的清香。
开明盛世再也没有饥荒和冻馁,又何用忙忙碌碌地耕织呢?
供参考。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是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全编》。
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画、文章一样美丽。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1775-1849年),字臣林,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一江一 苏巡抚,兼署两一江一 总督,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他是林则徐的好友、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
他在广西巡抚任上,曾奏请摘去禁烟不力的梧州知府刘锡元的顶带,愤怒地责令刘去抓拿大宗的烟贩以赎过失,表现了他禁烟要“清其源”的明智主张。在他护理一江一苏巡抚期间,一江一 淮患水灾,每天有万余灾民沿一江一 聚集苏南,他赈灾民、修水利,表现出崇高的人格精神。
当他因病辞官居福州黄巷黄楼时,他以文化的诗心画意修葺黄楼,在花厅里增添了亭台楼榭假山鱼池。至今保留在假山上的半边亭,其造型之奇妙、构件之一精一美,依然为古建筑行家们所称道。在黄楼,梁章钜与福州文人的诗会唱和曾辑成册。他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林则徐说:在官一场上的人,著作没人比章钜更丰富了。
首先这是李白写的:有山皆图画 无水不文章 :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第二层意思是指:如果没有山,则不成画,泛指山的美丽,如果没有水则不能成文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是一则对联,通常用以赞山水之美。对联出处:
浙江杭州涌金门外旧有的三雅园茶楼的题联。
对联解析:上联这里所有的山都像图画一样美丽。下联这里没有一处水不显出华美的文章。
扩展资料
趣对
1、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伐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如何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三步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2、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3、苏轼和佛印的谑联
苏轼一天遇见佛印,正巧河边的狗在啃骨头,便出了上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听见便不爽,把带有苏轼诗的扇子丢在河中,又出了下联:
水流东坡诗(尸)
有山皆有图画,(无水不文章)。(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译文:山山都如画图一般壮美;水水都如诗如歌秀丽。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就象诗和书能够在世间流传如此长久。
赏析:
1、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2、有山就可以画出画,没有水就写不出文章。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紶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
3、忠厚传家久告诉我们做人之根本是忠厚。
这不是诗,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对联全句: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意思:
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文章一样美丽。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上联这里所有的山都像图画一样美丽。下联这里没有一处水不显出华美的文章。
梁章钜简介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
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以上就是关于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诗题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诗题是什么、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是哪句名言、有山皆画图,无水不文章是谁写的诗名作者诗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