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四大体裁是什么

李达康结局2023-05-04  27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1、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散文揭示中心的方式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散文的线索: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用人、事物、感情、景物、时间、地点等作为线索。

3、诗歌。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4、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文体。

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除此以外,文体还是文娱和体育的合称。

扩展资料:

文体中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其作用是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章体裁

文言文的体裁有神话、寓言、传、序、文、记、论、疏、书、赋、说、表、铭、散文、骈文等等。

古代文体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赠序: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箴铭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这类文章,内含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炼。例如《陋室铭》、《柳子厚墓志铭》等。

骈文: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不分段。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可分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可分三叠、四叠……

词除了上面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外,每种词牌的内容大体上也固定,要抒发什么感情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要注意。

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出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现代文学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小说、诗歌、戏剧、剧小说、散文。

1、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

2、诗歌

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其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3、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戏曲、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4、剧小说

剧小说,它结合了小说的自由叙述和剧本的排布严谨,两者的结合,长短互补,使得该文学体裁的内容,既自由度高,又剧情严谨简便明了。

具有庞大的世界观,可推广出一系列的作品,作正传(时间逻辑的正向),也可作别传(时间逻辑的反向、个别角色传记、几集剧情的衍生等等),都可改编成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正体现了21世纪之后,文学市场的IP价值。

5、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扩展资料:

古代文学载体共有15种,分别如下:

1、赋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2、骈文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

3、原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4、辩

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5、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6、论

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

7、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8、序

序也作“叙”或称“引”。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9、赠序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10、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11、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12、杂记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

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

13、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14、传奇

描述情节奇特、神奇的故事。

15、民间故事

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民间故事常有神话式的幻想情节。

文章的三大体裁是什么?

文章体裁既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那么这些文章体裁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 二分法

二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分类法,也是“文学”与“文章”尚未分家时的一种粗略的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作品的语言是否押韵而把所有的文章分为韵文和散文两个大类。

2、三分法

三分法是欧洲文学史上流行的一种传统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而将文学作品划分为三大类: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3、四分法

我国“五四”以后流行的是四分法。四分法是在长期沿用传统的二分法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三分法而提出来的。四分法是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把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类。四分法的划分注意到了文学作品的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而且也注意到不同体裁在体制上的差异,同时也符合文学发展的实际。正因为“四分法”定名具体,类属单一,容易掌握,所以成为我国的习惯分法。

文学是发展的,文学体裁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分类方法已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学现实。有人在四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影视文学和说唱文学,但是还不够,现在又有了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所以我们应该从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来了解文学体裁,而不必拘泥于某种分类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的四大体裁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文章的四大体裁是什么、作文的文体有几种、文言文的体裁有几种,分别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29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