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干鱼塘养殖了,如何加强鱼塘养殖管理措施

化学键类型2023-05-02  13

  鱼塘养殖管理的好坏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养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鱼塘投入品的管理、养殖对象及周围环境的维护。要得到高产高效,就要对养殖对象的生理需求、生长环境加以干扰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现本人就提高养殖效益,加强鱼塘养殖管理措施与大家探讨。

(一)养殖周围环境管理

 1控制和杀死病原菌。根据季节发病情况,在鱼塘闲置或鱼病暴发前期进行清塘或消毒。清塘在鱼塘闲置情况下清除鱼塘内和池边的杂草,将池底整平,或使用药物。药物使用一般为生石灰,生石灰的使用量要足,使用中要分清是带水清塘还是干法清塘,不能使用粉末状或少量的块状清塘或消毒。其次,不能单一使用一种药物消毒,以免病原菌产生抗体。

  2清除鱼塘内的大型敌害生物。在青海地区4月下旬至5月是蛙类大量繁殖和产卵的季节,蛙类多选择鱼塘进行繁殖产卵,这个时期也是鱼塘下苗和正直开塘养殖鱼类大量开食的时候。因此,在鱼塘进、排水口要设置密眼网并随时捞除蛙卵等大型敌害生物。

  3鱼塘的维护。平时检查池埂坚固性、鱼塘渗漏水情况,做好防逃工作。垂钓鱼塘挂牌给垂钓者做警示不乱丢弃塑料袋等污染水体和环境的杂物。

 4建立鱼池档案,做好日志。记录每个鱼塘投放和起捕量以及生长状况、饲料、药物的使用等,特别是垂钓鱼塘要记录好每天钓出的鱼类和投入的鱼类日志,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二)投入品的管理

1品种。要适时掌握市场的动态信息,需求什么养什么并按照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鱼塘条件选择品种,不能一哄而上。在引进品种时咨询当地的水产技术人员掌握引进地的疫情,对引进的品种进行检疫和消毒后放入暂养池观察后方可适时下塘。

 2饲料。垂钓鱼塘的大部分养殖户不注重投喂,形成一种粗放理念,造成鱼体瘦弱,疾病侵袭,使垂钓的鱼类品质下降。其次,养殖户为节省饲料成本,投喂变质、腐败、低价饲料或营养单一:“一把麸皮一把面”的格局,因此,不论是养殖鱼塘还是垂钓鱼塘都要按照“四定”投喂营养全面符合鱼类阶段生长需求的饲料。第三,在鱼苗下塘前后不能单一培育浮游生物,要采取浮游生物培育与适口人工饵料投喂相结合的办法为鱼苗的充分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鱼药不能盲目使用。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养殖对象、水环境、天气等情况合理使用,用药要以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环保药为主。杀虫选用的药物要有针对性,不能滥用杀虫药,以免刺激病鱼,加重病情。杀虫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敌百虫等毒性和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药性温和、对鱼类和水体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以减少对鱼体的刺激和保护鱼塘水质。定期投喂药饵量要准确,一般要求在投喂后30 45分钟内吃完为好。食场消毒外用的消毒药物须泼洒均匀,食场周围和池边病原菌较多的地方可适当多泼。在暴发性疾病流行的高温季节,可定期在鱼塘食场周围取一亩药量的1/5至1/6的药量,在投食区搅匀泼洒,再投食引鱼进行药浴。严重的可增加用药次数,并让鱼内服药物。避免使用杀虫、消毒药物一起泼洒的方法治疗鱼病。

(三)养殖对象的管理

 1冬季计划好每个鱼塘的生产计划,在第二年开春时间做好鱼药、饲料、鱼苗的购进计划、在初春选择好鱼苗场家,抓好鱼苗的调运。

 2在初春,细心观察当地的水温和鱼类活动情况做好开食计划。在风和日暖的天气水温达到5 时,适当投些猪粪、酒糟、豆饼或菜饼等,以提高水温和满足已越冬鱼类摄食的要求,随水温的升高开始少量投喂精饲料,以利于恢复鱼体体质,饲料还应视具体情况添加一些抗菌药物来预防疾病。在春季还要防止倒春寒。在青海地区鱼苗下塘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下塘,下塘时注意当地的天气变化,以防天气的突变,致使气温剧烈变化而使水温大幅度波动,造成鱼苗冻害。

3适时鱼苗的拉网计划和分塘、并塘计划,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根据鱼塘的条件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对生长中的鱼种通过拉网锻炼,检查鱼种生长及健康状况,调整鱼种规格,提大养小,及时将大小不同的鱼种过筛,促进小鱼种生长加快。对饲养密度过大或过小的鱼塘,按计划分塘或并塘时严格筛选鱼类,对即将入池的鱼类进行疾病和受伤程度检查,做好鱼体的消毒,放入暂养池饲养,严禁带病进入鱼塘。

(四)产出品的管理

做好产品的检疫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出售水产苗种与水产品前,要报当地渔业部门进行检疫,检疫合格者方能出售和运输。

鱼种放养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鱼种放养是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鱼种的来源、鱼种的质量、种类的搭配和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成鱼的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鱼种的来源

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的个体专业户,成鱼养殖所需的鱼种多半是从当地的苗种场购买,但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国营或集体渔场来说,成鱼养殖所需要的鱼种,最好能由本单位生产解决。这样就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养殖适销对路的商品鱼,并且能够减少外购鱼种运输上的麻烦,保证生产中所需鱼种的数量的质量。

二、鱼种的质量

成鱼养殖中,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等。

(一)鱼种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养殖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因为大鱼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和成活率高等优点。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鱼类生长期较长,所以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产周期均为两年,放养的鱼种都是1龄鱼种,大都要求全长16-20厘米,体重50克以上。例如广东地区,利用鳙鱼生长快及易捕捞的特点,一年中养成数批食用鱼,故鳙鱼种规格要求较大,一般在01-05公斤,经过40-60天饲养可长到125-15公斤;鲢鱼放养量较少,鱼种规格在50克左右,养成075-125公斤;底层鱼类以鲮鱼为主,因鲮鱼生长较慢,食用规格较小,但群体产量高,故放养密度较大,鱼种规格也较小,一般125-25克或42-625克,经一年或半年饲养可长到125-250克;草鱼鱼种规格一般250克左右,出塘规格1-15公斤;青、鲤、鳊放养量很少。

(二)鱼种的体质

鱼种的体质好坏可从体重和外观两方面加以判断。质量好的鱼种从外观上看,质量好的鱼种特点是:规格整齐,肌肉丰满,色泽鲜艳,没有病伤和游动活泼。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没有养过鱼的自然塘、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或粗养塘,都要在放养鱼种之前,先进行全面的修整和消然后才能放养鱼种。具体做法与苗种池相 同。放养计划中鲢、鳙占较大比重的池塘,以经过清塘消毒以后1-2天,就应当施放基肥, 先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鱼种。肥水塘或养鱼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多,一般施基肥较少或不施 基肥。冬季放养的池塘,池水应一次加到最大深度,以便鱼种在深水中越冬;春季放养的池塘,如果水源可靠、排灌方便,在清塘后初次向鱼池灌水时,不宜灌得太深,使水深达到70-80厚厘米即可。这样水温容易升高,有利于水质转肥和鱼群的摄食成长。以后再随着水温升高和鱼体的长大逐步加大,直到7月份加到最大深度。

三、鱼种放养时间和注意事项

1.放养时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采取冬放(12月初-1月底),也可以春放(3月中、上旬),在水温6-10℃的时候进行放养。因为在低温下鱼类活动能力差,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冬放的好处是可以免去鱼种并塘越冬的手续,使鱼种较早适应成鱼塘的环境条件,延长生长时间。春放的好处是可将成鱼塘的池水排干进行冬休。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池塘条件灵活掌握。

2.注意事项

①操作要细心,避免损伤鱼体;

②选择晴天放养,以便操作和运输;

③为防止传染鱼病,应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消毒;

④鱼种放养工作要列表记录,以便今后查阅。

成鱼饲养管理

一切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后都要通过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施肥与投饵 实行混养密放的精养鱼塘,必须大量施肥和投喂人工饲料,才能获得高产稳产。因此,施肥与投饵就成为池塘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 。

(一)施肥

鱼种放养以后,在整个成鱼养殖阶段,都要根据池塘的水质情况,适时进行追肥。施追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补充水中的营养物质,为鲢、鳙等肥水鱼繁殖天然饵料。 施追肥应按照三看施肥的办法,掌握适时、均匀和少量、多次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培育中的方法。要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对主养鲢、鳙鱼的池塘,应狠抓两头(即春、秋两个季节)培水。6月份以前池水透明度可达到25厘米左右。因为春、秋两季的水温较低,适宜浮游生物繁殖,也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故可大量施用各种有机肥。各种粪肥在晴天中午泼洒效果较好,但要注意避开食场。在肥源不足的单位,可就地取材,大量采用各种绿肥沤肥,这是解决商品鱼基地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在鱼类快速生长的夏季(7-9月),由于水温较高,投饲量又大,水质一般都较肥,可少施或不施追肥。此时水中含氮量较高,含磷量很低,氮、磷比例严重失调。若要施追肥,则以晴天泼洒磷肥效果较好,不仅对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池塘生产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又不易败坏水质,对池鱼有利。一般每隔15天左右可施磷肥一次,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次施鱼特灵33公斤或过磷酸钙10公斤。先将磷肥用水溶解,选择晴天上午9-10点全池泼洒。施肥当天不能搅动池水(包括拉网、加水、开动增氧机等),以延长磷肥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降低塘泥等胶体的吸附和固定。

(二)投饵

1.全年投饵量和各月投饵计划

(1)全年的饲料用量 已经养过几年鱼的单位,如果条件没有什么变化,一般可根据以往几年的经验来大致确定全年的饲料用量。对初次养鱼或虽已养过几年鱼而条件有较大变动的单位,就必须通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全年饲料的用量。计算公式; Q=PrKA 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公斤) P--池塘的投饵鱼产量(公斤/亩) r--该种饲料的搭配比数(%)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 A--鱼池总面积(亩)

(2)各月投饵计划和每日投饵量的确定 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根据各月份的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摄食量显著地受水温变动的影响。同样体重的鱼,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因此,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所喂鱼体重的百分数)是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而在同样的水温下,一种鱼的适宜投饵率又有随着个体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根据实践的经验,一年之中的投饵工作应掌握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将全年的各种饲料主要集中在6-9月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6月份以前9月份以后投喂饲料的比例则较小。

每日的实际投饵量,则主要根据季节、水色、天气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可根据以下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适当增减。 池鱼摄食情况:颗粒饲料的投喂量,以投饵后15-20分钟内吃完为适度;糊状饲料以每次投饵后1小时内吃完为适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贝类饲料以下次投饵前吃完为适度。 天气情况: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旺盛,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腐败快,容易使水质变坏,应少投或不投。 池塘水质情况:水质清爽,鱼群摄食旺盛,应多投;水质不好,过肥,过浓,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更容易使池水变坏,应少投;水质很坏,鱼群已浮头时,应禁止投喂。现将无锡河埒乡按月平均投饵量和日投饵百分数列于表6-14,以供参考。

2.各种投饵养殖鱼类的饲料及调配

(1)草鱼和鲂鱼 是草食性鱼类,湖、广等南方地区普遍养殖。成鱼阶段应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实行冬放鱼种的单位,1-2月份因气温和水温较低,鱼的食量较小,且水、旱草等各种青饲料还未长起来,应投喂一些植物性的精饲料。实行春放鱼种的单位,如在年底前种了黑麦草等青饲料。从3月份鱼种下池以后,就可酌情投喂一些黑麦草等青饲料。到了4-5月份,随着水温逐步回升到15℃以上时,可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从6月份开始,直到9月份,水温达到25-30℃时,是水、旱草的旺长季节,也是草、舫鱼摄食量最大、生长最快的季节,应狠抓草、舫鱼的投喂,大量投喂青饲料,让它们吃饱、吃好,务必使大部份草、鲂鱼在这段时间长到商品鱼规格捕捞上市。这样既降低了草、舫鱼的密度,又有利于留塘的小规格草、鲂鱼继续成长。入秋以后(10月份),陆草已逐渐衰退、粗老,可多投水草。到了秋末、初冬(11-12月),水温又逐渐下降,鱼类摄食减少,可再转喂一些精饲料,直到年终捕捞。

(2)青鱼 是肉食性鱼类,江、浙地区养殖较普遍,湖、广地区少量养殖。在成鱼阶段,应以贝类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2-3月份,因水温较低,鱼的摄食量较小,且螺、蚬等贝类饲料尚未大量繁殖,全长13-16厘米的小青鱼,应投喂磨碎的青饲料。全长达到16厘米以上时,可投喂一些蚬秧或轧碎的螺蚌,并补充一些磨碎的精料。到了7月份全长达到23厘米以上时,除喂一些轧碎的螺、蚌外,可适当投喂小螺、蚬。到了7月中旬,可加大螺、蚬的投喂量。9月上旬以后,螺、蚬资源丰富,且大部份青鱼已长到05公斤左右,螺、蚬可不必筛选投喂,应狠抓青鱼吃食,以促使青鱼快速生长。10下旬以后,水温又日渐下降,仍应适量投喂螺、蚬,并补充投喂一些精饲料。

(3)鲤、鲫、鲮、罗非鱼 是杂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广,各种动、植物饲料均可摄食。它们在成鱼塘中,一般都作为配养鱼类,在放养量较少的情况下,只要饲料、肥料充足,就可不必专门给它们投喂饲料。若作为主养鱼类进行养殖,则要相应加大施肥、投饵数量,具体做法可参照鲢、鳙、草、青鱼类的投喂。

3.饲料的投喂方法

投喂各种饲料的方法,均应实行四定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和鱼种培育部分。每日坚持巡塘,观察池鱼动态 每天要坚持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日间观察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看看有无浮头预兆。到了夏、秋高温季节或天气突变时,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便及时防止严重浮头。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容易被人忽视,而许多鱼病都是因为池塘环境卫生不好,恶化了水质而引起的。因此,在平日巡塘中应随时捞除残草、剩饵、死鱼和其他杂物,以免污染水质;每隔10-15天就要对食场和饲料台清理消毒一次,并采用漂白粉挂篓和结合泼洒生石灰的

一、鱼塘养鱼,需要准备什么?

只需要:泵--给养用的,视面积配数量

船--撒药打鱼用的,不用太好的

网--打雨用的,网目视你出鱼大小而定

磅秤--称鱼卖鱼用的

太阳伞--为钓鱼者准备的

钓鱼用具--包括杆、漂、坠、线,不用太好的。

鱼药和饲料,鱼苗

如果有条件,再配一套水质检验设备。

二、鱼塘修建好要消毒养护,新挖的鱼塘养鱼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即清塘。

清塘的药物,最好用生石灰,使用方法和数量与苗种池的相同。鱼苗下塘前15—20天进行池塘清理消毒,最好是晴天进行,先将池塘水排干,清除淤泥和杂草等。池溏消毒可用生石灰、茶籽饼、漂白粉等。

生石灰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灰75公斤,池底有8—10厘米的浅水,将石灰用打谷桶加水溶化并搅均匀泼洒次日,若有被杀死的野杂鱼必须捞净,并除尽池底表层淤泥,提高消毒效益。对有些难以排干的池塘,或排干没有水源灌水的鱼塘,水深1米,每亩用茶饼90—100公斤,以同样的方法加水搅均匀后立即泼洒。这种方法清塘7—10天后,用活鱼放入小网箱在池塘中试水检查,池塘毒性过后,才可以放养鱼苗

茶饼“清塘”:因茶籽饼含有皂角甙,对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及螺蛳等有毒杀作用,但对病原体细菌则无效果。使用方法是:

先将茶籽饼粉碎,再用温水泡24小时,才加水调均匀,泼洒全池,浅水消毒,每1亩要用25—30公斤即可,如水深1米每亩要用茶籽饼90—100公斤,清塘10天即可放鱼苗。

漂白粉清塘:漂白粉含有效氯30%左右,加水后分解为次氯酸和氯化钙,其次氯酸分解中释放出初生态氧,具有较强杀毒作用。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漂白粉125—15公斤加水溶化后搅均匀,泼洒全池,清塘后5天可以放鱼苗。

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用鱼藤精2克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7—8天药性消失即可放鱼苗。然后适当的加入新水,鱼苗饲料,每亩可以加施发酵过的猪牛粪75公斤。

三、鱼种如何选择。

养鱼一般混养比较养,上下水层活动的鱼都养点,充分利用空间。

可以主养一种或两种鱼,搭配养点滤食性质的鱼类,如鲢鱼,鳙鱼,保持水质。

首先得知道你养的什么鱼,常见的草食性鱼有草鱼,长春鳊,团头鲂等,如果是草鱼的话可以用草来饲养,草鱼的牙齿可以吃完芦苇的叶子,但是有时候比较硬的秆它吃不钓的,建议把剩下的草竿即时捞出,防止其腐败影响水质,过分影响水中溶解氧去氧化分解有机物 养殖草鱼应该青饲料和精饲料搭配,抓住时机。

《精养鱼塘养鱼如何获得高产》

精养鱼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其鱼产量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水体生态因子的变化关系到水质的好坏,最终影响鱼产量的高低。产量越高,水质问题就越显得突出,往往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掌握高产鱼塘水质变化特点,并采取有效改良措施,是取得养鱼高产的关键。

1高产鱼塘的水质特点

(1)透明度

透明度是光透入塘水中的程度,主要是随着塘水的浑浊度而改变。浑浊度是由于塘水中混有各种微粒和浮游生物造成的。测定水的透明度,通常采用透明板。它用直径20厘米的圆铁片制成,在圆心处开设一个小孔,穿上一条有刻度标志的细绳,并通过圆心,将圆铁片分成四等份。把对角的两等份油漆成白色,另两等份油漆成黑色,使圆铁片黑白分明。测量时手提小绳,将透明板缓缓沉入水中,当看到透明板的黑白部分隐约难分时,便停止下沉。这时,浸入水中的绳子长度即为塘水的透明度。简易的测定法是:将手掌与手臂垂直,掌心向上平放于水中,向下沉至刚看不清掌心时的这个深度,即为透明度。

透明度能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瘦程度。一般以透明度25~40厘米称为肥水,塘水较浓,不太浑浊,无腥味,呈油绿色或黄褐色,给人以嫩翠之感,在这样的水中,清晨鱼浮头,日出后即消失。透明度经常为60厘米以上,称为瘦水,塘水清淡,呈浅绿色或淡**,清晨鱼不浮头。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称为老水,塘水过浓,很浑浊,常有腥味,呈灰蓝色、暗绿色或棕色带黑,给人以老、浓之感,清晨鱼浮头严重,日出许久鱼浮头仍不消失。高产鱼塘要求在鱼生长季节即4~10月池水透明度为18~30厘米,5~9月应在18~25厘米范围内。

(2)溶解氧

氧气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鱼、虾、贝、藻类的呼吸都要消耗氧气,水中有机质、底泥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故鱼塘水中溶解氧量少且多变。高产鱼塘内饲养密度大,鱼类往往面临缺氧,造成大量浮头或窒息死亡。因而高产精养鱼塘对溶解氧的变动有特殊要求。通常高产鱼塘表层水体下午在55~18毫克/升范围内变动,底层则在4~8毫克/升范围内变动,凌晨6时塘水溶氧量最低,已接近鱼浮头的临界值(2毫克/升)。上述溶解氧的变动范围不至于影响鱼类正常生长,但要鱼增加产量,还需采取增氧措施。

(3)耗氧量

高产鱼塘的耗氧量变动较大,波动范围在10~25毫克/升之间,其平均值为12~15毫克/升。因此,12~15毫克/升已成为肥水的标志。

(4)酸碱度

养鱼水体适宜的pH值范围为7~85。高产鱼塘的水质一般呈弱碱性,pH值稳定在8左右,水质的缓冲性较好,有利于鱼类生长。

(5)氮、磷营养元素

高产鱼塘的三种无机氮总量为1~3毫克/升,其平均值为15毫克/升。可溶性磷酸盐含量为01~1毫克/升,平均值为02~04毫克/升。氮、磷比为7∶2。“三氮”中铵氮占60%~75%,硝酸盐氮占20%~24%,亚硝酸盐氮占1%~2%,氮、磷比例较为合理。

(6)浮游生物

鱼塘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有隐藻、蓝隐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小球藻、栅藻、小环藻、直链藻、平列藻、裸藻等10多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主要种类为晶囊轮虫、裂足轮虫、疣毛轮虫、萼花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等。枝角类、桡足类很少,其生物量不超过1毫克/升。浮游植物个数在10 000万~20 000万个/升之间变动,生物量在30~110毫克/升之间波动,平均为60~80毫克/升。浮游动物量约占浮游植物的1/4~1/3。浮游生物量与鱼产量成正相关。养鱼高产关键之一就是“看水养鱼”,故渔民通常根据水色来鉴定水质,而鱼塘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决定。

2高产鱼塘改善水质的措施

(1)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调节水质

若塘水透明度过低(20厘米以下),表示水质过肥,浮游生物繁殖过盛,遇天气不正常时容易大量死亡和腐败,使水质突变,继而转清、发臭,渔民称为“臭清水”。这时水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塘水缺氧严重,极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当发现水质将要突变时,必须及时冲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水质恶化。当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时,表明水质过瘦,浮游生物数量偏少,应该及时施肥。速效方法是追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每667平方米水面各施用10千克。施肥后5天内若透明度未能恢复到35厘米以下,应再次施肥。此后每15~20天施肥1次,并适当施用人畜粪等有机肥,塘水透明度就能保持20~40厘米。

(2)适时注水并提高鱼塘水位

在鱼类生长旺季的4~6月,每月注水1~3次,每次使鱼塘水深增加10厘米,既可补充池水溶氧量的不足,又改善了水质条件。

(3)适时启动增氧机

每667平方米水面产鱼500千克以上的鱼塘,原则上每067公顷水面配备1台功率25千瓦的增氧机。4~6月每天启动1~3小时,7~11月每天启动4~8小时。

(4)翻动底泥改善水质

5~9月,每月用泥耙翻动鱼塘底泥1~2次,使底泥营养成分在水中溶解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施肥、减少底泥耗氧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5)施放化肥改善水质

在鱼类生长旺季的5~9月,施用氮、磷比为1∶1的化肥。每667平方米水面每次施用4~5千克,每3~4天施用1次,既可增加塘水生物量,又能达到生物增氧目的。

(6)施放石灰改善水质

5~8月,每月用生石灰水溶液全塘泼洒1~2次,使每立方米水体含药量为25~30克,有助于改善水质。

(7)清污保洁

经常清除塘水中的污物、死鱼、废渣、残饵及杂草,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措施,高产鱼塘就能保持“肥、活、爽”的最佳水质。“肥”,指水中溶解营养盐分丰富,浮游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活”,指水中营养物质循环快,上午水色较淡,下午较浓;“爽”,指塘水肥而不浊。鱼类在这样良好的水质中,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

1、拉网:即根据存塘鱼估产及拟捕捞上市量,在池塘两边的某一处放下拉网,进行捕捞成鱼。此操作方法适宜100亩以下的池塘,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下网处,且捕获的品种较全,尤其是活跃性较强的鲢鳙上层鱼。

注意点:应注意选择在天气晴好、鱼不浮头、水温较低时拉网,对起捕的鱼拣选速度要快,不能上市的鱼应及时放回水体。同时注意防止拉网后带动底泥,引起池塘水质变坏。

2、花篮:是一种小型捕鱼工具。框架用竹子制作,撑开呈圆柱形,外面裹着聚乙烯大眼网,两头有进口和回须,鱼进去就出不来,捕鱼方法是于前一天傍晚将每个花篮放入水中,并向篮中投放诱饵,第二天早上将其收起取鱼。此方法简易便捷,劳动强度小,一二个人就可操作,且篮网目较大,不会伤害到小规格的品种,最适宜捕获鲫、鲤等下层鱼。

注意点:闷热天气慎用此工具捕鱼,并注意缩短放篮取鱼间隔时间,如果发现进入花篮中的鱼体表已经充血,尽量将其取出,不要回塘。

3、还可以用扳罾网:扳罾网一般呈正方形,网衣用乙纶或锦纶线编结,其四角分别连接在“×”字形撑杆两端,以维持网具正常展开的作业状态。撑杆交叉处缚线连结提杆,构成网具整体。取鱼时选择在饲料投喂点放入罾网,然后在其上方正常投喂饲料,待大批鱼进入罾网上方觅食时迅速提杆,再用抄网捞取的鱼类。采取扳罾网取鱼,可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决定取鱼,对鱼类的损伤也最小,很受养殖户所接受和喜爱。

以上就是关于要干鱼塘养殖了,如何加强鱼塘养殖管理措施全部的内容,包括:要干鱼塘养殖了,如何加强鱼塘养殖管理措施、养鱼塘的鱼怎么养的、鱼塘养鱼平时需要干什么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612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