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是古时候人们在生活中流传并信奉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母亲健在时,儿女不能在自己生辰那天庆祝;父亲健在时,作为儿子的不能留胡须。之所以人们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对于很多生活的细节非常讲究礼仪。首先对父母的孝更是体现在很多细节方面,不仅要做到心孝顺,更在行为举止中都需要处处留意。
首先上半句的“母在不庆生”。是因为儿女的生辰之日,实际是母亲的苦难之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都满满体现着女性成为母亲的不易和伟大。特别是在古代那个医疗不发达的时代,女性分娩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可以说,每个女性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孩子的。因此,古代人们觉得为了感恩母亲给予生命,自己生辰这一天,不应该为自己庆祝,而是要好好孝敬母亲。
而后半句“父在不留须”。则是因为在古代,父亲是一家之主,而胡须是威严的象征。当父亲还健在的时候,无论儿子年龄多大,或是已经获得了多大的成就,但是在父亲面前,依然是儿子、是晚辈,始终应该敬重父亲。如果儿子留了胡须,便是有不敬重父亲之嫌。虽然只是一个胡须,然而在讲究礼仪的古人眼中,这就是孝和敬的体现。
古代人们因为思想比较封建,很多事情非常在意表面的体现,因此,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追求表面。虽然这句“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体现的是孝顺的传统美德,但是过度刻意追求便显得有些做作。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在现如今,人们明白,孝顺在心中,更在日常更多陪伴中,而不是一种形式而已。
古时候,医药水平不发达,女性分娩的时候是很危险,很痛苦的。所以古人把自己的生日那天称为“母难日”,就是说,很多年前的这一天,母亲为了生下自己受了许多苦难,用这个方式来表达在自己生日时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
扩展资料
“母难日”的相关出处:
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三:“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意思是说,一个叫刘极斋,字宏济的蜀国人,每到生日都会沐浴更衣静坐一天。说:我出生的日子就是父亲担忧母亲受苦的日子。以此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在日本,子女把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日”,自己过生日那天要请母亲吃饭,向母亲鞠躬。其实,在我们中国古代史书上早就把生日称为“父忧母难日也”。
在佛经上也说过:“亲生之子,怀之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意思是说,对于亲生的孩子,要怀胎十个月,身体如同重病一般,到了快出生的日子,母亲和父亲都处于危险恐怖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难日
就是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时刻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母在不庆生:是说,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这是母亲在鬼门关走一遭才有了孩子的安全降生,所以母亲在世的时候,是不应该庆祝生日的。
父在不留须:父亲是养育孩子长大成人的人,所以父亲在世的时候,不应该留胡须,这样会争夺父亲的地位。
扩展资料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是孝。
体现(孝)的故事:
舜,传说中的远古部落联盟首领,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以上就是关于老人常说“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有何意思有何依据全部的内容,包括:老人常说“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有何意思有何依据、为什么都说自己的生日是母难日。、“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