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过的古装剧,应该还是以清朝对背景的最多。但是清朝的对于官员的名称还有品级都做了很多的改变,例如我们可能听过的总督、制台、军门、提督这几个称呼到底是什么官职呢谁的品级又是最大的这次主要就是帮大家解答这些问题,总督我们应该听说了很多次,一般出场阵仗都挺大的,那总督是不是其中最大的官位呢
制台这个称呼很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它的正式称呼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那就是总督。
总督是清朝时期级别最高的封疆大吏,官阶为正二品。总督的权力很大,以两江总督为例,其职权范围为:总督两江(今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所以从职权上来看,总督不但可以管理地方上的行政、经济,还包括了地方军队。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清朝时期各省军队(绿营军)的最高长官是提督,官阶为从一品。总督作为一个二品官,他要插手地方军队方面的事务,官居从一品的提督会答应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皇帝在册封总督的同时,一般还会给总督加上两个从一品的官衔,分别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这样一来,在品级上,总督和提督就是同个级别了。但总督被加上了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衔,自然就有权利节制提督手中的军队了,所以总督又被称为制军,而手下的官员为了表示尊重,一般会称其为“制台大人”。
总督的本身职权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不过大多数总督管辖的范围并不只有一个省。此外,总督同时兼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由此可见,作为清朝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总督真正是名副其实了。
说完了总督(制台),我们再来说说另一个高级别官员:军门。其实军门就是对提督的尊称,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的绿营军。
上面已经说到过,提督虽然是省里军队的最高长官,但他要受到总督的节制。不过,为了防止总督手中权力过大,各省军队里的中下层军官要受提督的节制,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相互制约的军队管理体系。总督可以节制高层军官(比如提督、总兵),提督可以节制中下层军官。总督、提督都有调兵权,但没有统兵权。中下层军官可以统领自己管辖内的部队,但却没有调兵权。此外,士兵的军饷都由朝廷发放,士兵吃皇粮,自然只认皇帝。
此外,清朝除了各省的陆路提督之外,还设有水师提督,作为各水师的最高军事长官。清朝最著名的水师提督要属晚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了,“丁军门”这个称呼想必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都印象深刻。
提台是对提督的敬称,清大体上每省置提督军务总兵官一员(福建设两员,陆路、水师各一,另晚清加江北、长江水师二提督),简称提督,为一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从一品,而仍受总督或巡抚节制。
相当于现在省军区政委兼司令员,职称上相当于现在的少将到中将。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各省绿营(兵员全部由汉人组成)的最高长官。大体上每省置提督一名。提督的品级和驻防将军一样,也是从一品,其职权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此外,清朝还设有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和九门提督(也称步军统领),官阶都是从一品。前者相当于现在的东海、南海等舰队司令员,后者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兼北京市公安局长。
扩展内容:
清朝官制共分九品十八个级别,每个品级里有正、从之分。将军、提督、都统全是高级武官。提督是一省绿营最高长官,设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从一品,比巡抚(从二品,兼兵部侍郎衔后为正二品)高一级,与督抚并称"封疆大吏",节制该省的各镇总兵所以职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但级别更高。
参考资料:
提督·百度百科
清大体上每省置提督军务总兵官一员(福建设两员,陆路、水师各一,另晚清加江北、长江水师二提督),简称提督,为一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秩从一品,而仍受总督或巡抚节制。所属有镇、协、黄、汛各级,其直辖部队称提标。清学政以提督某省这政为全衔,此提督与明代同,非正式官名。
简单来说,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
看过周星驰**《九品芝麻的官》人一定有印象,当水师提督常坤喊来人,给二位公子拿饼的时候,是刑部尚书端过来,刑部尚书对水师提督毕恭毕敬,这里明显可以看出是刑部尚书比水师提督官小。这只是在**里面,真实的是这两人是平级的,而且刑部尚书职权比水师提督大多了。那提督是多大的官与驻扎在同一省或地区的总督相比较,谁听谁的,谁的官位比较大?
水师提督剧照
一、总督
总督从字面上意思理解就是总理和督促的意思,在清朝总督掌管一省或者数省的政务和军务,是文官为正二品,若加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总督算的上是一个地区的最高长官。
两江总督剧照
二、提督
在清朝提督的全称为提督军务军务总兵官,分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两种,是从一品武官,陆路提督是一省或数省绿营的最高长官(九门提督比较特殊)
九门提督剧照
总督和提督都有掌管一省或数省的的军权,那它们有隶属关系吗答案是没有。总督和提督同属封疆大吏,虽然从品级上看,貌似提督比一般的总督要高半级,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隶属关系,都直接为皇帝本人负责。总督偏重民政,提督就是管军政的;只有当发生战事等突发事件的时候,为了更好的统一协调,总督有权节制提督,提督所属全部兵马可归总督调遣。
清朝各官职品级如下:
(1)总督:正二品(若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
(2)巡抚:从二品(若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3)布政使:从二品。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4)按察使:正三品。清代按察使,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官。清末改称提法使,简称臬司。
(5)提督:从一品。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
(6)总兵: 正二品。清朝之后,军权归为各省 巡抚 提督之文官,而听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则改为 正二品,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于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间。
扩展资料:
清朝地方行政官制: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
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
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其中还有投降清朝的土司官职由明朝直接承袭下来的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
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清朝总督、制台、军门、提督分别都是几品官全部的内容,包括:清朝总督、制台、军门、提督分别都是几品官、两广提台在清代官有多大几品相当现在的什么官、提督是什么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什么职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