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净利润率计算公式

酒店金钥匙2023-05-02  22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散指培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冲唯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逗锋的主要指标。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最多18字)

销售净利润率的计算方式:

1、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2、销售净利润率=(毛利润-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

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一般来说销售净利润率越高,该企业的获利能力就越高。

扩展资料:

一、影响净利润率的因素:

1、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2、商品的价格及质量;

3、税金:影响营业税金及附加税、期间费用等,从而减少净利润率;

4、成本:成本是净利润的一个重要扣除因素,成本的多少直接影响净利润率的高低;

5、销售数量:销售数量直接与利润相关,数量越多,利润越高,相应的净利润也会有所增加。

二、销售净利润的作用: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属于盈利能力类指标,其他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还有资产利润率、权益净利率。

在经营中往往可以发现,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由于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企业净利润并不一定会同比例的增长,甚至并一定负增长盲目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未必会为企业带来正的收益

企业净利润率一般为百分之十左右,即销售收入净利润率为百分之10左右。净利润=销售收入x净利润率。如果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净利润=1000万元x10%=100万元。,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00万元÷1000万元100%=10%。一千万元的销售收入为企业创造净利润一百万元。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资产净利率是企业净利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说明企业在增收节支和加速资金周转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把公司一定期间的净利与公司的资产相比较,可表明公司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公司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1用途

(1)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注重了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两个方面。

(2)利用该指标可以与企业历史资料、与计划、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利用该指标可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

2影响因素

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利用资产净利率可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

3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有很多正准备考会计证书的小伙伴们,想了解什么是净利润率,以及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净利润率是什么意思 计算公式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净利润率是什么意思

净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这种百分比可以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

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拓展阅读:会计必学的技巧

技巧一

1、出纳在整理原始凭证的时候,可以进行分类,再做记帐凭证,不过要注意,只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就行,对应科目主管会计会制作。一是为了避嫌,二是可以提升现金会计的能力。

2、现金会计对原始凭证进行编号,一般根据凭证日期或收到凭证的顺序,并登记现金日记账或是银行存款日记账,再由主管会计进行全面制作记账凭证,以及另外登记日记账。

技巧二

当发生了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更建议用红字记在借方,汇总出数据记的总账,就可以直接编报表了。

技巧三

1、如果你对数字不感兴趣或不敏感,在会计行业工作会相对费劲。

2、要认真了解行业。并不仅仅指会计领域,还包括公司经营的行业,比如你在电器行业工作,那么对TCL、长虹、格力、海尔等品牌要有了解;如果从事通讯行业,对华为、中兴、小米等就要有了解。

3、作为下属的时候,要做得比领导的要求好得多,不怕功高震主,上司可能会不喜欢,但是上司的上司一定会喜欢。

4、要懂得取巧,让领导觉得你在税务领域特别精通,也懂得如何为公司合理避税。

5、记住,不要答应在财务部安排领导亲信,当然有些人会青风凭借力,借此与上层更好沟通,但不是所有人都做得来的。

6、有机会给你就不要放弃!

7、会计业务水平的提升是技巧的提升,但不是提升的关键,也不要过度迷信各种证书。

8、不要说不会,没有人有义务教你,你要学会自己去弄懂。

技巧四

这里介绍一些税务师事务所的实务经验总结。

一、凭证装订

(一)装订方法:

1、从方向上来说,有左边装订线处装订法;有左上角包角装订法。

2、另一个是夹塞法,即在左边装订处夹塞。可用记帐凭证裁段做塞,可用纸折叠做塞。

(二)记帐凭证装订时注意:

将科目汇总表及T型帐户表装订进去,会更便于快速查找某笔凭证。

(三)推荐一个新方法:先向里折叠后,再折叠左边的角。这样折叠后折叠的角在上面。审阅时,拉一下上面的角,就可以全部拉开了。

二、帐本设置

(一)编写总帐目录及总帐内各科目页码时

1、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企业可能使用的会计科目,别全搬,不然会造成空白页,影响翻查。

2、确定好会计科目后,按《企业会计制度》编号顺序编写总帐的目录及总帐内各科目页码。

(二)根据企业业务量设置帐本

1、专用式帐本必须要使用专用式的。

2、其他类别的可以根据需要合并。

(三)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帐本,可以贴纸;明细科目较少的帐本,就使用帐簿目录。

三、电算化帐务

1、转平的方法:如为贷方余额,将各明细科目对冲后,将差额结转到未交增值税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则只留进项税余额到下年抵扣,其他明细结平。

2、当出现会计差错或有销售退回等情况,在做调整分录时。

3、编写摘要宜详细。

上年净利润率=(上年净利润÷上年主营业务收入)×100%;

所谓的上年度净利润就是毛利润扣除营业成本、管理费、财务费、应缴纳税金、股东分红后的利润即是净利润。

净利润率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

净利润率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净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 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注: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区别如下:

一、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期间费用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 = 主要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3、期间费用 = 财务费用 +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二、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三、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企业的利润,既包括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实现的利润,也包括通过投资活动实现的投资收益,还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收支差额。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差额四部分构成,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再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即为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当期的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费用,即为企业当期的净利润。

扩展资料: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活动)所实现的利润,它是企业利润的主要部分,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期间费用三部分。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一期间费用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也称基本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营业务所实现的利润,即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是指企业经营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实现的利润,即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成本、费用及其他业务负担的流转税和教育费附加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一其他业务支出这里所说的其他业务,包括材料销售、包装物出租和出售、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转让等。其他业务收入即这些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实现的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即这些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应由其他业务负担的流转税和教育费附加。

(3)期间费用。企业的期间费用即三项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参考资料:

营业利润率-百度百科

净利润率-百度百科

意义:可以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变化,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利润增长就业人数和收入也会增加,而净利润下降就业人数和收入会随之减少,利润鼓励人们将储蓄投入有利可图的企业或行业,同时,净利润为经济增长提供最大资金来源。

净利润率是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利润在各个时期、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之间都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净利润率以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币值不变为前提确认的,由于受判断和估计的准确度影响,加之通货膨胀和一定会计期间资本性支出、存货周转速度以及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净收益品质。

如果净利润中存在大量非经常性损益、非主营收入,以及所得税变动,净利润率质量会下降,这时营业利润率或EBITDA利润率就是更好的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利润率

以上就是关于销售净利润率计算公式全部的内容,包括:销售净利润率计算公式、销售净利润率、企业净利润率一般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668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