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见证了许多中小企业无力的倒下,也有许多企业依然在苦苦支撑,一些老板为了企业能存活为了资金周转,每天各大行徘徊………
如果未来几年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话,那么最先遭殃的会是哪些行业呢?
毫不避讳的说,有五类行业的从业者会很困难
一、房地产以及相关的制造业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环境依然严峻,且国内疫情反复,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下行,城市的房价持续走弱。
截至8月31日,已有169家上市房企发布2022年半年报,其中归母净利润呈现同比下降的有129家,占比高达763%。按盈利与否区分,有55家房企归母净利润亏损,这些公司一共亏了超595亿元。
市场需求持续下滑,连带相关行业销售整体下挫严重;比如建材、家具、门窗、家用五金之类的行业,还有像空调、冰箱、油烟机等装修式配套的家用电器,这些行业未来都会比较难过。
二、轻奢的品牌
轻奢品牌的主要客户群体就是中产,而经济衰退主要衰退的就是中产,对于富人和穷人影响都不是很大。
所以对于面向富人日用品的真正奢侈品来说,其实影响并不明显;而穷人消费本就不会为品牌支付溢价。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中产丧失消费能力,开始消费降级,也不再愿意为这些轻奢品牌支付品牌溢价,所以轻奢定位的品牌会随着中产的衰落而衰落。
三、零售商业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9%。显然,实体零售发展不容乐观。
实体店惊人的凋零速度,不禁让人对线下零售充满担忧,不少网友甚至说,实体店已经彻底败给了电商。
零售行业凛冬将至!你可别不信,仅仅上半年,就有4700家实体店关闭,比如美特斯邦威关店351家!森马关店860家!最狠的是连锁超市巨头永辉,3年关店388家,市值蒸发700多亿,顿时哀嚎一片啊。
四、非必须的服务业
美容美发、家政、育儿、餐饮、培训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真正盈利的大头一般都不是像理发这种低客单价的必须服务,而都是单价高且非必须服务,所以这些服务业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也都不会太好过。
毫无疑问旅游业也是典型非必须的服务业,后疫情时代下,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对旅游业上下游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就目前困境而言,非必须的服务业无论是在供需关系、消费趋势还是在金融支持的疲软、地区发展不平衡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五、中间商和经销商
增量时代,品牌方希望依靠各路经销商在当地的势力,帮助自己快速打开市场,所以品牌方给予经销商足够的利润空间。
但存量时代,为了稳住自己的收益,品牌方就会在线上直面消费者和经销商形成竞争的格局。
靠挣差价吃成大胖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不会有大的经销商,直营的体验店配合线上的网店下单才是王道。
看到这你可能会有点沮丧,那是不是在衰退期间真的啥也不能干了?其实,这也不是经济衰退的时候,还是有些生意能活得很好的,像是现在国家大力扶持的专精特新类的行业。
近日,三特索道发布公告称,将投资353亿元开发千岛湖田野牧歌牧心谷休闲运动营地。对于以门票和索道为主营业务的三特索道来说,此举略有些“出格”——放着有景区“茅台”之称的索道不做,选择更考验综合运营能力且早已玩家济济的主题乐园,三特索道,是被逼无奈,还是精心布局?
花1年索道营收“挤入”乐园
353亿元对于三特索道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据三特索道2020年业绩预告,年度营业收入为38亿元—42亿元,也就是说,投资建设千岛湖牧心谷项目要花费三特索道近1年的营收。
公告显示,牧心谷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千岛湖风景名胜区内,占地面积约3,280,000 ,项目拟以千岛湖生态山水为基底,打造多种业态集聚的一站式 旅游 目的地。其中景点建设分三个区:入口区含沉浸式体验乐园、光影体验馆、特色主题民宿、商业综合体、萌宠乐园、夜游产品、停车场等建设;森林景区含索道、威利车、MCC(山地冲锋车)及观光栈道、山顶地标等项目;科普研学区含节点驿站、研学课堂、沿线商服等项目。
之所以要花费大额资金建设牧心谷项目,三特索道给出的理由是:原本的千岛湖梅峰、黄山尖两条索道,产品较为单一、依附性强。尽管两条索道年接待量已达百万人次,但客流转化价值暂未显现。所以,三特索道希望通过投资建设牧心谷项目,拓展深度开发和新项目拓展的机会,实现在华东片区的规模扩张。
而三特索道近年来的经营状况,也成为其必须寻找新出路的佐证。据其公布的财报数据,2017-2019年三特索道扣非后净利润分别是-301348万元、50126万元、21172万元,利润微薄,很多时候只能靠变卖资产度日。因此,主题乐园成为了三特索道改变现状,并实现深度开发的出路之一。
不过,这并不是三特索道首次进军主题乐园。早在2019年8月,三特索道就以28亿元收购武汉龙巢东湖海洋公园有限公司80%股权的动作试水主题乐园,对于当时一季度末净资产为1183亿的三特索道而言,其所付出的代价不亚于这一次的353亿。不过幸运的是,三特索道的收获同样匪浅,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收购完成后该项目将成为继梵净山、猴岛、华山后,三特索道第四个年游客量超百万的项目。”
尽管有过成功经验,三特索道看重的主题乐园新赛道也并不好走。近年来,主题乐园市场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据克而瑞乐苇文旅地产年度发布会数据显示,2018—2020年拟建“中国主题乐园、公园”的投资总额为人民币745亿元。其中不乏强有力的头部乐园玩家,华侨城、华强方特、长隆集团、宋城集团,还有恒大集团、融创集团等房企领军企业。而与乐园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据显示全国共有4000多个各式各样的主题乐园,其中70%的主题乐园处于亏损状态。
从坐拥景区“茅台”到“挤入”主题乐园赛道,三特索道的转型不可谓不努力,都知道景区靠门票和索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新的道路也是各种“如履薄冰”。
索道为何卡了景区的“脖子”?
作为支撑三特索道的主营业务,索道有景区“茅台”之称——索道往往在特定景区里面特许经营,而且一旦建成,不需要持续大额投资,只需要一定的维护费用,便可长期提供大量现金流,实现高达60%的毛利率,被 旅游 行业称为首屈一指的“现金牛”业务。从2019年三特索道的营收数字来看,全年营业收入67亿元,其中仅华山索道、海南猴岛景区、千岛湖索道、庐山三叠泉索道利润合计在12亿左右,占据了近20%。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 旅游 业不断变化的今日,传统景区索道的热度下降,既有外因,又有内因。
首先,索道的营收困境。一方面,无论是票价调整或是施工都会对索道收入有所影响。2019年丽江股份旗下的 旅游 索道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2%,但受索道票价调整影响,索道营业收入同比却下滑1509%。鄂旅股份旗下的恩施大峡谷景区客运索道则因为部分游步道路改造升级,游客必须乘坐客运索道进入七星寨景区观光,这导致该索道2018年上半年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9成以上。但道路改造完成后,索道收入“每况愈下”。
此外,索道的营收问题,常常需要文旅企业自身为其买单,以三特索道为例,旗下成熟景区和项目成为贡献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这些优质项目创造的利润却大多被三特索道旗下众多处于建设期、培育期的项目“吞噬”,使得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资产梳理,剥离旗下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和亏损资产。
其次,索道“存量时代”的到来。尽管我国索道行业起步发展的时间非常短,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还没有 旅游 客运索道,80年代之后,索道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到90年代,发展速度达到高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到 2017 年我国索道缆车数量已增至到 813 条,近十年来索道缆车数量年均增长超过 40 条,预计 2024 年我国索道数量将达到 1068 条。一些大流量景区的索道配建早已完成,而三四线城市景区的索道因为营收寥寥无几,入局者鲜有。大流量景区索道市场从原本的“增量”进入“存量”运营的时代,索道的增长空间逐渐缩小。
其实,索道在景区里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很难成为“ 旅游 产品”,景区仅靠有用的“工具”,一方面很容易被取代,另外一方面,对新兴游客很难构成粘性,口碑和复购效果不好。
上述三点“内因”之外,原本的观光 旅游 早已疲软、游客对于索道的新鲜感衰退、本地游、周边游的火爆分流消费客群以及“去/低门票化”的大势等“外因”之下,景区“茅台”香气淡去,更影响到了依托其生存与发展的文旅企业。
三特索道的两次战略转型
景区“茅台”的发展困境,使得靠其起家的三特索道在历经高光时刻后,也常困顿于艰辛苦楚之时。为了打破现状,三特索道做了两次战略转型。
首次转型:“全才”变“索道专家”
成立于1989年的三特索道,原本是一家武汉民营高 科技 企业。早期,三特索道的业务板块多元化,从索道、电信、服装、房地产均有涉及。6年之后,三特索道抓住了时代跳动的脉搏,聚焦 旅游 客运索道进行专业化发力,开始了第一次的战略转型。
1996年亮相的华山北峰索道,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历史 的同时,也拉开了三特索道的高光时刻,确立了其在客运索道领域的江湖地位。因为垂直落差达755米,施工难度和技术含量在当年堪称亚洲第一,因此华山索道至今也仍是三特索道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并为其创造可观的收益。
第一次转型尽管略有大胆,但是落地结果是傲人的。2007年8月17日,三特索道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目前三特索道建设运营的索道共有20多条,包括陕西华山三特索道、浙江千岛湖梅峰索道及黄山尖索道、海南猴岛跨海索道、江西庐山三叠泉缆车等等。
二度转型:从“门票+索道”到复合型文旅产品体系发展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认为,三特索道的二度转型,可以说是“不得不为”。不同于三特索道专攻索道建设之初,拿下索道项目相对容易,时至今日,大流量的景区一般都不会将索道项目交由其他公司运营。加上索道营运本身成本高,回收期长,而三特索道主营业务单一,过于依赖索道收入,这就造成一旦索道业务不景气,整体营收必然受影响。因此,三特索道不得不重新寻觅营收的增长点。
基于上述情况,三特索道开始践行“经营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转型发展战略,从索道转向复合型文旅产品体系发展。几年的努力,让三特索道有所收获:三特索道目前已拥有(运营及建设中)13个索道,8个景区、5个营地住宿以及1家主题公园。
不过,不同于首次转型,三特索道的二度转型见效有些滞后。据年报数据,2019年该公司的索道收入占比为70%左右,景区收入占比仅在175%左右。2020年,三特还未公布年报,但种种数据已经显示,索道收入也遭遇不小的下跌。
“广撒网”式的投资加上疫情影响,在营收数据上未能实现三特索道的初衷——从索道运营延伸到景区开发运营,形成协同效应,索道依旧承担着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很显然,三特索道的千岛湖牧心谷项目项目,表明其在转型路上,仍在力图撕开一个新的天地。
戒掉“依赖症”,旅企景区的三个转型
三特索道的转型努力,绝非特例,在如今诸多旅企景区中,戒掉“索道/门票依赖症”,摆脱单一的营收结构,从疫后的“焦虑期”中脱身逃出,几乎可被视作共同渴望。空间秘探汇总以下3个旅企和景区需养成的转型方向,仅供参考。
01、大文旅时代,“工具”也能变“网红”
索道作为传统工具,早先非一般角度观测风景的优势已经渐渐失去新鲜感。但当代 旅游 的大文旅时代,工具依然发挥其工具的价值。特别对于山地景区来说,索道还是某种必须,不过,面对越来越追求刺激的新 旅游 群体,仅仅是工具远远不够,“工具”变“网红”,完全有可能。
例如松花江索道,以前是松花江两岸共同繁荣的重要纽带,将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与江心太阳岛紧密连接在一起,是哈尔滨市重要 旅游 景点之一。 近年来,松花江索道适应新时代发展,开始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将其改造成为黑龙江省大型的、集 旅游 观光、 娱乐 休闲、艺术展示、 时尚 餐饮等复合功能于一体 旅游 商业综合体。城堡内多元化的 娱乐 休闲设施也将成为沿松花江商业区的一道特色景观,成为摄影爱好者、影视剧导演所青睐的哈尔滨市著名 旅游 景点,两座欧式外形的古堡坐落于松花江两岸,将一湾江水用缆车和塔峰串联起来。独特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让游客眼前一亮,纷纷来打卡,其也从一个工具变成了“网红景点”。
02、度假化转型,提升消费辐射半径
对于索道经济的转型,景鉴咨询创始人周鸣岐提出,瞄准景区度假化的变革,索道应尽快推进景区从观光型基础收入向度假型二次消费的升级改造和经营模式转变,引入亲子、户外、研学、民宿、文创等新业态,通过增强游客体验感,拉伸游憩时间,刺激旗下景区的 旅游 消费。
以三特索道此次投资的牧心谷项目为例,其所在地为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离上海300公里、杭州133公里、黄山150公里,距离千岛湖高铁站仅30公里,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2019年,千岛湖接待游客18845万人,核心客源市场江浙沪合计占比7172%,游客人均消费500元以上占比75%,有孩家庭占比75%,为国内游客消费能力最强、客群品质要求最高、亲子休闲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
事实上,早在投资牧心谷项目之前,三特索道在千岛湖已运营管理梅峰、黄山尖两条索道,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牧心谷项目建设一方面可打破公司在华东片区产品较为单一的现状,将现有客流转化为公司价值,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补足了当地缺乏夜游、沉浸体验、亲子休闲类的业态。
03、重视“内容文化”,打造不可复制IP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下, 旅游 作为文化的载体,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华山为例, “侠文化”就是华山的主打文化牌,春节期间,华山的工作人员身着古装,手持表演道具,以金庸笔下华山侠客为背景,每天上午和下午分两场,为游客表演自编自演《迎宾》、《拜新年》、《华山论剑》等十余个侠文化节目。此举放大了华山文化底蕴,借助金庸笔下的“华山论剑”,深挖华山文化内涵。
旅企景区对于文化的重视,并非“形而上”的悬浮设想,而是要以自身资源为基础,以文化进行重塑,让项目的一花、一木、一屋都可成网红,同时在本土文化融合中,形成地域符号,成为IP传播的首选。深挖内容,并与其为伍,做一个文旅理想主义者。只有真正的拥有了不可复制的景区IP,才能摆脱门票依赖和索道的工具属性。
综上,三特索道的转型,或许是所有传统旅企和景区转型的必由之路。卡脖子也好,阵痛期也好,都是必须经历的。2020年的疫情对不少旅企的业务营收、现金流带来巨大冲击,多家企业甚至公开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2021年,复兴之路依然不容乐观,但可以肯定的是,时代的新机遇一定先给予——那些敢于改变的拓荒者、先行者、自我变革者。
1房地产以及相关的制造业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环境依然严峻,且国内疫情反复,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下行,城市的房价持续走弱。
截至8月31日,已有169家上市房企发布2022年半年报,其中归母净利润呈现同比下降的有129家,占比高达763%。按盈利与否区分,有55家房企归母净利润亏损,这些公司一共亏了超595亿元。
市场需求持续下滑,连带相关行业销售整体下挫严重;比如建材、家具、门窗、家用五金之类的行业,还有像空调、冰箱、油烟机等装修式配套的家用电器,这些行业未来都会比较难过。
2轻奢的品牌
轻奢品牌的主要客户群体就是中产,而经济衰退主要衰退的就是中产,对于富人和穷人影响都不是很大。
所以对于面向富人日用品的真正奢侈品来说,其实影响并不明显;而穷人消费本就不会为品牌支付溢价。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中产丧失消费能力,开始消费降级,也不再愿意为这些轻奢品牌支付品牌溢价,所以轻奢定位的品牌会随着中产的衰落而衰落。
3
零售商业
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9%。显然,实体零售发展不容乐观。
实体店惊人的凋零速度,不禁让人对线下零售充满担忧,不少网友甚至说,实体店已经彻底败给了电商。
零售行业凛冬将至!你可别不信,仅仅上半年,就有4700家实体店关闭,比如美特斯邦威关店351家!森马关店860家!最狠的是连锁超市巨头永辉,3年关店388家,市值蒸发700多亿,顿时哀嚎一片啊。
4非必须的服务业
美容美发、家政、育儿、餐饮、培训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真正盈利的大头一般都不是像理发这种低客单价的必须服务,而都是单价高且非必须服务,所以这些服务业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也都不会太好过。
毫无疑问旅游业也是典型非必须的服务业,后疫情时代下,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对旅游业上下游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就目前困境而言,非必须的服务业无论是在供需关系、消费趋势还是在金融支持的疲软、地区发展不平衡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5中间商和经销商
增量时代,品牌方希望依靠各路经销商在当地的势力,帮助自己快速打开市场,所以品牌方给予经销商足够的利润空间。
但存量时代,为了稳住自己的收益,品牌方就会在线上直面消费者和经销商形成竞争的格局。
靠挣差价吃成大胖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不会有大的经销商,直营的体验店配合线上的网店下单才是王道。
我不认同题主的观点,白酒行业不是进入瓶颈,而是进入了高峰,并且这个行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为什么有这个观点,先看一下数据:
1白酒公司的市值达到高峰 ,目前,贵州茅台市值14万亿,五粮液市值4892亿,洋河1502亿,泸州老窖1177亿,前四名的公司市值都突破千亿大关,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大关在A股排名第一。
2白酒的销量大涨。 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销量635亿元,同比增长15%,五粮液销量125亿元,同比增长32%,洋河销量7145亿元,同比增长15%。泸州老窖销量379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他品牌销售额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涨幅。
3品牌影响越来越强。 茅台酒就不多说,飞天系列供不应求,市场出现一瓶难求,特别是茅台酒出厂价900多元,指导价1499元,一批价常年保持在2000元以上,甚至个别地方出现飞天茅台买不到就买五粮液,客观上也促进了五粮液的销售,同时五粮液今年也进行了提价。而泸州老窖在今年11月,12月两个月内连续两次提价。
未来的发展潜能来看: 一是头部白酒企业还会保持增长,通过提价等方式,销售金额还继续增长,不过增长有限。二是二线酒企竞争激烈,部分品牌会脱颖而出,部分品牌会消沉没落下去。三是三线品牌会继续保持,销量会逐步提升。
一是一线酒企还会继续增长 ,目前来看,红酒,啤酒等销量大增,但是马云曾说过:等你到45岁后就会爱喝茅台酒,才会懂它。其实白酒都这样,你到了一定年龄才会品出白酒的 历史 底蕴。
二线酒企竞争激烈。 大部分二线酒企在本省销量很大,他不但要与一线酒企的二线品牌竞争,还要与其他二线酒企竞争,好的品牌加好的运营说不定能脱颖而出。比如由于经营不善当年的酒业霸主st皇台已经快退市了。
三是三线酒企会继续增长。 三线品牌来说由于价格低廉,当地有知名度,就如现如今的拼多多,由于面向的人群不一样,薄利多销,三线酒企还是有小日子可以过的。
总的来说: “一线名酒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可凭借其自身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等,采取提价、补贴等方式将这部分成本冲抵。但二三线酒企实际上是以价格为导向的,产品售价低,对于成本变化比较敏感,加之他们在品牌、渠道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又缺乏一定的议价能力,消费税的增加,势必会导致产品动销率下降,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在白酒行业分化趋势愈加明显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危及企业生存。
我觉得白酒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白酒属于食品,属于快消品范畴,不管一瓶酒多贵,只要喝了就没了,想再喝,就得再买。而且白酒的一个特点就是年份,酒可以造假,但是年份造不了假,白酒将就的是年份,再好的酒,如果年份没到,口感就会差很多,也算不得什么好酒。比如,三年的酒就是三年的酒,十年的酒就是十年的酒,就算一瓶放了十年的酒你两顿将它喝了,要想再喝十年期的酒,不好意思,你得再等上十年。
白酒行业也没有进入什么瓶颈期,我们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白酒是我们的文化,即便是现在也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虽然红酒对我们市场有一定冲击,但是白酒依然占有主要地位,而且白酒与红酒实际上是两码事,红酒也取代不了白酒。
就国内市场而言,茅台酒每年的产量也是有限的,这有限的酒,还有部分用于出口,所以满足不了国内市场,其它酒虽多,有品质保证的少,而且价格都偏贵,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的。
随着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我们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对我们产品的了解与认可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市场已经不仅限于国内市场。我们的中餐能征服世界,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白酒也能征服世界。
我认为,现在做白酒依然是好时机,也是做品牌的好时机。因为即便现在白酒市场也很乱,除了那几个大品牌外,其它多数白酒的品质依然不能保证,就算那些大品牌的年份酒,也不全是真的,有些明明写着“二十年”,实际上一瓶酒里面二十年的酒含量仅一滴。所以,白酒可以做,但是一定要真,不要参假。在包装设计上也要有特色,最好能提现民族特色,可以用于出口,与国外经销商合作;还有就是采用新的营销手段。
白酒行业目前处于发展的高峰期,是否进入到瓶颈,要看我国经济面是不是进入瓶颈。
从资本市场来看,白酒估值已经很高,以茅台为例,一年生产6万吨酒,一年生产12亿瓶。我不相信每10个人在一年内会有一人喝上茅台。更多的就是囤积,因为它的价差实在太大,天猫零售端一瓶1499,到了实体店就是2499,一瓶差价1000块,自然有大把的人去炒它。
另外,茅台周围有大量的私募和投资公司,别的事不干,天天去批发茅台做二传三传手,这里面,门道多了,关系也复杂,最近茅台销售和网销的一些人被抓,就和这个有关。
所以,不是酒类处于瓶颈期,而是被人为炒到了高点。
以资本市场为例,主力如果持有100亿的茅台市值,拿出10亿在零售端成立私募或第三方投资公司扫茅台的货,市场就会缺货,然后,股价就会上涨,看看它的走势,三年内从2016年200块,到现在1200块,翻了6倍。100亿市值变成了600亿,它的投入只是10亿甚至20亿的扫货。货还很值钱,还保值!
所以,看白酒,不能看它是否产销出现问题,而是它和资本市场进行了高度的联动。当然,资本市场一旦出现泡沫破裂,白酒行业自然会受到影响,而向下就是连续几年的下跌,零售端囤积的货自然要出手,价格也自然会不断下降。
喝茅台的人,终归只是少数,不可能做到12人,每年喝一瓶,哪怕1000万人,一年喝10瓶,都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所以,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就是这样,翻倍是不可能的,国内大量痛风人群,以及年轻一代人对白酒的不认可,还有看看人们对消费开始理性,就越来越能看到,白酒的泡沫已经吹无大无可大的地步。
资本市场上则看,谁去做那个接盘侠。
看从哪个角度理解。
从市场需求来看,白酒基本上是中年人以上的才会喝,年轻人喝白酒的越来越少,因为啤酒、红酒、甚至洋酒都抢走了很大一部分白酒的份额。但并不意味着,白酒就到了瓶颈,江小白就是一个例子,在众多白酒品牌中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
从行业角度看,白酒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而且分出了各自的市场。高端,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已经霸占,一般品牌没有机会了;中端及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一片红海,要像江小白一样杀出一条血路是极其少见的。可以说,白酒行业已经很成熟,新品牌几乎没有太多机会,即使互联网品牌也难。
白酒行业的确是进入了瓶颈期。第一是在过去几年的白酒红利期,白酒企业的大量重复建设,导致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酒厂,甚至于有些乡有些国有企业,有些国有农场,都建设有自己的酒厂,拥有自己的酒类品牌。第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环境的改变,人们对白酒消费的场景也做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由于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强,高端白酒作为礼品的市场极度萎缩。比如青年一代的成长,白酒消费的场景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交成本降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让白酒作为消遣时间的工具,这种场景变少了。为了社交而进行高频次大消耗量的白酒消费场景变少了。90后,00后,不会再像上一代上两代人一样,摆一大桌菜,喝几大箱酒。第三是增量市场时代已经过去,存量时代已经到来。市场已经饱和,白酒市场需要的是产品品质的更加优化,消费场景的更加多样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文化和诉求要求更高,消费升级时代到来。不懂得消费市场变化,不懂得消费者心理,不懂得重构商业模式的白酒企业将被淘汰。第四是随着高端礼品市场的萎缩,白酒市场降价下城市场,优质品牌抢占中部价位市场,中等品牌强占低部价位市场,底部价位市场的产品不再拥有消费者。由于价格竞争的因素,白酒成本压力增加,竞争带来营销渠道,成本剧增,导致产品品质严重下滑。白酒将会离人们的消费餐桌越来越远。
白酒最近的确非常突出,最近1年白酒板块涨幅约65%,而同期中证消费涨幅约53%,白酒明显涨势更猛,目前已进入高估值区域。短期来看,白酒目前可以算作高点,但不代表白酒没有投资价值,因为长期来看白酒有必须消费的属性,只要需求稳定,白酒价格就会涨。
同时,随着消费水平得提升,白酒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变化,呈现高端化趋势,也就是说想要投资白酒并获利,选高端白酒更为合适。
1白酒目前估值过高,但投资也能盈利经过几年不断上涨,白酒板块已经进入高估值区域,现在处于高点,乍一看白酒可能不具备投资价值,但其实不然。
所以,近期观望,等再跌一段时间后,逢低加仓,其实就是在低点买,那么后期白酒盈利还会少吗!
2高端白酒更具备投资价值大家都可以切身体会到,我们消费水平在提高,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以前是吃饱,后来是吃肉,现在是吃得 健康 而且有格调,可以说是越来越高端。
消费需求在变,那对白酒的需求自然会变,也会向高端方向转变的,比如现在送礼、年会、走亲戚,谁会喝二锅头,大多数都会选高端的白酒,比如五粮液、茅台等等。
那么需求结构的变化,必将引起白酒增长结构的变化,未来高端白酒增长加快,低端白酒可能下跌,所以未来投资高端白酒获利的概率更大,且收益更大。
白酒当然进入瓶颈期了,因为它是消费品,属于后经济周期里面的一个细分。所以你去看过去5年的白酒企业的利润,他是明显呈现出一个周期性的波动。
拿贵州茅台来举例,他在2013年达到了上一个周期的高峰。在2014年其实整体经济不是很好,所以2014年底有了降息,开始了这一波的经济周期,而贵州茅台也就开始了三年的一个下滑周期。直到2016年才开启了茅台的新的周期。茅台在2017年三季度达到了60%的季度增速。而上一次这样的增速是发生在2013年的三季度。
现在的茅台按季度来看已经没有了任何增长,所以茅台现在千方百计的搞渠道铺货啊,降价都是说明了已经过了它的增长期。
再看低端酒里面的洋河,牛栏山,基本上今年跟去年比已经没有任何增速,而且还有一定的下滑,每股收益角度来看的话。所以这一轮的酒周期基本上可以判断到顶了。
白酒发展进入瓶颈期已成定局,没有任何发展前景。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白酒只是中老年人在喝。中国来年人口就将进入负增长时期,人口逐年下降,预示着未来白酒潜在消费者越来越少,你说白酒行业拿什么乐观。未来白酒行业如何提高自己白酒的品质,降低经营成本才是白酒厂考虑的事情,提高产量就不要做梦了,维持企业生存才是白酒厂家第一要务,做大做强就不要想了。
不作正面回答。住房交易不景气是钱的问题(疫情战争等影响,百姓缺钱),本来是用来住的,实体经济,却与银行捆绑有了金融属性。白酒好像还可以,既是钱的问题,又是 健康 的问题,本来是用来喝的,也是实体经济,却与收藏挂钩,又成股市骄宠,同样有了金融属性,进入瓶颈期是可能的!
不太懂,感觉酒还是比大多数行业强,尤其长期投资的。不争论看发展吧!
以上就是关于如果经济持续衰退下去,最先遭殃的是哪个行业全部的内容,包括:如果经济持续衰退下去,最先遭殃的是哪个行业、景区索道,不再是一门好生意、经济衰退最先影响的是哪些行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