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北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现在的北京。
辽国的4大陪都之一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燕国的首都,所有后来有"燕京"的称呼
世上难找一个城市,像北京这样曾有这么多名称。数千年来,北京的名字变化无穷。
3000多年前,在今西南郊永定河渡口附近有个城镇叫蓟城,成为周封燕国都城,蓟便是北京最早的名称。唐时为幽州。契丹人成立了辽,在此建立南方都城,称为“南京”,后又改为“燕京”,至今人们仍用燕京称北京。金灭辽,1153年在此正式建都,名叫中都,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政治中心,中都在今广安门一带,宫殿豪华,街市整齐。1271年蒙古族统一中国,改中都为大都,蒙古人称“汗八里克”意为“可汗之城”,这时北京才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大都城以今北海公园为中心,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是北京城区内城的前身。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曾对大都作过引人入胜的描述。明初改为北平,意为平定北方,永乐年间称北平为北京,1403年定都于此,这是历史上“北京”名字第一次出现,作为首都应称京师,明、清时期,一直以京师称之。民国时期又称北平,1949年再次改为北京,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1、帝都是指北京,帝都的概念跟国都、首都是一个意思,所以帝都指的是首都北京。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这些别称包括燕京、北平、大都、京城、京师等。
2、帝都,是对帝国的首都的简称,又如王国的首都称为王都。现今指中国的首都北京。
3、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931万人。城镇人口1865万人,城镇化率866%(2018年末数据),常住外来人口达7943万人(2017年数据)。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置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燕京称呼的来历: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以上就是关于古书中的燕京指现在的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书中的燕京指现在的哪里、历史上它曾经被称为燕京是哪个城市、帝都是指哪里 帝都北京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