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时期,魏延的死和哪七个人逃脱不了干系

烟波浩淼2023-05-04  21

熟读汉末三国史,不少人为魏延鸣冤,毕竟他从跟随刘备以来,立下了不少战功,又曾为蜀汉守汉中十余年,从未有失,是蜀汉后期的顶梁柱之一。结果尚思为国效忠的他,生生被扣上了叛乱的帽子,不但惨遭诛杀,还被夷灭了三族,实在是可悲可叹。只是他的死,并非一人之过,经小编分析,足足有七人该为他的死负责。不过因为这七个人在此事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所要分摊的责任也不同等,那么到底该由谁来负主要责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七名:马岱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是北伐战争的参与者之一。当魏延被扣上叛乱的帽子,走投无路之时,他追赶上去,将魏延斩杀,并带回了魏延的首级。《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在这个过程中,他只是听命行事,扮演了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所以其责任应该是最直接的。

第六名:王平

王平又名何平,原属曹魏,在汉中争夺战中曾为曹操作向导,后来曹军撤退的时候转投刘备。第一次北伐之时,他曾反对马谡在山上扎营,并在马谡兵败之后,保证了自己的军队没有损失,从此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他在魏延被杀一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魏延当时作为征西将军,手中握有较大兵权,与杨仪发生争执之后,率部离开。后来两方对阵,王平于阵前斥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使魏延的士兵纷纷散去,把魏延从一名主将,变成了光杆司令,因此他算得上魏延被杀的帮凶。

第五名:费祎

费祎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在北伐军中担任司马。诸葛亮在临终之前留下遗命,让他们准备撤退,并明言如果魏延听令,就让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令,就不用管他。因此诸葛亮去世之后,杨仪派费祎前去试探魏延,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撤退。这个时候费祎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放任魏延自去,而是敷衍魏延,说杨仪不懂军事,他要回去劝服杨仪。结果跑掉之后他就开始与杨仪商量撤军之事了。被摆了一道的魏延实在不甘心,于是率兵离开,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由此可见,费祎在魏延被杀一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他的责任比王平要大。

第四名:杨仪

杨仪当时的职位是丞相长史,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军中只有他和魏延职位最高,权力最大。然而他一向于魏延不和,在魏延声望最高的时候,“当时皆避下之”,他却对魏延不假辞色,两个人水火不能相容,这个时候魏延自然不愿为他断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魏延就是失败的一方。魏延率军离开一事,他要承担较大的责任。毕竟从他在魏延死后,还践踏魏延的头颅一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

第三名:诸葛亮

诸葛亮一直不愿倚重魏延,但是蜀汉后期,实在是无可用之人。但是他虽重用魏延,却也一直对其处处掣肘,每当魏延出奇谋的时候,他都“制而不许”。因为他知道凭蜀国之力,根本无法一口吞下曹魏,若用魏延之计,很可能使蜀汉亡国。为了避免自己去世之后,魏延一意孤行的伐魏,他选择了放弃魏延,在商议撤退之时,也没有通知魏延。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都该被列为魏延之死的主要责任人之一。

第二名:蒋琬等人

魏延在率军离开之后,并没有背弃蜀汉,因为他没有北上,而是选择了南归,这个时候他还是对蜀汉朝庭报有一定希望的,所以上表控诉杨仪叛乱,此时的杨仪也没有闲着,同样上表言说魏延叛乱。按理说朝庭远在后方,不知前线之事,最起码要派人把事情了解清楚再作判决。但是当时朝堂上能够做主是蒋琬等人,他们与杨仪同属荆州派系,而且都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所以坚定的站在了杨仪一方,并率宿卫军帮助杨仪叛乱,得知魏延已死才撤回。《三国志》记载:“蒋琬率宿卫军诸营赴难北北,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也就是说,若非蒋琬等人,魏延或许不会就这样冤死。

第一名:魏延

在这件事中,无论别人出于什么目的,做出了什么举行,魏延的所有选择都是自己做的,没有人逼着他拒绝断后,也没有逼着他率军南归。虽然他对蜀汉一片忠心,但是在诸葛亮刚刚去世,蜀汉一片混乱之际,他与杨仪发生冲突,实在不该。不过他本罪不该死,只是因为他之前“性高矜”,没有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所以他在前线之时,朝堂上没有人为他说话,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杨仪才敢派马岱将其斩杀。所以说,魏延虽未反叛,其死亡却是自己一手促成的,他要为自己的死负最大的责任。

问题一:假以辞色是什么意思 假以词色就是假以辞色的意思

假以辞色

成语发音:jiǎ yǐ cí sè

成语释义: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成语示例:叫他传了那厨子来当一次差,我们在旁边~,逐细盘问他,怕问不出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

问题二:假以辞色是什么意思及其造句 中文发音:jiǎ yǐ cí sè

解释: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出处:明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待人

近义词:假人辞色

假以辞色的造句:

一、可是看他刚才并没有对自己假以辞色,从进门到坐下一句话都没有说,便知道此道对他不通。

二、那叶添怕极了这个顾先生,林横山却没有假以辞色。

三、可她从来就对我冷冰冰的,从不假以辞色,没理过我啊,她又不是什么平民少女,我也不好用我那些……特别手段。

四、这不过,当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平时对男人从不假以辞色的顾媚,忽然性情大变,直接问道:“林修,你喜不喜欢媚姐我”。

问题三:不假以辞色的意思? 不好言好语、和颜悦色的对待

问题四:成语以什么意思 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怨;不能读作“yuān”。

辨形怨;不能写作“冤”。

近义词以直抱怨、以理相待、以德报德

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例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时期;中国 ~;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他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春秋时代,是中国侠文化的光芒最灿烂的时代。侠人义士们救危扶困,济人不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必报,赴火蹈刃;受人之托,一诺千金。

如果仔细翻阅中国历史,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似乎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种。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历程如同直跌下来的三叠瀑布,其落差之大,令人惊讶。

源头的中国人,品格清澈;唐宋时的中国人,雍容文雅;及至明清,中国人的品质却大幅劣化,麻木懦弱,毫无创造力。

尚武精神也许说明不了国民性是可变的,那就再看看侠义精神吧。

春秋时代,是中国侠文化的光芒最灿烂的时代。侠人义士们救危扶困,济人不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必报,赴火蹈刃;受人之托,一诺千金。赵氏孤儿、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个时候男人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

春秋时代的侠客,最大的特点是极其重视人格的独立与平等。他们行侠仗义,不是为利,甚至不是为名,而是为了心中的一股豪气。他们如同珍视眼珠一样珍视自己的个人尊严,对“平等”两个字甚至达到了敏感的程度。“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即使在座位安排这样的小事上,他们也不能容忍任何的不平等。

春秋时代的侠客们天马行空,无视法律规范,只听命于自己的良心。到了明清,“侠客”们却自愿攀附权贵,沦为其附庸。如《三侠五义》中的侠客个个自称“罪民”,以向规则屈服为荣。

春秋时的侠客傲视王侯,对任何人都不假辞色。而《三侠五义》第四十八回写五鼠面见宋仁宗,这些英雄好汉见到皇帝,都“心中乱跳”“匍匐在地”“觳觫战栗”,所谓的“江湖自由身”与权力一遭遇,立刻显出十足的奴性。“钻天鼠”“翻江鼠”被皇帝改成“盘桅鼠”“混江鼠”这类宠物式的命名,他们也都欣然接受。

如鲁迅所说,春秋时的侠客,是以“死”为终极目的,他们的结局也确实是一个个慷慨赴死而去,而清代小说中的侠客,却个个成了地主官僚,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读《春秋》《战国策》和读清代《三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儿女英雄传》这些“侠义小说”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清代侠义小说已经完全成了忠君事上观念的宣传品,侠义精神受到专制伦常观念的深刻侵蚀,礼教尊卑鲜明地取代了自尊独立。

鲁迅说,《三侠五义》中的英雄,表面上是侠客,实质上却是奴才,“满洲入关,中国渐被压服了,连有‘侠气’的人,也不敢再起盗心,不敢指斥奸臣,不能直接为天子效力,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镳,替他捕盗”。他们“虽在钦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对一方面固然必须听命,对别方面还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着加足”。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及至宋代,中国人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社会如同一潭死水,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话来说,这种生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存在”。

以上就是关于蜀汉时期,魏延的死和哪七个人逃脱不了干系全部的内容,包括:蜀汉时期,魏延的死和哪七个人逃脱不了干系、假以辞色的意思是什么、春秋侠客传奇中,如何做到救危扶困,济人不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59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