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电场强度单位2023-05-05  39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是如下:

1、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3、致良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5、培根说。

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6、立诚说。

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知行合一。

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

《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曾经住在室阳明洞,所以给自己叫做阳明子,很多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王阳明的学术术思想传遍了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他的集德、言于一身,成就响彻了明朝一代。他的弟子也很多,人们称为姚江学派。

扩展资料

王阳明:立志读书学圣贤

王阳明年少便立下“读书学圣贤”的志向,并把它当作一生的追求,既成就了他心学大家的地位,也为后世树立了读书学习的榜样。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王阳明的做法或许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读书学圣贤”如何才能实现?王阳明给出的方法是:先立志。在写给弟弟王守文的《示弟立志说》中,王阳明提出:“夫学,莫先于立志。”“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通观王阳明的著作,君子之学,又叫圣学、圣人之学、圣贤之学或正学,就是学为圣人或君子的学问。王阳明认为,常人只要明白自己本有良知,通过读书学习致得自己的良知,并按良知行事,就是圣人或君子。

在王阳明看来,掌握了圣人之学的秘诀,只要立志去求,便能达成目的。“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教条示龙场诸生》第一条讲的便是立志:“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在《启问道通书》中他也主张:“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

王阳明对为学先立志格外看重,他曾不厌其烦地向其亲朋好友宣讲立志说,在《寄张世文》信中他这样写道:“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

卷一 知行录

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

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 公移一

知行录之五 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 公移三

知行录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 征藩公移

卷二 静心录

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 文录二

静心录之三 文录三 静心录之四 外集三

静心录之五 续编二 静心录之六 续编二

静心录之七 外集一 静心录之八 外集二

静心录之九 诰命·祭文 增补·传记·增补 静心录之十 序说·序跋增补

卷三 悟真录

悟真录之一 文录四 悟真录之二 文录五

悟真录之三 外集四 悟真录之四 外集五

悟真录之五 外集六 悟真录之六 外集七

悟真录之七 续编一 悟真录之八 续编三

悟真录之九 续编四 悟真录之十 补 录

悟真录之十一 世德纪 悟真录之十二 世德纪 附录

卷四 顺生录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 顺生录之二 别录二

顺生录之三 别录三 顺生录之四 别录四

顺生录之五 别录五 顺生录之六 别录六

顺生录之七 别录七 顺生录之八 年谱一

顺生录之九 年谱二 顺生录之十 年谱三

顺生录之十一

年谱附录一 顺生录之十二 年谱附录

王阳明一生著述很多,《传习录》是他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出自《论语·学而》:“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部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书中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心学观点,体现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宗旨,可以说是阳明学说的精华。

王阳明深受先秦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又直接继承了南宋陆九渊主观唯心论的观点,形成了庞杂的哲学思想体系。“心即理”原本就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提出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心外无物”,认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没有人的意念活动,就没有客观事物。所以“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还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在他看来,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所以说“心即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伦理规范的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然不同。朱子认为《大学》的“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的“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而“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就是“良知”。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将心与理一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他的主张是以“心即理”为基础,所以同时又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的做法。“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能算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连的。

在当时社会上、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因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纠正时弊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

总的来说,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就是本心的明白觉悟,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格致”的功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内心私欲的屏蔽。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但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具备较大的普遍性。

《传习录》中还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越经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至善之心自然作用的体现。这是告诉人们,不要去执著于具体的善行,而要认识自己的本心。

“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定,和宋代哲学家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作,总结了王学之大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阳明学说作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其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超越时空的。晚清许多志士仁人对王阳明礼赞有加:林则徐称赞王氏为“国家所祷祈以求”之才,魏源更直截了当地称颂王阳明是“百世之师”,左宗棠也称他是“卓然一代伟人”。在清末革命派中,宋教仁、陈天华等亦多“服膺”王氏之言,更有人将他抬到“亚圣”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仍有其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及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上就是关于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王阳明有没有什么有名的著作、王明阳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一生有何功绩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010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