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一营男演员


薛景瑞 饰 郑三炮

简介 绰号哑巴,特一营狙击手

信鹏 饰 高勇智

简介 绰号大个子,特一营机枪排排长

王韬 饰 刘天童

简介 绰号大狗,特一营尖刀连连长

柳小海 饰 赵云峰

简介 特一营教导员

张进 饰 孙嘉谋

简介 绰号小诸葛,特一营副营长,方芳丈夫

李明启 饰 廖母

简介 廖光义母亲,廖真真奶奶

吴京安 饰 廖光义

简介 国民革命军暂编56军军长,廖真真父亲,于泰安五峰山一役牺牲

林浩 饰 小四川

简介 特一营小兵

杨舒 饰 廖真真

简介 乳名铁蛋,廖光义女儿,喜欢周天翼

徐佳 饰 周天翼

简介 绰号周疯子,国民革命军暂编56军特一营营长

卡尔 饰 罗伯特

简介 英国路透社战地记者,艾窝窝丈夫

谢仙 饰 艾窝窝

简介 战地记者,罗伯特妻子

孙岚 饰 熊太太

简介 国军将领熊百万之妻

张澎澎 饰 梦菲

简介 本名秀田贞子,日本关东军特高课高级间谍

侯杰 饰 小岛

简介 日军矶谷师团第十联队特种作战大队少佐

陈美霖 饰 方芳

简介 孙嘉谋妻子

王春宇 饰 罗松林

简介 绰号哨子,特一营队员

马仑 饰 吴老四

简介 绰号老猫,特一营队员

杨山 饰 李有才

简介 绰号半仙,特一营队员

王霏 饰 刘世仁

简介 绰号诗人,特一营队员

夏侯镔(友情出演) 饰 周同

周惠林(友情出演) 饰 王铭章

宁晓志(友情出演) 饰 池峰城

魏志勇 饰 于学忠

简介 国民革命军第51军军长

王长林 饰 坐地炮

简介 徐州鼓楼区警察局局长

门光伟 饰 张自忠

简介 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兼第59军军长

杨鹤云 饰 李云芳

简介 八路军129师师属侦察连排长

刘殿洲 饰 刘士毅

简介 国民革命军第31军军长

敖杨 饰 赵老虎

简介 国民革命军第31军114团团长

洪卫 饰 熊百万

简介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31师副师长,原西北军孙连仲旧部

魏志强 饰 日野

叶挺 饰 赤柴八重臧

李虹辰 饰 谢志国

孙美玲 饰 柳红

范玉星 饰 白崇喜

李又麟 饰 李宗仁

徐风 饰 赵渭滨

何继昌 饰 孙连仲

卢星宇 饰 张宣武

傅程鹏(友情出演) 饰 赵国栋

刘忻 饰 倪祖耀

王超 饰 汤星义

李海东 饰 陈大庆

尹力 饰 孙震

刘鑫 饰 李满仓

岳建刚 饰 李大头

寒羽 饰 庞炳勋

杨必哲 饰 刀疤脸

龚高飞 饰 赵副官

李宏伟 饰 花谷良作

王宏伟 饰 钢蛋

刘增鑫 饰 田村

王文珠 饰 小云

于歌 饰 野上

鲁军 饰 堤不火贵

韩荣轩 饰 矶谷廉介

陶立新 饰 王冠五

李泽晓 饰 高鸿立

李运中 饰 王震

石强 饰 汤恩伯

赵毅维 饰 孙师爷

杨豪 饰 孙老冒

许玉容 饰 玉珠

简介 日本女间谍

郭云龙 饰 少将师长

马国华 饰 吴师爷

李俊 饰 仵德厚

王立彬 饰 孟团长

徐小恪 饰 吕天龙

赵野 饰 藤原

角色:老猫 扮演者:马仑

演员简介:马仑,1963年2月26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学院,金英马影视签约艺人。1991年,出演了首部作品《毛泽东和他的乡亲》。1994年,主演都市爱情剧《都市放牛》。1996年,参演抗战作品《截杀香阁寺》。1998年,拍摄女性题材励志剧《北京女人》。

角色简介:老猫老猫有血性的四川兵,为人正义不拘小节,处处喜欢照顾小四川,搞笑而又硬汉!激烈的战斗令特一营同样面临命运中的最后一战。全营官兵兑现了许给王铭章的诺言,用生命保护下了小四川,而小四川也用生命立起“特一营”的战旗,直到胜利。为了不拖累小四川,老猫把自己身上一直用来保命的铁皮脱下来交给了小四川,要小四川自己逃命,小四川悲痛月,给老猫磕了一个头,随后转身离开。

剧情简介

1938年,日军沿津浦线南进,企图合围徐州。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56军军长廖光义,奉命放弃津浦线重镇济南,不战而退,其属下原警卫新一营营长周天翼,在兄弟义气与民族大义之间,最终选择了大义,率部脱离廖光义奔赴抗日前线,遭血腥围剿。周天翼率部突出重围后,又在明光被桂系第31军当作“叛军”集体缴械,三百多号弟兄命悬一线。廖光义之女廖真真,性格刚烈,对周天翼心生爱慕却一直未能如愿。周天翼率部“叛逃”后,她一同前往,酷烈的战争最终击碎了她的所有梦想。从明光到滕县到台儿庄,周天翼和特一营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不容任何侵犯。

摘录:

 汤恩伯在抗战中最辉煌的一页就是台儿庄会战。孙连仲正面死守之下,汤部20军团从矶谷师团背后杀出。关麟征、陈大庆一班精锐,如狼似虎切断日军退路,只杀得日军掉头一直跑到绎县。被切断的日军据村顽抗,被汤部放火大烧东洋烤老鼠,痛快淋漓。(也有说汤并未放火,而是日军弹尽援绝之下效仿战国苏我氏焚宅集体自杀)第一次徐州会战中国大胜,武汉的民众纷纷欢呼李宗仁司令长官要把鬼子赶下海了,全国士气大振。

著名记者罗伯特·卡帕当时恰好在徐州前线,通过他的作品,“台儿庄”的威名天下传扬,照片上日军遗弃的累累坦克更记录了中国人英勇的战绩。

在台儿庄,汤恩伯也开始第一次受到了舆论的质疑,认为他存在见死不救,任滕县守军王铭章部殉难,以及对日军背后出击不够积极的问题。

也曾有军事历史学者谈到他曾经“用尺子一寸一寸的量过”当时的军用地图,观察汤部的行踪,结论是汤恩伯当时并无消极举动,而是尽了全力。

我个人的看法,这个阶段汤军的情况应该从两个角度分析。

第一个,就是汤恩伯出击矶谷师团背后,解台儿庄之围是否故意拖延。

这里面汤恩伯受到责难的原因是矶谷在汤恩伯的正面一度只放一个大队,而李宗仁屡次催促,汤恩伯始终未按照李宗仁的要求尽快出击。

个人认为,汤恩伯即便拖延,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首先看看日军放一个大队阻挡十万汤军的做法。有人认为汤恩伯畏敌如虎,不敢进击,这或许是对日军作战特点不了解的一种看法。实际上日军以一个大队为战役中典型的完整作战单位,放一个大队在汤的正面,并不是期望它能挡住汤军,但足以拖住汤军,要迅速吃掉日军一个完整的大队并不容易。

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日军掩护全军退却,也只用矢野桂二一个大队,结果成功撤退。汤军就算战斗力强,还没有瓜岛上范德格里夫特的兵力、火力、机动能力。日军用一个大队牵制汤军,这个自信并不过分。一旦在日军还没有全力投入正面作战时汤军和日军这一个大队咬上,日军依靠其机动能力是很容易在平原上调动足够兵力和汤军交手的。

汤军出击的时机,可谓拿捏得相当好。晚一点,台儿庄失守,汤就变成了锦州战役中的廖耀湘,早一点,日军还有余力掉头,只能打成顶牛,却不能战胜。汤军团出击,正是在日军一拳打出,手臂完全伸直的瞬间投入战斗,所谓致命一击,对台儿庄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的观点只代表个人,但胜利者是不受责难的,对汤按照自己的节奏投入台儿庄增援作战,我想不应该太过苛责。

第二个问题就是救援滕县。

汤恩伯有没有力量救援滕县?我的看法他是有的。他离滕县并不远,守军甚至一度可以听到汤军的枪声,但他却越打越远,被戏称为“游动哨”。参看张自忠之救庞炳勋,汤恩伯显然是未尽全力。

这里面就要涉及到汤恩伯如果全力救援结果如何。

鉴于日军锐气正盛,汤部和矶谷师团正面交手未必能够取胜,但救援王铭章脱险应该可以办到。只是这样一来,第一汤部要打一场硬仗,损失不会小;第二,汤部可能被粘在滕县,从机动兵团变成守御兵团。

从军事地图上看,汤恩伯的选择也有有利于整个战局的道理。三战区李宗仁所部可算大杂烩,兵力虽然不少,能作为机动主力的部队并不多。孙桐萱的鲁军在韩复榘死后奉命反击鲁南,大汶口战役显示攻坚能力不足,且韩刚死,这支部队的忠诚度还是个问题;邓锡侯、孙震的川军虽然勇敢,但装备太差;孙连仲善于防御,是北线支柱不可轻动;张自忠善于进击,但是在南线对付坂垣;樊菘莆善战但和李长官不和;滇军还在路上;沈鸿烈、刘镇东杂牌部队兵力不足,只能担任游击。

只有汤恩伯部,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最适合担任战役预备队,对日军进行进攻作战。如果汤部在滕县被粘住,李宗仁能够实施机动作战的部队还真不好找。

所以,汤恩伯保存实力,对于日后的台儿庄大捷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

然而,理由是理由,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南口那个不计利害,拼死打硬仗的汤恩伯在渐渐消失。汤恩伯开始更愿意打“巧仗”,而其骄横跋扈的一面也开始暴露。滕县、台儿庄两战,汤恩伯的决定有他的道理,但都需要坐视友军的大量伤亡无动于衷。我的看法这不是一个巧合,而是汤恩伯心灵中冷酷一面的体现,坐视友军灭亡等待自己成功的机会,或许有时合于兵法,但不能不说其消极影响也是很严重的。汤恩伯一生崇拜曹操,曹操对于屠城和权术的看法未必不是他所暗许的。那么,牺牲王铭章还是牺牲自己,就很难说汤恩伯是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自己利益的角度考虑了。或许他很满意自己这种慈不掌兵的风格,但是从此以后汤部因为这种风格在战场上总是和友军格格不入,其中的利害,就不好说清了。

吞并王劲哉部,是汤在徐州会战之后作的另一个微妙的变化。

王劲哉是杨虎城部将,128师师长,归属汤恩伯军团指挥。汤恩伯乘机吞并王部主力,王帅少量部下离开汤部,到湖北组建半独立王国去了。吞并王劲哉,开汤恩伯扩大实力的先河,表现了抗战中期开始后,汤恩伯对实力的渴望。为汤恩伯成为中原王写下一条暗线。

随枣战役,汤恩伯所部表现依然值得称道,李宗仁摆下口袋阵,汤恩伯和台儿庄一样担任包抄任务,在截击日军后退的战斗中斩获不少。李宗仁却回忆汤恩伯不听指挥,出击过晚,致使日军主力顺利东遁,认为如果汤恩伯及时出击“日军机械化部队在襄花公路上或许永无东归之日”!

李对汤的指责似乎有些过分,因为日军口袋外当时留有强大机动兵力。如果两面夹击扎紧口袋的汤恩伯,汤会腹背受敌,恐怕鹿死谁手很难说。当然汤恩伯也不是没有胜望。

可以看到,汤恩伯这时已经相当回避风险太大的战斗,且依靠自己的中央嫡系关系无视李宗仁的指挥,他要等到日军主力大部东撤,才出来捡便宜。日军被封闭的兵力少,他也就没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了。战果虽然不大,风险要小得多。

当然,打的还是胜仗,只不过汤恩伯的仗是越打越“巧”了。如果说抗战军兴的时候汤不乏以身报国的勇气,那么,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这种刚勇之气,也在渐渐衰微。这不是汤恩伯一个人的问题,要说,也可以算当时一个社会问题了。

汤恩伯身上的黑和白,就这样慢慢地发生着量变。

9月,湖南卫视响应国家播放反法西斯题材电视剧的号召,上映了抗日大剧《我的特一营》,剧中,特一营营长周天翼绰号周疯子,用别人的话说叫见谁就咬,但是在国家危亡关头,毫不迟疑,为了抗战脱离兄长廖光义的指挥,毅然奔赴抗日前线,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中国不容侵犯”的事实,那么幕后周天翼的扮演者徐佳都有哪些精彩花絮呢?接下来365语录台词网为您介绍一下我的特一营幕后花絮。

    徐佳饰演周疯子 幕后做足功课

电视剧《我的特一营》讲述的是1938年,台儿庄大战前夕,齐鲁英雄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剧中,徐佳饰演的特一营营长周天翼,在民族大义面前放弃兄弟情谊,率部脱离兄长廖光义奔赴抗日前线,从明光到滕县再到台儿庄,他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中国不容侵犯”的事实。对于该剧的拍摄过程,演员徐佳也感慨颇多,他表示:“这出戏强烈的兄弟情尤其令人动容,每个人物的牺牲都是一出壮烈悲壮的大戏。”此外,激烈的战争场面是这出戏的另一看点,“我们就在山东的台儿庄附近取景,精彩的爆破戏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台儿庄战役。”

据悉,演员徐佳为了更加真实的演绎周天翼这个角色做足了功课,查阅了许多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反复揣摩。《我的特一营》对于徐佳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人生经历,徐佳也表示,这次的拍摄经历真实的仿佛自己真的置身在当时的战争年代,这部作品不仅让自己对于中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周天翼历史原型

《我的特一营》廖光义作为军长奉命不战而退,其属下原警卫新一营营长周天翼脱离廖光义奔赴抗日前线却遭到血腥围剿,突出重围后又在明光被桂系第31均当作叛军集体缴械。剧中的明光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边缘,现为南京都市圈的协作城市。而剧中的桂系第31军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的。

《我的特一营》中出现的桂系第31军是历史上真的存在的桂粤军,是桂系、粤系各一部组成的第31均,该军前身是桂系李宗仁所属一部。两广事变后被迫接受蒋军收编,将桂系李宗仁所属部队原辖5个师及粤系第19路军残部合编为五个师,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将其中三个师在南宁合编为第19路军,不久后改称第31军。

周天翼扮演者徐佳个人资料

徐佳1980年11月26日出生于新疆,中国内地男演员,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话剧队。

2001年,首次出演电视剧《芝麻开门》。2007年在**《霓虹灯下的哨兵》饰演小王 。2010年在黄文利执导电视剧《冰是睡着的水》中饰雷鹏 。2011年在青春军旅剧《我是特种兵》饰演班长郑三炮,在《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饰演王艳兵。2013年主演《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饰魔鬼教官雷战 。2014年在抗战励志剧《激战》中饰演关鹏。

中文名 徐佳

外文名 joe

别 名 佳哥、佳佳、徐小佳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星 座 射手座

血 型 A型

身 高 180cm

体 重 76kg

出生地 新疆

出生日期 1980年11月26日

职 业 演员

毕业院校 南京艺术学院

经纪公司 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

代表作品 我是特种兵、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特种兵之火凤凰

“好声音”毛泽少

献唱插曲《如梦》

记者在《我的特一营》音乐阵容名单中发现了毛泽少的名字,这也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毛泽少是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热门人气学员,以一首《下个路口见》一夜成名。

    我的特一营幕后花絮由365语录台词网为您搜集整理,更多精彩请关注365语录台词网!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特一营男演员全部的内容,包括:我的特一营男演员、我的特一营老猫的扮演者是谁、汤恩伯为什么不救廖光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860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