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吴翰清么

戴着镣铐跳舞2023-05-02  26

杨振宁和吴翰清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拥有丰富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经验,并在经济理论及实践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振宁是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曾被称为“中国经济学之父”,他的经济思想与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他认为经济发展应以满足人民实际需求为核心,应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措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措施。

吴翰清是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运行机制,开创了中国转型经济的理论架构,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思路。他认为,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使经济发展更加稳定和规范,实现持久增长。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经对人性说过三句话:

1、人性都是自私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那么其它人也不可能看得起他。

2、人也是有同情心的:每个人都有共情能力,能感受到别人的快乐与悲伤,这是我们有爱的基础。

3、这种爱与同情心随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而减弱:当人与人心的距离远时,我们讲理性、效率、算计,当人与人心的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我们讲同情、恻隐之心。 亚当斯密告诉我们,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更能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说:“以遵从自己的心做利他的行,是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思想和行为的结合,也是最大的善良”。希腊学家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秦统一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帝国前的战国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子百家竞相著书立说,其中最著名的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他们的经济思想,对中国的封建经济思想以至中国封建经济本身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因而反映这个制度要求的各家经济思想以及以后的演变,与西方古代的经济思想比较,除在重视农业生产、社会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处而外,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经济思想,主要如下:

“道法自然”的思想 这是道家的经济思想。道家所说的“道”不单指自然界的道,同时也指人类社会的道。道家从自然哲学出发,主张经济活动应顺从自然法则运行,主张清静无为和“小国寡民”,反对在当时日益发展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儒家所提倡的礼制和法家所主张的刑政。这种经济思想在汉代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货殖列传》与《史记·平准书》中得到阐发。司马迁反对当时桑弘羊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主张封建官府垄断盐铁等重要工商业的经营,主张农工商各业应任其自然发展。道家这种经济思想后来传到西欧,对17~18世纪在西欧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响。

义利思想 即关于人们求利活动与道德规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利”主要指物质利益,“义”是指人们行动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义利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长期争辩的一个问题。儒家承认求利之心,人人皆有,因而不反对求利,但是他们把义放在首位,认为求利活动应受义的制约,主张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这就是说,要把合乎封建等级利益的规范,作为求利的前提。尽管当时(如法家)和以后也有重利轻义或义利结合的主张,但是儒家贵义贱利的理论,却占统治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僵化教条,妨碍了人们对求利、求富问题的探讨和论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富国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富强,提出了各种见解或政策。孔丘提出要“足食足兵”,孔门有若(公元前 518~?)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这是儒家早期的富国思想。以后商鞅在秦国变法,提出富国强兵和“重本抑末”政策,他是法家富国理论最早的提出者和实践者。商鞅和以后的韩非,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又是战士之源,发展农业生产是国家富强的唯一途径,因此,富国必须“重本”。同时,他们认为工商业是末业,易于牟利,如不加限制,就会使人人避农,危害农业生产,因而主张“禁末”。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张“强国”就须“弱民”,即采取刑赏的手段,使生产者把除了生活和再生产所需之外的生产品,上交国君,私人不得保有多量财富。《管子》的富国思想,在“重本”一点上和商鞅、韩非相同,但对“末”有不同理解,认为要限制的只是“刻镂”、“文章”的工事。它把商、工与农、士同列为四民,四民同列,重点是在分工。此外,《管子》主张富国必须富民,认为“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以后,荀况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各家的富国思想,著有《富国》专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富国理论。他“重本”,但也肯定工商各业在社会经济中起作用,只是说对商贾的数量要有所限制;并明确提出富国必须以富民为基础,主张“上下俱富”。富国之策,受到汉以后历代思想家的重视。到宋代,李觏著有《富国策》十篇。富国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史上具有独特地位,这与中国长期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这一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赋税思想 对土地课征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产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国思想家经常论述的主要问题之一。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后,对农业生产改为按所有田亩课征赋税。因此,中国古代的经书、史籍如《尚书》、《周礼》、《国语》等,常有关于田地分级和贡赋分等的论述。管仲相齐时,提出“相地而衰征”的赋税征收制度,即按土地好坏差别征以不同的税额,体现了使纳税者负担公平的原则。儒家在赋税问题上主张“薄税敛”,即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但荀况不是象孔丘、孟轲那样主张恢复“藉田以力”的“公田”制来达到这个目的,而是追随管仲的思想,认为“相地而衰征”是“王者之法”,因而主张“等赋”,即按田地优劣制定赋税的等差。这些都表明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公元前就有了朴素的级差地租观点。

平价思想 即关于稳定物价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有这方面的论述。如《周礼》一书很注意对市场、物价进行管理的问题,提到当时官职中有司市、贾师掌握“平市”、“均市”、“成价”、“恒价”等事。战国时代,李悝、范蠡鉴于谷价大起大落对农民和工商业者都不利,提出国家在丰年购进粮食,在歉年出售粮食的“平籴”、“平粜”政策,使粮价只在一定范围内涨落。《管子》的《轻重》篇,则从货币流通量影响物价的角度,提出国家可利用收缩或投放货币的政策来平抑物价和积蓄重要物资,同时也可用来作为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活动的手段。汉武帝时,桑弘羊实行的平准、均输政策,主要目的也在于平抑谷价。这一平价思想也被用于国家储备粮食的常平仓制度和救济贫民的义仓制度。

奢俭思想 古代王公贵族生活的奢侈或节俭,关系到财用的匮乏或富足,税敛的苛繁和薄简,因此,对待消费应提倡“俭”还是“奢”,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经常论述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先秦儒家,把“礼”作为区别奢俭的标准,反对各个等级的人有超礼制标准的消费,超过即被指责为奢,其目的是维护消费方面的等级制。墨家和道家也都主张黜奢崇俭,只是区别奢俭的标准不同于儒家。墨家主张不分等级,以维持生命健康需要为消费标准;道家则以原始时代简陋的生活条件作为理想。秦汉以后,黜奢崇俭成为对待消费问题的封建正统教条。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也出现过一些相反的观点。如《管子》一书的《侈靡》篇,就论述过富有者衣食、宫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开支,可以使女工、木工、瓦工、农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于贫民得到就业和生活的门路,也可使商业活跃起来。这在当时确是一个颇不寻常的观点。它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来考察消费问题,提出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卓越见解。对这一思想,北宋范仲淹(989~ 1052)和明代陆楫都有所阐发。陆楫明确反对禁奢,认为扩大消费是增加贫民生计的重要途径;俭只能使一人一家免于贫,而奢则能“均天下而富之”。这种学说是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的反映。

除上述几种主要经济思想外,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有其他方面的经济观点,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财思想、田制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尽其利、民尽其力的思想等等。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大都是为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也有些思想是为扩大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道路而提出来的。

为什么说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亚当斯密的理论与之前的重商主义理论相比有了本质的进步;二是因为亚当斯密提出了具有影响时代发展的经济理论;三是因为亚当斯密创作的《国富论》,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中流砥柱。关于亚当斯密为什么会被人们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有很多重要的原因,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他的代表作《国富论》的出版。亚当斯密之前的时代,一直都是一个重商主义盛行的年代,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已经严重地剥夺了人权,这样导致了社会很多矛盾和危机。

亚当·斯密

英国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公认的“经济学之父”,于1776年著《国富论》一书(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缘由的研讨》)。《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资本 自在经济的理论根底。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自动调理资源的分配。同时主张 无作为,不干预经济开展。

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鼻祖 [编辑本段]简介 出生:1723年6月16日(苏格兰 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

逝世:1790年7月17日(苏格兰 苏格兰爱丁堡)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主要范畴: 哲学、 学、经济学

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在市场、劳动分工

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

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德曼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建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视,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逝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终身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而发作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 时,有次因单独出神将本人公文上的签名不盲目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亚当斯密在生疏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端会因害臊频频口吃,一旦熟习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欢的学问研讨起来相当专注、热情,以至废寝忘食。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 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取得良好的教育,独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只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担任学校 事务,不断到1764年分开为止;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取得学术界极高评价。然后于1768年开端着手著作《国度康富的性质和缘由的研讨》(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国富论》已根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修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惹起群众普遍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猖獗,因而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在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 。1784年斯密列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典礼,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54年5月逝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逝世前将本人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辟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共同,但是他初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范畴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底。因而完整能够说《国富论》是现代 经济学研讨的起点。

该书的巨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批驳了旧的重商 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度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 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念,提出了劳动的根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惹起消费的大量增长,鞭挞了障碍工业开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 。

《国富论》的中心机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在市场实践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消费社会最迫切需求的货种类类的数量。例如,假如某种需求的产品供给短缺,其价钱自然上升,价钱上升会使消费商取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消费商也想要消费这种产品。消费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给短缺,而且随着各个消费商之间的竞争,供给增长会使商品的价钱降到“自然价钱”即其消费本钱。谁都不是有目的地经过消弭短缺来协助社会,但是问题却处理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本人的利益”,但是又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完成一种他基本无意要完成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常常比他们真正想要完成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但是假如自在竞争遭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如其分。因此亚当斯密置信自在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 对商业和自在市场的干预。他声言这样的干预简直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亚当斯密固然没有创造“听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树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别人都多。

有些人以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见地是不正确的。他经常重复用最激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请求将其消灭。亚当斯密对理想的商业活动的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察看:“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谈判不是筹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欲盖弥彰进步物价的方案。”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构造紧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丢弃了。实践上亚当·斯密把他们一切的优点都吸入进了本人的体系,同时也系统地披露了他们的缺陷。亚当斯密的 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他的体系停止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没有改动根本纲要),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固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办法,但这些大致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以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自然不是他的 学说)都能够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在一定水平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念。固然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都坚持以为人口担负会障碍工资高出维持生计的程度(所谓的“工资钢铁定律”),但是亚当斯密指出在增加消费的状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曾经非常分明地标明亚当斯密在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和马克思是错的。

除了亚当·斯密观念的正确性及对后来理论家的影响之外就是他对立法和 政策的影响。《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明晰,具有普遍的读者。亚当斯密反对 干预商业和商业事务、同意低关税和自在贸易的观念在整个十九世纪对 政策都有决议性的影响。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觉得出来。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开展致使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放置一边,因此人们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践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建人,因此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编辑本段]时期背景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当时的英国能够说是欧洲的先进资本 国度。不只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国,尚且是抢先其它国度的工业国。18世纪前期欧陆的法国和的德国,尚停留在幼稚的封建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的阶段,依然以这种方式来支配消费。但英国却不然,曾经走入资本 初级阶段,所谓工场手工业已在国内各大都市筑下根柢。

中世纪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工人是分散在各家各户,个人在全体作业过程中不过是一个孤立的劳动者。工厂制手工业却是许多的工人在一个工厂劳动,在一个资本家的指挥命令下,运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分工的作业。不断到1760年以降发作了产业反动,运用机械的大工业呈现为止,在产业反动前英国各国各地所实行的,依然是这种资本 前期的工厂制手工业。

这位誉满天下的古典派经济学的大师亚当斯密,生当工厂制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他的功劳就是把当时零星片断的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的整理,使之成为一门分门别类独立于哲学的大学问。

转自:广州健康网 >

微观经济学创始人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亚当·斯密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

1723年他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并对经济学产生兴趣。17岁时转入牛津学院。毕业后,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

亚当·斯密特点

1751~1764年回格拉斯哥大学执教,期间他的伦理学讲义经修订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论》为名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

1764年他辞了教授。担任私人教师,并到欧洲旅行,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对他有很大影响。1767年他辞职,回家乡写作《国富论》,9年后《国富论》出版。1787年他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于苏格兰爱丁堡。

百度百科-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出生于1723年6月5日,死于1790年7月17日,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以上就是关于杨振宁和吴翰清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杨振宁和吴翰清么、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经对人性说过三句话、古代经济学之父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61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