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一个调频信号输入求出时域和频域

扶组词2023-05-04  21

设置一个调频信号输入求出时域和频域步骤。

1、采集调频信号的数据,可以使用示波器、数据采集卡等设备进行采集。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直流分量、滤波等处理。

3、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得到调频信号的波形图。时域分析可以使用MATLAB、Python等软件进行实现。

4、对时域波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调频信号的频谱图。频域分析同样可以使用MATLAB、Python等软件进行实现。

频域处理是与频率有关系的处理,时域处理是同时间有关系处理。频域处理体现了图像的频谱函数统计特性,如dct变换,使图像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在低中频,而高频很少,仅仅体现了图像的某些细节。而时域处理就是所看的一切,体现图像整体信息。两者的关系,频域是把时域波形的表达式做傅立叶变换到复频域的表达式,所画的波形就是频谱图。

时域是指信号的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信号的幅度,一般的正弦波比如f(t)=sinwt就是时域曲线。

频域曲线是指信号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函数比较复杂,可能是不连续的。

这两个时间用高等数学中的傅立叶变换进行转化,也就是时域波形函数进行傅立叶变换后就成了该信号的频域函数。

这东西很难用坐标表示,因为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函数关系。比如时域中的简单正弦波形,在频域中就是一根垂直于x轴的线(y轴上有幅度,非无限)而已,但如果波形变了,比如方波,那频域上就一是一组复杂的滚降波形了。

时域:时间域

频域:频率域

空域:空间域

好像和没说一样,举个例子

gsm900系统的工作频段为890MHZ到960MHZ,这个就是频率域,gsm手机再通信的时候,都工作再这个频率之上。再890MHZ到960MHZ之间,又划分成124个频点,说白了就是等分切了124份,每个gsm用户再通信的时候,都工作再一份上。这就是所谓的用频率区分用户。频分多址。频率域

但是gsm用户多啊,124个频率区分怎么可能够用呢,于是再一个频率上再按照时间来区分用户,8个用户都工作再一份频率上,用时间区分,a先说,然后闭嘴,b再说,依次循环,8个一组。这就是所说的用时间区分用户,时分多址,这是时域的概念

最后,再地理空间上,划分出很多很多个小的空间,每个空间建设一座基站,划分出扇区。用户都接到相应的扇区里去通信,也就是所说的扇区的覆盖范围,这个就是空间概念了,也可以理解成,用不同的空间,区分了不同空间下得用户,这就是空域。当然,用波束来区分,也可以叫空域。

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采样定理是美国电信工程师H奈奎斯特在1928年提出的,采样定理说明采样频率与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是连续信号离散化的基本依据。

时域采样定理

频带为F的连续信号f(t)可用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f(t1),f(t1±Δt),f(t1±2Δt),来表示,只要这些采样点的时间间隔Δt≤1/(2F),便可根据各采样值完全恢复原来的信号f(t)。 这是时域采样定理的一种表述方式。

时域采样定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当时间信号函数f(t)的最高频率分量为fM时,f(t)的值可由一系列采样间隔小于或等于1/(2fM)的采样值来确定,即采样点的重复频率f≥(2fM)。图为模拟信号和采样样本的示意图。时域采样定理是采样误差理论、随机变量采样理论和多变量采样理论的基础。

频域

对于时间上受限制的连续信号f(t)(即当│t│>T时,f(t)=0,这里T=T2-T1是信号的持续时间),若其频谱为F(ω),则可在频域上用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 来表示,只要这些采样点的频率间隔ω≦π / tm 。

以上就是关于设置一个调频信号输入求出时域和频域全部的内容,包括:设置一个调频信号输入求出时域和频域、图像的时域处理与频域处理有何异同、请问下信号与系统中频域与时域到底什么关系,能用坐标表示一下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7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