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看到这么一句话: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的其下。
永远比别人多做一步,比别人要求的多做一步,给别人惊喜,才能算得上是「求其上者的其中」。
这段话最早应该是来自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如果人的目标定得低,成就肯定不会搞。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定位抬高一些,人生才会有所不同。后来这句话变成了一句成语: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现在在参加第六期E战到底,每天看课程视频、操作联系都要花费好长时间,同时还想挑战一下自己,学习录制视频。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两个手绘打卡、一个写字打卡、一个摄影打卡,最最重要的是要陪四个月大的儿子。一天下来,我真的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有的时候心想:“算了吧,干嘛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在家只带带孩子,每天看看电视剧多好啊!别累坏了自己。”我也想过只把课程草草的看一遍,做个笔记就好了,因为也没要求必须做导图,也没要求笔记做的特别详细,只要三百字就好了啊,随便做个日签就可以呀。但是真的一看视频,就不由自主的操作起来,不会的地方还要反反复复的看。导图只想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手绘。而且昨天真的有休息了一天,只把基本作业完成了,本想好好休息一晚上。可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脑子里满满的都是我没有录制的翻转课堂,像过**似的把视频内容、录制话语等等都想了不止一遍。看来,我对自己如果真的放松了,良心真的下不去。尤其是今天看到小组得分,真的就是因为我没有录课,而成为了第二名,内疚的很啊!
看来,我还是得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对自己的标准高一些,所以,每天不能只完成基础作业,必须要把翻转课堂进行下去。如果我真的只对自己要求是一般作业,一般得分,我想后面我可能就会半途放弃,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戴高乐说:“眼镜所到之处,是成功到达的地方,唯有伟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在田径场上,有这么一句话:“跳远的时候,眼镜要看远处,你才会跳的更高。”这就是要求我对待学习不能放松,要对自己进行高标准要求。
所以,我如果不想拘泥于现在的位置,想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不断学习,要按着即定的目标(高目标)坚持下去,最后我想终究会“功夫不负有心人”。
不要再迷恋自己的床榻,而是抱着十足的信心和动力去面对新的挑战,成就更好的自己。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意思如下:
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结果会较好;用一般的方法做事,结果就较差。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出自:
(唐)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卷四)。
具体原文如下:
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惟慎祸于将来。当择圣主为师,毋以吾为前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
创作背景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曾经这样告诉太子:“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不讳:死亡的婉辞),更无所言。”在本书中,唐太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事等事务都做出了颇有见地的解答。《帝范》共十二篇,《崇文》为第十二篇。
作者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今日金句:人生就是这样,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
工作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是很多人都很难将一份工作维持到一生,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辞职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自己之前差不多三年就会换一份工作,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但是她才不到30岁。现在又再考虑要不要跳出现在的圈子重新去找一份工作。我跟她说,你还年轻的时候你每换一次工作对你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在不同环境学习不同的技能,但是等你年龄到达一个程度的时候,你已经没有那么多个三年可以挥霍的时候如果你还是这个状态,那你永远都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而你的梦想是什么?她告诉我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没有方向。后来我告诉她,你可以为你的女儿想想,你要为她建立起一个人生的目标。要为她的打造一个属于她的目标。而教育,这是一个能让人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同时欢迎她加入我的团队,一起将我们这个地区的孩子的英语水平提高一个等级。
人生就是这样,不管你定的目标是什么,至少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说不定就超越了呢?
一、“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况谋其下”。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你如果把目标定为上等,得到的结果也许只是中等。如果把目标定为中等,(努力之后,有可能)只得到下等的结果,更不用说把目标定为下等了。
其含义是,把目标定高时,都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更不用说把目标定低了。因此,只有把标准定得更高,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况谋其下"的出处
《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译:努力争取上等的目标,得到的可能是中等;努力争取中等的目标,得到的可能是下等;如果将目标定为下等,那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意思是:在做一件事情时,要将目标定得比自已预期的目标稍微高一点,竭尽全力,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原定目标。如果定得与原来目标一样,可能实际上就达不到原来想要的目标了。
扩展资料
"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况谋其下"相近含义,广泛应用于古代各种文典:
一、《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译:《孙子兵法》也说:”谋求上等的策略,只能得到中等的战果;谋求中等的策略,只能得到下等的战果;如果谋求的是下等的策略,那将必败无异。“
二、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译:唐太宗《帝范》卷四:”使用上等的治理国家的法度,仅能得到中等的治理结果;使用中等的治理国家的法度,只能取得下等的治理结果。“
三、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译: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说:”学习上等的知识,只能得到中等的学问;学习中等的知识,那学问一定是下等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做事情要有个高的标准,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期望值本来就定得低,最后的结果只会更低。
出自《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以上就是关于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的其下。全部的内容,包括: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的其下。、“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是什么意思、人生就是这样,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