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2CHCH2CH2CH3
CH3CH2CH(CH3)CH2CH3
(CH3)2CHCH(CH3)2
(CH3)3-C-CH2-CH3
CH3CH2CH2CH2CH2CH3
·
己烷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5种:
第一类:只带有一个甲基的
(CH3)2-CH-CH2-CH2-CH3
CH3-CH2-CH(CH3)-CH2-CH3
~~~~~~这种因为直连上有五个碳原子,因此第二个碳原子和第四个碳原子是对称的,因此形成的是同一种物质
·
第二类:含有两个甲基的
(CH3)2-CH-CH-(CH3)2
(CH3)3-C-CH2-CH3
~~~这个物质中第二个碳原子和第三个碳原子是对称的,因此只有这一种
·
第三类:
正己烷,直链的
你好,这是以碳原子的个数来命名的,ch4为甲烷、c2h6为乙烷,以此类推,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来命名,超过十个的以其数量来命名,如十一个c的叫十一烷,而c4h10为丁烷(同分异构体为正丁烷和异丁烷二种同分异构体)c5h12为戊烷(同分异构体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c6h14为己烷{同分异构体为ch3ch(ch3)-(ch2)2-ch3
2-甲基戊烷,ch3ch2ch(ch3)ch2ch3
3-甲基戊烷,ch3c(ch3)2ch2ch3
2,2-二甲基丁烷,ch3ch(ch3)ch(ch3)2
2,3-二甲基丁烷五种}。
考点: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专题: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
C3H6可能为丙烯或环丙烷;C4H8可能为丁烯或环丙烷、环丁烷;C6H14为己烷,然后根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写出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C3H6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为丙烯或环丙烷,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3、;C4H8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3、CH2=C(CH3)2、、、、;C6H14属于烷烃,主链为6个碳原子有:CH3(CH2)4CH3;主链为5个碳原子有:CH3CH2CH2CH(CH3)2;CH3CH2CH(CH3)CH2CH3;主链为4个碳原子有:CH3CH2C(CH3)3;CH3CH(CH3)CH(CH3)CH3,答:C3H6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3、;C4H8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3、CH2=C(CH3)2、、、、;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4CH3、CH3CH2CH2CH(CH3)2、CH3CH2CH(CH3)CH2CH3、CH3CH2C(CH3)3、CH3CH(CH3)CH(CH3)CH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书写原则,明确C3H6、C4H8除了烯烃外,还可能为环烷烃,为易错点.
满意答案好评率:100% 正己烷为直链碳氢化合物,经由原油裂解(cracking of crude oil)及分馏而得
正己烷为无色具汽油味,有挥发性的液体,分子式C6H14,分子量为862公克/莫耳,熔点(MP)为95℃,沸点为6895℃,化学文摘社号码(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number,简称CAS No)为110-54-3、蒸气密度(vapor density)为297(空气=1),其他物理化学特性见表一
正己烷为无色具汽油味有挥发性的液体,工业用途甚广,1960年代日本首先报告拖鞋制造业、制药工厂、薄板制造(laminating)发生病变,1970年代美国及1980年代台湾彩色打样(press proofing)及制球业(ball manufacturing)皆有正己烷神经病变之报告,值得我们注意
用途
正己烷为有机溶剂,有良好的黏性,常用於橡胶食品、制药、香水、制鞋、胶带、制球、研磨(grinding)、皮革、纺织、家俱、油漆工业、或为稀释、或为清洁溶剂、或为黏胶另外可为萃取种籽油(seed-oil)时之溶剂(如大豆油、棉籽油、亚麻子油(flax)、红花籽油(safflower)等;亦可为制造聚合物之原料;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乙烯(polyethylene)
容许暴露浓度(Exposure Limit)
正己烷之神经毒性至1980年代方渐渐知晓,短时高浓度如在5,000ppm环境中十分钟即会产生上呼吸道刺激、头晕、神智昏乱,1,500ppm时会有麻痹(narcosis)、头痛、欲呕的现象;长期(六个月)暴露在100-190ppm环境中,可能造成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所以美国已将正己烷之作业空气中容许浓度值由500ppm降为50ppm(180mg/m3),我国1985年订定之时量平均容许浓度(TWA)也为50ppm
在我国的应用一般是在油厂,主要在操作时注意他的防漏
在直径240mm的立式激波管中环氧丙烷(PO)、正己烷、癸烷分别与空气混合进行了直接起爆,测定了不同燃料、不同当量比的云雾直接引爆的临界起爆能实验发现,当PO-空气混合物、正己烷-空气混合物及癸烷-空气混合物的当量比分别为1.05、1.12及1.15时,其临界起爆能均最小;三种混合物的可爆下限当量比分别为0.47(质量浓度4.23%)、0.75(质量浓度5.29%)及0.89(质量浓度5.8%)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三种燃料与空气混合物的云雾都容易在较大当量比范围内引发爆炸
有5种。
1、CH3CH2CH2CH2CH2CH3 己烷
2、CH3CH2CH2CH(CH3)2 2-甲基戊烷
3、CH3CH2CH(CH3)CH2CH3 3-甲基戊烷
4、CH3CH2-C(CH3)3 2,2-二甲基丁烷
5、(CH3)2CH-CH(CH3)2 2,3-二甲基丁烷
:正戊烷(n-Pentane)化学式C5H12,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正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异戊烷(沸点28°C)和新戊烷(沸点10°C),“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
戊烷可由天然气或石油催化裂解、热分解过程中获得。由于精制程度不同,常含有C5烃的异构体、甲基环戊烷等沸点相近的烃类以及不饱和化合物、水分、含硫化合物等杂质。精制时,不饱和化合物用硫酸洗涤除去,可用氯化钙、无水硫酸钠、五氧化二磷或金属钠等脱水剂脱水,再进行蒸馏。也可用分子筛脱水。
以上就是关于乙烷C6H14的五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全部的内容,包括:乙烷C6H14的五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写出C6H14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写出C 3 H 6 .C 4 H 8 .C 6 H 14 的同分异构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