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的表现

南红是什么2023-05-04  40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包括:

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③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④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伍。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目前这种“新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日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阶段,我国港台等地也从劳动密集型的阶段开始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尤其是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生产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为进一步的国际分工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正是这个时候,我国加速对外开放,参与了国际分工,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其产业链条连接到我国沿海。自此,我国工业化的节奏如快马奔驰。改革初期,农民自发创造的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直至加入WTO,外资快速登陆我国沿海城市,建立了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吸纳了数量极大的农民进城,农民工在第二、三产业中成为主力军。中国工业化进入了农民工时代。

然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民的转型却很不彻底,只是实现了半个转型。农民转型为农民工,职业是工人,身份是农民而非市民,处于转型不彻底的中间状态。农民进城后,融入城市的步伐因为户籍制度和城市社会保障等问题而停止。社会保障对市民和农民来说差别悬殊,是完全不同的二元体制,而户籍制度是一种区分城乡社会保障最有效的方法。几十年来,农民工依旧被迫背负着原先的身份在城市流动,对许多重大的切身利益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获得切实保障。企业把规模的扩展寄望于源源不断的新的农民工队伍,而不是培养和提升农民工的技能,使得农民工的素质不能随着工业化同步上升,难以从简单劳动力升格为人力资本,其劳动在竞争中缺乏增值潜力。由于城乡差距太大,生产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多差别,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一个适应期,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很难短期对接。

半转型制约着工业化继续推进。农民工在城市的转型停滞,使得仍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能继续向城市转移,进入到新一轮工业化。农民工的现状是在乡农民对未来的期待。如果城市只是农民工打工挣钱的地方,而不是可以定居生活的地方,甚至进城打工多年最后还不得不回归乡下,他们又何必匆忙出来呢工业化和农民工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工业化程度和劳动力技能水平高低是密不可分的。农民工不能从简单劳动力升格为人力资本,使得劳动力技能滞后于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工业化也难以升级,难以进入自主创新时代。

中央政府为此推出了或正在酝酿相关制度,城乡社会保障也逐渐在朝着统一的方向推进,户籍制度在不少城市已有松动的迹象,这都是积极的信号。如何使之形成合力,有效地解决各方的利益则需要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让收入底层有希望打拼上来,是人们看待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化程度的主要风向标。对于处在经济底层的农民来说,有机会通过努力改变生活,改变命运,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分享工业化和现代化文明的成果,有这样的梦想,是激励他们的主要动力,也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1918),经济大萧条(1929)还没有到来。美国在一战前期大发战争财,后期参战,捡了个便宜,之后赢得了发展经济的宝贵时机。

由于一战的残酷,使得很多人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失去信仰,放浪形骸,沉湎于享乐。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

用当时流行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这个时代表面的奢华背后隐藏着空虚和无奈。

90年代大事件

1990年,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分裂45年的德国终于统一。 ·

1991年1月17日,巴格达时间凌晨2时40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行动”的大规模进攻,战争以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终。 ·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开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1992年6月9日、15日,日本参、众两院分别通过允许向海外派兵的法案。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简单说,一百年是一个世纪,每十年为一个年代

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year of our lord),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不过,有人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而以后的世纪则为100年,如果按照这种定义的话,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

年代:一个年代为十年,指连续的十年,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年代的划分为,依照公元纪年年份,可以被10整除所在的年份的相邻十年为一个年代不过,对于年代的具体划分却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例如20世纪60年代,通常指1960年至1969年这段时间的连续10年,但也有人认为应指1961年至1970年这段时间的连续10年

20世纪90年代是指 1990至1999年这连续的十年

第一轮下岗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绝对比重。但由于管理落后等诸多原因,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冲击,重组后不得已进行重组后的必要改革措施而引起的职工下岗。

第二轮下岗潮是2014年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声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015年11月7日,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出席第二届“人大老博士论坛”,表示由于国有企业改制等因素,要做好第二轮下岗准备。

自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衰退状态,人民币贬值,许多企业倒闭,一些外国企业从中国大陆撤出,致使大量人失业或下岗。

扩展资料:

下岗潮出现的原因:

1、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一种客观反映。

2、其历史根源在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

3、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直接后果。

4、是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的突出反映。

5、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岗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岗

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1990—1999年。年代先期定义与世纪划分方法相同,即每个世纪每十年为一段,第几个十年即为第几个十年代,首年为年代之首。此种并无一十年代和十十年代,而以世纪初和世纪末表示。

2、比如:1901~1910是20世纪初;1911~1920年是20世纪20年代;1981~1990是20世纪90年代,1991~2000是20世纪末。此种定义在近十几年因不便捷很少应用,而采用容易理解美式的80s,90s这种方式,即将1980~1989定为80年代,1990~1999定为90年代。

变化:简单说,就是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也就是所谓“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日本、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影响 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另外,它促进了世界大国关系的缓和尤其是为了对付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和突发性自然灾害、艾滋病和水资源的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同时它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总体上有所增强,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知识经济也开始兴起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原因: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但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大国关系深入调整,进入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新的发展时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以上就是关于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的表现全部的内容,包括: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的表现、为什么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时代背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879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