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疖简介

18k金2023-05-03  28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西医·鼻疖 31 疾病名称 32 英文名称 33 鼻疖的别名 34 分类 35 ICD号 36 病因 37 发病机制 38 鼻疖的临床表现 39 鼻疖的并发症 391 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 392 颊部及上唇蜂窝织炎 393 眼窝蜂窝织炎 394 海绵窦栓塞 310 诊断 3101 病史 3102 症状 3103 体征 311 鉴别诊断 3111 鼻前庭炎 3112 鼻部丹毒 3113 鼻前庭皲裂 3114 鼻前庭脓疱疮 312 鼻疖的治疗 313 预后 314 鼻疖的预防 315 相关药品 316 相关检查 4 中医·鼻疖 41 鼻疖的病因病机 42 鼻疖的诊断 43 需要与鼻疖相鉴别的疾病 44 鼻疖的治疗 441 辨证治疗 4411 鼻疖·邪毒外袭证 44111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症状 44112 证候分析 44113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治疗 441131 方药治疗 4411311 治法 4411312 方药 4412 鼻疖·火毒内陷证 44121 症状 44122 证候分析 44123 方药治疗 441231 治法 441232 方药 442 草药治疗 443 外治法 45 鼻疖患者日常保健 46 医案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鼻疖的穴位 1 拼音

bí jiē

2 英文参考

nasal furunc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oil of no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asal furuncl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西医·鼻疖

鼻疖(nasal furuncle)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偶可发生在鼻尖或鼻翼。

31 疾病名称

鼻疖

32 英文名称

furuncle of nose

33 鼻疖的别名

鼻疔;鼻疮

34 分类

耳鼻喉 > 鼻及鼻窦疾病

35 ICD号

J340

36 病因

①致病菌主要为金**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

②在挖鼻、拔鼻毛或强烈摩擦鼻尖部,使细菌趁机侵入;

③鼻腔和鼻窦的脓性分泌物反复 ,使皮肤损伤造成感染;

④全身抵抗力低下时,特别为糖尿病患者时,易发生感染。

37 发病机制

疖肿一般为单发性,但亦可有多发性。发生感染后,毛囊或皮脂腺周围常形成炎性保护圈,毛细管中血液凝固,形成血栓,且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其中心渐次发生坏死及化脓。在毛囊中发生时疖肿的中心常有鼻毛。

如炎性保护圈被破坏,细菌将向周围侵犯,发生蜂窝织炎、静脉炎或软骨膜炎等。

38 鼻疖的临床表现

可出现全身不适或伴低热,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化脓性炎症。发病初期,鼻前庭内出现丘状隆起,周围组织因浸润发硬、发红,局部跳痛,检查时触痛明显;疖肿成熟后,丘状隆起顶部出现**脓点,继而溃破,脓液流出,疼痛随之减轻。疖肿一般为单个发病,糖尿病或抵抗力差者可多个发病。疖肿一般在1周内自行穿破而愈。病情严重者可致上唇和面颊蜂窝织炎,表现为同侧上唇、面颊和下睑红、肿、热、痛,常伴有全身不适、畏寒、高热、头痛等。

39 鼻疖的并发症 391 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

炎症向深处扩散,波及鼻翼软骨膜,使鼻尖部红肿,亦可侵及鼻副软骨,使鼻梁部红肿。疼痛剧烈,全身症状亦重。

392 颊部及上唇蜂窝织炎

多因挤压疖肿,使炎症向周围蔓延,周围小静脉发生血栓,进而引起蜂窝织炎,此时颊部或上唇部红肿,有压痛。表示炎症已向上方扩展,易并发海绵窦感染,应特别注意。

393 眼窝蜂窝织炎

出现眼球突出及疼痛等,进而发生眼窝脓肿,此时须与海绵窦栓塞鉴别。

394 海绵窦栓塞

鼻根至两侧嘴角的三角形区域,临床上称之为“危险三角”,鼻疖即发生在此三角内,若处理不当,则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为鼻疖最严重的并发症,系感染扩散经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而入海绵窦所致。以往死亡率达90%~100%,自从采用化学疗法及抗生素治疗后,其预后大为改善。临床上表现为寒颤、高热、头剧痛、患侧眼睑及结膜水肿、眼球突出、固定、甚或失明以及视 水肿等。若不及时治疗,1~2天后可发展至对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遗留脑和眼部后遗症。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发病机制:由于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当疖肿被挤压或不慎撞击时,疖肿部位压力增高,使感染沿鼻前庭和上唇丰富的血管网扩散,继之经小静脉流入内眦静脉,又经眼上、下静脉逆向流动汇入海绵窦而发病。

310 诊断 3101 病史

多有挖鼻,拔鼻毛等不良习惯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或有糖尿病史,机体抵抗力减低。

3102 症状

(1)鼻尖部疼痛。初期为局部胀痛、灼热感,渐发展为剧痛,局部跳痛且多为搏动性。

(2)局部皮肤有急性炎症的表现,鼻前庭或鼻周、鼻翼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3)全身症状:重者伴头痛、畏寒、发热及全身症状。如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持续高热,则有颅内感染的可能。

3103 体征

(1)在鼻前庭或鼻尖有丘状隆起,周围有浸润、发硬、红肿。脓肿形成后表面有脓点,破溃后则流出黄绿色的脓栓。

(2)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3)并发症:重者可引起上唇及面部蜂窝织炎,表现为上唇、面部、下睑等处肿胀。或颅内并发症。

311 鉴别诊断

症状和体征明显,容易诊断。但须与下列各病鉴别:

3111 鼻前庭炎

由鼻内分泌物持续 引起,自觉有鼻痛及干燥感。检查可见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微肿,或表皮糜烂,盖有脓痂,常两侧同时发生。

3112 鼻部丹毒

有剧痛,局部呈弥漫性红肿,但境界明显。常延及面部及上唇,全身症状重,发高热。

3113 鼻前庭皲裂

多并发于急性鼻炎,较疼痛,发生于鼻小柱者,轻触即有剧痛。检查局部皮肤有裂创,周围潮红,易出血或盖有痂皮。

3114 鼻前庭脓疱疮

局部发生小脓疱,常两侧同时发病。

312 鼻疖的治疗

1疖肿未成熟者,可进行局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等,以消炎止痛为主;患处可用10%鱼石脂软膏或甘油棉片敷其表面,促其成熟穿破;同时应给予足量抗生素药物;剧痛者酌情使用镇痛剂。

2疖肿已成熟者,可待其穿破或在无菌操作下用小探针蘸少许15%硝酸银腐蚀脓头,促其破溃排脓;亦可以小尖刀挑破脓头后用小镊子钳出脓栓,或用小吸引器头吸出脓液;切开时禁挤压,务必不要切及周围浸润部分。

3疖溃破后,局部清洁消毒,促进引流,破口涂以抗生素软膏,既可保护伤口,防止结痂,也可达到消炎、促进愈合之目的。

4慢性病例或屡发者应排除糖尿病。

5合并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时,必须住院治疗,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同时请眼科和神经科医生协助处理。

中医外科对疖肿有丰富经验,初期可用拔毒膏药剪成小块溶化后贴于疖肿部,可在2~3天促使炎症局限、化脓,排出脓栓后,再用生肌膏药贴敷,可缩短病程及避免并发症。

此外,中草药制成膏药如疖肿膏(一见喜、曼陀罗花粉及凡士林)涂敷,亦有消炎镇痛作用。

全身疗法:为防止并发症,可早期应用磺胺类药、抗生素或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或黄芩菊叶汤(黄芩、菊叶、蚤休、紫花地丁、天花粉、甘草)。此外注意通大便,多饮水,适当休息等。

313 预后

疖肿一般在1周内自行穿破而自愈。

314 鼻疖的预防

鼻疖应以预防为主,首先应戒除挖鼻及拔鼻毛的不良习惯;积极治疗鼻及鼻腔疾病,避免有害粉尘的 ;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稳定控制血糖及尿糖;若已发生鼻疖,应避免撞击患部,切忌挤压;未成熟者忌行切开,切开时务必不要切及周围浸润部分。

315 相关药品

鱼石脂、甘油、硝酸银、拔毒膏、磺胺、黄芩

316 相关检查

尿糖

4 中医·鼻疖

鼻疖(nasal furuncle)为病名[1]。又称鼻疔(见《外科启玄》)[2]。是指生于鼻部的疖肿[2]。主要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其形小根硬状若钉盖、顶有脓点如椒目[3]。本病一般数日内自行破溃,排出脓点而愈[3]临症须密切观察,若因邪毒壅盛,或处理不当可转为疔疮走黄的重证[3][1]。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疔疮者,言其疮形如钉盖之状也。”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此证生于鼻孔内,鼻窍肿塞,胀痛引脑门,甚则唇腮俱作浮肿,由肺经火毒凝结而成。”

41 鼻疖的病因病机

鼻疖多因挖鼻、拔鼻毛等损伤肌肤,风热邪毒乘机外袭,内犯于肺脏,内外邪毒壅聚鼻窍,熏蒸肌肤而致[3]。

或因恣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物,以致火毒结聚,循经上犯鼻窍而生[3]。《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头为诸阳之首,鼻为血脉多聚之处,其脉络内通于脑,若火毒势猛,正气虚衰,或早期失治、误治,或妄行挤压,则会导致邪毒走散,入犯营血,内陷心包而成走黄之证[3]。

42 鼻疖的诊断

根据患者鼻部局限性红肿疼痛,形小根紧,坚硬如钉,顶有黄白色小脓点等特点,可以确诊鼻疖[3]。

43 需要与鼻疖相鉴别的疾病

鼻疖应注意与鼻疳相鉴别,鼻疳病变范围较广,表现为鼻孔处皮肤潮红,糜烂、流水、结痂等,故较容易鉴别[3]。

44 鼻疖的治疗 441 辨证治疗 4411 鼻疖·邪毒外袭证

鼻疖·邪毒外袭证(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pathogenic toxin)是指邪毒外袭,以外鼻部疼痛,并见局限性红肿隆起如粟粒,或疮顶现黄白色脓点,伴头痛、发热,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鼻疖证候[2]。

44111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症状

鼻疖·邪毒外袭证初起表现为外鼻部局限性焮红,或麻或痒,继则渐次隆起,如粟粒,渐长如椒目,焮热微痛,根脚坚硬,有若钉钉之状[3]。

3~5天后,疮顶现**脓点,顶高根软,多自溃脓出,肿消而愈[3]。

一般全身症状不显,或伴头痛、憎寒、壮热、全身不适、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3][2]。

44112 证候分析

火热邪毒,袭滞于鼻,蒸灼肌肤,气血凝滞,聚集不散而成疔疮。故见局部红肿如粟如椒,焮热疼痛[3]。

热毒久聚肌肤被灼腐成脓,《黄帝内经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脓自溃,肿消而自愈,此乃鼻疔常见之顺证[3]。

热毒壅盛,正邪相搏,故证见憎寒壮热[3]。

由于邪毒上扰,内困清窍而不泄,清阳受阻而不达,故头痛[3]。

44113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治疗

441131 方药治疗

4411311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3]。

4411312 方药

可用五味消毒饮[备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加减治疗: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青天葵清热解毒,蒲公英、紫地丁苦寒泄热消肿[3]。

若疼痛较甚者,加归尾、赤芍、丹皮以助活血止痛[3]。

若脓成不溃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助消肫溃脓[3]。

若有恶寒、发热,配入连翘、荆芥、防风以疏风解表[3]。

若病情严重,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备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桑白皮、生石膏、天花粉[3]。成药可服牛黄解毒丸[3]。

4412 鼻疖·火毒内陷证

鼻疖·火毒内陷证(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sinking inward)是指火毒内陷,以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局部红肿灼痛,头痛如劈,伴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口渴、便秘,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鼻疖证候[2]。

44121 症状

鼻疖·火毒内陷证患者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局部红肿灼痛,头痛如劈,并有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口渴便秘、舌红绛、苔厚黄燥、脉象洪数[3][2]。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疔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走癀,此症危矣。”

44122 证候分析

若火毒势猛,正不胜邪,导致邪毒内陷,则证见鼻肿如瓶、目胞合缝[3]。

继而毒入营血,犯及心包,则见神昏谵语、烦躁呕恶[3]。

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为热盛之证[3]。

由于正气虚衰,不能托毒外出,反陷入里,故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此乃鼻疔逆证[3]。

44123 方药治疗 441231 治法

泄热解毒,清营凉血[3]。

441232 方药

可用黄连解毒汤[备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犀角地黄汤[备注]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生地黄、牡丹皮、芍药治疗[3],以苦寒泄热、凉血解毒,并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天3次[3]。

如病情发展加重,出现神昏谵语,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镇痉息风[3]。

若病程日久,气阴耗伤、脉象虚弱者,宜生脉散,以补益气阴[3]。

442 草药治疗

野菊花、羊蹄草、犁头草、凉粉草各30~60 g,水煎服[3]。

翻白草、鬼针草、地丁各30 g,水煎服,以清热解毒,消肿透脓[3]。

443 外治法

1)以内服中药渣再煎,以药液热敷患处[3]。

2)玉露膏[备注]玉露膏(经验方):美蓉叶研成极细末,以凡士林调成20%油膏、金黄膏涂敷患部,或紫金锭[备注]又名玉枢丹,出《片玉心书》、四黄散[备注]四黄散(《证治准绳》):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滑石、五倍子研末。调水涂敷[3]。

3)选用野菊花、芙蓉花叶、苦地胆、鱼腥草等捣烂外敷[3]。

4)脓成顶软者,局部消毒后用尖刀片挑破脓头(以脓出为限),忌将疮顶切开过多,以免导致脓毒走散[3]。

45 鼻疖患者日常保健

(1)禁忌一切挤压、触碰、挑刺、灸法及早期切开引流,以免诸经火毒相搏,脓毒扩散,入侵营血,内犯心包[3]。

(2)忌食辛辣炙博及腥荤发物,多吃蔬菜,多饮水[3]。

(3)戒除挖鼻及扯鼻毛之坏习惯,根治鼻病,保持鼻前部清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3]。

46 医案

《赵炳南临床经验榘》;关×,男,34岁。主诉:右俺鼻孔生疮红肿伴有发热八天余。现病史:患者于八天前右侧鼻孔生疮,日渐增大,局部红肿,恶寒发热,恶心,大便秘结,口渴心烦,经服西药后未能控制,局部脓头欲破渍。检查:右翻鼻前庭红肿,中心有一脓头,周围漫肿约2 cm×2 cm大小,体温387℃。脉象细散,舌苔薄黄,舌质稍红。诊为鼻前庭疖肿。证属肺热不宣,火毒凝结,(白刃疔)。治以清肺经热,解毒消肿。药用连翘五钱,公英五钱,金银花五钱,野菊花三钱,黄芩三钱,瓜蒌一两,生地五钱,甘草二钱。煎服六剂,疔疮已基本痊愈。用牛黄清心丸,早晚一丸;梅花点舌丹,晚服二粒,以解余毒,十天后复诊,诸病皆愈。

脸上起了个火疖子,。 怎么能快点让它消下去

疖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相邻近的多个毛囊感染、炎症融合形成的叫痈。

治疗:

对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也可外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以下四种情况应系统用抗生素:

1毛囊炎位于鼻周、鼻腔或外耳道内。

2大的或复发性疖。

3皮损周围有蜂窝织炎。

4皮损局部治疗无反应。

应给予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等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

脸上得火疖子怎么才能立即去掉

疖子,夏天尤其多见,俗称“暑疖”。中医认为是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随处都可发生,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

疖子初起时如黄豆大或梅子大,发红,发热,又肿又痛,逐渐向四周扩大。数天后,在中央出现一个黄白色的小脓头,溃破出脓后就逐渐愈合。但是往往这里好了那里又发,顽固难愈;特别是当病人正气虚弱,或挤压疖子,还会引起“疮疡内陷”,“疔毒走黄”也就是败血症。所以,不能忽视对疖子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疖子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否则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肤腺及皮下组织,就会化脓而发病。

用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绿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也有助于预防疖子的发生。在暑天也可以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埂,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

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对尚未化脓的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须疖肿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脸上起大火疖子怎么样快速去掉

疖子,夏天尤其多见,俗称“暑疖”。中医认为是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随处都可发生,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

疖子初起时如黄豆大或梅子大,发红,发热,又肿又痛,逐渐向四周扩大。数天后,在中央出现一个黄白色的小脓头,溃破出脓后就逐渐愈合。但是往往这里好了那里又发,顽固难愈;特别是当病人正气虚弱,或挤压疖子,还会引起“疮疡内陷”,“疔毒走黄”也就是败血症。所以,不能忽视对疖子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疖子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否则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肤腺及皮下组织,就会化脓而发病。

用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绿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也有助于预防疖子的发生。在暑天也可以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

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对尚未化脓的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须疖肿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脸上为什么老长火疖子

火疖子,是由于皮肤软组织感染了化脓菌而引起的炎症,病因为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或在日光下曝晒,感受暑毒而成;或由暑溼郁蒸肌肤,汗泄不畅,致生痤痹,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多发于头面部。常见的化脓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后人体后表现为红肿热 痛及后期的化脓等症状。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初期红肿疼痛可以外用同仁堂的拔毒膏,内用牛黄解毒片,三 ,也可以用银翘败毒丸(散),喝金银花充剂,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化脓后需要手术切开引流,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溼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宜食食物: 性质寒凉,具有清胃火、泻肠热作用的食物,如小米、小麦、豆腐、绿豆、绿豆芽、苦瓜、冬瓜、黄瓜、苋莱、白菜、芹菜、茭白、西瓜、香蕉、枇杷、梨、桃子、兔肉等。

只要不挤压,轻轻的洗净患处,使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涂于疖子上,轻柔片刻。多搽几次,每天5次左右。3至7天消失。有点疼,末期可能会有脓,不要用针挑,这样就不会留下疤痕。

脸上起火疖子 有什么办法快速去除呀

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空气或食物过敏、生活压力、卫生不食、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药物、吃过多垃圾食物、伤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状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观,有时还会留下疤痕

疖子开始为小的红色肿块,逐渐变大,里面充满脓汁。有如下症状:

1.疖子周围疼痛、压痛。

2.疖子头为**或白色,中间有脓汁。

3.大多数疖了都会出头,可此排出脓汁,个别的疖于由周围的组织吸收。大多数的情况2周内就可痊愈。

如果疖子要出头了,在疖子的表面涂上硫酸镁药膏,然后上面盖上胶布,这样做可以加快疖子的破溃和愈合。疖子破溃后,请用蘸有抗菌药水的棉花小心将脓汁擦去,然后用胶布将患处盖好。不可捅疖子,也不可挤疖子,否则会引起感染扩散。如果疖子2周内没有愈合,或是变大、疼痛,或是复发,请及时就医。

如果病情严重的建议去专业正规的皮肤科医院门诊做仔细检查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祝你早日康复,很高兴能帮助到你,希望给个采纳!

脸上的火疖子印怎么去除

1、早期促使炎症消退

红肿阶段可选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也可敷贴加油调成糊状的中药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

2、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

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溼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3、抗菌治疗

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相应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4、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5、中药治疗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必须让疖子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也可以用新鲜的柏树叶捣烂,叫鸡蛋清和成糊,敷在患处。

脸上长了个疖子,怎么治

疖子,是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毒力强的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长疖子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这是急性炎症的表现,这时,病变皮肤处的血管扩张,血流旺盛,大量抗体、白细胞和吞噬细胞从血管里跑出来抵御病菌,形成一道防御圈,阻止炎症向周围扩散。此时只要请医生合理处理,就会较快痊愈。有的人认为,长了疖子只要用手把疖子弄破,把脓挤出来就好了,殊不知这样做会事与愿违,使炎症向周围扩散。如果把细菌和毒素挤入血管或淋巴管,问题就更严重了,会引起毒血症和败血症。所以长了疖子不可随意挤压,尤其长在面部的疖子更要严禁挤压。因为面部的静脉与颅内血管相通,面部的血液循环又十分丰富,随意挤压面部的疖子不但容易引起面部炎症扩散,病菌还有可能随血流扩散到颅内引起危险的颅内感染。临床表现疖子大都出现在头面及颈项部,最初是一个红、肿、痛的小硬结,以后逐渐扩大呈圆锥形隆起。几天后,疖子头可出现黄白色小脓头,最后脓头变软溃破,脓液流出,疼痛停止,创口自愈。一般无全身不适,但大疖子可引起发热,如不及时治疗处置,可使皮肤组织坏死形成脓肿。护理皮肤卫生:常洗澡、洗头,勤换衣服,睡眠时要注意擦汗,不要擦抹各种成人用化妆品;不可挤压热疖排脓,以免引起细菌扩散招至败血病。治疗碘酒(又称酊) 2%浓度可用于治疗疖子初起、皮肤擦伤、毒虫咬伤、无名肿毒等症。若已破损的皮肤及伤口粘膜不宜使用。对碘过敏者禁用。茄子:疖肿、蜂螫、蜈蚣咬伤、肌肤受损肿痛,把新茄子捣烂,敷患处;苦瓜:将鲜苦瓜洗净.捣烂成泥,敷在疖子上,每日2次,数日即愈,不留痕迹;保持疖子周围的皮肤清洁,服用些消炎药,局部敷红霉素软膏或鱼石脂软膏等消炎药膏,千万不能用手去挤疖子,免得细菌扩散,发生败血症。

脸上总起痘痘 火疖子 怎么回事啊?

要注意饮食啊 不要吃太辛辣的食物 容易上火呢

另外就是要注意面部的清洁呢

有痘痘不要用手抠 挤压

这样留下痘印比较难去呢

怎么去除脸上的火疙瘩

你好,你这是肝火或胃火引起的脸色痘痘情况,这个情况得及时来清内热来治疗一下。平时你首先注意少吃辛辣 性食物,注意别熬夜。建议你可以用生决明子、菊花及合欢花来代茶饮,配合著后背刮痧或拔罐来调治,你脸色痘痘情况就能逐渐好转了。

正常情况下,光肛周脓肿,是不能治愈的。需要积极的用药或手术来切除治疗。要及时就医,另外要注意肛门护理,就是坐姿时要让肛门悬空透气,便后要用水清洗干净,熏蒸坐浴要保证足够时间。准备一套电动肛门护理包,里面有肛部清洁器帮助便后清洗,便血的患者特别注意,大便后不但要用肛部清洁器冲洗,还需要用肛部消毒巾擦拭消毒,因为便血的伤口会受到大便中细菌的污染,如果不及时消毒,细菌滋生会造成病情恶化。肛部药浴盆每天用温水或高锰酸钾熏蒸坐浴,肛部支撑垫帮助悬空伤口,促进水肿消退。坐浴药要买1:50的浓缩高锰酸钾溶液,一瓶稀释够用10次坐浴,很多病人错买成1:5000浓度,10瓶才能够一次坐浴。肛门护理包医院和网上都有,网上买的时候注意鉴别,比如有的患者买到的导气管是回收的不透明橡胶,气味也刺鼻,医院用的导气管是透明无色无味的。

疔疮是由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引起的,属于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疖的发生与人体抵抗力下降、淋雨感冒、局部皮肤不卫生、环境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多种原因有着共同的影响。疖子所在的毛囊开口被堵塞,继发细菌感染,如表皮葡萄球菌和金**葡萄球菌,导致毛囊及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导致疖子。

疔疮是一种由细菌侵入皮肤毛囊和附属结构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大多数是毛囊炎,病程的最后可发展成脓肿,也称为疖。金**葡萄球菌是引起疔疮的最常见原因。疔疮的症状是局部皮肤出现疼痛肿块,伴有红肿和皮肤温度升高。治疗时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在表面涂抹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引流。

"疖肿,一般是由于毛囊或皮脂腺被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的感染,它的病原体是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或者是溶血性链球菌。一般,疖肿会在人体免疫力比较低下,或皮脂腺分泌旺盛,抑或是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病的情况下发生,那这种情况,建议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指导,使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不要用手抠挠患处,以免造成皮肤损伤,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

主要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治疗以抗菌消炎为主,在早期红肿疼痛明显的时候,可口服抗生素和外用药膏进行治疗。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皮肤表露于表面。如果皮肤出现皮肤病,不但影响美观,还给身体健康及心情带来极大的痛苦。比如皮肤长化脓性小痘痘,红肿并且疼痛,不能去抓,又不能碰水。一般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很多人认为这是疖子造成的,那么,疖子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疖子?

疖子,称为疖或者疖病,多见于青少年,通常是因为金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成的。化脓性毛囊或者毛囊深处组织感染就是疖子,其周围相邻的多个毛囊发生感染,跟疖子融合叫做痈。

二,长疖子有哪些原因导致的?

长疖子主要是金**葡萄球菌感染而成。如果人体肛门或者生殖器部反复长疖子,可继发于厌氧菌感染,一般人体长期存在金**葡萄球菌,就容易出现疖子,多以糖尿病患者,胖人比较常见,对于平时不注意皮肤卫生,免疫力差的人最为常见。

三,疖子有哪些表现?

长疖子一开始是出现红肿,并且有痛感的小痘痘。随着发展,会慢慢的变大,知道鼓起来成锥子的外形。几天后,疖子的痘痘中介部会因组织坏死逐渐软下来。这个时候呈现的白色偏黄的脓栓,随即红肿以及疼痛会比较严重。过几日后,脓栓也会逐渐减轻并且有脓液渗出,这个时候疖子会慢慢的自愈。

疖子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表现,但是,如果疖子出现在人体血液丰富的位置,可出现抵抗力下降,还会出现发烧,头疼,怕冷,食欲不佳等表现。如果是面部三角区的上唇周围以及鼻部长疖,就不建议弄破。一旦感染,可能造成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表面皮肤出现硬结,并且红肿疼痛,头痛,高烧,严重的话会昏厥危机生命,要引起重视。

兔子关节疖肿可以去宠物医院医治

疖肿的治疗因人而异,不存在绝对的“最快最好”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疖肿可以自行破裂愈合,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疖肿主要是由于金**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感染导致的,常见于头面部、颈部等部位。疖肿初为红色硬结,后逐渐肿大,顶部出现黄白色的脓头,数日后脓头会自行破裂,流出脓液,炎症消失,疖肿自然愈合。因此,疖肿可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即可自愈。

以上就是关于鼻疖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鼻疖简介、脸上长火疖子怎么消除、得了肛周脓肿真的可以自愈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57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