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是15分钟。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亦即15分钟。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工作原理
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
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人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一刻等于十五分钟。
一刻,汉语词语,拼音是yī kè,意思是短暂的时间,片刻;某钟点之后15分的时刻。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以,时间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人生就是短短的几十年,需要好好把握这仅有的时光,不然,时间一去不复返,转眼就是一辈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在农耕时代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古人就十分注重对时间的计算。在不同的朝代和时期,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同,计时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也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了。在古代,计时器主要有圭表、日晷和漏刻等。
刻钟的介绍
早期使用的是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起计点在日出时刻,到下一个日出前计满一百刻。一天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83刻钟。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一个时辰是8刻钟。一个时辰是2小时,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
1刻钟等于15分钟。
以前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壶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铜壶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
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扩展资料
英语时间表达——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可以用“分钟 + past + 小时”:
6:10 ten past six
4:20 twenty past four
10:25 twenty-five past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可以用“(相差的)分钟 + to + (下一)小时”:
10:35 twenty-6five to eleven
5:50 ten to six
9:49 eleven to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恰好为半小时,可以用“half + past + 小时”:
11:30 half past eleven
2:30 half past two
一刻等于15分钟,三刻就是45分钟。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
冬至以后一天回一刻是说冬至以后,白天越来越长,每天变长差不多15分钟,实际上没有这么长的。
现在的一刻是15分钟。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所以一刻就是24Hr×001×60min=144分钟。
扩展资料:
冬至传说:
来源于上古帝皇——黄帝和尧帝。冬至节有起源于黄帝和尧帝两种说法。《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一大臣向汉武帝说,“黄帝得宝鼎神筴(ce或jia),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筴,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
这个记载表明黄帝时就把冬至日作为岁首,乘坐“朔旦”,但《史记·黄帝笨鸡》中本无此相关记载,孤证难考。另一种说法是尧帝曾令和叔居住在北方,观察太阳运行的情况,进而确定冬至的时间。
《尚书尧典虞书》曾载:“(尧帝)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按:朔,北方也。)《尚书》成书时间距尧帝时代较近,文献可信度相对较高,所载史料或更贴近史实。可见,冬至作为节日,中国上古时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上就是关于一刻指的是几分钟全部的内容,包括:一刻指的是几分钟、一刻等于多少分钟、一刻等于几分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