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鞭随镫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执鞭随蹬
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蔼然可亲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甘心情原
指完全愿意。
两相情原
指双方互相愿意。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万死不辞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哀告宾服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心甘情原
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两相情愿
两方面都愿意。
自觉自愿
自己觉悟而愿意。
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两厢情愿
两厢:双方;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都愿意;互不勉强。也作“两相情愿”。
何乐而不为
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人百其身
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何乐不为
乐:乐意;为:做。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不屑一顾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贪夫徇财
徇:通“殉”。徇财:不顾性命以求财。爱财的人愿意为了钱财而死。形容人爱财如命。
甘心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任重至远
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不敢后人
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表示不敢懈怠,奋力前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强聒不舍
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冤家路窄
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冤家路狭
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碰见,来不及回避。
相关成语
[形容完全愿意的成语]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程门立雪的故事内容吧。
程门立雪的典故 篇1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ménlìxuě)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着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程门立雪的典故 篇2释义程:程颐,宋代著名的学者;立:侍立。站在雪中,在程颐的门口等待。形容学生恭敬受教,尊敬师长。
历史典故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为人正直做事严谨,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便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反应灵敏,口齿伶俐。成年后,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游酢是杨时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经常就一些问题秉烛夜谈。他听说杨时要去拜程颐为师,便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他们到了程家,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颐见了感动不已,于是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杨时和游酢也不负众望,都成了饱学之士,杨时更独创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成长心语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观念,提倡将那些授予自己知识的人当做自己的长辈来看待,这不仅仅是对为师者的尊敬,更是对知识的尊敬。杨时恰恰是尊师重道、求学若渴的榜样。
学习既需要有虚心和诚恳的态度,也需要有尊师重道的精神。
人们如果失去了尊师的精神,必然也就失去了求学的恳切,这样的人根本无法得到任何有用的学识。
出处
"程门立雪"语出《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洛阳人。颢、颐二人孩童时代曾读书求学于外祖母家——孝感董湖西北隅。《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嘉祐进士。反对王安石新政。神宗时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与弟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在洛阳讲学十余年。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他和弟颐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著作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先后讲学达三十余年。宣扬"气禀"说。主张"去人欲,存天理",认为寡妇再嫁是大逆不道。极力为名教纲常辩护。著作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
程门立雪的典故 篇3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小时候大家就听说过,故事的主人公是杨时和游酢,此刻人们普遍认为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恭敬受教、尊师重道,包括很多词语解释的'网站和百度百科文库的解释都是这样,来揭秘吧不这么认为。
尊师重道和受教只是程门立雪的表现,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或价值,就应解释为求学坚定或心诚意坚更恰当点,为什么来揭秘吧有这样的看法,这要从程门立雪的典故说起。
程门立雪的意思及典故
故事的主人公叫杨时,从小就十分伶俐,有一年杨时赴县令途中,与他的学友游酢,对某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齐去程颐家请教,程颐当时很有学问,他俩去请教时正值隆冬。
去了之后大雪纷飞,冷风嗖嗖的,来到嵩阳书院程颐屋外,程颐正在闭门养神,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故意不予理睬。杨时二人不敢惊动程颐,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当时外面的雪下得很大,两人还是毕恭毕敬的没有动。
等了半天程颐起身了,见了杨、游二人,装作一惊道:“啊!贤辈早在此呼!”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程颐大受感动,将两人收为入室弟子,之后杨时和游酢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大师,这就是程门立雪的典故。
杨时早年拜程颐的哥哥程颢为师,之后程颢死了,自己也有四十多岁了,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二程学说,之后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而杨时和游酢的典故被后人称为程门立雪,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但我们看到更多的就应是求学的意志。
程门立雪的典故 篇4“北宋时期,进士杨时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的老师程颢在自己去世前将杨时推荐到程颐门下,某日杨时于游酢一同去求学时,赶上老师正在睡觉,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等老师醒来,当时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等程颐醒来时,两人已成雪人”
1 程门立雪的故事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经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 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旽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老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遍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2 程门立雪资料
注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释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出处《宋史·杨时传》
简介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近义词尊师重道
成语举例这位青年学者求学坚持不懈、程门立雪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程门立雪的典故 篇5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尊师更是我国传统的美德。老师担负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被称为“全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程门立雪”就是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原文是这样写的: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意思是: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人物简介
程颐,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是洛阳伊川人。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二程的学术主张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格者,至也”,“格”是内感于物而识其理。“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因此认识事物的关键乃在“心”。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内感”而不重外面事物。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程门立雪的典故 篇6我国北宋时有个著名的学者名叫杨时,经典故事:程门立雪。他年轻时非常好学,经常访师拜友,向别人请教问题。寒冬的一天,杨时在学习中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就和同学游酢一起去向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求教。当他们来到程家时,恰巧程老师正在睡午觉。为了不打扰老师,他们就在大门口静静地站立等候。这天,天气很糟,阴沉沉的天空飘起了雪花,雪花落在他们的头上、身上,一丝丝凉意袭来,他们怕吵醒老师,仍不肯进屋,就一直这样站在门外的雪地里。雪越下越大,天也越来越冷,他们的手脚都冻得生疼,可是他们谁也不活动活动,跺跺脚,搓搓手。
就这样,他们不知在雪地里站了多长时间。程颐终于醒了。他打开门出来赏雪,却看见两位学生正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都要成雪人了。程颐大吃一惊,问道:“看你们身上和脚下的雪,就知道你们已经来很久了,为什么不进屋呢?”杨时连忙上前施礼,对程颐说明来意,“我们是来向老师请教问题的,中午到时您在睡午觉,我们怕吵醒您,没敢进门。”程颐听了大受感动,连忙请二人进屋。二人这才进屋,向老师请教问题。后来,“程门立雪”的故事广为传颂。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师长是一种美德,是受到人们赞扬的。我们从小就要尊重老师、尊重长辈。
意思:四字词语。倾:倒,倒过来。囊:包,袋。倾囊而出:字面意思是,把包袋全部倒出来,指付出自己的所有。
读音:qīng náng ér chū
出处:宋 苏辙 《王氏清虚堂记》:赎之倾囊而不厌,慨乎思其人而不得。
翻译:把兜里的钱都拿出来赎回东西也不会觉得满足,感慨想念这个人却得不到。
引用:白落梅《恨不相逢未剃时》:人生是一场赌注,也是一场投资,你倾囊而出,可能拥有一些,也可能一无所有。
例句:我们以为倾囊而出的好能感动别人,其实只能感动自己,甚至最后连自己都感动不了。
扩展资料近义词:
倾囊相助 [ qīng náng xiāng zhù ] 囊:口袋。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别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我私蓄数金,当倾囊相助。
翻译:我私下藏了一些钱财,定当拿出来帮助你。
反义词:
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极端吝啬。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翻译: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
倾囊相授
拼音[ qīng náng xiāng shòu ]
解释比喻人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别人。
近义词全力以赴
反义词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
拼音[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比喻非常吝啬。
近义词不拔一毛、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善财难舍、爱财如命、爱钱如命
反义词罄其所有、倾囊相助、解囊相助、拔毛济世、仗义疏财、挥金如土、乐善好施、慷慨解囊、一掷千金、博施济众
一、授字组词:
教授、传授、授权、讲授、面授、授命、授时、授受、刊授、授奖、口授、授意、授勋、授课、追授、感授、特授、宠授、授信、换授、试授、亲授、授业、敬授、承授、授与、授馆。
二、授,读音shòu,汉语词汇。指的是给予,交给的意思。
(一)基本字义
1、给,与:~予。~权。~命。~奖。~旗。~衔。~意。
2、教,传给:~业。
(二)详细解释
1、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2、同本义。授,予也。——《说文》。
按,“授”应是后起字。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兹特授尔阶通议大夫,锡之诰命――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4、交还,奉还。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5、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6、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传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师说》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马伶传》
8、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9、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如:授室
10、通“受”。接受。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惠公没, 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以上就是关于愿意把所有的都给你用成语怎么表达全部的内容,包括:愿意把所有的都给你用成语怎么表达、程门立雪的典故、倾囊而出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