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纪欧洲历史.

运动会标语2023-05-05  29

14-16世纪欧洲的社会发展特征是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渐渐兴起,以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

在政治经济文化有表现有:

1,政治方面

在大部分欧洲地区封建社会、农奴制以及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的衰落与最终消失。

这一时期也包括了新教改革、灾难性的三十年战争、欧洲对美洲殖民和欧洲猎杀女巫活动。

2 ,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经济从意大利北部诸共和政体如热那亚等开始萌芽发展。

近代也见证了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占据主导。

3,文化方面

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

同时科学的重要性上升,技术进步突飞猛进。

扩展资料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

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

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4世纪前后西欧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近代科技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全球航行的沟通(1487~1514年葡萄牙人开辟了从远东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西欧的漫长海上商路。此后,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船队西进时,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1520年西班牙人麦哲伦率船队发现美洲最南端的海峡,由此驶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再继续西航,返抵西班牙,完成了世界首次环球航行),海外扩张(早期殖民),经济结构由农本经济向重商经济的转变,科学理性精神的觉醒和实证方法的出现,以及国家政治权利的集中化和民族文化的一体化聚合等等。

其实在14世纪的时候欧亚大陆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强国的,在欧洲由于英法百年战争和黑死病的影响各国国力都大幅度削弱。14世纪是元朝已经衰弱,并且最终被明朝替代。在亚洲明朝可以说是新兴的强国。在欧洲拜占庭帝国已然衰落,基督教各国冲突不断,巴干达半岛四分五裂,此时可以说没有任何强国。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乘机崛起。1340年土耳其人征服了在小亚细亚的全部拜占庭领土,1354年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在加利波利建立要塞,1362年占领阿德里安堡,1384年占领索菲亚。也算得上是亚洲的强国。

是意大利作家 阿利盖利·但丁

在文学史中,恩格斯在《***宣言》中对但丁作了精辟的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恩格斯说这句话的原因何在呢?难道仅因为但丁是人文主义之父吗?仅是因为但丁是意大利语文学之父吗?不,不是的,但丁被给予如此评价绝不是简单的理由……

欧洲中世纪文学教会是主要奠基者,基督教是当时封建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中世纪繁荣时期——14世纪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出生在意大利的但丁酷爱文学,当时意大利地处欧洲与东方国家间的交通要道,工商业、银行业发展很快,后来建立城邦共和国由新兴资产阶级掌握城邦的实权,自此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思想。但但丁呢是第一个使用“文艺复兴”主义的作家,人文主义重视理性,反对以宗教神学为中心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时期所产生的,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对教会的指导思想。而但丁正是把这种思想贯穿于作品的作家,《神曲》是中世纪文学的总结性作品,也是新时代文学的序言,透漏出人文主义曙光,十分具有代表的揭示了时代特征。他抨击教会和教皇的贪暴专横(而此正是中世纪文学的特征),肯定现实生活和爱情的价值,肯定追求知识,重视古代文化。但丁颂扬上帝,赞美天堂,提倡苦修,但没有似中世纪蒙昧主义那样把现世生活说的一无是处,这符合人文主义重视理性。等等。

14世纪的中国可谓是灾难连连,它不断地伴随着旱灾、饥荒、流行病和其他灾难的产生。当然,传染病也应当成为其中的一个因素。

在14世纪的十几年里,中国遭到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在这中间,有大约900万人因此丧生,并且还促使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黑死病的产生。

在中国有记录的这段历史中,可谓是祸不单行。这段时间不断发生重大自然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另外,黑死病的危害及传染使得中国雪上加霜,大范围的疾病,让人们感到了生命的恐慌和绝望。

这次灾难发生于中国东南部的江淮流域出现干旱的时候,那时候的大部分地区长期缺少雨水、农作物枯萎、家畜饿死并伴随着严重饥荒的产生。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由于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人们开始虔诚地求雨。

或许是人们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场雨似乎来得更猛烈了些,大雨引发了致命的大洪灾。洪灾又杀死了中国40万人。正当幸存的人们商量着如何应付这场灾难时,一次突如其来的地震又使得附近的山脉倒塌,随即地面产生裂缝,造成了更多人死亡的悲剧。14世纪的中国似乎就是死亡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在一波又一波的灾难中丧命。与上一次的洪灾相隔几个月的时间,在同样的地区又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强烈的大地震又引发了大洪水,洪水中形成的“洪水湖”足有100英里宽,有数千人在这场由地震引发的洪水中被溺死。1335年,在湖南地区,又一场长达五个月的干旱。干旱后引发了另一场瘟疫疾病的发生,随之一个更惨重的状况发生了:大批蝗虫突然出现,吞食了所有生长的植物。干旱导致了饥荒的发生,造成几万人死亡。1336年,中国南部在发生了洪灾后又出现了干旱现象,这促使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之一。1337年,有400万人死于这次饥荒。当然,伴随这次灾难的还有蝗虫、断断续续的洪灾以及持续了整整六天的地震。1339年,中国的灾难继续延续着。

干旱的农田

算盘最早是由东汉末数学家徐岳发明。“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算盘的诞生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从此人类可以进行较大数据的计算和存储。那么,14世纪是谁发明了算盘?

详细内容 01

徐岳(?——220),字公河,东莱人,东汉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汉灵帝时,著名天文学家刘洪“按数术成算”创造了乾象历,授于徐岳。徐岳潜心钻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历象端委,进一步完善了“乾象历”,后又把该历法传授给吴中书令阚泽,“乾象历”遂在吴国实行。

02

历法的钻研为徐岳以后从事算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搜集我国先秦以来大量数学资料,撰写出《数术记遗》、《算经要用》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学著作。《数术记遗》以与刘洪问答的形式,介绍了14种计算方法,“未满百言,而骨削质奥,思纬淹通,依然东京风骨。”

03

徐岳,东汉东莱人(今莱州市人),是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算盘---游珠算盘,距今约有1800年的历史。

04

东汉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刘洪曾编修出我国古代第一部传世的考虑到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历法《乾象历》,并把乾象历传授给弟子徐岳。徐岳潜心研究月球运动,进一步完善了乾象历。三国时,这部历法在吴国得以推行。历法的研究为徐岳从事算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5

徐岳搜集前人留下的大量数学资料,撰写出《数术记遗》、《算经要用》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学著作。《数术记遗》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14种计算方法,在这部书中,徐岳不仅在世界上第一次为珠算定名,而且还设计出珠算盘的样式,为后世珠算的研制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14-16世纪欧洲历史.全部的内容,包括:14-16世纪欧洲历史.、14世纪前后西欧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急 14世纪亚洲欧洲强国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94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