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蛮就是对长江以南各民族的统称,不仅是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都曾有蛮族居住。现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是由古蛮族演变而来的。
南蛮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篇记录了当时除了华夏族外的四个部落,即东胡、西戎、南蛮、北狄。
南蛮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现今南方的少数民族大多由南蛮民族演变而来现在大多分布于四川泸州一带。
扩展资料
古代南蛮的地区和主要族群
一是长江中游的三苗、楚人和群蛮《山海经·大荒北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三苗部落曾经雄踞中原,是上古时代的“四凶族”之一,后在与炎黄集团的战斗中失败,三苗部落不断南迁,在南迁的过程中又分为九黎部落散居各地。三苗便是今天南方苗族、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的先祖。
三苗之后,春秋战国时代南方最大的割据王国楚国代替了三苗的地位。楚国公族祝融八姓中的芈姓崛起,成为南方蛮国的首领。此外,除了楚人还有庸卢、濮、巴等少数民族群体称之为群蛮。其中,庸一直与楚开战,最后被楚所灭。
二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濮、巴和蜀濮又称之为卜,是《牧誓》所记载的“西土”八族之一。由于部落众多,濮又被称之为百濮。濮的分布地点在蜀以东,楚之南和西南。其大概地点在今天的重庆东部、湖北的南部、贵州的东部等地区。
巴又称为巴人,《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大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生始为巴人。”巴人的地域活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了川东、鄂西和陕西汉中。巴人最早的中心在夷城,即今天的湖北恩施。进入战国之后,巴国被秦、楚等强国吞并。
蜀是长江中上游文明发达最早的古代民族与方国。在春秋战国时代,长江中上游的各少数民族部落与方国中,蜀最为强大,文明程度也最高。巴与蜀虽然紧靠在一起,但巴与蜀却是不同的民族。
巴人主要由濮人构成,而蜀却是出自于黄帝的孙子颛顼,也就是说蜀是华夏族。蜀最最早的开国者是蚕丛和鱼凫,最早的王朝是杜宇王朝。
三是长江中下游及岭南、百越。南方的越作为族称,与瓯和闽一样都称之为越族。百越是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土著,广泛的分布在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等地。越人之中最出名的便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的吴国和越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便是越族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蛮
南蛮,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
先秦时代,中原王朝泛称中原(黄河中下游)周边四方的南方部落为“蛮”、北方部落为“狄”、西方部落为“戎”、东方部落为“夷”。"蛮夷戎狄"是中原王朝(夏、商、周三代)对黄河中下游周边部落的称谓,不包括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一带的“百越”部落及西南一带的"百濮"部落。
扩展资料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
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原
以上就是关于南蛮是什么地方的人全部的内容,包括:南蛮是什么地方的人、“南蛮”是指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