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动旗幡,惠能禅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在说糊话吗

乌镇简介2023-05-04  32

佛教有很多经典,其中以“经”冠名的,一般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说法的内容,或者是托名佛祖来宣传教义。

然而,在我国佛教中,却有一部名为“经”而与佛祖无关的经典,这就是禅宗的《坛经》,又叫《六祖坛经》,主要内容是禅宗高僧惠能禅师的经历和思想。由于惠能禅师在我国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所以这部书可以获得“经”的特别地位。

《坛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惠能到一座寺庙中去,见到两位出家人争论,一人说:“如果没有风,旗幡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另一人说:“没有旗幡飘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旗幡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惠能听了,就对他们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幡在动,而是二位的心在动啊!”

惠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认为一切目睹耳闻的现象都应该从见闻者内心去寻找答案。在上面这个故事中,微风吹过,旗幡飘动,在惠能看来都属于外界的现象,之所以见闻者能感知到它们在动,是因为自己的心不够静;如果内心不生妄想,自然也就不觉得外物在动了。

惠能的这段话看起来很糊涂,风在吹,旗在动,都是自然中存在的现象,怎么能说是我们的心在动呢?

实际上,大概每个人都有过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什么也没有思考,对身边发生的事仿佛一无所知,别人和我们说话也听不见。

当然,这种状态非常容易被打破,只要有人大喊一声或者拍一下我们的肩膀,我们就会因为受到惊扰,回到正常状态。惠能所认为的心动使人感受到风和旗幡在动,就是我们日常的状态;而所谓不生妄想的内心平静状态,理解为“头脑一片空白”也不算是错误。

不过,佛教徒所追求的不生妄想,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感知。

佛教禅宗认为“若悟自心,即是涅槃”,又说“不生妄想名涅槃”,可见“不生妄想”的要点在于认清自己的心。如果能认清自心,就能到达佛教修行中最高的“涅槃”境界,从此不再受各种因缘乃至生死的拘束。

总结:

惠能的思想被后人概括为“心外无法”“心外无佛”,强调对本心的寻找和修持,对于禅宗后来的发展影响极大。“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也作为惠能宣传教义的经典语句,在我国思想史上流传下来。

1胸怀格局大的诗词

胸怀格局大的诗词将进酒·君不见作者李白 朝代唐译文对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译文 注释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赏析 相关内容将进酒,是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描写人心境平和的诗句有哪些

1 《菜根谭》洪应明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2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4 《饮酒》陶渊明(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 《游山西村 》陆 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

开轩场面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 《偈一》惠能(唐)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9 《移居二首其一》宋陶渊明(宋)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0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形容格局 诗词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白头吟》唐代: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登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关于格局的句子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乡土中国》2、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乡土中国》3、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乡土中国》4、想要学习做剧的人,最应当避免的,是先定了一个格局,一个程式,而陆续把原料填进去,到后来,你会注全力于格局与方式,而把你所要写这部戏的原故忘掉了。

——萧伯纳5、大家共同明白的是开拓未来,创造未来,而不是战略上的防御,战役上的抵制,或是竞争格局的重塑。不是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任何结合都是乌合之众。

——马云6、决定成功的是细节,而决定失败的是格局。 ——马云二、格局观从个体到社会,从社会到环境,从组织到国家,从国家到国家,从利益的集中到利益的分散,从现在到未来,从过去到现在,从历史到发展等等的一个思想体所具有的观念和眼界。

4古代描写心灵相通的诗词有哪些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释义: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2、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金朝:王寂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释义:

漫游风尘十年一觉湖州梦,仍像旧时一样久别重逢。四目相对心意相同,却空有灵犀一点通。寻春时恨自己为什么来晚,芳艳的春事尽已成空。恼恨这无情的春风,吹得疏荫绿遍吹尽了姹紫嫣红。

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释义:

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离散。顾影自怜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释义: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5、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虞美人·寄公度》宋代: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释义:

荷花落尽天连着水,暮色苍茫烟波随风起。分飞的双燕紧贴着寒云,我独上小楼东边倚栏观看。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佛典

      佛眼看花,花既是世界。佛眼看世界,世界既是花。心美的人观世界,世界如花。世界是心的倒影。淡看人世间,回归自然,本是一种解脱。

      在浩瀚宇宙中,人类如恒沙微尘,虽然渺小,却也自成一界。它表达人类的绝对自由灵魂,有限既是无限,由于视角的不同:一个卑微的个体生命中蕴含着人类的自由精神。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智慧,也能领悟其所蕴含的独特的美。人生如同花般清莹脱俗。

这如诗如画一样的绝美意境来源于佛经,佛教是人类的一个特殊精神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涉及太深的哲学思辨,人们几乎不得其门,往往被表面形式所迷惑,容易被导入封建迷信的误区。而其实它是研究人类思维的一个模板。他是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无数先贤哲人的思想。一个一个的佛教案例,都折射出哲学的智慧光芒。人类研究它,并学习它。其实,就是一个精神上的成长过程。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幼年时期走向成熟稳重真正的成年,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仪式。人们通过口口传颂的许多哲学的案例和宗教的故事。来学会如何修身修心,培养道德,建立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这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和人类灵魂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

现在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反衬出人们精神的孱弱,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人们沦为现实的奴隶,失去了自由的灵魂。目前中小学教育是一条单行线,精英式的选拔,使孩子面临着残酷的竞争。他们有的是无奈的选择,只能二选一:要么向上接受高级的教育提高自身,要么向下去技校,学习技能走入社会,直面生存的考验。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是的教育集团和相关的利益团体捆绑,提高素质教育成了口号。导致教育的产业化,将孩子们从巨大生产线上如产品一样制造出来,按照社会需要订单式培养,出来了只是社会需要的手和劳动工具。教育沦为机器,没有更多资源去培养人。也很少去关注灵魂的成长。孩子们每天面临无休止的作业和补课班的轰炸。更没有时间,修其身、养其性。教育的功能缺失,造成许多人成长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演化成社会问题。

曾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和儿子上完国学经典课。刚好中午,我们走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名叫早香早点的小饭店吃饭,那一天特别热,饭店里人太多,排了老长的队,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在窗边的小桌上慢慢喝着水等着,时间一点都没有过,人依然非常多,等着等着,菜也没上来,孩子不耐烦了,越来越急燥,最后,实在等不了,站起来就想走!菜点了只能等,我坚持让他坐下,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突然爆发,把碗一摔,我们就吵了起来。这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在学校学文断字,只学习了一些粗浅的表面字意。背一些孩子自己都不懂的句子,跟现实生活脱节了,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快餐式急功近利的教育和培训,充斥孩子的一切时间,反而让中国文化的精髓失去了生长空间,中国的古典文化,讲的是从小培养一个人修其身,养其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对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进行严格的训练。而我们现代的学校教育偏重于知识的培养,反而失去了灵魂、精神和道德。更体会不到中国经典国学的那种恬静淡然的心境。于是,饭后我单独拿出了半天的时间,带孩子去受真正的佛家教育。孩子下午还有许多课,我们全部放弃了,去了一座幽静的寺院,在那清幽静谧的环境中,远离都市的喧嚣,看那些和尚师父在贫瘠物质生活中,保持着那种与世无争的淡然心境,这对我和孩子的心灵都是极大的震撼。这里才保持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真正传承!

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佛教和道家老庄思想,是一种极深的哲学,它包含着身心合一的道德。而我们几乎没有时间让我们孩子,用身心去体悟。我非常希望把中国的佛教和道教的哲学思想,传承给孩子们。于是,我就遍翻了东西方的各种思想书籍,想找到一个最好的途径,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中国的伟大哲学写出来,让我的孩子们能读懂,并能从里面吸收到真正的精华,而不仅仅是去一座寺院里,烧柱香、磕磕头,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表面现象上。因此,我试着通过西方哲学里面的一些简单的故事和明白易懂的哲学推理,来构筑一座通往中国深邃思想的桥梁。

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意境和庞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和哲学的如何传承下去呢?要想理解如此深邃的思想,而确保我们的思想还没变疯之前,我们必须以迂回的方式去谨慎的靠近,假如我们将这一理论为圆心的话,就必须首先从圆周上开始起步,一点点的慢慢向中心摸索,一直到挖出那智慧顶点里埋藏的最深奥的珍宝!

在这条路上,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能让我把逻辑过程放慢来观察,这样你就会发现,从佛教的唯识论到禅宗的菩提本无树,最后到庄子的逍遥游和蝴蝶梦。都有西方的哲学逻辑在一一对应,西方的哲学来源于宗教,并且知识一脉相承,他们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经院哲学教育体系,而人们从小就从逻辑和思辨的理论上受到完整的训练。许多西方的哲学经典都能在东方智慧中找到对应的思想。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最终会将我们引入神秘的东方宗教,体味佛教的一花一世界的意境和庄子梦蝴蝶的逍遥自在的精神,达到一个绝对的自由空间!

佛教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主张通过体悟,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而西方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是巴门尼德、柏拉图、贝克莱、黑格尔等。涉及到知识论和本体论。

认识论 知识来源何处,是否先天就存在于大脑中?

柏拉图看来,理性是人们的心灵所固有的,知识只是理性潜存于心中,借助于感觉的机缘,重新找到自己的过程。认识就是回忆,就是心灵在外物的影响下,唤醒其所固有的理念的过程。他又提出灵魂不灭和轮回说。他写道:“我们的灵魂就在我们出世以前存在过,如果是我们在出世前获得的知识,出世时把它丢了。后来又通过使用各种感觉器官重新得到了原来具有的知识。那么,我们称为学习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我们把它称为回忆对不对呢。完全对。”

与之对应的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开悟偈:当时,慧能是一个舂米打杂的小僧,见师兄神秀的菩提偈未见本性,也作了一首与之针锋相对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何其相似。巴门尼德以为 感官 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巴门尼德很早就从形而上学的经验中,领悟到感官世界的虚妄,而这个感官世界的背后,有一个本身存在的真实世界并能为我们的知识所理解。我们的感官世界证明这个世界是假的,然而却被我们的理性所容纳和利用。从 感性 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 范畴 “存在”。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相,不能被思想。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

西方哲学中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洛克。约翰洛克把弗朗西斯培根的归纳法,用于心理学。在他的力作《人类理解论》中关于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他否定知识一切先于经验,而生来就具备的,这种先验的理性论。他平静地宣称一切知识来自经验。而且是通过感官获得的。他说:“除非先在感官里。否则心里什么也不会有。人在出生时。心灵是一块干净的白板”。这就是他提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在认识论上,洛克认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理性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对于外界所感知物的观察,或者对于我们自己知觉到的、反省到,我们心灵内部活动的观察。就是供给我们的理智以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这是知识的源泉。从其中涌出我们所具有的或者是能够自然地具有的全部观点。在每一个大到足以被知觉到的物质粒子中。感官经常可以发现他。心灵也发现他。在某种特殊形式下,在我们的感官上生起作用。并且由此使我们生起不同的各种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等观念。感觉经验以一千种方式在上面书写。直到感觉萌生记忆,记忆再生发观念。所有这一切。都引向一个惊人的结论:既然只有物质能够影响我们的感官,那么除了物质我们一无所知。因此,必须接受物质。如果感官是思想的原料,物质一定是精神的材料。除了简单的观念而外我们概无所知,这是我们所不必惊异的。只是有感观从外面得来的,或是由人心反省它自身中的经验得来的,没有其它观点。因此,在超过这个界限。这我们便一无所知。简单观念是一切知识的材料和元素。有了它。人的心灵就可以构造出多种多样的复杂观点。理智一旦储备了这些简单观念。他就能够重复他们,把它们加以比较。甚至于可以用几乎无限多的花样联结他们。因而能够任意制造出新的复杂观念。人的心灵不能制造也不能毁灭简单观念。但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者把他们并列起来,或者把他们分开来。以便形成各种复杂观念。其实,洛克的白板说和佛教唯识宗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在研究感官对人精神的作用。

而与之对应的是佛教中有一段著名的公案:风动和幡动。《 坛经 》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 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大概意思:“当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诤论不已。惠能上前说:‘你们辩论不休的原因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躁动,心不清净啊!”其中心思想是知识一直存在心中。

哲学家乔治贝克莱写出《人类知识原理》,他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按照这个命题。根本不存在任何独立于感觉观念的事物。所谓事物,无非是被心灵实体所感知的一组观念。如一个苹果的存在不是别的,只是红的颜色、甜的滋味、香的气味和圆的形状等等,观念的组合。离开了这些观念,离开了心灵,对这些观点的感知。苹果就无所谓存在。这就是说,事物和观念是同一个东西。他们的存在只在于被心灵所感知。总之,万物皆备于我。他觉得洛克对认识的分析,无非是在证明物质只是精神的一种形式,他本身并不存在。他说:“洛克不是说过我们的全部认识都来自感觉吗。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只不过是对它的感觉,以及从这些感觉中得到的概念罢了”。那么可以断定一个事物,只是一大堆知觉而已。你的早餐,却远比一大堆知觉,来得真实和牢靠。同样,铁锤也是一堆颜色大小、形状、重量、触觉等感觉。这把铁锤对你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他可能一直敲着你的失去知觉的拇指,然后得不到你的丝毫注意。他只是一大堆感觉或记忆,是一种精神状况。就我们所知一切物质都是一种内心状况,唯一实在就是精神。

贝克莱写道:“我认为下面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真理。那就是,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贝克莱从感觉出发,追寻着从感觉到物的主观主义路线走向主观唯心论。贝克莱创立的主观唯心主义,它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根本否定,指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的集合等。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种观点颠倒了主客关系。贝克莱对“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这一观点心存怀疑。他利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提出疑问,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感受到的事物是否存在。他认为,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那就是妄下定论。因为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支持这样的说法。

至于,禅宗六祖慧能和神秀师兄的经典故事。指的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一次对决。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虽然,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都已经成为过去,要想找到自由的精神。必须重读哲学,在历史典故中,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在和大师的交流中,在哲学家深邃的思想中,吸取养料。这些思想如指路的明灯,在漆黑的夜中,为我们照亮要走的路。它还应该包含大卫休谟。正如贝克莱有效的消灭了物质那样。休漠也有效地消灭了精神。这些哲学家的一场混战。这一切都荡然无存了。哲学限于自己造成的一片废墟之中。休漠并不满足于驱逐灵魂的观点,来摧毁正统宗教。他还立志打破规律的概念以摧毁科学。自布鲁诺和伽利略以来科学和哲学一样。都大谈自然规律,大谈因果关联。但科学和信仰在这位怀疑主义者面前失去了一切。等待着拯救它们的人。

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对这两者,我不可当做隐蔽在黑暗中或是夸大其辞的东西到我的视野之外去寻求和猜测;我看到它们在我眼前,并把它们直接与我的实存的意识联结起来。前者从我在外部感官世界中所占据的位置开始,并把我身处其中的联结扩展到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这样的恢宏无涯,此外还扩展到它们的循环运动及其开始和延续的无穷时间。后者从我的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开始并把我呈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具有真实的无限性,但只有对于知性才可以察觉到,并且我认识到我与这个世界不是像在前者那里处于只是偶然的联结中,而是处于普遍必然的联结中。

于是这条通往自由精神的路上,包含欧洲大陆的唯理论以及精神先验论思想,哲学大家康德,黑格尔等的名言与哲思。最后,在黑格尔的小逻辑中,矛盾体运行的三个过程中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中。在道路的尽头,我们见到了伟大东方的哲学思想在那里静静的发着它夺目的光。我们找到了精神的绝对自由和独立的灵魂。也见到了一花一世界和一叶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 一花一世界 ,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佛典

“一花一世界”和“一叶一如来”分别指佛教两个典故。指打破常规的思维逻辑,超越物质和时空的限制,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哪怕是看普通的事或物,也如佛在菩提树下证道一般,感悟宇宙的境界。用如此观念看现实,如庄子的蝴蝶梦。

第一个 是一个典故“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大概是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对着百万弟子,默然不说一句话,只自轻轻地拈 一枝花 ​,向大众环示一转,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只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展颜会心地一笑。我想一定是迦叶心领神会,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秘密、而发自内心微笑。也许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 一花一世界 。参透了人生宇宙真谛,那么一花一草就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如花。

第二个 是关于六祖慧能故事:禅宗第五祖弘忍请徒众各作一诗,以表明各人对禅宗精神的理解。当夜三更,上座神秀自己点着灯,在墙壁写下了自己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用比喻说明禅门修养身心就像菩提树、明镜台一样,时时刻刻都要用心,做到清净无染。当时,六祖慧能只是个刚来的劈柴的小僧,也作了一首与神秀针锋相对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意境达到佛学中“空”的境界,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来具备。这种精神不需要时时拂拭它。他主张顿悟,认为人要解脱,不能向外部寻找根据,只能向自己的内心寻找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思考了七天七夜后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菩提”应该是觉悟的意思,根据上面的典故“菩提本无树”得到“一叶一菩提”:真理就隐含在世间的自然事物中,不在于是哪一棵树,更不在于是什么树,有一颗觉悟的心,每一片叶子皆是菩提树。

华严经中也有此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 一真法界 ,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就是华严境界。

                                  菩提偈

        身是菩提树,菩提本无树,

        心如明镜台,明镜亦非台,

        时时勤拂拭,本来无一物,

        勿使惹尘埃。何处惹尘埃。

译文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文解析:任天涯知乎

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这是从神秀那个偈子引申出来。这个偈子了不起的地方在于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明明白白的指出,佛教不是本体论!说空什么的其实并不是这首偈子的重点,这首偈子的重点是,超越二元对立直指无为法的感悟,若非对佛法有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如何做得出这等偈子!这首偈子便说明了,至少在慧能这一代的禅宗教授的佛法,的确是正宗纯正的!比如,空性不是某种存在,也不是某种不存在,也不是某种即存在又不存在,也不是某种非存在有非不存在。佛教是东方特有的哲学,一定要超越真与假,有与无的二元论。如同庄子的庄子梦蝴蝶一样,庄子与蝴蝶之间那种莫名的关系!

佛教修行的宗旨是追求涅槃,证入无为法,无为法也好,涅槃也罢或者调个说法说佛性也一样,这三者其实是一件事情,他们的特点就是不二、不落两边、超越二元对立。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东西有多干净的时候,其实是在说这个东西有多么不脏,换句话说我们实际是在说一个东西有多么不脏程度!明明我们在说某物干净,但是在二元对立的环境中我们实际是在说此物脏!反之亦然。神秀的这个偈子就是这个问题:需要靠拂拭,要靠勿使惹尘埃来保持干净的镜台,实际是在说这个明镜台的本质是脏的,这个菩提树的本质是不净的。事实上只要有明镜台,有菩提树这样的主体存在,那就必然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净,因为主体已存在,就落入二元对立了,落入二元对立,就必然不可能有真正的清净。

慧能祖师偈子前两句,破除本体论,无为法也好佛性也罢都没有一个主体,没有一个存在叫佛性,没有一个存在称作无为法。佛性、无为法超越了存在或不存、清净不清净,这样二元对立的概念。所以佛性是真正清净的,但是,真有一个东西叫佛性吗?不是的,这个佛性并不能用有或没有来描述,既然连是否存在都无法描述,如何可以用干净或者不干净来描述呢?这就是后两句的意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便是慧能大师对佛性的认识,应该说,完全正确,而且完全符合大乘中观认识。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龙树菩萨

其实还是超越二元对立的说法。常常有人说神秀的偈子,来的更为实在,实际上历史上禅宗,当时北方的主要传播者也是神秀。神秀偈子中给出的修行办法不能算错,但是这个修行办法的本质,更接近小乘佛法,是逐步的剥离消除有为法,一直如此,则最后剩下的就是无为法了,这实际是性寂论,但这与修行于大乘佛教教法不同,特别是禅宗,而且也根本无法道出,涅槃于世间无异,这样符合菩萨道的认识。所以相比之下,显然是慧能大师的偈子,所阐述的认识与蕴含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加的合适继承禅宗衣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的认识中已经明心见性了,所谓明心见性,实际就是发现佛性,认识无为法的过程,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教法,所谓性觉论。认识到本来就”在“的佛性!说的夸张一点,佛法是什么?慧能祖师的偈子已经全部说透了。

1 关于说道理的诗句

关于说道理的诗句 1关于哲理的古诗大全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惠能《菩提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马致远《琵琶行 / 琵琶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2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要说道理,两句

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3说道理的古诗

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4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5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4告诉做人的道理的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伶仃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5有哲理的诗句

古代哲理诗: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

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

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简析]此诗与鲁藜那首《泥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启迪和影响,但绝非重版,而是写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林希笔下的泥。

6含有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句有哪些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处: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意思: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处: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意思: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过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3、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出处: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释义: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

4、诗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出处: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意思: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5、诗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出处:宋代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意思: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处: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意思:像抽出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出处:苏麟《断句》

意思: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

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处: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意思:今天的人看不到古时候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候的人。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意思: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意思: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原文:时,大师至宝林,(1)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二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1)自性,(2)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注释:(1)宝林:韶州今韶关南华寺。(2)菩提:梵文音译,意为觉悟。(3)自性:人先天具备的本性。

释义:那时,六祖大师到宝林寺。韶州府刺史韦琚和他属下一起进山,请大师到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人讲解佛法。大师上法座。韦刺史及属下三十余人、儒家学士二十余人、僧尼、道、俗共一千多人,大家同时行礼,恳请大师解说佛法精髓。大师告众说:“善知识!能够觉悟的自性,本来清净,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运用这个清净之心,最终可以成佛。善知识!且听我得到五祖传授我佛法和衣钵经过”。

原文:惠能严父,本贯范阳,(1)左降流于岭南,(2)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3)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崭州黄梅县(4)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注释:(1) 范阳:今北京大兴一带。(2)新洲:今广东一带。(3)南海:今佛山一带。(4):崭州黄梅县:今湖北省黄梅县。

释义:我父,祖籍范阳,不幸被降职流放于岭南,在新州成为平民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把家搬到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为生。一天,有一客买柴,让我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刚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里马上明白了经中大致意思。于是问“客诵何经?”客答:《金刚经》。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得到这部经典”?客答:“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是主持。门下一千余人。我到该寺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说:“你们只要按照《金刚经》所说认真修行,就能见到自己本性,心直而不散乱最终可以成佛”。惠能闻说,因前世有缘,承蒙一位客人拿出十两银子给我,让我安置老母衣食,叫我前往黄梅参礼五祖。

原文:惠能安置母毕,既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释义:我安置好家,辞别母亲,三十天既到黄梅县东禅寺。行礼拜见五祖。祖问:“你是哪里人。来这里干什么?”惠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不求别的只想成佛。”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成佛?”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佛性本无南北之分。獦獠与和尚身份不同,但是两个的佛性有何区别?”五祖还想继续问我,但见旁边人多,便让我和大家一起劳动。我说:“我有话对和尚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在种福田。和尚还要我干什么活?”五祖说:“这獦獠善根很大,你现在不要多说,到槽厂干活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位修行者,让我破柴、踏碓舂米。干了八个多月。

原文: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当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1)之性,各作一偈,(2)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注释:(1)般若:梵文音译,意译为智慧。(2)偈:梵文音译,意译为公诵,四句为一偈的有韵文辞。是佛经中的唱词。是修行者用来阐述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释义:五祖一日忽然见我说;“我认为你的见解正确,但怕恶人害你,故不与你说话,你知道否?”我答:“弟子知道师父意思,不敢行至当堂前,以免被人发现。”五祖一日把所有弟子召集到大堂说:“世人生死问题是大事,但你们却终日只求福报,不求解脱生死轮回办法。自己本性若迷惑而不能觉悟,生死关头福报如何能救?你们各去自看智慧,用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拿来我看。若悟大意,即传衣法,为第六代祖师。赶快去,不要迟疑,多思多想不起作用。见到本性之人,出口即能认识本心和显现出本性。若有这样人,即是轮刀上阵,也能见到本性。”大家听后,退入后堂议论道:“我等众人,不须用心作偈让大师看,没有作用。神秀上座,是给我们讲授佛经师傅,大师衣钵肯定是他的。我们随意作一偈即可,不用白费心思。”其他人听了,均不想认真作偈,都说:“我们以后就跟随神秀师傅既可,不用作偈。”

原文: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释义:神秀心想:“大家不呈偈文,是因为我是他们讲解佛经的师傅,我必须作偈,呈与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对佛法见解深浅?我作偈用意,若为求佛法即为正确,若为觅得祖师之位即是错误,这与凡夫争夺皇位有何区别?若不呈偈,最终得不到六祖衣法。真是太难了!”

原文: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释义:五祖堂前,有三间步廊,本来是想请宫廷画师卢珍,画《楞伽经》经文故事和《五祖血脉图》,流传后世。神秀作偈后,多次欲呈偈文。犹豫不定,遍身汗流,均未成功;前后四天,一十三次没有呈偈。神秀又想:“不如把偈写在廊壁上,五祖看见。认为这偈不错,我即出礼拜,说是我作,若说不好,说明我枉在山中修行数年,愧受人礼拜,以后还修什么道?”当夜三更,为了不使人知,自己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表达对心的认识。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神秀写偈后回到房子,无人知道。神秀又想:“五祖明日见偈欢喜,说明我与佛法有缘。若言不好,说明我迷惑。今世、上世业障重,不该得到佛法。” 祖师之意很难猜测。神秀在房中前思后想,坐卧不安,直到五更。

原文: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释义:五祖已知神秀没有认识到佛法精髓,不识本性。天明,五祖请卢供奉来,到南廊壁间绘画,忽见偈文,抱歉的说:“供奉不用再画了,劳你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让人们诵持,照此偈认真去做。以免堕落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五祖让门徒炷香礼敬,并告大家可诵此偈,即可见性。大家诵偈,均认为此偈作的好。五祖三更唤神秀入堂,问:“偈是你作否?”秀答:“是我作偈,我不是为了贪求祖师位置,只是望大师慈悲,看弟子有无慧根?”

原文: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注释:(1)无上菩提,至高无上觉悟,同成佛、明心见性。

释义:五祖说:“你作此偈,未见到本性,只认识了佛法表象,未认识到本质。如此见解,想成佛,是不行的。见性之人,须得开口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佛性不生不灭。任何时间,念念见性,不会执着,一真则一切真,万境皆自然。自然而真实之心,既是佛性真实。若如是见解,即是认识到了无上菩提自性也。你去再想一两天,重作一偈,拿来我看。你偈若能表达深刻,既付你衣法。”神秀作礼而去。又经数日,还是作不出新偈,心中恍惚,神思不定,犹如梦中,行坐不安。

原文:复两日,有一童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书童答:“尔这獦獦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诵此偈,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释义:过了两日,有一书童路过碓坊,诵神秀偈文。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然没有得到大师教授,但却识得此偈大意。便问书童:“此偈是何人所作?”书童答:“你这獦獦不知,大师说,世人生死问题是大事,若要得到我的衣法,你们作偈让我看。若悟佛法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五祖让我们诵读这个偈文,照此偈修,免堕恶道;照此偈修,有很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诵此偈,结来世缘份。上人!我此踏碓,八个多月,还未到过讲堂,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原文: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有意智。”欲学无上提,不可轻于初学,若轻人,既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1)”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注释:(1)肉身菩萨:指以父母所生之身体而修到菩萨阶位的人。

释义:书童引至偈前礼拜,惠能说:“我不识字,请上人为读。”这时有一位江州刺史佐吏,姓张,名日用,他高声读诵。惠能听后说:“我也有一偈,希望别驾替我写在上面。”别驾说:“你也要作偈,这事情希奇少有!”惠能向别驾说:“要学成佛之道,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有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你但诵偈,我为你书写。你若得佛法,先要度我,不要忘了。”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写完此偈,大家都很惊奇,无不赞叹惊讶,互相议论说:“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不知什么时间,他修成了肉身菩萨。”五祖见众人惊怪,恐人被人伤害,遂将鞋擦了偈。说:“也没有见性。”大家也都随五祖认为我没有见性。

原文: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1)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注释:(1)悟:开悟的简称,指对佛法的彻悟;明心见性标志;

释义: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坊,见我腰上绑一块石头舂米,就说:“求道之人,为了佛法而不惜性命,理当如此!”又问:“米舂好没有?”惠能答:“米早已舂好,就欠筛了。”五祖用手杖敲碓三下离开。惠能即知五祖意思,三更到五祖卧室。祖怕外人知道便以袈裟遮围灯光,给我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我当下大悟,原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原文: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释义:于是我对五祖说:“没想到自己本性,本来清净;没想到自己本性,本不生灭;,没想到自己本性,本来具足;没想到自己本性,本无动摇;没想到自己本性,能生万法。”五祖知我已悟本性,对我说:“修行人若不识本心,学佛法作用不大;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可称丈夫、天人师、佛。”五祖三更授我佛法,无人知道,并传顿悟教法及历代祖师所传之衣钵。说:“你为第六代祖师,善护心念,普度众生,流传将来,不要断绝。听我偈文: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原文: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释义:五组又说:“过去达摩大师,刚来中国,无人相信,故传衣钵做为信物,代代相传。佛法是以心传心,让人自己觉悟和理解。自古佛于佛只传自性本体,师于师之间是密付本心。衣钵是争夺的祸端,传到你为止。若再传衣钵,会有生命危险。你须迅速离开,恐怕有人伤害你。”慧能问五祖:“向哪里去?”五祖说:“遇有怀字的地方就可以停下来,到了有会字的地方就可以藏身。”

原文:慧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撸自摇。慧能言:“请和尚坐,弟子会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信自度。”

释义:我三更接受了衣钵说:“我是岭南人,不熟悉这山路,如何到江边呢?”五祖说:“你不要忧虑,我亲自送你。”五祖把我送到九江驿,让我上船,并亲自摇橹。我说:“请师傅坐,我会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渡你。”我说:“迷惑时靠师傅度,觉悟后应该自己度自己,虽都是度,意义不一样。我是南方人,说话难懂,蒙师傅传我佛法,我已经领悟。只能自己度自己。”

原文: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释义:五祖说:“说得对,说得对,以后佛法要靠你发扬广大,你离开三年后,我才会圆寂。你现平安离去,一直往南走。不要马上讲解佛法,佛法很难兴起。”

原文: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半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释义:我辞别五祖,不停往南行走。两月左右,到大庾岭。五祖归来,数日不上堂,大家疑问:|“和尚有病吗?”大师说:“没有病,我的衣法已南行。”大家问:“衣钵传给何人了?答:能人得之。”大家才知大师衣钵已传。逐后数百人往南追赶,要夺回衣钵。有一个僧人姓陈,名惠明,出家前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非常想追到我,他首先找到我。

原文: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坐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释义:慧能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衣钵是信物,如何用武力来争?”我隐藏草丛中。惠明上前,拿不动,于是大喊:“行者,行者,我是为佛法而来,不是为衣钵来”。慧能随出,坐磐石上。惠明行礼说:“望行者为我说法。”慧能道:“你既为佛法而来,可止住一切妄想,勿生一念,我为你说。”慧明坐了很久。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在这时,哪个才是慧明的本来面目?”惠明听后大悟。又问道:“除了刚才密语、密意外,还有其他密意否?”慧能回答:“对你已经说出来的,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你若能够返观自心,秘密在你那里。”

原文: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释义:慧明说:“我虽在黄梅,却实不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今蒙开示,如同自己饮水一样,冷和暖温度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知道。今天你即是我师傅。”慧能说:“你若能这样想,我与你同师黄梅,要善护自己心念。”慧明又问:“慧明今后到什么地方?”惠能答:|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慧明行礼后离去。

原文: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宣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吃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释义:慧明下山,对追慧能众人说:“我到山顶,也未见踪迹,咱们到别的路上再找。”大家都信了他话。惠明后改名为道明,避讳慧能法号。慧能后来到了曹溪,又被恶人寻逐,在广东四会,避难与猎人队中,共计一十五年。经常与猎人随宜解说佛法。猎人常让我看守猎网,我若见生命都尽量放之。每次吃饭,我将菜放到煮肉锅内。有人问,我说:“我只吃肉边菜。”

原文: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动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释义:一天慧能想:“应该弘扬佛法,不能一直藏下去。”于是离开猎人队伍至广州法性寺,恰逢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忽然寺院前幡被风吹的摇摆不停,一僧人说:是风在动,一僧人说:是幡在动,议论不休。慧能上前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们的心在动。”大家听了都惊讶,印宗法师请慧能至上席。询问佛法深奥义理。见慧能言语简单而佛理精妙,不受文字束缚。印宗法师说:“你定非常人,早就闻说黄梅五祖衣法南来,应该是你吧?”慧能答:“不敢。”宗于是作礼,请求把衣钵拿出来给大家看。印宗法师又问道:“五祖在黄梅传付衣钵时候,有何开示?”慧能答:“开示没有,只是讨论见性,不讨论禅定和解脱。”宗问:“为何不论禅定和解脱?”

原文: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1)及一阐提,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违,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注释:(1) 四重禁:指*、杀、盗、妄语。五逆:指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有一天,途经法性寺,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子,面红耳赤争论不休,六祖上前一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旗幡所以会飘动的原因,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就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子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

“二位请别吵,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子在动,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从这则公案可以看出禅师们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经去除差别妄想,是否能够证得涅盘寂静。

以上就是关于风吹动旗幡,惠能禅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在说糊话吗全部的内容,包括:风吹动旗幡,惠能禅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在说糊话吗、关于心有格局的诗句、一花一世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890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