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编辑本段起源
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 和 Woodruff (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
编辑本段为什么称之为“理论”
1、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2、理论具有逻辑特征(因果联系) 3、儿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一种“理论”,解释他人的行为 4、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随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过程 5、这一过程与科学研究中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1]
编辑本段研究的具体模式
1、“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2、“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3、“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或者叫“虚无信念”
编辑本段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
1、错误信念(False Belief)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 2、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 3、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 (1)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 (2)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 。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 测试结果与分析 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 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 愿望心理学到信念心理学 2岁:愿望心理学。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 3岁:愿望-信念心理学。开始认识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但仍用愿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 4-5岁:信念-愿望心理学。具有了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实可以用不同方式表征。 信念心理学:表征有所不同 相对于某个真实的客体或事件,表征可能是错误的(错误信念。但该信念的持有者认为是正确的!) 相对于某种心理状态,行为可能是与其不一致的(悲哀者的微笑) 相对于某一客体的实质,外表可能是错误的(外表-真实的区分) 两个人的知觉观点或信念可能是不同的(观点采择)
弗洛伊德的三大理论:
一、精神分域理论:
1、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2、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检查功能,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
3、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派生与本我,最理智和符合现实的部分。帮助本我根据现实可能性来满足。
3、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三、性心理发展时期理论:
1、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2、肛门期(两岁至三岁左右):前期——排泄—解除内部压力—快感体验;后期——保持—痛与性刺激—引起关注
3、性蕾期(四岁至五岁之间):恋母恋父性别认同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4、潜伏期(六岁到12岁左右):学习、活动、性本能受到抑制、种族系统天赋
5、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6、成熟期(青春期以后):心理结构平衡不需要多少心理能量来压抑自己的本我冲动。恋亲情结已经完全或几乎完全消除。
扩展资料
弗洛伊德理论的认可和批评:
1、优势
弗洛伊德的观察为后来的人格理论和研究确立了方向。在他之后的多数人格理论家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借用了重要的精神分析的概念和假设,建立了自己的理论。
弗洛伊德被公认为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没有弗洛伊德,心理治疗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样。诸如自由联想、催眠和释梦之类的方法,已经成为许多治疗师的标准工具。
调查发现,为数众多的年轻的或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认为自己的取向是“精神分析的”。人们认为弗洛伊德推广了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概念并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心理学者今天研究的许多课题都源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尽管它们不再具有弗洛伊德风味。
2、批评
弗洛伊德可能见过其他人的著作。在弗洛伊德的工作之前,许多“弗洛伊德”思想就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弗洛伊德捍卫者认为,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许多零散观点组织成一套人类行为理论的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提出的许多假设是不可能验证的,支持者认为不能指责他不努力寻找证据支持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他的理论的很多部分都是“发现”是他在精神分析的各个阶段仔细考察患者的陈述后得出的结果。一些批评针对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的重点和他的理论色调。他们认为弗洛伊德忽视或低估了人格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些人不同意弗洛伊德只强调本能,而不考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还有人认为,弗洛伊德倾向于关注人格障碍,而不是日常的心理机能和人格的积极面。
从心理学上说就是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1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象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2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有很多理论说明人格的形成。尽管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比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此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有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3%,也就是说,近7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总的说来,人格就是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1、鸟笼逻辑;2、破窗效应;3、责任分散效应;4、帕金森定律;5、晕轮效应;6、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7、习得性无助实验;8、证人的记忆;9、罗森塔尔效应;10、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11、150定律(Rule Of 150)等。 扩展资料 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性质理论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也称体系心理学。它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不但可以解释、预测并有意识地支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且可定向指导心理学各局部分支学科的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科学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它关注心理现象的实质、机制和过程,追求普遍的'解释、科学的理论和预期的指导力量。它象理论物理学那样在本学科群中处于基本理论地位。
四大主要理论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刚兴起的认知主义学派。
心理分析学派:介于指导和非指导之间的诱导式的间接指导模式。
行为学派:指导模式的咨询过程中,由咨询员控制,来访者基本处于被操纵的角色之中。
理性情绪学派:指导模式----咨询员是主动直接和教导式的等。 扩展资料
人本主义学派:典型的'非指导模式,咨询员不以专家或权威自居,而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朋友或伙伴。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上的ABC理论是: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
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心理,是对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心理并不是人所独有的,动物亦有心理。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又研究动物的心理,通过对动物心理的研究以及共性的量化分析,将规律性的研究结果放回到人类社会检验。而那些经过校验的理论就形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做心理理论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叫做心理理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有哪些理论、心理学中关于性格分析的理论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