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遗落的情书丨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脊椎骨2023-05-03  38

春日。走在江南的田间阡陌,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黄的菜花渐欲迷人眼。被花色挑染的心,按捺不住一个涌动的句子: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真想折一枝条,将它们一笔一划写在旷野外,花树下。

这是吴越王钱镠写给其王妃的家书。

钱镠何许人也?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氏,五代十国时期创建吴越国,定都杭州。他在位期间,兴水利,修筑海塘,疏浚内湖,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胜景奠定基础;重农桑,保境安民,发展贸易,在乱世中稳定繁荣了两浙特别是杭州城;“武肃王遗训”代代相传,吴越钱氏书香绵延,人才辈出,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著名科学家兼教育家钱伟长都是其后世子孙。杭州西湖边柳浪闻莺公园里的钱王祠,就是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而建造。

每年春天,王妃都要回临安娘家小住。某一年,王妃省亲,久久未归。一日,钱镠走出宫门,发现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姹紫嫣红。他忽然想念王妃,于是提笔修书一封,虽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

幼时射箭习武,少年贩盐为生,后来叱咤风云,不善诗书的人,竟然文采飞扬更甚诗人。足见,文章唯真情最动人。

来,把这个句子翻译成白话文:我想说,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不,我是说,花都开了,你可否慢慢归来?不,不,我其实说,我很想念你。

是问候,是等待,更是催促,王妃看了当场落下泪来。闻弦歌而知雅意,她当然明白,此信重点在于“归”字。

他无疑是爱她的。可是,就是这个情深如许的吴越王,不仅妻妾成群,还有载入史册的三十五子。除了操劳政事,还要雨露均沾,他留给王妃的时间还有多少呢?短暂的欢愉后,她该如何打发漫长的寂寞?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秋夕》,写尽失意宫女的凄凉,想来,亦很契合她的心境。你看,秋意深浓的夜晚,宫女尚可扑流萤排遣无聊与愁绪,身份尊贵的王妃,大概也只能凝望星空叹惋不已。夜深不想睡,遥对牵牛织女星,谁不是心事重重?她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成就一方霸业,享尽荣华富贵,也尝尽深宫寂寥。还是秋天,她或许就在盼着下一个春日快快到来,归宁侍奉双亲,也拟将迟迟归。

当君始知相思苦,深情款款的句子只写给了她啊,她也只能相信他待自己终究不同,这是身为古代女子悲哀的觉悟。

这是一百多年后的苏东坡,所作《陌上花》诗三首的引言。身为吴越王的钱镠,必定料不到,成就千古佳话的,不是他的赫赫战功,也不是他的历历政绩,而是那一封相思入骨的书信。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苏东坡的诗,几分暗讽,更多感慨,富贵如草头露,转眼已是身后事。朝代更迭,物是人非,唯有婉转的情话流芳百世。

再过数百年,清代学者王士祯评价: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

星移斗转,爱情不会老。如果一个人对你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那是甜蜜的等待,也是温柔地催促,请你,一定一定要尽快地归来啊!等太久,花会谢,心可能也会凉。花谢了,会再开。心凉了,可能再也暖不过来。

读音:wú yuè wáng qián chù

读音:wú yuè wáng qián chù

吴越忠懿王钱俶(929年-988年)公元948-978 年在位。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镠孙,钱元瓘第九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胡进思立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 年),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988年逝世,葬于何地,有二种说法:第一种是洛阳,第二种是苍南。

生平简介: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阳历为948年2月12日)将领胡进思趁吴越王钱弘倧夜宴将吏,发动政变,钱弘倧被软禁,钱俶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钱俶嗣位三十余年,期间恭事后汉、后周和北宋。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8年),钱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不得已自献封疆于宋,先后被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988年六十大寿,宋太宗遣使祝贺,当夜钱俶暴毙,或有怀疑其被毒杀者,谥号忠懿。

好吟咏,自编其诗为正本集,陶谷为序。今存一首"宫中作"。

传说雷峰塔为钱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钱谬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西湖梦寻 原文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 受之。是年,省茔垄,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 “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

译文

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老妇抚摸他的背,叫着他的小名说:“钱婆留,我很高兴你长大成人了。”原来钱镠出生的`时候房间里充满了奇怪的光,他的父亲感到恐惧,想把他扔到溪里淹死。这位老妇苦苦相留,于是给他起名为婆留。钱镠摆出牛和酒,来给乡人吃喝。钱镠起身劝酒,独自唱还乡歌来给宾客娱乐。这时将要修筑宫殿,观测云气占卜的人说:“如果扩大原来的宫殿,(其益处)不过一百年;如果填平半个西湖,(其益处)可以有千年。”钱镠笑着说:“怎么会有千年而不出贤明的君主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让我的民众们受苦呢!”于是不再改造宫殿。

相关阅读: 钱镠个人简介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 ,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 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吴越王钱缪生平事迹:

早期事迹: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钱镠生于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现称功臣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

而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对图谶、纬书也有所涉猎,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

跟随董昌:

乾符二年(875年),明人摹绘《吴越国王钱氏祖像轴》浙江省博物馆藏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镜都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

钱镠时年二十四岁,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之乱。乾符五年(878年),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黄山)一带群盗蜂起,有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数股势力,都聚兵劫掠。钱镠率军一一讨平,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劫掠浙东,进犯临安。钱镠分析形势,采用伏击与虚张声势等战术,以少胜多,击败起义军先头部队,而后又设下疑兵计,使得黄巢不敢进攻杭州。

淮南节度使高骈听闻,对钱镠称赞不已。广明元年(880年),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组建八都兵(即临安县石镜都、余杭县清平都、于潜县于潜都、盐官县盐官都、新城县武安都、唐山县唐山都、富阳县富春都、龙泉县龙泉都),并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

不久,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认为他将来的成就必能超越自己。后来,董昌见高骈没有平定起义军的想法,便辞返杭州。高骈表奏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

攻入越州:

中和二年(882年),钱镠半身像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矛盾激化,命其弟刘汉宥与都虞候辛约进驻西陵(今浙江萧山西北),欲吞并杭州。钱镠率八都兵渡过钱塘江,偷袭刘汉宥,火焚其营寨。刘汉宏又命部将黄珪、何肃屯兵诸暨、萧山,而后亲自率军督战,但都被钱镠击溃。

何肃、辛约战死,刘汉宏扮作屠夫逃回越州(今浙江绍兴)。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以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命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二人都不肯奉诏,仍继续交战。刘汉宏命朱褒、韩公玫、施坚实等率水军屯驻望海(今浙江镇海)。

光启二年(886年),董昌命钱镠进攻越州,表示自己占据浙东后会将杭州授于钱镠。钱镠遂率军出平水,开山路五百里,直趋曹娥埭(今绍兴东南约四十余里),收降浙东将领鲍君福。

他屡破浙东军,进屯丰山,而后攻破越州。刘汉宏败走台州(今浙江临海),被台州刺史杜雄生擒献于钱镠,最终被斩于会稽。董昌占据浙东,遂自称“知浙东军府事”,移镇越州,将杭州让于钱镠。

扩展资料:

钱镠   历史记载吴越王钱镠有三十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妾也有六人,然后其原配夫人戴氏却未见史载。钱镠与夫人戴氏的爱情传为一段佳话,“陌上花开缓缓归”就出自他们的故事。

吴越王钱缪爱情故事:

钱镠的妻妾有:

1、庄穆夫人吴氏,浙西观察判官吴仲忻之女,生钱传瑛等十三子。历封燕国夫人、晋国夫人、吴越国正德夫人。

2、昭懿夫人陈氏,生子钱元瓘,追赠晋国太夫人。

3、庆安夫人胡氏,生子钱元玑。

4、济南夫人童氏,生子钱传(王瞿)。

5、李氏,生子钱元懿。

6、郑氏,因父亲犯死罪而被休。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

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

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

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

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

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

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缪

是吴

越是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这是两个王。

吴越“合并”

以后可能就会产生

吴越王

三千越甲可吞吴

那就是越王

成为了

吴越王。勾践呗。

LZ您好

没有关系

越王勾践生活在公元前520~465

而吴越王钱镠生活在852~923

二者相距1300年。

而且勾践是姒姓的,这一姓氏逐步和其他形式融合,合并成佀,题,夏,顾,扈,谭,夏侯,相,鲍,曾,廖,娄,巢,邓,窦,戈,杭,嵇,计,欧阳,莘,蔚,禹,越等姓氏

而钱镠的钱姓源自受封于彭城的篯铿。并且元代之前,钱氏血脉在诸多汉族姓氏里意外得纯正,很少有外姓汇入的现象。

所以二者没有任何联系。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意思是: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

这一句出自于宋代诗人苏轼 的《陌上花三首》,《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杭州做了短时间的逗留,作此三诗。

整首诗的原文如下:

陌上花三首

苏轼 〔宋代〕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整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镠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经过了几度春秋,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长歌着缓缓返归。

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

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不要急着返回。

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

钱王你已眷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还要教妻子不急于从陌上归家。

诗中有一些字词,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解释一下,这样才能更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九仙山:苏轼《宿九仙山》诗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俭)、谢(安)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许迈炼丹处。

陌:田间小路。

吴越王妃:指五代吴越王钱镠之妃。吴越王,《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载,宋兴,吴越王钱镠“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

鄙野:粗鄙俚俗。

易之:谓变换其词(保留其调)易,更改。

昔人非:作者作此诗时,距离太平兴国三年,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

遗民:亡国之民。垂垂:渐渐。垂垂:一作“年年”。

游女:出游陌上的女子。

軿(píng):车幔,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翠:青绿色。

堂堂:公然,决然;堂堂正正。

从教:听任,任凭。

草头露:草头的露水,一会儿就干掉,比喻生前富贵不长久。

“身后”句:意为身后大家没有忘记她,为她唱《陌上花》。

迟迟:《孟子·尽心下》:“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比喻钱镠离杭州朝宋,迟迟其行,恋恋不舍。

现在我们知道了创作背景和整首诗的意思,最后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

第一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春天来了,陌上的无数山花争奇斗艳,王妃按照惯例,乘坐富丽的翠軿,又来到了临安,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竞相观看。诗人以“山花”“翠軿”来衬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归来的盛况,透露出吴越王朝曾有的一点承平气象。三四句是设想之辞。意谓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从吴越王的嘱咐“缓缓而回”,尽情观赏临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语双关,有青春年华,也有春天之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然而,无论是春天还是人的青春年华,都不可能永存长在,因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类的风流轶事也必然有终结之时。

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头两句即以鲜明的对照说明:吴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贵荣华,犹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风流余韵死后仍流传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长久的;帝王的富贵与吴人无关,而他们的风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爱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带有悲剧的色彩,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以致通过民歌来传诵。最后两句写吴越王虽然已去国降宋,丧失了帝王之尊,却仍保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惯例;可叹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变为“妾”,“路人争看翠軿来”的盛况大概不会再出现了。细品诗味,其中不无诗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讽喻。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以上就是关于寻找遗落的情书丨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全部的内容,包括:寻找遗落的情书丨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越王钱俶”的读音是什么、钱谬文言文翻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96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