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民间专供儿童玩耍游戏的器具。特指我国传统的儿童玩具,如:风筝、面人、瓦狗等等
具体释例 风筝▪香包▪ 皮影戏▪ 空竹▪ 布老虎▪ 挂虎与大座狮▪ 泥叫叫▪ 陶响球▪ 九连环▪ 拨浪鼓
▪ 山西布艺玩具
《民间玩具》教案(一)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民间玩具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民间玩具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中体验民间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审美趣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感受民间玩具浓厚的乡土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培养健康向上的窝、审美趣味。
教学过程 :
一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1 打开课件让学生欣赏各地不同风格的民间玩具,让学生猜想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大阿福”造型朴拙、圆润饱满、色彩鲜明、健康快乐的儿童形象。
“纸扎风筝”古朴对称的云纹,激发学生想象放飞的优美情境。
“彩灯蟹”形象逼真、生动,红黑白对比的色彩和对称式花纹装饰,鲜艳夺目、古色古香。
“一囗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艺术,以牛皮等为材料,是可用作表演、娱乐,以可以用于观赏的精美工艺品。
“面花狮子糕”既可作礼物赠送,又可食用。
“布老虎”是用黄红两色布缝制而成的软雕塑,娇憨可爱的形象而感受民间玩具平安、幸福的寓意。
“布袋木偶”不但可以演戏,还可以用作装饰室内环境。
2 感受民间艺人心灵物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二它们“想说”些什么
1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三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1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色彩华丽、对比强烈),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2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四通过学习,可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民间玩具。
五作业 要求:
1基本要求:
选择两件课本上的民间玩具,简单说出其外形、色彩、材料的特点。
较高的要求:
选择材料工具,描绘或制作出一件自己喜爱的民间玩具。
课后反思:
活动效果:这一课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在讲述过程中出现过多冷场的问题。
2作业 评析:作业 质量不高
3改进措施: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不强,要加强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民间玩具》教案(二)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民间玩具为题材,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民间玩具是我国劳动人民为启迪儿童智慧、伴随儿童游戏玩乐而制作的娱乐用品,一般是手工制作而成,民间玩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更,把它介绍给沉浸在电动玩具世界里的孩子们,既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让他们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3课 民间玩具
本课民间玩具具体作品介绍:1肥燕风筝“五福捧寿”(纸玩具),产于北京,风筝色彩鲜艳,造型简洁对称,其制作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2泥咕咕(泥玩具),产于河南,中间滚圆两头细尖,可做成各种动物形象,尾部有一竖一正两个小洞,用嘴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叫声。3布老虎(布玩具),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又有动感,头部纹饰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既可观赏又可作枕头用。4木马(木玩具),产于云南昆明,可在地上滚动,曾在民国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5蚂蚱(棕编玩具)。产于湖南,利用棕叶编织而成,南方各省均有棕叶编织艺人。
二、民间玩具教学目标
◆欣赏、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启迪智慧。
◆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体现对玩具制作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强调学生在感性基础上认识和了解民间玩具的形、色特征,教师应尽量向学生提供较多的民间玩具实物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宽松的学习情境中掌握简单的欣赏评述方法。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体验——审美——表现——迁移
利用身边易找的民间玩具让学生玩一玩,体验乐趣。在审美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仔细观赏作品,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色彩、花纹等特色,领略、初步认识形式美基本法则,探究其制作方法,再给学生讲一讲关于民间玩具的故事,渗透简单的民俗文化知识。
学习活动的开展考虑突出自主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玩具作出简单的评价,可以单独讲述,也可以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交流。
学习迁移、拓展体现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去发现身边的民间玩具去了解其间的故事、历史,甚至可以尝试去学着做一做。
作业要求:能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观赏民间玩具的感受并能说出其特色。
四、教学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有的地区可以观赏为主进行教学;有民俗地域特色的地区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玩具;城市发达地区可鼓励学生在因特网上或书店查找关于民间玩具的资料,作最简单的社会实践调查。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应有的放矢先扶后放,精讲有代表性的作品,重点介绍学生感兴趣却不了解的作品,可根据地方特色推荐当地民间玩具作为教学材料。
1、拨浪鼓
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拨浪鼓古称鼗、鼗鼓、鞉鼓。藏语称达玛如、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纳西族称为东巴鼓、手摇鼓。又称小鼓、货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区又称摇咕咚。
2、九连环
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2003年3月8日,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连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3、陀螺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eluo"ge读第二音调,luo读第一音调。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
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4、竹蜻蜓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
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5、风筝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拨浪鼓
百度百科-九连环
百度百科-陀螺
百度百科-竹蜻蜓
百度百科-风筝(中国传统工艺)
以上就是关于有什么是民间玩具全部的内容,包括:有什么是民间玩具、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民间玩具》教案、中国民间传统玩具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