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区别
明朝东厂和西厂的区别主要有四点,分别是:
1、职能的不同,东厂的职能主要是监视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以及对锦衣卫活动的监督,而西厂的职能主要是加强保卫工作以及关注民间的风闻动向。
2、成立的时间和设立者不同,东厂是由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八年设立的,而西厂是明宪宗在成化十三年设立的。
3、权力大小的不同,东厂和西厂相比,西厂的权利会更大。
4、存在的时间不同,东厂的存在时间比较长久,而西厂在成立之后的五个月就被废除,后来虽然在正德元年恢复,但是在正德五年时又被废除。
1、东厂,全名东缉事厂,为明代官署名,是明朝时期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秘密警察机关,设立于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2、西厂,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在位时期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后因遭到反对,被迫撤销。
3、明代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可随意监督和缉拿臣民。
西厂和东厂的首领都是太监,但成员不是太监,成员是锦衣卫里选出来的。
1、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组织了新的内廷机构——西厂。
西厂以汪直为提督,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从锦衣卫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2、东厂
东厂,明代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由司礼监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笔太监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
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
除此以外,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锦衣卫拨给,分为子丑寅卯十二颗,颗管事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其余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
具体负责侦缉工作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相当于小队长,又叫“档头”,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丑寅卯十二颗,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
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干事”,这些人也是由锦衣卫中挑选的精干分子组成。
扩展资料: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被撤销,只相隔一个月明宪宗又恢复西厂。
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
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可口头直达。
皇帝还赋予东厂督主以监督锦衣卫人员的权力。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 。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共同点是 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即“巡查缉捕”
总之,出于专制政权的内部需要,皇帝需要一个独立于官僚机构之外的势力供自己使用,东厂、西厂与锦衣卫都是这样的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厂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东厂和西厂的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明朝东厂和西厂的区别、东厂和西厂有什么区别 东厂和西厂的介绍、西厂和东厂一样都是太监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