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计,曹操的船团被黄盖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之后曹操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其中在打黄盖时有一个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大板之后,鲁肃去营中找诸葛亮质问:"黄盖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贵客,为什么见死不救"诸葛亮听完脸色一变:"子敬(鲁肃的字)欺负我啊!"鲁肃就疑惑了:"我一直对待你都不错,哪来欺负你"诸葛亮大笑着说: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我怎么可以随便说出"鲁肃显得有点不相信,诸葛亮又说:"这事千万别告诉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烦了,你只说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鲁肃便答应了回到周瑜营中,周瑜问鲁肃;"诸葛亮对此事有何看法"鲁肃便按照诸葛亮教他的回答:"他说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听完非常高兴:"这次瞒过他了"鲁肃问怎么回事,周瑜回答:"这是我和黄盖为了麻痹曹操使的诈降计,看来诸葛亮完全不知道,这人未必是我对手"鲁肃听完大吃一惊,心里暗暗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
可见苦肉计瞒得过曹操,瞒不过诸葛亮要是曹操像诸葛亮一样谨慎,那么黄盖那五十杖不单白打,赤壁之战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三国里面苦肉计衍生出来的歇后语。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和、蔡中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和、蔡中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之战惨败。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参考资料: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出自赤壁之战。
吴国蜀国,魏国三国鼎立,魏国强悍并且携大胜之势强行进攻东吴,东吴也并非好惹的,采取联合蜀国共同抵抗曹魏的计策,三国会战与赤壁之间,曹魏人多势众,蜀国和吴国虽然走向联合,但是行令不通,于是周瑜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策,那就是苦肉计。
其实在周瑜实行苦肉计之前,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不应该被忘记,那就是蒋干,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在很早以前出现的话,周瑜未必敢使用苦肉计。
蒋干是周瑜的老朋友,但是他很早以前就投奔了曹魏,在三国赤壁大战的时候,他想要去说服周瑜投降,周瑜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过来灵机一动,想到了一条计策,那就是离间之计,他把假的信放在自己的床头任由蒋干偷走,就这样蒋干拿到了周瑜伪造的假信,这封信完完整整地放到了曹魏当时最高领导者曹操的面前,曹操看完信直接就杀掉了荆州投过来的两个水师大将。
曹操杀掉了两个擅长水师的大将之后,他的营中大多是出自北方的将领,很少有懂水战的,这就导致了曹操在周瑜和黄盖的离间之计的面前,傻傻地直接相信。
离间之计最核心的是周瑜和黄盖两个人,他们两人假装不和,然后黄盖假意去投降曹操,实则自己的船上堆满了火油等容易点燃的东西,然后黄盖直接撞击曹操的大船,引燃曹操的大船。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歇后语,意思为你情我愿。
出自三国演义。
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拼音:zhōu yú dǎhuáng gài——yīgè yuàn dǎyīgè yuàn ái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和、蔡中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和、蔡中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之战惨败。
三国演义中的典故
周瑜跟曹操在赤壁交战过程中,为后人留下许多经典的片段,比如蒋干偷书、草船借箭、庞统献连环计、借东风等等,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周瑜打黄盖。
黄盖是江东的老臣,但你孙坚创业之初,他就跟随打拼,为东吴的事业立下赫赫战功,而周瑜当时作为东吴大都督,年龄还不到30岁,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黄盖对周瑜是非常不满的。
结果黄盖看周瑜上任大都督以来,都没建立寸土之功,于是就私下议论他,说他没资格当大都督,这话被周瑜听到了,结果当众打了黄盖,当时黄盖已经六七十岁了,被打得皮开肉绽,众人见了都觉得周瑜太狠心。
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此歇后语的意思: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此歇后语来源: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和、蔡中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瑁张允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上一句是周瑜打黄盖。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歇后语启示:
1、忠诚是要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忠不等于善,对友的忠诚是以对敌的不忠诚为前提的。
2、忠诚是要有智慧的,忠不等于愚,把事业做成功的忠才是有意义的。
3、忠诚是要有代价的,忠不等于获,大忠者往往大苦,大苦才能体现大忠。黄盖和吕布皆有本事,但他们的区别在于政治上是否靠得住:黄盖之所以千古留芳名,在于他忠其所忠;吕布之所以千古留笑柄,在于奸而无忠。
以上就是关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上一句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上一句是什么、什么打什么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出自什么典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