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装甲是一种特殊的抵御反装甲武器打击的新概念武器,传统意义上的装甲是采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材料抵抗反装甲武器,而反应装甲是通过炸 药的爆 轰作用分散反装甲武器的攻击,减弱甚至消散穿甲作用,达到保护装甲车辆的目的,这个原理称之为反应装甲。这个装置是采用薄壁的金属盒充填炸 药,构成块状的部件,贴附在装甲车辆的外表面,当穿甲弹击中反应装甲时,引爆了块状金属盒里的炸 药而发生爆 炸,爆 炸产生的爆 轰效应就会使得穿甲弹受到很大的影响,分散了穿甲的能量,减轻了对装甲车辆主装甲的破坏作用,为什么要做成块状的炸 药包,就是反应装甲在受到攻击的部位发生爆 炸,而不是全部的反应装甲都发生爆 炸。反应装甲对于聚能穿甲弹有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动能穿甲弹,效果就要差一些。
坦克是现代地面战争中的重要突击兵器。如何有效地防御大规模集群坦克的进攻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尽管近年来苏、美开始裁减军备,坦克数量明显减少,但是质量优势的争夺非常剧烈。而海湾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角逐更是举世瞩目。种种迹象表明,坦克与反坦克之间的拉锯战将贯穿整个九十年代并延续到二十一世纪。
影响反坦克武器发展的重要因素
纵观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坦克威胁的原因外,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因素影响着反坦克武器的发展。
首先,每个国家的战略思想和作战理论对反坦克武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苏军长期强调进攻理论,发展了大量主战坦克等装甲兵器。同时强调对坦克的防御是整个军队防御的基础,发展了各种类型反坦克武器,其装备品种之齐全、数量之大、换代速度之快使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美国则在“空地一体战”、“纵深打击”等思想指导下积极发展空对地武器和远程反坦克武器。
其次,不同的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直接影响着它们的发展状况。美国强调以质量优势对抗数量优势,注重发展耗资巨大的高技术反坦克武器,积极研究精确制导武器、激光武器、电磁炮、反坦克机器人。苏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针,单项武器性能未必是最先进水平,但可以不断换代更新,提高部队战斗力。
再次,科学技术是发展一切军事装备的物质基础,也是推动反坦克武器发展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受到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反坦克武器序列有传统的火箭筒、无坐力炮、反坦克炮等“老三件”,以后随着光雷探测、信息处理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精确制导反坦克武器。为了争夺技术优势,美国五角大楼近20年来每年都要向国会报告重要基础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正是由于基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可能使反坦克武器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向更高水平冲刺。
最后,经济因素正在对武器装备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技术大量应用的结果,导致武器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装备的费用直线上升,效费比随之下降。一枚120 毫米穿甲弹价格2,400 美元左右,一枚“铜斑蛇”(Copperhead)制导炮弹高达32,000美元。美国耗费巨额资金发展的“腹蛇”(Viper) 火箭筒终因技术复杂、价格昂贵而下马。名噪一时的FOG-M 型光纤制导防空/ 反坦克两用导弹也因价格猛涨而被迫暂缓发展。美国这样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尚且如此,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认真考虑和选择可能负担的武器发展项目。
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作战样式变化多端,装甲技术日新月异。凡此种种,都为未来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海湾战争的情况充分表明,现代反坦克战将是诸军兵种密切协同的空地一体化立体战,单靠任何一种新式武器都不能彻底摧毁对方庞大的装甲体系。因此在发展新式反坦克武器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单项武器战术技术指标的先进性,而且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综合分析各种不同武器组成的整个反坦克火力配系的作战效率,并使单项武器在整个火力配系中发挥最佳效率。
鉴于各种先进装甲技术在坦克上的广泛应用,未来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将显著提高。为此要求未来的反坦克武器具有优越的毁甲能力,要能有效地摧毁各种性能先进的复合装甲、附加装甲和爆炸式反应装甲,尤其要大大提高对付爆炸式反应装甲的能力。
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坦克的火力突击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显著提高。为此,要求新一代反坦克武器必须具有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要能及时发现各种快速机动的装甲目标,快速计算射击诸元和实施射击,并能具有“打了不用管”的能力,完成射击后立即转移或向其它目标射击。
新式主战坦克将更广泛地利用各种先进电子技术和电子对抗技术防御精确制导反坦克武器的袭击,有些坦克的主动式装甲将能在射弹飞近目标时主动出击予以摧毁。为此要求各种新式反坦克武器,特别是精确制导反坦克器要有良好的电子对抗能力,能在严重的电子干扰、激光干扰、红外干扰和烟雾环境中有效地工作。
随着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扩散趋势的日益严重,未来的局部战争很可能是在核生化武器威胁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此要求在设计新一代反坦克武器时, 应考虑能在核生化沾染环境中使用,各种反坦克武器发射平台应有密封、过滤、超压系统等三防设施,反坦克弹药的敏感器件和电子线路要能防核辐射、电磁辐射或化学战剂等的破坏。
近年来, 几次局部战争的反装甲战斗大多发生在城市居民地,未来的居民地战斗将更频繁地发生。为此要求大力发展适用于市区巷战的近程和超近程反坦克/ 反装甲武器。这些武器不但要尽可能减轻重量便于携带,而且要减小射击时的后坐力、后喷焰,降低噪音和火光等信号。便于在城市街道、窄小建筑物或其它密闭空间条件下使用。
多次局部战争都是利用夜暗掩护实施突然袭击,未来战场上夜间反坦克战斗仍将频繁发生。为此要求新式反坦克武器具备夜间战斗能力, 采用各种夜间观察器材或红外热成像制导技术,以便在夜间黑暗环境或不良能见度条件下有效地使用。
反坦克武器在许多国家配备到步兵小分队,它的使用范围很广, 需要量很大。为此要求反坦克武器的设计和制造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尽可能降低全寿命周期内的各种费用,便于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
未来反坦克武器的主要特点
为适应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反坦克战的需要,目前许多国家正重新审议反坦克武器战略和发展政策,广泛利用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积极发展新一代反坦克武器,努力提高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性能,积极改进现役武器效能,大力探索各种新概念反坦克武器。预计从九十年代中期起, 将有一批新式反坦克武器投入使用。它们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适应不同作战需要,武器种类趋于多样化
未来反坦克战形式多种多样,有大规模装甲集群的对抗,也有快速反应部队的应急行动;有酷热的沙漠地战斗,也有激烈的城市巷战。未来的装甲目标, 有最先进的第四代主战坦克,也有种类繁杂的旧式坦克,有60~70吨重的重型坦克, 也有一批20~30吨重的轻型坦克正在兴起,此外还有大量种类繁多的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火炮、导弹发射车等装甲战车。与此相适应,各种反坦克/ 反装甲武器也日益呈显多样化的趋势。八十年代新列装的“阿皮拉斯”(APILAS)、“劳”(LAW) 、“铁拳”(Panzerfaust)3、AT4/M135等火箭筒已在许多国家推广使用,更新颖的SRAW、ACTCP 、AB2 等项目又在积极进行中。反坦克炮在西方遭到多年冷落后,如今又东山再起,备受青睐。美国与西欧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竞争剧烈,异彩纷呈,第二代导弹的改进型产品层出不穷,仅“陶”(TOW) 式导弹至少已有六种改型,甚至在不少国家日渐淘汰的无后坐力炮,也在重新引起注意。而“铜斑蛇”、“萨达姆”(SADARM)、“默林”(Merlin)等制导炮弹,更是琳琅满目, 多不胜举。
随着武器种类的不断增加,一些国家的反坦克武器装备序列也将进一步扩展。
通过各种技术途径,提高武器毁甲效能
威力不足是目前大部分反坦克武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此各国在研究下一代反坦克武器时都十分重视通过各种技术途径,改进或完善战斗部设计,提高其摧毁各种不同装甲的效能。爆炸式反应装甲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串联式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发展。不但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将普遍采用串联式战斗部,而且不少反坦克火箭筒也将采用。与此同时,发展相对地落后于空心装药战斗部的超高速穿甲技术近年来也得到显著发展。不但大口径火炮已普遍采用尾翼稳定式超高速穿甲弹, 而且中、小口径武器也越来越广泛地配用了新式穿甲弹。一些新式反坦克导弹则综合利用了炮弹的高速飞行和导弹的制导精确的优点,采取超高速穿甲的方式, 从而精简了制导系统,提高了作战效能。爆炸成形战斗部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有力地推进攻顶装甲武器的发展。
增大武器作用距离,扩大武器使用范围
为适应纵深打击的需要,许多新式反坦克武器明显增大了射程。第三代远程反坦克导弹的最大射程从4,000 米增至5,000 米, 有的达到7,000 ~10,000。新一代155 毫米精确制导炮弹射程增至22~29公里, 正在研究中的203 毫米炮弹(AIFS)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和红外/ 毫米波寻的器,最大射程预期达到70公里。
与此同时,为适应城市巷战的特殊需要, 步兵轻便型反装甲武器则希望进一步缩小射程, 近程和超近程武器正引起更大重视。美国海军陆战队要求SRAW近程反坦克武器最小射程17米, 法国陆军提出的超近程反坦克武器最小射程15米, 大体相当于城市街道的宽度,便于居民地巷战时使用。一些反坦克导弹还将配用多种不同功能的战斗部或发射装置,便于改装成空- 地、地- 空、空- 空导弹,攻击坦克以外的其它各种轻型战术目标。
改变传统习惯,攻击方式趋于立体化
长期以来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争斗采取正面较量的方式, 结果导致坦克前装甲不断加厚与反坦克武器口径不断增大。以瑞典“比尔”(Bill)RBS56导弹为代表, 许多新式反坦克武器开始采取攻顶装甲的方式,坦克顶部装甲薄弱,并且将近60% 的面积很难挂装爆炸装甲,因此改用攻顶装甲方式可获得更好的毁歼效果。目前不但在新式反坦克导弹的设计中广泛采用,而且在一些射程仅数百米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中也已开始采用。与此同时,各种野战火炮和迫击炮发射的精确制导反坦克炮弹也普遍采用了攻顶装甲的方式。大部分身管火炮和多管火箭发射的布雷弹, 则主要用于破坏坦克底部装甲或履带等行动装置, 随着攻顶装甲和攻底装甲武器的大量出现,坦克与反坦克武器之间的争斗将进一步向立体化的方向发展。
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反坦克武器超于制导化、智能化
新一代反坦克武器将更广泛应用微电子学、高速计算、光导纤维,光电传感等高、新技术,发展成可以自动搜索、跟踪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法国率先在射程仅6,000 米的“埃里克斯”(Eryx)武器上采用制导方式;美国的近程反坦克武器也已有多种制导方案。不少新式火箭筒将配用光电传感装置和高速计算装置,可以不用射手操作自行探测目标和控制瞄准射击。新一代制导炮弹将用全自主制导方式取代半主动制导方式, 射弹飞离炮口后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即可自动搜索、跟踪目标、真正实现长期以来寻求的“打了不用管”的要求。一些国家还在研究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高度智能化的反坦克机器人,它们于二十一世纪投入战场使用后,将使未来的反坦克战面貌换然一新。
中国现役的反坦克单兵武器主要有:
1、PF98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于1990年批量生产并陆续装备部队。PF89式火箭筒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威力大、精度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击毁T72坦克的复合装甲。
PF89式火箭筒由火箭破甲弹和火箭发射筒两大部分组成,在发射筒中80%的零件为塑料件,该型火箭筒全长90公分,发射筒重186公斤,火箭弹口径80毫米,空心装药战斗部采用双锥变壁厚的药型罩,弹重184公斤,武器系统全重37公斤,直射距离200米,破甲厚度180毫米/65度,垂直破甲深度630毫米。PF89式单兵火箭筒可以装备能击毁轻型装甲车和杀伤人员的多用途火箭弹(A型弹),和用以攻击反应装甲的串联战斗部火箭弹(B型弹)。
2、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该火箭筒于1998年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分为连用型和营用型两款,均配有破甲火箭弹、多用途火箭弹、云爆火箭弹和攻坚火箭弹等类型弹药,可打击多种目标,120毫米的口径堪称单兵大炮,性能先进、精度较高。
该型号发射筒重10公斤,破甲火箭弹重63公斤,多用途火箭弹重75公斤。营用型使用破甲弹有效射程为500m,使用多用途火箭弹有效射程达1800米,发射速度4至6发/秒,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6度至
30度,反应时间小于10秒。破甲火箭弹使用串联战斗部和电子延时机电引信,战斗部垂直静破甲厚度800毫米,可用于打击披挂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和装甲车。
3、PF98(A)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针对PF98式火箭筒存在的一些缺点,在2006年我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与优化,并定型并命名为PF98A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PF98A的性能较PF98式的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质量更轻、操作更简单、通用性更好等方面,PF98A式的发射筒由PF98式的10公斤降到了7公斤左右,微光瞄准镜实现了营连型的通用,质量由285公斤降到了12公斤,连续工作时间由7小时提高到了40个小时以上,其使用的弹药也有改进,脚架也经过重新设计。
4、DZJ08式单兵多用途攻坚弹武器系统。它是采用封闭式平衡抛射发射原理的肩射武器。DZJ08式80mm单兵多用途攻坚弹系统主要由发射具和攻坚弹组件两大部分组成,全长971公分,攻坚弹采用两级串联战斗部,弹径80毫米,弹丸重165公斤,武器系统重质量75公斤,初速172米/秒,破甲厚度25毫米/65度,破墙孔直径50公分,表尺最大射程300米。
大家都知道,有坦克就有反坦克导弹,同样,反装备武器指对付敌方各种武器装备的武器。这些反装备武器目前只是在探索中,主要有“粘黏性”武器、“溜冰场”武器、“泡沫性”武器、“侵蚀性”武器及油料凝结剂。“粘黏性”武器是一种粘性非常强的化学制剂,由飞机喷洒在敌方机场跑道或道路上,使这些设施不能使用;或者直接喷洒在敌方的武器装备上,把它们粘住无法使用。“溜冰场”武器是一种超滑物质。用它喷洒在敌方交通线上,让那些交通线变成“溜冰场”,从而使敌装备无法行动。这种超滑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及其衍生物,它不仅几乎没有摩擦系数,而且不易清洗掉。“泡沫性”武器是一种特殊性能的泡沫剂,快速喷洒后,形成特殊的泡沫,致使作战人员和车辆无法行动。“侵蚀性”武器也是指一种特殊物质。将它喷洒在道路上能够使车辆轮胎爆裂。油料凝结剂是一种化学制剂。它能使燃油在常温下迅速凝结成胶冻状,进而使坦克、装甲车及其它各种车辆的发动机无法启动。在未来的战争中,反装备武器会大显身手的。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的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时间要长得多,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 特点(1)电磁推动力大,弹丸速度高。电磁发射的脉冲动力约为火炮发射力的10倍,所以用它发射的弹丸速度很高。一般火炮的射击速度约为08千米/秒,步枪子弹的射击速度为l千米/秒。而电磁炮可将3克重的弹丸加速到11千米/秒,将300克的弹丸加速到4千米/秒。有的专家甚至预言,将来的速度可达100千米/秒。速度对于天基反导弹系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栏载器速度越高,不仅拦截的效率高。而且可大大减少天基武器的数量。 (2)弹丸稳定性好。电磁炮弹丸在炮管中受到的推力是电磁力, 这种力量是非常均匀的,而电磁推力容易控制,所以弹丸稳定性好,这有利于提高命中精度。 (3)隐蔽性好。电磁炮在发射时不产生火焰和烟雾,也不产生冲击波,所以作战中比较隐蔽,不易被敌人发现。而且,它采用低级燃料作能源,而不是常规火药。这有利于发射阵地的安全、 (4)弹丸发射能量可调。可根据目标性质和射称大小可快速调节电磁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弹丸的发射能量。 (5) 比较经济。与常规武器比较,火炮发射药产生每焦耳能量需要10美元, 而电磁炮只需要01美元。如果与其他太空武器相比,电磁炮就更经济了。 美国海军10日宣布成功试射电磁炮,这种电磁炮的炮弹速度达5倍音速,射程远达110海里(200公里)。所产生的能量,分别达33兆和32兆焦耳,打破于2008年创下的10兆焦耳纪录。1兆焦耳能量相当于1吨重汽车以时速160公里行驶。除威力外,33兆焦耳下发射的炮弹射程是现在常规武器的10倍。美军最终实战配备目标是64兆焦耳级电磁炮,届时射程最远可达321公里,可让军舰在敌舰射程范围外发动攻击。
抗战中,中国军队有几种反坦克炮:
1、德国PAK36反坦克炮
1936年,国民党政府再次向德国订购了大批军火,其中包括120门PaK35/36。到1937年初,这批反坦克炮连同12万发炮弹运抵中国,开始列装国民党正规部队。该炮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色曾在400米外击穿过日军的97式坦克等装甲车辆,比起日军的同类产品丝毫不弱于下风。
2、自制的30年式50倍径37毫米反坦克炮
民国政府希望通过自产来提高37毫米炮的产量。他们找到了莱茵金属在瑞士的分公司---苏洛通公司的样炮和图纸,于194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该炮因为大多数部件还是需要进口所以生产了94门以后只得草草收场。
3、捷克VZ34 37毫米反坦克炮
——战斗全重364公斤,发射普通穿甲弹时初速750/秒,可击穿1000米外33毫米装甲
一、头盔装备。头盔不再只是一个保护工具,而是成为战士的第二大脑。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安装一部微型无线电、一个话筒和一副耳机,便于士兵同战友和指挥官联系。头盔上部的雷达装置将报告士兵所处的确切位置,在右眼前方的分子观测器能够显示出武器种类。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特种部队和精锐的陆军步兵部队装备了新的轻型军用头盔。每顶头盔的造价大约是63美元。与传统的作战头盔相比,这种头盔有很多优点。它不仅舒适可靠,而且还拥有很好的通信能力。该头盔的防轻度撞击能力比陆军和特种部队曾使用的任何头盔都好。这种头盔是特种部队司令部用来装备摩托和越野车的唯一冲击式头盔。较高的帽檐为使用人员提供更宽广视野。使用这种头盔,当全副武装的使用者卧倒时仍然能对目标进行打击。该头盔的防震系统拥有一些特殊组成成分,它们能增强头盔的耐久性。
二、肩背装备。士兵将肩背一台小电脑和先进的多媒体系统。目前,摩托罗拉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种微型电脑。为了能够更舒适地使用电脑,在军服的皮带上将装备一个小鼠标。这样,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将成为士兵佩戴在腰、背、肩和头部的最一般性武器。这些装备将使士兵与陆军装备的一些最先进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直接联系起来。此外,士兵还会配备一个背包与接线系统,其他子系统则可插在这个系统上,包括一个无线电台。
三、夜视装备。目前,美国陆军配备的最先进的夜视装备是AN/PVS-14型单筒夜视镜。该夜视镜的分辨率为13圈/弧度,重04千克,使用灵活,既可带到头上用单眼观察,也可手持观察或安装到步枪上。如果不需要的时候,士兵甚至可以把它随心所欲的从头盔上取下来。它还可以作为手持观察设备,也可置于轻武器(如M-16/M-4步枪)瞄准杆上作为步枪的瞄准具使用。除了安装在M4A1卡宾枪上之外,还可安装在M4A1卡宾枪的特种作战改进型上,以及在M240和M249B班级自动武器、M16A2和M16A4步枪上使用。其独特的防水设计使其可以在20米深水下使用。夜星双筒夜视镜,能够在白天或黑夜中使用,使战场上的部队不用受昼夜两套夜视镜的重量和体积之累。这种夜视镜把一个三代像增强管、一个人眼安全激光测距机和一个数字罗盘集成为一个手持式轻型夜视设备。这些系统把目标范围显示在目镜显示器上,并有一个RS-232数据接口,可将范围、方位、俯仰数据传送给战斗计算机,计算机确定目标范围后提供给火控系统。
四、M4/M4A1式556毫米卡宾枪。M4/M4A1式556毫米卡宾枪可以说是美军现役装备中最适合单兵的轻武器。该枪最大特点就是重量轻、体积小,并具有M16步枪的火力和精度,既可作冲锋枪用,又可作步枪用。其改进型M4A1则形成了一种模块化武器系统,配用了多种适合单兵的附件。M4/M4A1式556毫米卡宾枪由M16A2式步枪派生而来,属于轻量型和缩短型枪,该枪与M16A2式步枪基本相同,有85%的零部件可与M16A2式步枪互换,因而也大大简化了武器的训练、维修和后勤供应。该枪体重254千克,有效射程600米,采用伸缩式枪托,火力猛,射击精度高,配装的新型比赛型瞄准具可在800米射程上进行风偏和射角调整。
五、SR-47式突击步枪。SR-47式突击步枪是阿富汗战争催生的产品,当时为了解决美军士兵在地道战中随身携带弹药不够的问题,美国奈特军械公司在M4/M4A1式卡宾枪的基础上研制成一种发射762×39毫米苏式枪弹、弹匣与AK-47式突击步枪通用的突击步枪。目的是使美军士兵在子弹耗尽时可以使用从战场上拣来的AK-47步枪的弹匣使用。
六、M82A1式127毫米反器材步枪。 目前,美军装备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主要是M82A1式127毫米反器材步枪。该枪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一举成名,并引发了世界各国装备大口径狙击步枪的热潮。M82A1式反器材步枪也由此成为众多反器材步枪的参照标准,主要用于狙击和杀伤敌方远距离上的有生力量。该枪全枪质量129千克,弹匣容量10发,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击发后,火药气体一方面推动弹丸沿枪管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又同时作用于弹壳底部,并将推力传给枪机,再由枪机闭锁凸笋传给枪管节套,最后通过枪机体传到枪机框后部。
七、贝内利M4超级90霰弹枪。在美军2000年的"三军战斗霰弹枪"选型中,由德国HK公司和意大利贝内利公司联合研制的M4超级90霰弹枪凭借其优异的性能一举中标,成为美军最新的制式霰弹枪。美国国防部一次订购了25000支,目前仍在交付之中。有报道称美军在阿富汗清扫洞穴的战斗中已经使用了该枪。M4超级90霰弹枪除了采用导气式、自动装填机构及枪管下的2个活塞以外,大部分结构都来自M1和M3超级90霰弹枪。该枪还增加了两套活塞系统以减小武器后坐。
八、"掠夺者"近程反装甲武器系统。该武器系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和便于单兵携行的特点,并具有低烟、低后坐、低噪声软发射能力,可以有效对付近距离目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巷战武器。"掠夺者"导弹全系统质量仅91千克,长11米。弹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采用软发射方式,最小射程为17米,最大射程750米,飞行速度可达300米/秒。制导体制是光学瞄准加惯性自动驾驶仪,具有"发射后不管"的作战能力。它具有直接攻击和攻击顶部装甲两种攻击方式,可用于摧毁目前和未来主战坦克以及掩体和工事等目标。
九、狙击手探测技术。目前,美国已开发出主要采用声测、红外和激光等原理的狙击手探测技术。这种系统有单兵佩挂型、固定设置型和机动平台运载型。该系统为固定设置型,采用2个置于保护区两侧的传声器阵列或6个分布在保护区内的单向传声器。传声器通过电缆或射频链路与指挥节点相连。为了准确定位,需事先确定传声器的距离,精度要在1米以内。
十、隔墙探人技术。 隔墙探人技术可以提高城区作战人员的态势感知、侦察与探测和生存能力。美国目前已开发出利用静电场、超低频电磁能、雷达生命特征信号监测、超宽带雷达原理的探测技术。在利用静电场原理的隔墙探人技术方面,美国研制的"探人器"利用人体能产生静电场以及两个极性相反的静电场之间存在着吸引力的原理进行工作。使用时,操作手用"探人器"对四周进行扫描。当前方有人时,"探人器"的静电场与人体静电场产生引力,将"探人器"天线拉向人所在的方向,使"探人器"对向人,识别出匹配的静电场。"探人器"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用于探测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目标。已研制出的"探人器"样机重045千克,用9伏电池供电,可使用3~4天,能探测到120~140米距离内的位于墙壁后的人员。
十一、微小型无人机。微型和小型无人机可以由特种作战部队随身携带,需要时发射升空,对侦察死角进行及时、有效的空中监视和目标捕获。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实验室和海军研究实验室联合研制的"龙眼"小型无人机,仅重19千克,可以分解成5部分,装入士兵的背包。该无人机可以自动飞行和降落,能根据航线点迹飞行,或者在飞行中接收便携式地面控制站发出的更新指令信息,续航时间1小时,最大航程10千米。机上可以携带昼用照相机、红外照相机或微光照相机。
十二、发射后不用管的"标枪"反坦克导弹。 "标枪"反坦克导弹是美军为适应城市作战的需要,新研制成功的便携式、具有"发射后不用管"能力的反坦克导弹,是一种性能十分出色的第三代反装甲攻坚武器,主要用于摧毁近距离的敌方坦克、战车和坚固工事。其主要特点是不占编列装,可根据需要配发战斗分队;采用了顶攻和直接攻击两种攻击模式,对现役主战装甲有较大的歼毁概率;采用两级串联战斗部,破甲能力增强;配备了第二代前视红外侦察装置,有较强的夜战能力;使用方便,反应迅速,能够在有限空间发射。
十三、穿甲力强的反装甲新型火箭筒。该火箭筒是单兵一次性使用的反装甲/攻坚武器。其主要特点是重量轻、携行方便,步兵可携行数具;使用简单,操纵容易,射手无需长时间培训;威力大,目前火箭弹破甲厚度为400毫米,破甲能力达700毫米以上,命中目标后伴有致盲强光和燃烧作用;采用了无坐力炮原理发射,发射特征不明显,射击位置不易暴露;可以根据目标性质,选择破甲弹和两用弹,破甲主要用于摧毁装甲目标,两用弹主要用于摧毁坚固工事
以上就是关于坦克的反应装甲防御原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坦克的反应装甲防御原理是什么、坦克武器的发展趋势是、请问在中国现役的反坦克武器都有哪此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