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睡觉的地方,古代的床的结构是怎样的

狗黄2023-05-04  48

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中国古人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

1、罗汉床

罗汉床强调自身的装饰,三屏风式罗汉床即为一例。此应酬原为美国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所藏,三屏风式,攒框装入七块黑白大理石,正面围子略高一些,此床清式特点已明显,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征。

譬如围子,正面围子虽装入三块大理石,可仍采用通长平式,有别于清式中间高两头矮的装饰风格,而且正面围子仅略高于两侧的围子,这在明式罗汉术中很普遍。而清式罗汉床,往往正面呈现山家形围子,两侧也常用台阶形式,形成一定落差。

这要求正面围,尤其中间一块要高,才能使围子几经落差不至于太矮。清代罗汉床,五屏风式、七屏风式渐多,甚至九屏风式也有出现,这就迫使正面围子加高,高到令人难堪的局面。按这种思路,罗汉床围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2、架子床

架子床因床上有顶架而得名,一般四角安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上端四面装横楣板,顶上有盖,俗名“承尘”。围栏常用小木块作榫拼接成各式几何图案,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两根立柱,两边各装方形栏板一块,名曰“门围子”。

正中的是上床的门户。更有巧手吧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中间夹十字,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留出椭圆形的月洞门,两边和后面以及上架横楣也用同样手法做成。床屉分两层,用棕绳和藤皮编织而成,下为棕屉,上层为藤席,棕屉起保护藤席和辅助藤席承重的作用。

藤席统编为胡椒眼形,四面床牙浮雕螭虎、龙等图案。牙板之上,采用高束腰的做法,用矮柱分为数格,中间镶安绦环板,浮雕鸟兽,花卉等纹饰,而且每块与每块之间无一相同,足见做工之精。

这种架子床也有单用棕屉的,做法是在四道大便里沿起槽打眼,把屉面四边的棕绳的绳头用竹契镶入眼里,然后再用木条盖住边槽。

这种床屉因有弹性,使用起来比较舒适,在中国南方各地,直到现在还很受欢迎。北方因气候条件的关系,喜欢用厚而柔软的铺垫,床屉的做法大多是木板加藤席。

3、拔步床

拔步床产生于明代晚期。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廊柱式拔步床,这是拔步床早期的形态,另一类是围廊式拔步床,这类是典型的拔步床。

但是这种床的体积一般比较庞大,结构复杂,从外形看就像一个小屋。拔步床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架子床,一部分是架子床前的围廊。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帐,为达到室内宽敞明亮,其左右和后面安装了较矮的床围。

所以说,拔步床就像房子中又套了一个小的房子。另外,拔步床又称为踏板床,这是因为,地下铺板,床在地板之上而得名。这种床在明代晚期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源,当时士大夫阶层生活十分腐化,官吏腐败,高筑府第,房中套房。

进入民国后,这种床仍然在江南一带的富庶家中使用,所饰多吉祥图案及历史典故。

扩展资料:

明式架子床:

架子床在明代家具中是体型较大的一种家具,做工精美清雅别致,如以黄花梨木制作,弥足珍贵。

黄花梨带门围子架子床,明,高231厘米,长2185厘米,宽1475厘米。床通体黄花梨木制成,铺面四角立柱,上有顶架。正面另安装门柱,有门围子与角柱连接。左右及后面装长围子,均用短木料攒接成连续的“卍”字图案装饰,铺顶的挂檐则由镂空的绦环板组成。

床架立柱、枨、“卍”字床围内外两面饰打洼线条,席心床面,束腰下的牙条饰壸门曲边,并与腿足内角线交圈,三弯腿则内翻马蹄成云纹。

清式架子床:

清代架子床不仅红木用料厚重,形体高大,且围栏、床柱、牙板、四足及上楣板等全部镂雕花纹,还有在正面装垂花门的,玲珑剔透。到了现代,架子床又融入了更多现代文化元素,更具当代文化的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汉床

百度百科——架子床

百度百科——拔步床

人的一生,平均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床对人的重要性是任何家具不能比拟的。

古人的床,到底有多大?

虽然岁月沧桑天地玄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生活也取得了空前巨大的进步,床的外貌形状和装饰,古今也很不同。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延续几千年而不倒,其中人睡觉用的床,大小尺寸和现代的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们无法穿越到古代,不能准确说出古代的床到底有多大?但考古研究却能给出一个答案。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漆绘围栏大木床,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床。整个床长225米,宽136米,高042米。现在人们用来睡觉的床,标准尺寸长2米,宽135米,高04米。古人的床除了长一点,宽度和高度,基本和现代人用的床差不多。

为什么古人的床,要比我们现代的床长?

这或许和古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古人的床除了晚上睡觉,平时还喜欢在床上席地而坐,聚会闲聊,把床当作一个小会客厅。现代人的床除了睡觉,还会在床上打牌。

为什么历史长河流逝了几千年,古人的床大小和现代的差不多,只能说是人的身材相差不大,人的认知水平也差不多,床是用来睡觉用的,太小放不下身子影响睡眠,太大就会过多占用房子的空间。

所以,我们无需大费周章就可以知道,古人的床和我们现代人的床,大小基本相同,只是床的形状和装饰,和现代的床很不一样。我们现代人的床,简洁大方讲究实用,古人的床精雕细琢,更讲究装饰美观,或许古人更懂得床的功能,是人生三分之一的所在吧。

1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清代:纳兰性德《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释义: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

2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宋代: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

释义: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代:李白《静夜思》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4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释义: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5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释义: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6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宋代: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释义: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

7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唐代:李商隐《端居》

释义: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

8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释义: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9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魏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译文: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10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唐代:杜甫《新婚别》

释义: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

床在古代的的称呼为塌。

榻是古代的“床”。基本上和现在的床的功能没什么区别,可以睡,也可以坐。不过比现代床的高度要低很多,而且在古代的有些时候,榻是可以悬挂在空中,用的时候才降下来的。

清代前期床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变化的是用料和工艺,如用材越来越厚实,装饰越来越华丽。

清代的床榻大多采用雕花镶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镶嵌的多以玉石、玛瑙、瓷片、大理石、螺钿、珐琅、竹木、牙雕等为材料。

扩展资料:

我国出土的最早的床实物是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战国楚墓中发现的,长218米、宽139米、足高019米、通高044米,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通体施黑漆,上面装饰红色方形云纹,非常精美。

秦汉时期床的种类更加多样,但是当时的床还是低矮,与此同时出现了榻,床榻两个字经常连在一起用。但是有所区别,榻的尺寸较小高度低,一般没有围栏。榻既可以当坐具也可以当卧具。

汉代时榻已经非常流行,东汉刘熙《释名·释床帐》所云之“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这段话就说明了榻就是无顶无框的小床。当时的榻主要为箱形结构。脚足与坐榻面板有曲线形状或锯齿形状的木板相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榻

床对于现代人而言非常的重要,因为在现代看来床都是用来休息的地方。但是对于古人而言,床不仅是用来睡觉,还可以有其他的功能。所以和现代比起来,古代的床和现代的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床在我国历史比较悠久,最早是出现在战国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床的形态与功能也不断地发生变化。那时候的床与几案非常的像,不仅可以用来卧床休息,还可以用来坐。发展到汉朝时期,其名称又发生了变化,叫做榻或者叫做卧榻。一直到东汉末年,床都可以用来坐,除此之外还能够在床上念书鞋子、吃饭抚琴等等。所以说床对于古人而言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日常的一些事情都是在床上完成的。

而且古时的床的构造不像现在的床这么简单,床上不仅有精美的雕刻,在床的周围还有栏杆,而且床的下面还有六个床足。另外还会有柜子抽屉等等,并在这上面刻画。所以相对于现代的床而言,古代的床精美多了。

另外区别还会体现在材质上。在最初由于材料的限制会有用竹制品制作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会出现木制的床。在这期间工艺也发生不断的变化,所以床的样式也变得越来越精美。而对于王公大臣等这些有权有势的人材质也变得越来越珍贵,例如珊瑚材质,象牙材质等等。这些奢侈的材质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用得上。

以上就是关于一个睡觉的地方,古代的床的结构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一个睡觉的地方,古代的床的结构是怎样的、古人的床多大、如何形容古代的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02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