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蟋蟀、知了、蝈蝈、蛐蛐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取得时效2023-05-05  34

蝈蝈属于节肢动物门单枝动物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螽斯科蟋蟀属于节肢动物门单枝动物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蟋蟀科知了是蝉首先,蛐蛐、蟋蟀是同一种东西每一种都有好多品种,样子差别也很大蝈蝈和蝗虫最接近,常见的有两种(中国)一种小翅膀的,比较常见,还有一种大翅膀的,更像蝗虫,但非常绿,而且咬人非常疼虽然蝗虫也有两个大牙,但不会咬人蝗虫一般是不会叫的,但不绝对,也有会的蝗虫里有一种叫蚱蜢,是尖脑袋的,样子和普通蝗虫差别很大首先,蛐蛐、蟋蟀是同一种东西每一种都有好多品种,样子差别也很大蝈蝈和蝗虫最接近,常见的有两种(中国)一种小翅膀的,比较常见,还有一种大翅膀的,更像蝗虫,但非常绿,而且咬人非常疼虽然蝗虫也有两个大牙,但不会咬人蝗虫一般是不会叫的,但不绝对,也有会的蝗虫里有一种叫蚱蜢,是尖脑袋的,样子和普通蝗虫差别很大蝈蝈属于节肢动物门单枝动物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螽斯科蟋蟀属于节肢动物门单枝动物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蟋蟀科知了是蝉蟋蟀\蝈蝈\蛐蛐都属于直翅目蟋蟀科昆虫,共同特点是触角长于体长,咀嚼式口器,一年一代,雄性会通过翅膀震动摩擦发声(鸣叫),雌性尾部末端着生针状产卵器蛐蛐实际上是蟋蟀的别称,蟋蟀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油葫芦\蟋蟀(斗蟋)\棺头蟋\火蟋蟀等蝈蝈统称螽斯,种类也很多,常见得有短翅的大肚\长翅的蝈蝈\小吱拉子等知了是同翅目蝉科昆虫,刺吸式口器,雄性腹部下方有发音器,发生宏亮,越热越叫,盛夏吵人,多为树木害虫,多年一代,蛹壳是著名的中药,称"蝉蜕"

蟋蟀和蛐蛐没有区别,蟋蟀就是蛐蛐,蛐蛐就是蟋蟀,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蟋蟀为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无脊椎动物,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等,“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

外形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常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

百度百科-蟋蟀

问题一:你认为蟋蟀是一种什么样的昆虫?因为? 蟋蟀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比体躯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干燥虫体入药,性温,味辛咸,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肿、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芦、大棺头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

问题二: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你认为蟋蟀是一种怎样的昆虫 《蟋蟀的住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一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问题三:蟋蟀的其它名字叫什么? 蛐蛐

问题四:求问这是什么虫子 收藏

7742

267

[xī shuài]

蟋蟀

(昆虫)

编辑

同义词 蛐蛐(蟋蟀的别称)一般指蟋蟀(昆虫)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全世界已知 22 亚科55 族 595 属(包括 17 个化石属),约 4649 种(亚种)(包括 50 个化石种)。该科昆虫体长大于 3m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跗节 3 节,前足为步行足,胫节常具鼓膜听器,后足为跳跃足;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声结构;雌性产卵瓣发达,呈刀状、矛状或长板状。[1]

中文学名

蟋蟀

拉丁学名

Gryllidae

别 称

蛐蛐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 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亚 纲

有翅亚纲

直翅目

亚 目

剑尾亚目

蟋蟀科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

生殖方式

卵生

发现命名

Bolívar, 1878

颜 色

繁多

英文名

cricket

天 敌

螳螂 蜈蚣 食肉螽斯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生长繁殖

3 分布范围

4 生活习性

5 物种分类

6 常见品种

中华蟋蟀

大棺头蟋蟀

油葫芦

中华灶蟋

7 危害

8 食用价值

9 蟋蟀文化

宁津蟋蟀

宁阳蟋蟀

拿蛐蛐儿

养蛐蛐儿

斗蛐蛐儿

蟋蟀宰相

10 文献记载

形态特征

编辑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

蟋蟀(4张)

大型。蟋蟀科种类体长大于3mm;体色变化较大,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或为绿色、**等;体色均一者较少,多数为杂色。身体不具鳞片。口式为下口式或前口式。触角丝状,远长于体长;触角柄节多为圆盾形,窄于或等于额突;少数类群为长盾形,较大,宽于额突。复眼较大,一般为头长的1/4~1/2;单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线状排列;中单眼位于头背侧、颜面或额突顶端[1] 。黄褐色至黑褐色。

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

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常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分辨雌雄还有一招,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听器是在前脚节上。

>>

问题五:十万火急,这种昆虫叫什么名字?农田里面的,和蟋蟀比较像 100分 蚂蚱

问题六:今早上在公司的卫生间发现一种像蛐蛐的昆虫,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有哪位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多谢了! 突灶螽

详见百度百科

baikebaidu/view/3142324fr=aladdin

与蝈蝈同一个科。

问题七:大家来看看这是什么虫子 学名突灶螽,也叫灶马,直翅目穴螽科。你可以百度、百度百科看看

问题八:求问这是什么虫子 收藏

7742

267

[xī shuài]

蟋蟀

(昆虫)

编辑

同义词 蛐蛐(蟋蟀的别称)一般指蟋蟀(昆虫)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全世界已知 22 亚科55 族 595 属(包括 17 个化石属),约 4649 种(亚种)(包括 50 个化石种)。该科昆虫体长大于 3m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跗节 3 节,前足为步行足,胫节常具鼓膜听器,后足为跳跃足;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声结构;雌性产卵瓣发达,呈刀状、矛状或长板状。[1]

中文学名

蟋蟀

拉丁学名

Gryllidae

别 称

蛐蛐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 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亚 纲

有翅亚纲

直翅目

亚 目

剑尾亚目

蟋蟀科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

生殖方式

卵生

发现命名

Bolívar, 1878

颜 色

繁多

英文名

cricket

天 敌

螳螂 蜈蚣 食肉螽斯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生长繁殖

3 分布范围

4 生活习性

5 物种分类

6 常见品种

中华蟋蟀

大棺头蟋蟀

油葫芦

中华灶蟋

7 危害

8 食用价值

9 蟋蟀文化

宁津蟋蟀

宁阳蟋蟀

拿蛐蛐儿

养蛐蛐儿

斗蛐蛐儿

蟋蟀宰相

10 文献记载

形态特征

编辑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

蟋蟀(4张)

大型。蟋蟀科种类体长大于3mm;体色变化较大,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或为绿色、**等;体色均一者较少,多数为杂色。身体不具鳞片。口式为下口式或前口式。触角丝状,远长于体长;触角柄节多为圆盾形,窄于或等于额突;少数类群为长盾形,较大,宽于额突。复眼较大,一般为头长的1/4~1/2;单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线状排列;中单眼位于头背侧、颜面或额突顶端[1] 。黄褐色至黑褐色。

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

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常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分辨雌雄还有一招,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听器是在前脚节上。

>>

问题九:这个是什么虫有害吗?o 这是蟋蟀(xī shuài)(拉丁学名: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上、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问题十:蟋蟀是什么意思 蟋蟀(cricket)是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虫,因鸣声悦耳而闻名。约2,400种,长3~50公厘(012~2)。触角细,后足适于跳跃,跗节三节,腹部有2根细长的感觉附器(尾须)。前翅硬、革质;后翅膜质,用于飞行。雄虫通过前翅上的音锉与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齿(约50~250个)互相摩擦而发声。音的频率取决于每秒击齿的次数,从最大蟋蟀种类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种类的将近10,000周/秒。鸣声的速率与温度直接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鸣声有招引雌性的寻偶声;有诱导雌 配的求偶声,还有用以驱去其他雄性的战斗声。雌雄在前足胫节都有敏感的听器。多数雌虫以细长的产卵器产卵於土中或植物茎内,对植物常可造成严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於秋季成熟产卵,若虫於次春孵出,蜕皮6~12次而成熟。成虫寿命一般为6~8周。 蟋蟀亚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属(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domesticus,旧作Gryllusd 眉纹蟋蟀

omesticus)体粗壮,黑或褐色,常打浅洞;取食植物、动物、衣服或互残。田野蟋蟀又称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时进入室内。家蟋蟀头部色浅,并有深色横带;已从欧洲引入北美;见於建筑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广泛,日夜鸣叫。在美国售作鱼饵,又用於生物学实验。田野蟋蟀属常出现於诗、文中。如狄更斯的《炉边蟋蟀》(TheCricketontheHearth)。针蟋亚科(Nemobiinae,或归入蟋蟀亚科)长12公厘,鸣声为一系列高调的颤音,生活在牧区及林区。条纹针蟋(Nemobiusvittatus)腹部有三条暗纹。树蟋亚科(Oecanthinae)白或绿色。翅透明;因食蚜虫而有益,但产卵时损伤树枝;鸣声为悠长的颤音。雪白树蟀(Oecanthusfultoni)通称温度计树蟀,因其在15秒钟内发出的颤音数再加40,便大约等於当时的华氏温度。栖息在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夜间叫,草丛种类日夜都叫。蚁蟋亚科(Myrmecophilinae)的种类小型,3~5公厘长,无翅,弓背,生活於蚁巢中。钲蟋亚科(Mogoplistinae)的种类(无翅灌丛蟋)常见於灌丛或热带多沙地区水边的碎石下,体细长,5~13公厘,无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鳞片。蛉亚科(Trigonidiinae)的种类(有翅灌丛蟋)4~9公厘长,产卵器剑形,生活於池边灌丛中。金蛉亚科(Eneopterinae)的种类(褐色灌丛蟋)较大,瘦长,浅褐色,常见於树上或灌丛中。在东方,人们笼养雄蟋蟀听其鸣叫;在中国斗蟋蟀的风习已有数百年之久。蟋蟀在神话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们认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运和智慧,伤害蟋蟀便带来不幸。在缅甸曼德勒的市场上销售一种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游方僧人食用。 在英语中,许多其他昆虫亦称cricket,如突灶螽、沙螽(Jerusalemcricket)、蝼蛄(molecricket)和蚤蝼(pygmysandcricket)。这类昆虫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褐色或黑色。雄虫会发出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或针状。卵被产于湿润的土壤里。肉食性的种类如树蟋将卵群产于植物组织 怎样分蟋蟀的雌雄 蟋蟀雌虫尾部中间有一根很长的针状产卵器,不会鸣叫;雄虫尾部没有针状产卵器,会鸣、善斗。

编辑本段物种名称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

三者是不同的。共同点是三者均是直翅目昆虫。

蛐蛐属于蟋蟀科,但是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尽管蛐蛐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但是科学分类上他们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象“氯化钠一定是盐,但是盐不一定专指食盐”这个道理一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鉴别特征是蝈蝈一般是草绿色,不发亮;蟋蟀和蛐蛐黑褐色,油光发亮!

而蝈蝈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虫。

1,蝈蝈

人称“叫哥哥”,属直翅目,螽斯科昆虫。蝈蝈体长约4厘米,宽近1厘米,身体壮实,虫体绿色,因产地不同,颜色深淡不一,一般在淡绿至深绿之间。头部有黄褐色、细长呈丝状的触角,是其感觉器官之一。后足强健、大腹,善跳跃。生于原野草丛、矮林、灌木,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杆上爬行、栖息、觅食。

2,蛐蛐:

属于蟋蟀科,但是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象“氯化钠一定是盐,但是盐不一定专指食盐”这个道理一样。

3,蟋蟀:

蟋蟀,北方人俗称蛐蛐。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在生物分类中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约有1400种,我国已知的有30余种。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

以上就是关于我们常说的蟋蟀、知了、蝈蝈、蛐蛐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我们常说的蟋蟀、知了、蝈蝈、蛐蛐它们的区别是什么、蟋蟀和蛐蛐的区别是什么、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85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