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读 jīng。只有一个读音。其意义为:
1、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如: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2、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如:负荆请罪。
3、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如: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4、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如:拙荆、山荆、荆妻。
5、姓。
荆读作:[jīng]。
“荆”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 本义是指一种灌木名;后引申指刑杖;也指姓氏。
“荆”是会意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是早期的金文字形,右边是一个人形,左下边两个:“X”,表示一种刺,整个字形画面表示荆这种刺刺进了人的手与脚中。
金文后期字形,增加了一个“井”字,以表示这种刺长在田中,农夫在田间耕作时易被刺伤。
秦篆字形在金文基础上又一变,增加“艸”字,表示这种刺在田间长得跟草木一样,要小心。
汉隶字形又一变,将人变成“刀”形,就成为了“荆”字。直至发展到了现代汉语。
“荆”字从艸,刑声。《说文解字》中说“荆,楚。木也。”本义是指一种灌木名。这种灌木适合编筐和篮子。在古代经常用来制作刑杖,所以后来也引申为刑杖之义。
“荆”还可以用来制作钗,古代妇女买不起金银钗,只能以荆条当做钗,故后来出现“拙荆”一词作为妻子的谦称。
包含荆字的成语有:
荆棘铜驼
[jīng jí tóng tuó]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荆棘塞途
[jīng jí sè tú]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以上就是关于荆有几个读音全部的内容,包括:荆有几个读音、荆的读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