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词霸专业版最新版 金山词霸在线翻译下载

jamaica2023-05-02  21

金山词霸专业版最新版 金山词霸在线翻译下载 >

1 文言文中的代词是什么意思

代词是表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一般被分为人称、疑问、指示代词三类。但在文言文中,个人认为应分为四类。

(1)人称代词

我、你、他们(对应吾、汝、彼)等,“者”与之构成“吾者”“彼者”等短语。

属于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或构成判断句,无实义。

《庄子》:“利于彼者,或害于此。”《孟子》:“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特例:《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属于用在主语后,而是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条件。

(2)疑问代词

谁、怎么(对应孰、何)等,“者”与之构成“孰者”“何者”等短语。

属于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老子》:“得名利而亡其身,何者为病也?”《论衡》:“知大圣之意,晓细民之情,孰者为难?”

(3)指示代词

这、那里、此(对应斯、彼、此)等,“者”与之构成“斯者”“此者”等短语。

用在代词指代的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相当于“这个、那个(人、事、情况等)”。

《列子》:“以颜子之量,犹不能为其称谓,况下斯者乎?”《晏子春秋》:“所谓不祥,乃若此者。”

(4)时间代词

现在、过去(对应今、昔)等,“者”与之构成“今者”“昔者”等短语。

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史记·高祖本纪》(《鸿门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淮南子》:“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2 语文中什么叫代词

代词分类表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如:我、他们、自己、人家、谁、怎样、多少、那里、这儿等。代词通常会显示出人称和数的区别:一般区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以及单复数等。也有很多语言的代词会显示格的区别(如英语中第一人称复数主格“we”和宾格“us”),性的区别(如法语中的阳性“il”和阴性“elle”)或是否是生物的区别(如正体中文中的“它”和“它”)。同一语言内随方言不同代词也有很多变化。

有一些语言的第一人称代词区分“涵盖词”和“排外词”,如北京口语中,如果和特定对方交谈时(不是泛指),包括听者一般会用“咱们”,不包括听者用“我们”。但“我们”有的时候也可以泛指包括听者,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更明显,很多会一概用“我们”代替(有的方言中没有“咱们”这个词);很多地方这两个词的意思还会正好相反。代词 [释义](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包括:ɑ)人称代词,如“我、你、他、我们、咱们、自己、人家”,b)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儿、多会儿、怎么、怎样、几、多少、多么”,c)指示代词,如“这、这里、这么、这样、这么些、那、那里、那么、那样、那么些”。

[构成] 偏正式:代(词

[例句] “我”是人称~。(作宾语)代词的分类 可分为三类:(1)人称代词,如:我、他们、汝、吾辈;(2)疑问代词,如:谁、怎么;(3)指示代词,如:这、那里、此、如此。

3 什么是代词

代词定义:

有关代词的书籍代词pronoun简称pron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英语中的代词,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替代词)。

分类:

1人称代词 I我 you你 he他 she她 they他们 me我(宾格)you你(宾格)him他(宾格)her她(宾格)them他们(宾格)

2物主代词 my我的 his他的 your你的(your你们的) their他们的 her她的

3指示代词 this这 that那 these这些 those 那些

4反身代词 myself我自己 himself他自己 themselves他们自己

5疑问代词 who谁 what什么 which哪个

6不定代词 some一些 many许多 both两个;两个都

7关系代词 which……的物 who……的人 that……的人或物 who谁 that引导定语从句

8相互代词 each other 互相 one another互相

9连接代词 who, whom, whose,what, which, whatever, whichever, whoever, whomever

10替代词 one(单数),ones(复数) 用于替代前面出现的同类事物

希望能帮得上你~~

4 古文中的人称代词分别有哪些,怎么表示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

谦称:

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称其名。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外:“臣、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注意: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

“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如: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卬(áng)”,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臣”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自称。后来则变成臣子的自称了。

第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

“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汝:汝是大家子

尔:尔等

若:若属皆且为所虏

尊称:

“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

例如: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3、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如: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厥、他、渠”等六个。其中以“彼、之、其”三个为常见。

彼: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之:公与之乘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如:“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5 文言文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

《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

“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 3、余闻而愈悲。

《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

“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 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

二、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

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

“而”便是代词“你”。 三、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例: 13、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衰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

这里的“彼”和“之”都是代词,用来指代齐国的军队,相当于“他们”。 14、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其”字用来代替愚公的妻子,译为“他的”。 1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杀了。

句末的“之”就是代词,代替“侮臣者”,相当于“他”。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自”便是自称“自己”。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才能。

这里的“人”字,即旁称。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这是不道德的。“人”字旁称“人家”。

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例: 2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微薄的力量,还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样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两座大山怎样呢,句中的“君”便是愚公之妻用来尊称愚公的,相当于“您”。

21、子何恃而往?《为学》——您凭什么去呢?“子”便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22、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吗? 2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您说你事务多,谁像我呢? 24、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公输盘说:“您老人家有什么见教呢?” 25、足下事皆成。

《陈涉世家》——您的事业都会成功。 26、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陛下自己也应该深谋远虑,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体察和采纳正确的意见。 27、久闻阁下大名,不曾晤面。

——您的大名早有所闻,只是不曾会面。 以上各例,都是在对话中,灵活运用敬称来称代对方。

另外一种就是个人在对话中用的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例: 28、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我就受恩感动激励不尽了。

“臣”乃臣子在帝王面前的贱称。 29、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乐羊子妻》——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妾”乃女子的贱称。

30、鄙人才疏学浅,难当此任。——我才。

6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并不多,最常见的是“彼”。

彼:

1、那,与“此”相对。这个远指代词在文言文中最常见。如《诗经·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2、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如《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它代词中,用作远指而比较常见的有“其”、“夫”、“之”、“匪”

其:用为远指时——

1、那、那些。如《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2、他们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

注其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如《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夫:用为远指时——

1、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如《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

2、那,那个,那些。如《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注夫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之:用为远指时表示“那个”;“他(她、它)”;“其他的”。如《武王伐纣平话》:“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注之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匪:通“彼”。如《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7 文言代词有哪几种类型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指针对说话者、说话者的 对方和所说及的人表达人称之区别的代 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复数。

① 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等,它们一般可作主语、宾语 和定语。 如: 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

《郑人买履》 ② 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等,它们一般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如;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③ 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彼、渠、某”等,它们一般可作主语、宾语 和定语。 如: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④ 人称代词复数是指文言中人称代 词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分,往往在第一人称 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等表复数,一般可以根据语境推断出 来。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尔曹身与名倶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柳敬亭说书》 (2) 疑问代词 ① 指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等。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指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易、胡、奚、。

恶、安”等。如: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③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安、焉、奚、恶、恶乎(哪里)、何”等。

如: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3)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近指 代词和远指代词,特指代词和泛指代词。 ① “其”是特指代词,只能作定语。

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逍遥游》 ② “之、兹”是泛指代词,可作定语、宾语。

如: 尔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③ 近指代词主要有“此、是、斯、然、兹”等,可译为“这”。

它们可作主语、定语 和宾语,“此、是”还可作判断谓语。如: 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④ 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夫”等,可 译为“那”。“彼”的指代性强,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夫”的指代性较弱,多作定 语。

如: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⑷无定指代词 无定指代词是指指代不确定的代 词,一般作主语。

① “或”指代“有的人、某人、有的(东 西)”或指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如: 或曰:梅以曲为美。

《病梅馆记》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② 当连用几个“或”时,构成的是排 比句式而不是表示选择。如: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5) 辅助性代词 辅助性代词主要有“所、者”等,它 们附着在其他词或词组前后,具有一定的 语法功能和指代作用,但不能单独充当句 子成分。 ① “所”附着在谓语动词性成分前, 与其组成所字结构,指代某种动作、对 象。

如: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② “者”附着在词或词组之后,与其 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 事物”。

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

1 语文中的指示代词是什么

指示代百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指称或指定人、事物、情况的。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它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代度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如果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传统语法按作用划分成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指问称或指定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经济的作用。

扩展资料

代词分类表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如:我、他们答、自己、人家、谁、怎样、多少、那里、这儿等。

代词通常会显示出人称和数的区回别:一般区分第一、答第二和第三人称,以及单复数等。也有很多语言的代词会显示格的区别(如英语中第一人称复数主格“we”和宾格“us”),性的区别(如法语中的阳性“il”和阴性“elle”)或是否是生物的区别(如中文中的“它”和“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示代词

2 语文中代词有什么作用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它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如果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传统语法按作用划分成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指称或指定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经济的作用。

扩展资料

人称代词分类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她”“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人”字,可译为“别人”“人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代词

3 语文里的结构助词和指示代词是什么意思啊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①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 ②指示代词 这、那、这里、那边 ③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多少 (三) 动词 (附一) 能愿动词 (助动词) (附二) 趋向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八)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十)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十一)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独立成句。

①表示喜悦的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 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 喂 ⑥表示答应的 嗯、唉 (十二) 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4 语文中领属性定语与指示代词各指什么

领属范畴在语义上表现为多种关系类型,在句法上可构成不同形式的名词短语。

领属性名词短语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造成句法结构的性质变化、复杂变化和例外变化三种情况。从句法结构的种种变化,也可以发现领属性名词短语本身的一些特点。

研究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和特点,为汉语中一些特殊结构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了一种观察角度,也有助于对语法研究中意义与形式相结合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认识。陆俭明先生(1988)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一文中曾指出:“一定的语法范畴,对句法都会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领属范畴与具有领属关系的名词短语 给领属范畴的词语表现形式下一个严格定义是很困难的。比如当我们说下面的词语形式都是由具有“领”与“属”关系的两个NP成分构成的名词短语(以下简称“领属NP”)时,它们的语义关系是很不相同的,而且事实上很难区分。

例如: (1) a 墙上的画/房间里的摆设/二楼的老王 (范围领属) b 图书馆的书/老李的自行车/岳父的存款 (领有领属) c 他的父亲/我的学生/经理的秘书 (亲属、称谓领属) d 他的眼睛/一个人的头脑/工厂的围墙 (附属领属) e 书的封面/自行车链条/衣服领子/桔子皮 (整体部分领属) f 这堆苹果中的一部分/三个学生中的两个 (数量领属) g 萝卜丝/羊肉馅/大米粥/苹果酱 (结果领属) h 树叶的颜色/菜的味道/他的性格 (本体属性领属) i 运动员的个儿/姑娘的穿着/老王的病 (本体特征领属) j 学校的操场上/主楼的大厅里/他的心中 (处所领属)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不按(1)所列的语义关系定义领属NP,而把领属NP分成两个大类。第一类称作“狭义领属NP”。

“狭义领属NP”中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即“领”和“属”之间是一种必然的,又是唯一的关系。

换句话说,在与特定的动词、形容词搭配时,当我们说“领”的时候,实际上就可以同时表示这个“属”。例如: (2) a 衣服(的价格)真贵 c 音乐(的旋律)很优美 b 树叶(的颜色)黄了 d 他(的眼睛)瞎了 另一种情况即“领”和“属”之间是一种必然的,但非唯一的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有“领”就一定有“属”;但在说“领”的时候,一般不能同时表示“属”。例如: (3) a 他(的)父亲死了 他死了 b 他(的)眼泪流下来了 他流下来了 c 自行车(的)链条断了 自行车断了 d 衣服(的)扣子掉了 衣服掉了 领属NP的第二类称作“广义领属NP”。

“广义领属NP”指“领”和“属”同时出现,但领与属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有“领”不一定有“属”,它们之间构成的领属关系是一种临时形成的领属关系。

例如: (4) a 二楼的老王(“二楼”不一定有“老王”) b 岳父的存款(“岳父”不一定有“存款”) c 老王的病(“老王”不一定有“病”) d 工厂的围墙(“工厂”不一定有“围墙”) 有时候,领属NP的“领”不出现,而只出现“属”,但这个“属”一定表明存在一个“领”。也就是说,只要有“属”就一定有“领”,它们之间构成的领属关系是一种暗含的领属关系。

当这种领属NP的“领”也出现时,就等于第一类或第二类领属NP。例如: (5) a 妻子出国了 (“妻子”=某人的妻子) b 孩子考上大学了(“孩子”=某人的孩子) c 产品通过了鉴定(“产品”=某厂的产品) d 离合器失灵了(“离合器”=某辆汽车的离合器) 我们下面主要举例说明领属NP对句法结构的制约,这种句法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造成句法结构的性质变化;二是造成句法结构的复杂变化;三是造成句法结构的例外变化。

从这些句法现象中也可以总结领属NP的一些特点。 二、领属NP造成句法结构的性质变化 领属NP造成句法结构的性质变化,主要指一些基本的动词结构的形式是由包含在结构中的领属NP决定的。

这包括下面三种情况。 (一)第一种情况是,某种结构中的动词似乎是V[3](即带双宾语的三价动词),实际上应归入V[2](即二价动词),理由就是这些V后的两个NP成分可以构成领属NP。

这一特点明显区别于其它所有V[3]动词。例如: (6) a 他偷了邻居(的)一只鸡 b 她骗了男方(的)不少彩礼 c 他贪污了厂里(的)一笔巨款 d 他割了地里(的)一畦韭菜……………………………………………………………… 回答内容SOSO要求不超10000字,所以给你个网址,你可以看看 如果打开说什么脚本错误,取消就OK了 根据指代作用的不同,代词中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1、起称代作用的代词叫人称代词。如:你、我、他、咱、您、她、它、自己、大家、人家、……都是人称代词。

2、起指示区别作用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如:这、那、这儿、那儿、这会儿、那会儿、这么样、那么样、这样、那样、这么些……等。

都是指示代词。 3、起询问求代作用的代词叫疑问代词。

如:谁、什么、哪、哪儿、几时、怎么样、什么样、多少……等都是疑问代词。 /keywords_3312360806/ 这个是领属性定语标记相关论文,我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5 语文中什么叫代词

代词分类表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如:我、他们、自己、人家、谁、怎样、多少、那里、这儿等。代词通常会显示出人称和数的区别:一般区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以及单复数等。也有很多语言的代词会显示格的区别(如英语中第一人称复数主格“we”和宾格“us”),性的区别(如法语中的阳性“il”和阴性“elle”)或是否是生物的区别(如正体中文中的“它”和“它”)。同一语言内随方言不同代词也有很多变化。

有一些语言的第一人称代词区分“涵盖词”和“排外词”,如北京口语中,如果和特定对方交谈时(不是泛指),包括听者一般会用“咱们”,不包括听者用“我们”。但“我们”有的时候也可以泛指包括听者,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更明显,很多会一概用“我们”代替(有的方言中没有“咱们”这个词);很多地方这两个词的意思还会正好相反。代词 [释义](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包括:ɑ)人称代词,如“我、你、他、我们、咱们、自己、人家”,b)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儿、多会儿、怎么、怎样、几、多少、多么”,c)指示代词,如“这、这里、这么、这样、这么些、那、那里、那么、那样、那么些”。

[构成] 偏正式:代(词

[例句] “我”是人称~。(作宾语)代词的分类 可分为三类:(1)人称代词,如:我、他们、汝、吾辈;(2)疑问代词,如:谁、怎么;(3)指示代词,如:这、那里、此、如此。

6 学习语文词性有什么用

作用:

可以深刻彻底的学好汉语,以后遇到汉语问题,可以简单地解决。

词性:

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

词类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

从组合和聚合关系来说,一个词类是指:在一个语言中,众多具有相同句法功能、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范畴。词类是最普遍的语法的聚合。词类划分具有层次性。如汉语中,词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实词中又包括体词、谓词等,体词中又可以分出名词和代词等。

属于指示代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它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如果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传统语法按作用划分成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指称或指定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经济的作用。

其中具体的代词分类如下图:

扩展资料:

代词随方言的变化介绍

同一语言内随方言不同代词也有很多变化。有一些语言的第一人称代词区分“涵盖词”和“排外词”。

如北京口语中,如果和特定对方交谈时(不是泛指),包括听者一般会用“咱们”,不包括听者用“我们”。

但“我们”有的时候也可以泛指包括听者,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更明显,很多会一概用“我们”代替(有的方言中没有“咱们”这个词);很多地方这两个词的意思还会正好相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指示代词

△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 蓝蓝的天空 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增添生机 谱成赞歌 一阵清香 一朵荷花 一幅画

一片花瓣 一首歌曲 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 一对翅膀

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展开花瓣 露出莲蓬 闻到清香

△ 词语积累

1带有“春”的词语: 春风化雨 春风得意 春华秋实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满面春风 阳春白雪 雨后春笋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2带有“花”的词语: 花容月貌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百花齐放

昙花一现 落花流水 奇花异草 火树银花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 近义词

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破裂——分裂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裁 —— 剪 似 —— 像

△ 反义词

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俊俏——丑陋 机灵——笨拙

快乐——痛苦 微风——狂风 细 —— 粗 新 —— 旧

△ 词语搭配

橄榄色的头巾 翠绿色的花纹 浅绿色的外衣 赤褐色的衬衫

舒适的列车 特殊的客人 冻僵的燕子 美丽的村庄

锋利的斧头 裸露的土地 咆哮的洪水 各式各样的工具

应有尽有的家具 鸣声清脆 羽毛美丽 眼睛透亮

森林郁郁葱葱 河水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深远 空气清新甜润

遇到麻烦 濒临死亡 寻找燕子 冒着春寒 盯着大雪 踏着山路

△ 词语积累

1带有“鸟”的词语: 鸟语花香 小鸟依人 鸟枪换炮 惊弓之鸟

笨鸟先飞 鸟尽弓藏 一石二鸟 笼中之鸟 百鸟朝凤

2形容天气情况的词语: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阳光明媚 天寒地冻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天高云淡 雨过天晴 一叶知秋 鹅毛大雪

3带有“雨”的词语: 暴风骤雨 倾盆大雨 春雨如油 大雨滂沱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疾风暴雨 春雨绵绵

△ 近义词

鲜艳——艳丽 灵活——灵巧 逃脱——逃跑 注视——凝视

透亮——光亮 摇晃——摇动 特殊——特别 疲劳——疲倦

寻找——搜寻 展览——深蓝 锋利——锐利 裸露——暴露

△ 反义词

灵活——迟钝 喜欢——厌恶 鲜艳——暗淡 容易——困难

陡峭——平缓 舒适——难受 坚硬——柔软 特殊——普通

减少——增加 扩大——减少 消失——出现 裸露——遮盖

词语广场

一、 比一比组词。

载( ) 端( ) 摊( ) 睁( ) 灌( )

截( ) 瑞( ) 堆( ) 挣( ) 罐( )

二、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yàn( ) chā( ) zhèng( ) juàn( )

咽 差 挣 圈

yè( ) chà( ) zhēng( ) quān( )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大 ② 深度 ③深奥 ④ 深刻、深入 ⑤ 密切 ⑥ 颜色⑦距离开始的 ⑧ 时间很久

(1)我们的友谊深似海。( ) (2)夜深了,王老师还在灯下批改作业。( )

(3)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深蓝色的裤子。( ) (4)老师的话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上。( )

(5)这口井很深。( ) (6)深秋的夜晚,天气很凉。( )

积累空间

一、 照样子写词语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南辕北辙 大惊小怪

二、佳句积累

描写月亮的诗句:

表达母爱的诗句:

表现友谊的名句:

代词有三类:

(1)人称代词,如:我、他们、汝、吾辈;

(2)疑问代词,如:谁、怎么;

(3)指示代词,如:这、那里、此、如此。

代词通常会显示出人称和数的区别:一般区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以及单复数等。也有很多语言的代词会显示格的区别(如英语中第一人称复数主格“we”和宾格“us”),性的区别(如法语中的阳性“il”和阴性“elle”)或是否是生物的区别(如中文中的“它”和“他”)。

扩展资料

同一语言内随方言不同代词也有很多变化。有一些语言的第一人称代词区分“涵盖词”和“排外词”,如北京口语中,如果和特定对方交谈时(不是泛指),包括听者一般会用“咱们”,不包括听者用“我们”。

但“我们”有的时候也可以泛指包括听者,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更明显,很多会一概用“我们”代替(有的方言中没有“咱们”这个词);很多地方这两个词的意思还会正好相反。

1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词既成,试思前后之意不相应,或有重叠句意,又恐字面粗疏,即为修改。改毕,净写一本,展之几案间,或贴之壁。少顷再观,必有未稳处,又须修改。至来日再观,恐又有未尽善者,如此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倘急于脱稿,倦事修择,岂能无病,不惟不能全美,抑且未协音声。作诗且犹句锻月炼,况于词乎。

2词以意趣为主,要不蹈袭前人语意。

3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

4情至于离,则哀怨必至。苟能调感怆于融会中,斯为得矣。

5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大抵前辈不留意于此,有一两曲脍炙人口,余多邻乎率易。近代词人,却有用力于此者。倘以为专门之学,亦词家之射雕手。

6词之作必须合律,然律非易学,得之指授方可。若词人方始作词,必欲合律,恐无是理,所谓千里之程,起于足下,当渐而进可也。正如方得离俗为僧,便要坐禅守律,未曾见道,而病已至,岂能进于道哉。

7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若为大词,必是一句之意,引而为两三句,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

8词之语句,太宽则容易,太工则苦涩。如起头八字相对,中间八字相对,却须用功着一字眼,如诗眼亦同。若八字既工,下句便合稍宽,庶不窒塞。约莫宽易,又著一句工致者,便觉精粹。此词中之关键也。

以上选自《词源》宋·张炎

1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或借景以引其情,兴也。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盖心中幽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徊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

2词有三法,章法、句法、字法也。章法贵浑成,又贵变化。句法贵精练,又贵洒脱。字法贵新隽,又贵自然。

3词有三要,曰情、曰韵、曰气。情欲其缠绵,其失也靡。韵欲其飘逸,其失也轻。气欲其动宕,其失也放。

4作词须择题,题有不宜于词者,如陈腐也、庄重也、事繁而词不能叙也、意奥而词不能达也。几见论学问、述功德而可施诸词乎?几见如少陵之赋北征、昌黎之咏石鼓而可以词行之乎。

5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著一直语、粗语、铺排语、说尽语,便索然矣。此当求诸五代宋初诸家。

6长调须前后贯串,神来气来,而中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致。句不可过于雕琢,雕琢则失自然。采不可过于涂泽,涂泽则无本色。浓句中间以淡语,疏句后接以密语,不冗不碎,神韵天然,斯尽长调之能事。

7词中对句,贵整炼工巧,流动脱化,而不类于诗赋。史梅溪之”做冷欺花,将烟困柳”,非赋句也。晏叔原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元献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非诗句也。然不工诗赋,亦不能为绝妙好词。

8词换头处谓之过变,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则后实,前实则后虚,过变乃虚实转捩处。

9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词不尽”三者而已。

10诗重发端,惟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对起之调,贵从容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黏衰草”是。

11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虚字灵活,其词始妥溜而不板实。不特句首虚字宜讲,句中虚字亦当留意,如白石词云”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先自、更闻,互相呼应,余可类推。

12词之用字,务在精择。腐者、哑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词中所未经见者,皆不可用。而叶韵字尤其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新隽响亮,如”人比黄花瘦”之瘦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则存乎其人之意与笔。

13词之言情,贵得其真。劳人思妇,孝子忠臣,各有其情。古无无情之词,亦无假托其情之词。柳、秦之研婉,苏、辛之豪放,皆自言其情者也。必专言懊侬、子夜之情,情之为用,亦隘矣哉。

14词多浓丽而乏趣味者,以其但知作情景两分语,不知作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语耳。”雨打梨花深闭门”、”落红万点愁如海”。皆情景双绘,故称好句,而趣味无穷。

15。词之妙,在透过,在翻转,在折进,”自是春心缭乱,非关春梦无凭”,透过也。”若说愁随春至,可怜冤煞东风”,翻转也。”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折进也。三者不外用意深,而用笔曲。

16。词不能堆垛书卷,以夸典博,然须有书卷之气味。胸无书卷,襟怀必不古雅,其词非俗即腐,非粗即纤。故山谷称东坡卜算子词,非胸中有万卷书,孰能至此。

17。用成语,贵浑成,脱化如出诸己。贺方回”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用薛道衡句,欧阳永叔”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用王摩诘句,均妙。李易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新语,更觉自然。稼轩能合经史子而用之,自其才力绝人处,他人不宜轻效。

以上选自《论词随笔》清·沈祥龙

1。词意贵新

文字莫不贵新,而词为尤甚。不新可以不作,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所谓意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别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即在饮食居处之内,布帛菽粟之间,尽有事之极奇,情之极艳,询诸耳目,则为习见习闻,考诸诗词,实为罕听罕观,以此为新,方是词内之新,非齐谐志怪、南华志诞之所谓新也。人皆谓眼前事,口头语,都被前人说尽,焉能复有遗漏者。予独谓遗漏者多,说过者少。…前人常漏吞舟,造物尽留余地,奈何泥于前人说尽四字,自设藩篱,而委道旁金玉于路人哉。词语字句之新,亦复如是。同是一语,人人如此说,我之说法独异。或人正我反,人直我曲,或隐约其词以出之,或颠倒字句而出之,为法不一。昔人点铁成金之说,我能悟之。不必铁果成金,但有惟铁是用之时,人以金试而不效,我投以铁即金矣。彼持不龟手之药而往觅封侯者,岂非神于点铁者哉。所最忌者,不能于浅近处求新,而于一切古冢秘笈之中,搜其隐事僻句,及人所不经见之冷字,入于词中,以示新艳,高则高,贵则贵矣,其如人之不欲见何。

2。词语贵自然

意新语新,而又字句皆新,是谓诸美皆备,由武而进于韶矣。然具八斗才者,亦不能在在如是。以鄙见论之,意之极新,反不妨词语稍旧,尤物衣敝衣,愈觉美好。且新奇未观之语,务使一目了然,不烦思绎。若复追琢字句,而后出之,恐稍稍不近自然,反使玉宇琼楼,堕入云雾,非胜算也。如其意不能新,让是本等情事,则全以琢句炼字为工。然又须琢得句成,炼得字就。虽然极新极奇,却似词中原有之句,读来不觉生涩,有如数十年后,重遇古人,此词中化境,即诗赋古文之化境也。当吾世而幸有其人那得不执鞭恐后。

3。琢句炼字须合理

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时贤勿论,吾论古人。古人多工于此技,有最服予心者,”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是也。

4。情景须分主客

词离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切勿泥定即景咏物之说,为题字所误,认真做向外面去。

5。好词当一气如话

一气如话四字,前辈以之赞诗,予谓各种之词。无一不当如是。如是即为靠文词,不则好到绝顶处,亦是散金碎玉,此为一气而言也。…大约言情易得贯穿,说景难逃琐碎,小令易于条达,长调难免凑补…

6。须注重后篇

诗词之内,好句原难,如不能字字皆工,语语尽善,须择其菁华所萃处,留备后半幅之用。宁为处女于前,勿作强驽之末。大约选词之家,遇前工后拙者,欲收不能。有前不甚佳而能善其后者,即释手不得。闱中阅卷亦然。盖主司之取舍,全定于终篇之一刻,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

7。词要善于煞尾

词要住得恰好,小令不能续之使长,长调不能缩之使短。调之单者,欲增之使双而不得,调之双者,欲去半调,而使单亦不能,如此方是好词。其不可断续增减处,全在善于煞尾。无论说尽之话,使人不能再赘一词。即有有意蕴藉,不吐而吞,若为歇后语者,亦不能为蛇添足,才是善于煞尾。盖词之段落,与时不同。诗之结句有定体,如五七言律诗,中四句对,末二句收,读到此处,谁不知其是尾。词则长短无定格,单双无定体,有望其歇而不歇,不知其歇而竟歇者,故较诗体为难。

8。 结句述景最难

有以淡语书浓词者,别是一法。内有一片深心,若草草看过,必视为强驽之末。又恐人不得其解,谬谓前人煞尾,原不知尽用全力,亦不必尽顾上文,尽可随拈随得,任我张弛,效而为之,必犯锐始懈终之病。亦为饶舌数语。大约此种结法,用之忧怨处居多,如怀人、送客、写忧、寄慨之词,自首至终,皆诉凄怨。其结句独不言情,而反述眼前所见者,皆自状无可奈何之情,谓思之无益,留之不得,不若且顾目前。而目前无人,止有此物,如”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类是也。此等结法最难,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即前人亦偶一为之,学填词者慎勿轻效。

9。前后段必须联属

双词虽分二股,前后意思,必须联属,若判然两截,则是两首单调,非一首双调矣。大约前段布景,后半说情者居多,即毛诗之与比二体。若首尾皆述情事,则赋体也。即使判然两事,亦必于头尾相续处,用一二语一二字作过文,与作帖括中搭题文字,同是一法。

10。词中宜分清人我

词内人我之分,切宜界得清楚。首尾一气之调易作,或全述已意,或全代人言,此犹戏场上人名独唱之曲,无烦顾此虑彼。常有前半幅言人,后半幅言我,或上数名皆述己意,而收煞一二语,忽作人言。甚至有数千名之中,互相问答,彼此较筹,亦至数番者,此犹戏场上生旦净丑数人迭唱之曲。抹去生旦净丑字面,止以曲文示人,谁能辨其孰张孰李,词有难于曲者,此类是也。必使眉清目楚,部位井然。大都每句以开手一二字作过文,过到彼人身上,然后说情说事,此其浅而可言者也。至有不作过文,直讲情事,自然分出是人是我,此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者矣。因见词中常有人我难分之弊,故亦饶舌至此。

11。宜耐读

曲宜耐唱,词宜耐读,耐唱与耐读有相同处,有绝不相同处。盖同一字也,读是此音,而唱入曲中,全与此音不合者,故不得不为歌儿体贴,宁使读时碍口,以图歌时利吻。词则全为吟诵而设,止求便读而已。便读之法,首忌韵杂,次忌音连,三忌字涩。用韵贵纯,如东、江、真、庚、天、萧、歌、麻、尤、侵等韵,本来原纯,不虑其杂。惟支、鱼二韵之字,尨杂不伦,词家定宜选择。支、微、齐、灰四韵合而为一,是已。以予观之,齐、微、灰可合,而支与齐、微、灰究竟难合。鱼虞二韵,合之诚是。但一韵中先有二韵,鱼中有诸,虞中有夫是也。盖以二韵中各分一半,使互相配合,与鱼虞二字同者为一韵,与诸夫二字同者为一韵,如是则纯之又纯,无众音嘈杂之患矣。……音连者何,一句之中连用音同之数字,如先烟、人文、呼胡、高豪之属,使读者粘牙带齿,读不分明,此二忌也。字涩之说,已见前后诸则中,无庸太絮。审韵之后,再能去此二患,则读者如故瑟琴,锵然有余韵矣。

以上选自《窥词管见》清·李渔

以上就是关于金山词霸专业版最新版 金山词霸在线翻译下载全部的内容,包括:金山词霸专业版最新版 金山词霸在线翻译下载、宝字盖去掉上面的点是什么部首、什么是文言文代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644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