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历的一年是354天,阳历的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具体算法:
2、闰年的计算方法:
3、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4、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5、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1、公历属于阳历。
2、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版而制定的历法。
3、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4、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5、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一年一共有多少天
答:阴历与阳历阴历也叫农历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阳历也叫公历阳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实际地球环绕一周的准确时间是36524219天,为了弥补多出的时间,就四年设置一个闰年,把闰年的二月多出一天,闰年的二月就有了29天。
而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是以月球环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平年一年12个月,考虑到月亮的朔望,每个月30天或29天。平年有353天,354天,355天等,以354天居多。这样公历和农历每年就有了11天多的差别。如果不设置闰月,时间长了四季就会错乱。为此农历两年设置一个有闰月的年份,闰月的年份为383天,384天,385天等。这样就会和公历的总体周期一致,避免了四季寒暑的错乱,农历这样兼有太阳历和阴历特点的历法就是阴阳合历。
伊斯兰历是一种纯阴历,一年12个月,单数月份每月30天,双数月份除12月每月29天。1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30为一周期,平年19年,闰年11年,平均每年354天8小时48分,不设置闰月。这样就有可能每个月都会有寒暑轮替,这是伊斯兰历的独特之处。
1、农历的一年是354天,阳历的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具体算法:
2、闰年的计算方法:
3、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4、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5、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农历没有闰月的是3543672天,有闰月的3838978天,公历为3652425天。
农历是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的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所以,农历既有阴历又有阳历的成分。
公元即公历纪元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扩展资料: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公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农历
以上就是关于一年有多少天怎么算全部的内容,包括:一年有多少天怎么算、公历是属于农历还是阳历呢 公历一年有多少天、一年一共有多少天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