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团鱼是什么鱼

项羽墓2023-05-04  25

江团鱼

学名叫“长吻鮰(鮠)”,因其吻部较一般鱼长,故学名称为长吻鮠。长吻鮠是中国特有的名贵淡水鱼之一。又称“鮠鱼(音:wei yu)”。湖北俗称“回鱼”,川西称之为“江团”,有人说它与鲥鱼、刀鱼、江河豚并称为长江“四鲜”。又称“肥沦”、“白吉”、“肥头鱼”。

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

江团鱼

1简介

江团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下身略带粉红,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吻圆突,口腹位有须四对。眼小,体无

鳞,浅灰色。是肉食性淡水鱼类。长年生活在河流和江口底层。长江中下游地区。岷江流域部分地段均有。夏冬季节在深水区生活。阴历4、5月份沿长江洄游中揽

食。肉味鲜美,天然者价格昂贵。大者可达1米以上。近年养殖者增多,个头较小,价格也较适中。

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其硕大厚实的膘,可干制成“鱼肚”,系名贵菜肴。长吻鮠体形近似锤形,身体灰白或灰黑色,周身光滑无鳞,粘液丰富。背鳍和胸鳍均有一根具自卫功能的硬刺。

武汉有道名菜叫做“豆瓣江团鱼”,细腻好吃,味辣。川西犍为县五通桥镇,这里是个大镇,离岷江不远。每逢达官贵人来到,主人必享之于“江团鱼”,是岷江名贵鱼种,极为好吃。

江团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江团鱼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江团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2垂钓编辑

每年3--11月均可垂钓。而7--9月更好。垂钓江团鱼钓竿4--5米抗拉力强不易折断的手竿或海竿。钓线应选用8号以上尼龙线。可选用伊势尼8-11号鱼钩。钓点应选择沿江边陡坡回游窝。时间一般早8--10时和下午4--6时为好。雨天整日可钓。

钓饵可选用小虾、蚯蚓、蚂蝗、小泥鳅等,以大爪虾最好。[1] 

垂钓方法:

1、活虾钓法:此法先用黑蚯蚓穿在钩上在回游水中钓虾,一旦浮漂沉入水中,是虾吃食,应即将线绷紧,江团鱼见有虾在活动,常即扑上吞食,调头向逆流中游去,即可提干钓上江团鱼。

2、移位钓:这种钓法必须使用穿心坠。脑线长度一般可30厘米左右。最好站在码头或驳船上。如系逆水甩竿,将钩甩至钓点后放线,坠沉至水底后,用手拽住钓线,不松不紧使坠在水中随水流移动,诱鱼咬钩。如戏顺水甩钩,钩沉底后可适当横拉,或放线使坠钩顺水移动,诱于鱼咬钩。

3、定位钓:如水底杂物较多,可将铅坠改用螺母。用棉线拴结。将竿甩出至水中,顺流至钓点,坠沉底后将线绷紧,待于鱼咬钩,如无反应。提竿再甩。

掌握天候对钓江团鱼,甚重要。一般,近海的江段、江口退潮时,水急旋涡多,江团鱼集聚吃食。雷雨时江团鱼兴奋,活动频繁,吃食凶猛均是钓江团鱼的良好时机。

意思就是你钓到鱼之后,如果不想带回家,塘主就以5元一斤的价格买下。

钓鱼是捕捉鱼类的一种方法。钓鱼的主要工具有钓杆、鱼饵。钓杆一般由竹子或塑料轻而有力的杆状物质制成,钓杆和鱼饵用丝线联接。一般的鱼饵可以是蚯蚓、米饭、菜叶、苍蝇、蛆等,现代有专门制作好的鱼饵出售。

鱼饵可以直接挂在丝线上,但有个鱼钩会更好,对不同的鱼有特殊的专制鱼钩。

雷雨防范

雷雨天气暴发在赛前准备期间或赛前准备期前时:比赛主办国应发一个指示信号,推迟或中断赛前准备工作,参赛运动员禁止进入或停留在赛区内,禁止组装钓具,如果天气条件允许,在有限期的比赛日程内,比赛可以继续进行,或将比赛时间缩短至48小时的最短有效比赛时间。

雷雨天气暴发在比赛期间时:比赛主办国应发一个立即中断比赛的信号,参赛运动员应迅速到避雨地点。当天气条件转好后,将发第一个信号允许运动员回到比赛位置;五分钟后将发第二个信号,允许比赛继续进行。比赛应至少进行48个小时,才算有效比赛。

鮰鱼( 鮠鱼)头呈锥形,嘴有两长须、粗长、嘴小、腹部膨隆、无鳞、刺少,肉质细嫩,含有多种维生素。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春夏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鱼皮有弹性且多胶质。红烧最佳,其色泽红润油光,鱼块裹着一层薄而匀的卤汁,汤汁不用勾芡,鱼本身胶质已有黏性,所谓自来芡,鱼表皮肥糯滋润,肉质软嫩无刺,酱味鲜咸之中有甜味,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 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这鮰鱼是何方神圣?据引进鮰鱼的昌岗中路粤菜食府罗先生介绍,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LiuTao鮰鱼一般为1500-2 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强制回鱼,就是钓鱼人把钓到的鱼再按照一定价格卖给塘主的意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鮰鱼是鲿科、鮠属鱼类。

鮰鱼是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鮰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以长江水系为主,中国的黑龙江水系和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也有分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鱼苗投放鮰鱼的育苗要从正规的途径选购,在育苗放养之前要将鱼苗进行消毒,其次就是每亩一般只能放养鮰鱼一千条左右。为了调节水质,以及使鮰鱼更好的生存,最好是使用多品种鱼苗进行混养,使用白鲢鱼、用于、鳜鱼、鲈鱼等,千万不能投放鲤鱼和草鱼这类的抢食性鱼类,以免对鮰鱼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水质调节鮰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在换水比较方便的情况下,最好是勤换水。换水每次都是换掉其中的三分之二,还需要保留部分的旧水,主要是为了是鱼塘中存在适当的浮游生物,供鮰鱼捕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鮰鱼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LiuTao鮰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以上就是关于江团鱼是什么鱼全部的内容,包括:江团鱼是什么鱼、钓鱼场回鱼5元什么意思、回鱼是什么鱼上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70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