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的意思是:天道的意志
原句是”乐夫天命复奚疑“。
出自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归去来兮辞》。
节选如下: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如下: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
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作品赏析
文章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收束全文,表示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这是作者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虽然不免消极,但确乎发自内心,而且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引身而退的痛苦反省,带有过来人正反两面的深刻体验;因而不同于那种高谈玄理,自命清高的假隐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去来兮辞
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要把这句话翻译得准确,必须先从背景说起。陶渊明非常向往恬淡、宁静的隐居生活(心),但又不得不为生计之故而委身世俗,为五斗米而折腰(形),然而内心又不甘深陷世俗总想回到心向往之的田园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既然是自己愿意让心灵(内心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为身体(为生计委身世俗)所左右,为什么还惆怅而独自悲伤呢?”
由此而顺理成章地铺垫出其后辞官回乡的理由。既然以心为形役还是觉得惆怅悲伤,那就以形为心役,回到向往已久的生活。
意思: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这是诗人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足踏实地的。但是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
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
归去来兮辞正文部分是需要背诵的,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到“乐夫天命复奚疑?”都要背。
需要背诵的全文如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_,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不能简单武断的说他是就是消极地态度。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诗人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足踏实地的。 这句话,从一个积极入世、努力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的人来看,是消极的,是悲观的;但如果能真由其本人来看,这个说法就未免太过于主观了,纯粹以己度人。 隐逸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文人中是相当盛行的,成了他们思想中不过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且并不是很多人都想出仕的,他们在隐逸中自得其乐,甚至从中寻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真义,发掘人生的某些哲理。 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
以上就是关于“乐知天命复奚疑”的“天命”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乐知天命复奚疑”的“天命”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怎样理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最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