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文言文翻译、赵孟兆页字子昂,幼好敏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 “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
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 “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大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悦者间之,帝若不闻者。
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参考译文]
赵孟頫字子昂,是宋太祖儿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赵孟頫自幼聪明敏捷,看书过目就能背诵出来,写文章拿起笔立即就能成文。到了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元世祖的命令,到江南寻找前朝隐逸的有才能的人土,找到了赵孟頫,并带他去拜见元世祖。赵孟頫才气横溢,世祖皇帝看到他,很高兴,让他坐在右丞相叶李的上首。有人说赵孟頫是宋皇室后代,不应让他靠近皇上身边。元世祖没有听从。当时刚刚设立尚书省,元世祖任命赵孟頫起草诏书颁布天下。元世祖看了他起草的诏书,高兴地说:“你说出了我心中要说的意思。”
二十四年,赵孟頫被任命为兵部郎中。·当时有一个叫王虎臣的人,他上书朝廷检举平江路总管赵全有不法的行为。朝廷立即派王虎臣前去查办。赵孟頫进言说:“赵全的问题当然应该查问,但王虎臣以前曾任该地的长官,他强行买下别人不少田地,又纵容他的门客获取不法的利益。赵全多次与他争论,王虎臣对他怀恨在心。王虎臣如果前去,必然会陷害赵全,即使赵全的不法行为得以证实,人们也不可能不怀疑的。”元世祖醒悟过来,于是另派官员前去。
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员,赵孟頫独自主持总管府的政事。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生活,乘机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孟頫怀疑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压下来没有判决。过了一个月,掀儿自己回来了,当地人都称赞赵孟頫断案如神。
到大三年,赵孟頫被任名为翰林学土承旨、荣禄大夫。元世祖十分喜爱他,平时只称他的字号,不直呼他的名字。元世祖曾经和身边的大臣评论在文学经典著作方面有成就的土人,认为赵孟頫可以和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相比。元世祖还称赞赵孟頫品行纯洁,学识丰富,见闻广博,书法和绘画超过同辈人,兼通晓佛、道两教学说的要义,别人都不可与他比拟。有不喜欢他的人在元世祖面前说挑拨离间的话,元世祖只装没听见。
赵孟頫的诗文风格清新,意蕴深远,表现出一种奇瑰飘逸的风致,读他的诗文,使人产生飘飘然如超脱世俗的感觉。他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没有一种不是古今之冠的,因而凭着书法名闻天下。天竺国有一个僧人,远涉数万里来求得赵孟颊的书法作品,带回去以后,天竺国视为宝物。以前曾任史官的杨载认为,赵孟頫的才能很大程度上被书画名声所掩盖,了解他在书画方面成就的人,不了解他在文章方面的成就,了解他在文章方面的成就的人,不了解他在经世济民方面的学问。人们认为杨载的说法是很中肯的。
2 贾岛题诗 全文翻译题寺后:这首诗是贾岛写在他的第一首诗后面的。知音:很了解自己思想感情的好明友。
翻译:两句诗我想了三年才写好,读着它我的眼泪流
下来。如果好朋友不喜欢这首诗,我就回老家去睡大觉,再
也不作诗了
贾岛写诗非常认真,每个字都要花大力气,再三推敲。人们把象贾岛这样的诗人叫做“苦吟派”就是辛辛苦苦作诗。这首《题诗后》正是他苦吟的写
照。他是在一首诗的后面写的这首诗,那一首诗是什么,我
们不知道。但是,从这首诗的一二句却可以看出,他写那
一首诗是想了很久才写好的,读起来自己都感动得流出眼
泪,可见他写诗所花功夫之大,诗意感人之深。由此可以想
见,贾岛对那一首诗是满意的。尽管如此,他在三四句里
还说,要是了解我的朋友不喜欢它,我就回故乡睡大觉,再
也不写诗了。这说明他对自己写诗要求极高。自己写的诗一
定得让人喜欢、欣赏,否则就不写,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写
作态度。这种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写作如此,读书也应
如此。这首诗可能夸大了写诗的辛苦,但是它启示我们,不
论做什么,不付出辛苦和代价,是不能得到好的成果的。当
然,我们还要提倡文思敏捷,要提倡高速度、高效率,但是
无论是写作还是读书,都要态度认真,保证质量。
3 呵呵,语文高手帮帮忙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
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
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
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
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
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
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
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
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
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
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
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
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司马芝给下属官员们规定教令,说:“君王能够设立法令,却不能让吏员们一定不违犯法令。
吏员们能触犯教令,却不能让君主始终不知道。设立了法令却有人违犯,这是君主的不足,官吏们触犯了教令让君主知道后,就是官吏们的灾祸了。
君主在上面有劣政,官吏们在下面造成灾祸,这是政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大家能不以此自勉吗?”于是他下属的官吏们没有不以此勉励自己的。
1、负责,承担后果 2、讹诈 3、设立。
4 朱元璋庵中题诗的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原文:
太平府般若庵,太祖既渡江,微行于庵,欲借一宿,僧异而问其爵里姓名,乃题诗于壁曰:“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后登极,闻诗已无有,旨钥僧至京,将杀之,既曰:“予诗何去之?”僧曰:“御制后,仅有吾故师四句在焉。”问曰:“何诗?”僧诵云:“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悉;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上笑释之。
——《七修类稿·明·郎瑛 》
译文:
太平府有座般若庵,明太祖渡江以后,微服出行到达一处山间寺庙想要借宿一晚,和尚看到他很奇怪,就问他姓名官爵以及乡里在哪。太祖就在墙上写到:“我杀尽江南的百万雄兵,腰间佩戴的宝剑还沾着血腥,你们这些山里的和尚不认识英雄霸主,只聒噪的问我的姓名”。之后,太祖登基称帝,听说墙上的诗已经没有了,下旨把和尚抓到京城。要杀掉他时问他:“我写的诗哪去了?”和尚回答说:“您登基治理天下后,仅仅留下我已去世的师傅的四句诗还在”太祖问:“什么诗?”和尚回答道:“皇上您写下的诗我们不敢留下,留下的话怕鬼怪神灵知道;因此才用法水轻轻洗掉,就是这样还有如毫毛一样的光线射向斗牛星。”太祖高兴的笑了,释放了和尚。
满意吗?
5 碎琴买名翻译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陈子昂早年刚进京城求取功名时,想了很多办法,费了很大力气,也得不到当时名家的赏识,不为人所知道。
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卖胡琴的人。那人拿着一把胡琴漫天要价——一百万文;许多豪门贵族子弟相互传视,却没有能鉴别胡琴的好坏。
这时,陈子昂顿生一计,决定碎琴买名。他拨开众人,小心翼翼地拿过那把胡琴,仔细地瞧了又瞧,还轻轻地抚摸琴面,显出十分珍视的样子。
最后,他说:“我愿出一百万文买下此琴。”此语一出,众人惊讶不已,问:“为何出此高价?”子昂从容应道:“我擅长这种乐器,我知道这是一把难得的好琴。”
众人听后,马上请求子昂弹一曲让他们欣赏欣赏。于昂就说:“今日时候不早了,明天请到宜阳里,我为诸君好好弹奏几曲。”
第二天,那些人到宜阳里时,子昂已在厅内准备好了酒肴,胡琴就放在厅前。于昂先请他们喝酒。
酒酣,子昂就拿起胡琴,说:“我是一介书生,叫陈子昂,蜀人,读了不少的书,作了百卷诗文,想带到京城求职,谁知四处碰壁,不为人知,弄胡琴本是乐工之事,我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一点也不会。今日将诸位请来,只想和大家交个朋友。”
说完,他将胡琴摔碎,又劝众人喝酒。酒后,陈子昂拿出自己的诗文,赠给所有参加集会的人。
那些人见了陈子昂的举动不同寻常,就仔细阅读他的诗文,觉得那些诗文格调极高,与当时流行的浮华的诗文完全不同。于是大家交口称赞,纷纷传说。
于是,陈子昂的声名不胫而走,一日之内传遍了整座京城。陈子昂年轻时刚来到长安,不被人所知道。
一天,他见一人手捧胡琴,以千金出售,观者中达官贵人不少,然不辨优劣,无人敢买陈子昂左右环顾,决定买下琴,众人大惊,问他为何肯出如此高价他说:“吾擅弹此琴,请明天到敝处来,我将为尔等演奏” 次日,陈子昂住所围满了人,陈子昂手捧胡琴,忽地站起,激愤而言:“我虽无二谢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四处求告,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本低贱乐工所用,吾辈岂能弹之!”说罢,用力一摔,千金之琴顿时粉碎还未等众人回过神,他已拿出诗文,分赠众人众人为其举动所惊,再见其诗作工巧,争相传看,一日之内,便名满京城不久,陈子昂就中了进士,官至麟台正字,右拾遗这是两个版本翻译,你看哪一个看的懂,你就用那个,希望采纳O(∩_∩)O谢谢。
1 陈子昂字伯玉 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
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嬴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译文:
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射洪县人。杰出超过一般人,形貌卓立不群,起初凭着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行侠仗义恣逞意气。到了十七八岁都没有读书。曾经跟着赌博的人进入地方学校,感情激昂地树立志向。于是辞去了门客,专心研究古代典籍。几年之内,儒家经典、史书、百家之学的各种书籍没有不看完的。尤其擅长写文章,极有司马相如和终军的风度。开始写诗,幽州人王适看到后吃惊地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啊!
二十一岁的时候才向东进入京城长安,凭借对策考中进士。曾经向皇帝上书,当时皇上(武则天)是以太后的身份摄政,看了他的奏书而赞赏他,召见他询问情况。陈子昂状貌丑陋短小人缘不好,但是说起王道霸业这些远大的谋略,君臣关系,非常激昂。就下诏书说:梓州人陈子昂,山川献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称光芒四射。就授予他麟台正字之职。皇上多次召见他询问国家政事,他的话很多都很恳切率直。
属国契丹凭借营州反叛,建安郡王武攸宜亲自主持军务,朝廷里的才俊,都参与到武攸宜麾下。当时皇上下诏让陈子昂到武攸宜的幕府担任参谋。军队驻扎在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继阵亡。全军震惊恐慌,陈子昂进谏,请求分出部下一万人让自己率领作为前锋。建安郡王武攸宜当时正在寻求英勇战斗的人,因为陈子昂平素是文士,拒绝他的意见不肯采纳。陈子昂身体孱弱经常生病,但是被忠义所激励,曾经想奋力作战来报答国士之遇。自己认为身为近侍的官职,又参与军中谋划,不可以看到危难却爱惜生命苟且容于世上。过了几天又进谏,语言非常切直尽理。武攸宜又拒绝了他,就改任他作为军曹。陈子昂知道武攸宜与自己意见不合,就闭口不言担任下级官吏,只是兼任掌书记罢了。
等到军事行动结束以后因父亲年老上表请求辞官回家侍奉,天子优待他,让他保留官职领取俸禄回家。于是在射洪县的西山建造了几十间茅屋,靠种树采药作为供养。怨恨国史杂乱,就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写作为《后史记》,提纲粗略地确立了,写作还没有终了,因父亲去世而中止了。陈子昂性格极为孝顺,悲伤地呼号痛哭瘦损如柴,上气不接下气。陈子昂老家所属县的县令段简贪婪残暴狠毒,听说陈子昂家里富有,就附会法律条文将要陷害他。陈子昂惊慌害怕让家里人交了二十万缗钱,然而段简心里还不满足。多次用车载着他去受审,陈子昂平常就羸弱多病,又因父亲去世而哀伤损坏了身体,拄着手杖都不能起床,外面又被苛政所逼迫,于是死去了。时年四十二岁。
望采纳
2 准确翻译古文陈子昂的《修竹篇序》东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西晋至唐初)。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的文献中有可以找到证明。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欣赏齐梁的诗歌,(觉得)当时的创作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每每感慨万千。
回想古人,常常担心浮艳绮靡(的文风充斥文坛),而风雅之风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从昨日于解三处欣赏了您的《咏孤桐》诗,深深地感到诗中透露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美,声情并茂,抑扬起伏,表达鲜明精练,音韵铿锵悦耳。
于是乎心目为之一新,消除了那种沉闷和抑郁之感。没想到(您的诗作)又感受到了正始之音,也可以令建安时代的作者感到欣慰。解君说:“您可以与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肩”,我认为这是知音之言。所以感叹于雅制(的复兴),写了这首《修竹诗》,自然期待献给知音之人欣赏。
原文: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逦逶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往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是陈子昂看到东方虬的《咏孤桐篇》(原诗已佚)后有感而发,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作于陈子昂中进士之后,具体作年不详。
作品鉴赏
这首诗的序文是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论,也是陈子昂对自己创作体会的总结,是他诗歌创作的理论纲领。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高标,痛责晋宋以来的浮靡文风,感叹“风骨”和“兴寄”的失落。令他惊喜的是,东方虬《咏孤桐篇》竟使汉魏诗歌的“风骨”与“兴寄”重新得到复归。
他盛赞这篇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可谓风骨朗健的佳作。陈子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遂挥毫写下《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寄赠给东方虬。可惜,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今已失传,但从陈子昂的行文来看,那自然是他诗作的同调,而且,陈子昂用以赠答的《修竹篇》的确也是一篇“风骨”与“兴寄”兼备的作品。
风骨和兴寄是唐诗两个重要的质素,也是后人评论唐诗的两个重要范畴。陈子昂所倡导的“风骨”虽然借自六朝人的成说,但又有他自己新的内涵,是指旺盛的气势与端直的文词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那种昂扬奋发、刚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陈子昂所高标的“建安风骨”,恰是六朝浮靡诗风的缺失,因此,这对于扭转六朝以来柔弱、颓靡的文风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尤其对于树立唐诗那种昂扬奋发的气度和风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3 陈子昂字伯玉原文及翻译原文: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 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嬴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年四十二译文: 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射洪县人杰出超过一般人,形貌卓立不群,起初凭着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行侠仗义恣逞意气到了十七八岁都没有读书曾经跟着赌博的人进入地方学校,感情激昂地树立志向于是辞去了门客,专心研究古代典籍几年之内,儒家经典、史书、百家之学的各种书籍没有不看完的尤其擅长写文章,极有司马相如和终军的风度开始写诗,幽州人王适看到后吃惊地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啊! 二十一岁的时候才向东进入京城长安,凭借对策考中进士曾经向皇帝上书,当时皇上(武则天)是以太后的身份摄政,看了他的奏书而赞赏他,召见他询问情况陈子昂状貌丑陋短小人缘不好,但是说起王道霸业这些远大的谋略,君臣关系,非常激昂就下诏书说:梓州人陈子昂,山川献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称光芒四射就授予他麟台正字之职皇上多次召见他询问国家政事,他的话很多都很恳切率直 属国契丹凭借营州反叛,建安郡王武攸宜亲自主持军务,朝廷里的才俊,都参与到武攸宜麾下当时皇上下诏让陈子昂到武攸宜的幕府担任参谋军队驻扎在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继阵亡全军震惊恐慌,陈子昂进谏,请求分出部下一万人让自己率领作为前锋建安郡王武攸宜当时正在寻求英勇战斗的人,因为陈子昂平素是文士,拒绝他的意见不肯采纳陈子昂身体孱弱经常生病,但是被忠义所激励,曾经想奋力作战来报答国士之遇自己认为身为近侍的官职,又参与军中谋划,不可以看到危难却爱惜生命苟且容于世上过了几天又进谏,语言非常切直尽理武攸宜又拒绝了他,就改任他作为军曹陈子昂知道武攸宜与自己意见不合,就闭口不言担任下级官吏,只是兼任掌书记罢了 等到军事行动结束以后因父亲年老上表请求辞官回家侍奉,天子优待他,让他保留官职领取俸禄回家于是在射洪县的西山建造了几十间茅屋,靠种树采药作为供养怨恨国史杂乱,就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写作为《后史记》,提纲粗略地确立了,写作还没有终了,因父亲去世而中止了陈子昂性格极为孝顺,悲伤地呼号痛哭瘦损如柴,上气不接下气陈子昂老家所属县的县令段简贪婪残暴狠毒,听说陈子昂家里富有,就附会法律条文将要陷害他陈子昂惊慌害怕让家里人交了二十万缗钱,然而段简心里还不满足多次用车载着他去受审,陈子昂平常就羸弱多病,又因父亲去世而哀伤损坏了身体,拄着手杖都不能起床,外面又被苛政所逼迫,于是死去了时年四十二岁望采纳。
4 陈子昂入京全文翻译,在线等翻译译文唐朝时陈子昂(字伯玉,开唐诗浪漫之风,在唐诗发展史上地位重要)刚到京城时,人们都不认识他。
一天,有个卖胡琴的老头喊价百万要卖手中的胡琴,一些豪门富商传看那胡琴,没人看得出这琴是不是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突然说:“我出一千缗钱买了。”
大家听了,惊异得不得了,陈子昂说:“我擅长弹奏胡琴,这是把好琴。”众人要求子昂弹奏一曲,陈子昂说:“如各位不嫌弃,明天请到宜阳里来。”
第二天众人果然依约前往,陈子昂准备了酒菜,将胡琴放在桌上,用过酒菜后,陈子昂捧着琴说:“我是四川陈子昂,写过上百篇的文章,到京城来也已有一段时日了,但是始终得不到任何赏识。至于胡琴嘛,是低贱的乐工所弹奏的,哪值得花时间心力去钻研。”
于是举起胡琴摔在地下,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分赠在场的宾客。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就轰动整个长安城。
[评译文]唐朝重视人才,有任何的技艺才能,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叹和传颂,陈子昂借高价买琴,出奇招吸引人注意而获致名声,果然立刻名震长安。如果事情发生在今天(指明代),不要说文章没有人看,就是请人听胡琴弹奏,人们也一定兴趣缺缺,又怎能借此制造名声呢。
唉!可悲哟。
5 准确翻译古文陈子昂的《修竹篇序》东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西晋至唐初)。
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的文献中有可以找到证明。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欣赏齐梁的诗歌,(觉得)当时的创作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每每感慨万千。
回想古人,常常担心浮艳绮靡(的文风充斥文坛),而风雅之风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从昨日于解三处欣赏了您的《咏孤桐》诗,深深地感到诗中透露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美,声情并茂,抑扬起伏,表达鲜明精练,音韵铿锵悦耳。
于是乎心目为之一新,消除了那种沉闷和抑郁之感。没想到(您的诗作)又感受到了正始之音,也可以令建安时代的作者感到欣慰。
解君说:“您可以与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肩”,我认为这是知音之言。所以感叹于雅制(的复兴),写了这首《修竹诗》,自然期待献给知音之人欣赏。
原文: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逦逶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往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扩展资料:
陈子昂所标举的“兴寄”也是来源于前人主要是汉人“美刺比兴”的观念,其含义就是指诗歌的比兴寄托。这也的确切中了六朝诗歌工于体物、专有形似的弊端。
更值得指出的是,陈子昂“风骨”与“兴寄”并举,对唐诗未来的发展,比如实现由风骨向兴寄的“战略转移”,也埋下了伏笔。 陈子昂同时的人如卢藏用对陈子昂的意义已经有所认识,他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中,给予陈子昂以极高的评价,认为是“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对其代表作《感遇》诗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卢藏用的出发点不是诗歌的美学特质,而是儒家的政教观念,因此与陈子昂在诗歌史上的真正价值,与陈子昂的理论主张对唐诗学的真正意义之间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但是,就总体而言,他的评价是客观的、中肯的,得到了后人的赞同。
杜甫盛赞陈子昂“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新唐书·陈子昂传》肯定他“始变风雅”。当然,也有人对卢藏用的评价提出过质疑,如颜真卿、皎然等。
明末胡震亨《唐音癸签》综合各种意见,仍然认为陈子昂“与有唐一代诗,功为大耳”。 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心国事。
24岁时举进士,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
后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子,本义:婴儿,引申指儿女,后特指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女儿等,古代人们将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人冠以子字作为称呼,例如韩非子、孔子、孟子等;用作人名是意指品行兼优、勤恳好学、受人尊敬;昂,读作áng,本意指仰、高抬,如:昂首、昂然。可引申为高、贵之意,例如价格、情绪、声音等。昂字用作人名是寓意意气奋发、气度不凡、步步高升。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咨询八字起名、周易起名、公司店铺起名,还有宝宝起名,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和时间,为宝宝起一个带着好运的好名字!
以上就是关于子昂题诗文言文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子昂题诗文言文翻译、陈子昂文言文、子昂有什么寓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