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渤海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同时也属于内水范畴。
渤海是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年径流总量达888亿立方米。地势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峡倾斜,地形单调平缓。
2、黄海
黄海是中国与韩国之间围绕的边缘海, 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海域。它在西北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连线为界,与渤海相接。
南以中国长江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黄海平均水深90米,(另一说为44米 )海底比较平坦,大部分水深60米以上。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的水域水色呈**。
3、东海
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4、南海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扩展资料: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合称中国四大海域,互相连成一片,东西横跨约32个经度,南北纵贯44个纬度,总面积470多万平方公里。
各海区地理概况渤、黄两海以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蓬莱角的连线为界;黄海与东海以长江口北角至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为界;对东海与南海的界线说法不一,较为公认的是以南澳岛与台湾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渤海 是中国最北的近海,亦为中国最浅的半封闭性内海,三面环陆,与辽、冀、津鲁相邻,东有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海峡的南现北两侧,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钳形扼守。
渤海南北长约556公里,东西宽约236公里,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平均深度约18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 年径流总量达888亿立方米。
地势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峡倾斜,地形单调平缓。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线和古河道残迹。渤海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
第四纪沉积物厚达300~500米,主要为陆源物质。三大海湾都分布有粉砂质粘土软泥和粘土质软泥。中部多细粉砂、粗粉砂、细砂。海峡北部为砾石、贝壳残片;海峡南部却为细粒沉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四大海域
北海——
春秋战国时指渤海。
秦汉后凡塞北大泽都称北海。
〈汉书·苏武传〉指贝加尔湖。
〈通典〉引〈经行记〉指巴尔喀什湖。
如果说是古代祭祀的四方之海。
北海,西海则根本不存在
古代人的世界里,中国是被四面大海包围的。
实际上,当时中国只有东方确实有海。
中国疆域彻底到达南海,也是“四海说”形成之后很久的事情了。在此之前的“南海”也是虚无飘渺的
至于西海青海湖,北海贝加尔湖。历史上确实有这么叫这两个湖。
但是中国从来没有用两个湖泊代替“四方之海”的记载。
最典型的例子,官方祭祀四海龙神,东海祭祀于山东,南海祭祀于广东,而北方和西方都是“望祭”,北方祭祀于河北或山西,西方祭祀于甘肃一带。
最早是指渤海一带,《孟子·梁惠王上》中“挟太山以超北海”指的就是渤海。孟子与《逍遥游》的作者老子生活于同一时期,他们所说的北海应是同一地方。另,北海郡 汉置,山东旧青州府东部莱州府西部之地,治营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也就是莱州湾附近。不难看出至少从周朝开始,北海所指的就是渤海。以后随着中华疆域的扩展,可另有所指。苏武牧羊里的北海可能是匈奴的称呼或者是当时汉武帝对新地方临时起的名字,以方便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军事指挥。以汉武帝的霸气性格,绝对不会把个湖叫做海。
以上就是关于南海、北海、黄海、东海、渤海,那四个是中国的海全部的内容,包括:南海、北海、黄海、东海、渤海,那四个是中国的海、古籍中所说的北海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中国古代说的北海是哪个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