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遇知音,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37度22023-05-05  32

高山流水” 一语最初见于《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而钟 子期善听。伯牙所念之意,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则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后钟子期死,俞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后来,高山流水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那种默契的知音之情是这则佳话得以流传的最直接原因,因此,当知音已逝,伯牙便毅然断弦绝音。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也吟咏出“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喟叹。伯牙的绝弦明志,不仅是对亡友的纪念,也为自己的绝学在当世无人能洞悉领会而深感苦闷。伯牙是位卓尔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走卒自然难以领会其中的精妙。因此,伯牙才会感到孤独,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高山流水”得以被春秋战国的诸子典籍多次记录转载,与当时“士文化”的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并没有死土于所在的诸侯国,为求明主贤君的知遇之恩,这些恃才之士 在各国间频繁流动。他们希望能遇见像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王公诸侯,从而大 展宏图,这也几乎是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共同理想。然而,能够真正达到这一目标的人微乎其微,更多的才子一生怀才不遇,最终有的隐身市肆,有的则 终老山林。由此可见,“高山流水”之所以在先秦时代就广为流传,是因为其 故事背后隐藏着人生遇合的美妙,以及人生不遇的缺憾。后来多用来比喻知己或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妙。

答:只希望能得到一个懂我的知己,就像伯牙钟子期那样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这一对知音的故事。“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酒已没,世上无知音。”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情。

这个故事是说,“知音难得”,人们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是啊,人间得一知己足矣,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一个知己的,得到一个知己是多么的珍贵和幸运。我终于明白伯牙绝弦的道理。“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是讲知己的可贵和稀有。“士为知己者死”,讲的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

1 关于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诗句

关于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诗句 1高山流水觅知音全诗

《高山流水觅知音》

作者:春秋战国 伯牙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白话译文:

在用权势和财利来相互交集的人,心中必然是势利的。文人中的人谁还能想起当年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他便折弦摔琴。从此再也不弹琴了。这边是千古流传的伯牙碎琴的故事。

摔碎了用玉和凤尾装饰的琴,心中倍感凄凉,钟子期不在的以后我(伯牙)又能为谁弹奏呢。面容和霭的的人都可以是朋友,但是能遇到知音则是难上加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山中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

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钟子期意合知音,结为兄弟。约定来年江边相见。当俞伯牙按期来到江边时,钟子期已病故。伯牙闻知,泪如涌泉,并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轸摧残,金徽零乱。老者惊问:“先生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高山流水觅知音”全诗是什么

《高山流水觅知音》

作者:伯牙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这首诗伯牙在子期死后写的诗。

扩展资料:

作者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伯牙碎琴

3高山流水觅诗音前十首诗的名句

经典再现

传说先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日,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琴曲之深意。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顷,伯牙鼓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遂与钟子期结为知己。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运用示范

一、高山流水知音少

茫茫人海,知音难寻。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然而,有缘未必心相知。而能够在拥挤的人群中邂逅知音,能够在高山密林中觅得知音,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幸甚哉,得遇知音!

二、千金难觅是知音

不必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求友若渴,也不必说高山流水、人散琴碎的失友之痛,更不必说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知遇之恩而慷慨赴死的离歌……知音,似乎是人心底最真切的呼唤。

一个人倘若没有知音,一辈子就只能生活在寂寞中。没有知音相伴,纳兰性德只能独自在郁郁中听落花之音;没有知音相随,凡高的世界将会一片灰暗,金黄的麦田里,只有他一个人独自等待。

三、知音可遇而不可求

东坡曾经高歌,高处不胜寒。然而,高处不胜人心寒。人情淡漠,或许只有在知己面前,我们才能放松身心,才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吧?可我们能从哪里觅得知己呢?难道要去效仿琴师伯牙,去荒郊野外弹琴,来觅得自己的“钟子期”吗?

只可惜,青山不再,这世间已无樵夫,我们如何寻得到子期呢?而我们自己,又哪里当得了现代的俞伯牙呢?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至于知音,借用徐志摩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适用话题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珍惜友谊,友情花开,人生价值,沟通等。

4高山流水遇知音诗句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

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回首三十余载,坎坷曲折曾经。千辛万苦度人生。

南窗人不寐,秋夜独沉吟。 写就诗文无数,读来满纸真情。

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

--《临江仙》樊南 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不求有容华富贵的待遇,只求能得到高山流水一样的知音。

5“高山流水觅知音”全诗是什么

《高山流水觅知音》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于欣赏琴艺。

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 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流过我的心中!” 不管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拨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 ,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_伯牙碎琴。

6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诗

赠汪浩 山岭村野溪小桥,满面春风打猪草 日暮斜阳却关时,一弯柳腰牛羊笑

夜倦

鸟啼新一天,高阳笑我眠。

痴心明月知,挑灯鹊桥仙。

春记豪兹哈斯公园

月如流水水如月,一夜风吹杏花落。

知有南无来送客,万象一新疑霜过。

湖上知鱼亭作 一年三月春好处,万物生气系柔情 桃花深潭来相客,南国新燕照去影 马赛绝句

生是炎黄孙,死亦巫峡云。

他乡美无限,不留夜归魂。 天都峰游记

身在谷底心在巅,近友高僧远友仙。

铁骨迎刃看沉浮,万载松云伴寒岩。

明远歌 滚滚红尘去悠悠,潇洒白云徘徊头 莫道海棠旧时枝,寂寞人间分东流 送原阳贺浩东序 碧桃树挂千秋灯,五月烟雨扬州城 臣心一片碾地絮,不随博浪始到东

静夜思

皎皎云夜月,悠悠万里道。

天涯共一轮,相思勿复老。 江南

云淡风轻江月明,嘉葩馝馞山郭风。

江南四时春阑珊,总在烟雨雾楼中。

长歌行

美人醉酒芙蓉蒲,鸳鸯点水字字愁。

我歌我泣壮士忧,西洋珊瑚百舸头。

客中早春 来日花满树,去期树满花 不知几经秋,依旧春初发

岭南晚宿渡头 寒风吹飘落叶,天涯零丁迷行 又冬*雨潮生,是客别样浮萍 溪行 小桥咚咚鸟恰恰,远山含云接晚霞 夕阳醉眼笑我看,催来北海千朵花 绝句

日长至田家,芭蕉分绿纱。

儿童逐流莺,双双入菜花。

过悠远湖 悠远湖中鱼波刺,声声俱自八方嘘 双眼迷瞪悬空滞,谁家留恋谁家与? 山行

残阳水流金,晚霞云散彩。

幽谷啼不住,飞鸟相徘徊。 知音歌 万道长青人亦悠,今朝无己明不休 非到黄河海枯烂,打破沙底细水流 威悉河晚归 椴木白玉花,白鹳风荷宿。 竹坞幽深处,留我云桥去。

断章 前世人杰流,今生苦海游 莫道意多违,只因怕名臭 安魂曲 千年一纸辛酸泪,未觉池塘青草梦 漫事爱渴终虚了,无边菩提为佛陀 春晓

莺语报新年,深坐卷珠帘。

风开空城柳,黯黯哭逝川。

春夕 天庭红云如梦织,笑问罗刹依落裙。 十年共得百叶荷,千年难眠泪无痕。 七哀诗 天不应我天 苍茫,地不应我地寥廓。 一如飞鸟天地间,漂泊此生恁多情。 题房前老槐 野花一茅砌苍苔,青山相爱亦乐哉。 折腰权贵非我有,古木新枝气不改。 题杏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为天长过秋冬 若是来年春又至,管它李桃占东风 浣溪纱 飘然携去,总是烟柳处不知无眠谁家?恰是白鹭别渚 光阴多少?除非朱颜留住阴晴无数花有数,闲了江南江北 临江仙 醉狂天涯话语长, 费泪水茫茫 芳草归来路, 无情绪, 夕阳暗度 浮萍杨花泣兰露, 去年人何处? 愁永昼, 夜未眠, 离恨消不除 菩萨蛮 天地悠悠,朝花夕拾春梦游一掬愁心,水东流 花无情,月销魂,红尘也几把离尊送清秋潇洒今朝风雨楼 长相思 春去也,水分流,一竿天南海北舟,三更黄河枯 走啊走,青山烂,白发少年休未休,来世双飞燕

有一种(酣畅淋漓,洒脱愉悦)的感觉。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广大的如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着什么,钟子期总能道出他的心意。

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把琴摔碎,发誓此生再也不弹琴了。 《高山流水》,出自这个经典中,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觅知音》赏析:

《高山流水觅知音》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流水:古琴曲,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见清刊本《琴学丛书·流水》之后记,1910年)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徜徉,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琴学丛交·流水》后记)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出自《列子·汤问》。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琴曲《高山流水》即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一。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遇知音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琴曲《高山流水》即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列子·汤问》是列子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这部书的作者,旧本题周列御寇撰。《汉书·艺文志》道家有《列子》,班固自注曰:“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现存的《庄子》书中二十二次提到列子,分别见于《迫遥游》、《应帝王》、《至乐》、《达生》、《田子方》、《列御寇》、《让王》诸篇,有时尊称他为子列子,有时称他为列子,有时直呼其名,作列御寇,或御寇,上御下示、御、图三字古音全同,当可通用,因此,《庄子》中的列御寇,即班固所说的列圄寇。

参考资料高山流水遇知音_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关于伯牙鼓琴遇知音,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全部的内容,包括:伯牙鼓琴遇知音,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惟愿得一真知己,高山流水觅知音什么意思、姜子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85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