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一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2、这首诗出自晚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意思是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3、具体原文如下: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达了作者离开京城的忧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但是仍然想要为国家出力,想要效忠于国家的爱国情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有着非常丰富的寓意,成为千古名句。”原文:己亥杂诗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扩展资料:
落红不是无情物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己亥杂诗》第五首,全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滋养新的鲜花。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它化作春泥,也甘愿帮助美丽春花的成长。
这两句诗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腔热情。
《已亥杂诗之一》
清·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青山处处埋忠诚骨,为什么需要战场马革裹尸还。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龚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行者。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1)“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
白话译文:此地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岳飞坟前以白鐡铸造的秦桧夫妇像,不骂二人而写白鐡之无辜,因二人而日夜为人所唾骂。
(2)“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白话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家乡。
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为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挥动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落下来的红叶不是没有感情,化做了泥土更能保护花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选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即:到。
以上就是关于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是什么 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是什么 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是什么、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是什么、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