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的由来是怎样的

竞走2023-05-05  36

柴可夫斯基创作已至巅峰,正是这个时候,另一声霹雳从天而降,命运又给了他一次新的重创。当时他正准备去美国,梅克夫人寄来一封信,短短数语,冷峻,坚决,并宣告他们之间的友谊到此中断。柴可夫斯基一时茫然失措,他不明白梅克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感到烦恼,心痛,仿佛觉得天旋地转,好像他已被流放到世界最寒冷的西伯利亚。这些年来,梅克夫人的友谊一直是柴可夫斯基的精神支柱,而现在,这个精神支柱倒塌了!柴可夫斯基并不清楚,梅克夫人破产了。他的耳边只响着一个声音:“她对我的音乐感到厌倦了……”他给梅克夫人写信,但都是石沉大海,渺无回音。柴可夫斯基绝望地哀呼:“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我对人们的全部信念,对世界的全部信任一起颠倒了过来。我不会有平静可言了……”梅克夫人的一个朋友告诉柴可夫斯基:“她病得厉害,她非常不安,不能再像往常那样给你写信了。”

柴可夫斯基毫无办法,他怏怏不乐地乘船抵达美国,在几个月内,他已苍老了许多。这个看上去已年过花甲的老人,其实只有50来岁。他在一片欢腾声中走进纽约。从前为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此时拜倒在柴可夫斯基的脚下,他成了新世界崇拜的偶像。百万富翁、贵妇、教育家、政客、记者、投机商、车夫,全都对他奉承之至。而柴可夫斯基的心并不在这里,他急急忙忙地回到他的祖国。

高山就要崩溃,巨柱就要倒塌,哲人也要死亡了,音乐家的乐曲也要告终了……

创作已至巅峰,荣誉已至巅峰,剩下的只是弥留的日子。法兰西学院选他为会员,英国剑桥大学赠他名誉博士学位。而他却要对一切告别了。他在创作最后一部作品,一首挽歌,一首从心灵中流出来的哀歌,一首对消逝了的友情所作的告别曲。“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写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至少,我知道这是最最真诚的一部作品。”这一作品的旋律如此之美,以至作曲家都被它感动得流出眼泪。这就是《悲怆交响曲》。只有“悲怆”这两个字,才能涵盖所有的痛苦,悲哀和眼泪。在“悲怆”里,同时也充满生命的斗争与最激动人心的欢乐。有人认为这部交响乐写的是一个人的幻想、欲望、爱情、斗争、胜利和终结。

《草原放牧》在情绪上表现出欢快,奔放,时而悠绕,让人联想到蒙古的人,草原,放牧的场景《第六(悲怆)交响曲》在情绪上表现出,叹息,悼念,安静,悲壮。让人联想到某某逝去,回顾逝去前的岁月。

歌词作者眼中的长江变成了一条有生命的河流,一条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相交融的河流,一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着无穷活力的河流,歌唱了各族儿女对长江的深情,歌唱了历史长河与它的青春活力,很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扩展资料

它们所创作的背景不同,作者的民族也有所不同,有的表露的是历史长河与它的青春活力,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有的表露出自己种族的独特风格;有的表露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以及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

草原放牧节奏:舒缓自然;旋律欢快;和声雄浑;力度强;速度快;音色 《草原放牧》在情绪上表现出欢快,奔放,时而悠绕。

1、《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

2、《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3、《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4、《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5、《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6、《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年)

7、《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1891年)

8、《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1893年)

扩展资料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

1、《悲怆交响曲》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2、《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为: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齐格费里德游天鹅湖。

深深爱恋奥杰塔。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让他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王子差一点受骗,最终及时发现,奋击恶魔,扑杀之。白天鹅恢复公主原形,与王子结合,以美满结局。

《“悲怆”(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的绝笔,同李斯特的《前奏》一样,是作曲家一生经历感受的写照。柴科夫斯基的一生更加坎坷,心灵的维度更为深厚。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王国维先生的话,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例如如果我们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在欣赏前对这部作品没有任何了解,我想我们是不容易听懂这部交响曲的。

当时创作的社会背景是:亚历山大三世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思想和艺术被压制,俄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苦闷、压抑的情感,他们对世俗充满了不满与憎恶,他们不断的反抗,与黑暗势力做斗争,但却感到莫大的无奈与无助;个人背景是:1877年他同28岁的美丽的安东尼娜·米留柯娃结为夫妇,但这是一场没有爱情的结合。然而,最大的幸运和终生的不幸则是他在这一年还“结识”了梅克夫人,梅克夫人是大资本家梅克的遗孀,拥有亿万家财、当时年已46岁的梅厄夫人是柴氏的崇拜者,且对音乐极有悟性与修养,她诉说以她的灵魂献身于他。,这表白使同样怀有创伤之心的柴氏萌发出无穷的力量和创作灵感,并资助他的音乐创作。此后的13年间,尽管两人从未谋面,但精神之恋却轰轰烈烈、甜甜蜜蜜,柴可夫斯基得到了无比的幸福和莫大的慰藉。不曾料想,身染肺疾的梅克夫人竟于1890年单方面宣称“家业已告破产”而提出与柴可夫斯基彻底断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无情打击,柴氏痛苦不堪,由失望到绝望,心绪不宁,身体极度憔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朽的《悲怆交响曲》问世了,其间每一个音符都浸染着他的苦涩泪珠。1893年11月1日,一代音乐大师溘然长逝,《悲怆交响曲》竟成绝唱。

第一乐章大体保持了奏鸣曲式,先是一阵疑惑不安,之后是很长一段甜蜜温馨的喘息,作者深情地欣赏着哺育他的俄罗斯大地,有《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味道。但最终受到当头一棒,从梦中惊醒,强烈起伏的音响碰撞着,不得不卷入人生的旋涡,现实是不容逃避的,必须顽强地与命运奋起抗击。末尾安详的副部主题重现,暂时摆脱冲突后,倍加珍视宁谧和谐的生活,自然地进入下一乐章。

“别致的五拍子圆舞曲”,如歌的旋律,民族的诗情画意……重新体味着生活,虽然心灵受过折磨,渗透着淡淡的悲伤,但依旧倾诉着内心对美好生活不渝的理想,陶冶着一颗纯净的心灵。这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三乐章“是谐谑曲和进行曲的奇异的结合”,但“既不是悲壮的也不是英雄的”,而是抗争的——命运中不可避免的、没有胜负的抗争。主部小调主题短促有力,显示出奋力一搏的坚定决心。反复出现,力度一次次渐强,预示着将与命运相碰撞,同时显出内心虽有恐惧且携带着悲凉的创伤,但并不退缩、并不逃避,由一种内在的不熄的力量支撑着竭尽全力地前行,气壮山河。在无比雄壮的节奏背后是一种绝望的抗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现实的忧伤、迷茫贯穿整部乐曲始终,但第四乐章中人生大风浪均已过去,精疲力竭,而命运仍旧无情和不可抗拒,愈加惆怅,悲痛欲绝。在发自肺腑的苦闷、奋起调动的激情之后,这里再一次的茫然无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出体现了朗所指出的柴科夫斯基的性格:“他的精神状态与努力目标之间的犹豫不决,即使在他最成熟的作品中也具有这种特点。”

然而对俄国人来说,性格的犹豫不决并不等于丧失信念甚至死亡。命运的无情、内心的痛苦可以使他一时忧郁绝望,但并不会摧毁他。第一乐章的抗争是主动的、有力量的,决不是只有招架之功;第三乐章更是用尽气力拼命一搏,虽然愈发力不从心,但直到第四乐章绝望而预感到死亡的心灵仍在顽强地跳动。这颗饱受创伤的心灵也许在失去梅克夫人的时候就可以停息了,但它一直延续到《第六交响曲》作了最后一搏。就算他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但也决未料到这将是“最后一搏”。“我生平没有像现在这么满足过、骄傲过和愉快过,因为我确实完成了一件佳作。”“我知道这部作品是顶忠实的,我爱它;我过去的作品,我是绝对不爱的。”⑼类似的情感经历在他的同胞穆索尔斯基、拉赫马尼诺夫身上均有体验,而并未催垮他们。因此柴科夫斯基很可能借此回首数十年的艰辛奋斗,“歌以咏志”。

但毫无疑问的是,“悲怆”是“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的写照”,“它引起人们对那个黑暗的、惨无人道的制度的永久的怀疑,从而激发人们为自由、光明、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以上就是关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的由来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的由来是怎样的、聆听草原放牧及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相比之下,两首乐曲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全集各曲子的名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60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