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呼:是应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怪异而感到恐惧害怕,(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呼喊。
惊讶:是因为眼前的景象出人意料而感到不可理解或难以相信。
从表达效果来看,惊呼所表现的吃惊程度较之惊讶深的多,惊呼刻画了一个极度恐慌的形象,而惊讶并没有恐慌的意味,只是略有出乎意料罢了。
例如:突然有人大声惊呼::不好!孩子落水了!
对于詹老师深夜突然来访,全家人都感到惊讶。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所以是神态描写
惊是一个常用的汉字,惊开头的四字词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惊字开头词语内容,欢迎大家学习借鉴。
惊字的解释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震动: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惊字开头四字词语
惊恐失措、惊心眩目、惊神泣鬼、惊起梁尘、惊才风逸、惊猿脱兔、惊心悼胆、惊风扯火、惊人之笔、惊见骇闻、惊采绝绝、惊风怒涛、惊惶不安、惊心惨目、惊喜交集、惊恐之色
以惊开头的成语接龙
惊喜若狂 → 狂风暴雨 → 雨过天青 → 青红皂白 → 白日做梦 → 梦寐以求 → 求志达道 → 道听途说 → 说白道绿 → 绿水青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谁与归 → 归真反璞 → 璞玉浑金 → 金玉良言 → 言行不一 →一步登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翻地覆
惊字开头成语意思
1) 惊心骇瞩:指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2) 惊心骇神:指内心感到十分震惊。
3) 惊心骇目:指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同“惊心骇瞩”。
4) 惊心吊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同“惊心动魄”。
5) 惊心吊胆: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6) 惊心怵目:指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同“惊心骇瞩”。
7) 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同“惊心丧魄”。
8) 惊心惨目: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9) 惊心悲魄:指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10) 惊弦之鸟: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同“惊弓之鸟”。
11) 惊喜交加: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12) 惊天地,泣鬼神: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13) 惊涛怒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同“惊涛骇浪”。
14)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15)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16) 惊惶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17)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18) 惊恐万状: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19) 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20)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21) 惊喜交集:交集: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22) 惊喜若狂:形容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23)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4) 惊惶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25) 惊愚骇俗: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26) 惊心眩目: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27) 惊心丧魄:形容十分恐惧。亦作“惊心褫魄”。
28) 惊心破胆: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29) 惊心裂胆: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同“惊心破胆”。
30) 惊涛巨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同“惊涛骇浪”。
镇静、从容等。
一、镇静:
1 持重,沉静。
《国语·晋语七》:“ 黶 也果敢, 无忌 镇静。” 韦昭 注:“镇,重也;静,安也。”一本作“ 镇靖 ”。
唐 刘禹锡 《荐处士王龟状》:“古者选公族大夫,必以惇惠者教之,文敏者道之,果敢者谂之,镇静者循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以持禄养骄为镇静,以深虑远计为狂愚。”
2 安静,平静。
宋 柳永 《一寸金》词:“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 赵思文 ﹞出为 汝州 防御使,迁 集庆军 节度,所在镇静,吏民赖之。”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诸檀越……扣门而施,见众僧有端坐若无事者,有蹙额不胜,有佯为镇静者。”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一章:“在这里的民工和干部……都是这样镇静的时候,不免显着他惊惶失措了。”
3 安定。
《宋书·何承天传》:“今若务存遵养,许其自新,虽未可羁致北阙,犹足镇静边境。”
唐 白居易 《与宗儒诏》:“及司管籥,镇静有方。”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公为岳牧……而使奸凶滋蔓,祸衅不测,岂藩翰王室,镇静方夏之义乎!”
4 止息;抑制。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若 秀 蒙蒲帛之徵,足以镇静颓风,轨训嚣俗。”
以上就是关于惊呼和惊讶这两个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全部的内容,包括:惊呼和惊讶这两个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叹一口气”和“惊呼”是神态描写还是动作描写、惊呼惊喜受精惊扰这四个词里的惊字哪个与其他的意思不相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