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的方法

费斯汀格法则2023-05-02  28

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王洙原叔内翰尝云‘作书册粘叶为上,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次第,足可抄录。屡得逸书,以此获全。若缝缋,岁久断绝,即难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数册,错乱颠倒。伏读岁余,寻绎缀次,方稍完复,乃缝缋之弊也’。”表明宋代也用线装订过书,由于弊病较多,未能实行开来。到明代中期,书籍的阅读更加频繁,包背装容易散落,不能适应需要,线装书开始盛行。

线装书在折页方面,与包背装完全相同,即正折,版心外向。所不同者,包背装是以整张书皮粘裹书背;线装则是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

书芯加工流程:印刷半成品→理料(撞理)→(开料)折页→配页→检查理齐→压平→齐栏→打孔→穿纸钉定型→粘封面→切书→包角→复口→打孔→穿线订书→粘书签→印书根字。

线装装帧在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散破了也便于重装,恢复原貌。当下线装仍在流行,并被视为典雅的装帧方式。

元代在出版,印刷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例如,印书的品种超过前代;木活字的首创和应用,朱墨双色套印书籍以及包背装的推行和广泛应用等。

元代朝廷十分重视书籍的收藏、出版和印刷,编修所、秘书监、经籍所主要从事书籍的出版、印刷和收藏,兴文署、艺文监、广成局、国子监等机构,也从事书籍的出版印刷。朝廷还设立专门的历书编印机构,每年出版印刷大历、小历、回回历3种,印量达300多万册。

京城元大都,即北京民间的印刷业也十分繁荣,当时编印的多为戏曲、话本、诗词等书。

元代首都元大都出版书籍的装帧形式,最初以蝴蝶装、经折装为主,蝴蝶装多用于一般书籍,如朝廷编印的经史类书籍。经折装则多用于佛经。在字体方面则多选用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民间出现的话本中,使用了较多的简化字。

在元代的蝴蝶装书籍中,出现了一种开本较大、版芯较小的书籍装帧形式,这是前代所少见的。如元大德年间刻印的《梦溪笔谈》一书,版面的四边留有很大的空白。两空白面之间垫一张白纸,并与两白面粘连在一起,克服了一般蝴蝶装在阅读时需翻过一空白页的缺点。封皮用硬纸裱以织物。这种装帧形式在古代是很少有的。

元代中期开始,书籍多用包背装。包背装较蝴蝶装有很多优点,一是阅读方便;二是书籍更为坚固耐用。元代包背装是书籍装帧形式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更接近于今天书籍的装帧形式。

色背装的特点,是一反蝴蝶装倒折书页的方法,而将印好的书页正折,使版心所在的折边朝左向外,使文字向人。书页左右两边的余幅,由于是正折书页,故齐向右边而集成书脊。折好的数十书页,依顺序排好,而后以朝左的折边为准戳齐,压稳。然后在右边余幅上打眼,用纸捻订起砸平。再裁齐右边余幅边沿,再用一整张硬厚整纸,比试书脊的厚度,双痕对折做成封皮,用糨糊粘于书脊,把书背全部包裹起来。剪齐天头地脚及封皮左边。一册包背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了。这种装帧由于主要是包裹书背,所以称为“包背装”。

包背装在翻阅时,看到的都是有字的一面,可以连续不断地读下去,增强了阅读的功能性。

为防止书背胶粘不牢固,采用了纸捻装订技术,即以长条的韧纸捻成纸捻,在书背近脊处打孔。以捻穿订,这样就省却了逐页粘胶的麻烦。最后,以一整张纸绕书背粘住,作为书籍的封面和封底。

元大都印刷的《秘书监志》一书中,记有表背匠焦庆安的打面糊物料配方:黄蜡、明胶、白矾、白芨、藜篓、皂角、茅香、藿香、白面、硬柴、木炭。

焦庆安的配方中,包括了黏合剂、防腐剂和芳香剂三大部分,可见当时书籍装帧的用料是很科学的,它可以使书籍长久保存。

包背装大约出现在南宋时期,盛行于元代,直至清代末期,也流行了几百年。包背装解决了蝴蝶装开卷就是无字反面及装订不牢的弊病。但因这种装帧仍是以纸捻装订,包裹书背,因此也还只是便于收藏,经不起反复翻阅。若是经常翻阅,仍然很容易散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的装订办法又慢慢出现在明清时期并逐渐盛行起来,那就是线装。元代的书籍插图也是十分精美的。元代的绘画很发达,突出的是文人画,而插图版画,则在宋金时期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元代的南方刻书业当以浙江的杭州和福建的建宁为发达,当时如《文献考通》,宋、辽、金时期三部史书,西夏文的《大藏经》等,都在杭州刻印。这时期还出现了朱墨套印的雕版图书。

元代的经书、子书如《周礼》、《札记》、《乐书》、《论语》、《孝经》、《荀子》、《道德经》、《南华经》等,或以宋代版重印,或重行刊印,在当时相当可观。有一本《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为上图下文式插图本。

《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有的刊本已流传日本。其结尾题有“时至大改元梦春既望宣武将军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小云石海崖北庭成斋自叙”,这题记非常重要。一是说明该书刊于至大元年,即1308年;二是说明刻书主人为维吾尔族人贯云石;三是说明该书刊于湖广的永州。

《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18章15页,插图也是15幅,内容全部讲解行孝之事,说庶民百姓要有孝德,天子要行孝治。绘工精致,线条却有拙味,图意与文相合,虽然是元刻但绘的全是汉人服饰。

《事林广记》刊于1340年,共10集,陈元靓撰,为福建建阳郑氏积诚堂刻本,原题《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本。《事林广记》内容丰富,其中有《耕获图》,写农夫耕种,妇女携孩子送茶水。又如《武艺图》绘卖艺者的精彩表演。还有一幅《双陆图》,画两个官人正举双陆之戏,旁有侍者两人,画中堂后有一黑犬翘尾出来,增添了画面活跃的气氛。

元代英宗年间刊印建安虞氏“全相平话五种”。是现在所能见到最早讲史道古的话本。这五种平话是:《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全相武王伐纣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全相秦并六国平话》和《全相续前汉书平话》。刻工可知的有吴俊甫、黄叔安等。

这套平话上图下文,一面之中,文近三分之二,图占三分之一稍多,图中有小标题,图中人物多注出名字。这是一种大众化的普及本,我国后来的“小人书”即有源于此种方式者。

这套平话,由于插图多,可谓是一种插图集,5种平话计228幅图,绘的场面较大,能突出主要人物。情节概括,清清楚楚,而且偏重于“说明性”。

如《新全相三国志平话》中的“赤壁之战”,这幅插图,对页展示,做横条幅,分三段。前段是孔明借东风,手持宝剑。为了说明风至,不仅人物衣带飘举,两棵大树,树叶都“呼呼”向西;中间一段黄盖带兵在船上进行火攻,风大,火势猛,吹向西边;最后一段是画曹操,因为不堪被火所烧,狼狈逃窜。三段三个主要人物,如孔明、黄盖、曹操都一一注出,令人一目了然。

又如《乐毅图齐七国春秋》,绘孙子说乐毅,画中两人正在对话,而且表情也是一目了然。这样的图式,与文字统一、相配、整齐、明了,这些特点,正给后来的版画插图以很大的影响。有人称之为“我国古本讲史小说的鼻祖”。

元代佛教依然兴盛。当时是儒释道三教并存,而且还信奉基督教。这一时期所刻的杭州雕版《普宁藏》,还有《河西字大藏》和《梁皇宝忏》等都相当工整,而1340年所刻的无闻和尚的《金刚经注》,居然有了朱墨的套印。它们无论从雕版印刷技术还是从插图绘制的要求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宋代的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古代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普遍地使用于航海,火药被大量用于制造火器、兵器;农学、数学、天文学、医药学、建筑学和冶金学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著作种类的增多,出版范围的扩大,装帧设计的精致和印刷技术的发达。特别是宋朝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迅速发展,给出版事业的繁荣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宋代兴旺的出版业和发达的文化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末唐初,逐步普及于唐末,迅速发展于两宋,特别是宋代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地推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

宋时,河南、四川、福建和浙江等地印刷业最发达。河南汴梁(开封)是北宋的京城,号称“八荒争凑,万国成通”的繁华都市,是全国刻书业的中心。浙江的临安(杭州)是南宋都城,它在北宋时就成为全国印刷业的中心,有“监本刊于杭者,殆居大半”之称。当时雕版工人荟萃于杭州,刻印了经书、史书、子书、医书、算术以及文集等。浙本字体方正,刀法圆润,雕版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成都雕刻全部《大藏经》,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历时十二年才雕印完工,雕版共十三万块,是我国历史上刻印的第一部大书。

此外,浙江婺州和江苏苏州的雕版印刷术也负有盛名,据《中国史纲要》记载:“婺州和苏州的雕版印刷业也都盛极一时,两地的刻字工人常有被雇到外地去刻书的。”南宋于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王永从在湖州刊刻佛经五千四百卷,一年之内刻成,可见刻工之多和技术之熟练。当时出现了一批名刻工,蒋辉是当时最有名的刻工之一。有的书,甚至有妇女刻工参加雕版刻字,如李十娘、谢氏、徐氏等。可见当时出版业之兴旺和文化之发达。

二、宋代发达的造纸业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宋代刻书业的中心,也就是当时经济比较繁荣、文化比较发达和纸的产量比较多的地方。宋代的造纸工业有普遍的发展,当时书籍所用的纸张,一般都达到了薄、软、轻、靭、细的水平,这对书籍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纸张的精美,常常被作为贡品,向朝廷进献。

据《宋史・地理志》记述,宋代各地进献贡品、贡纸的有淮南路的真州,江南路的池州、徽州,两浙路的婺州、衢州,成都路的成都府等八处。而唐代进献的只有婺州、衢州两处。这说明,宋代生产的纸张质好量多,是远远超过前代的。印刷业和造纸业的互相促进,表明宋代出版事业的繁荣兴盛。

宋版书刻技优良,装帧精致,受到藏书家的极度珍视,是举世公认的珍本。其受珍视的主要原因:一是宋版书最接近于原本,二是宋版书刊刻艺术是后世的模范,对后世的书籍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三、宋代书籍装订形式上的改进与发展

宋代的书籍装订,已由卷轴形式过渡到以散叶装订成册的册叶形式。北宋时,册叶形式最初是“蝴蝶装”。

“蝴蝶装”是把印字的一面相对折叠,书叶的中缝处粘在一张裹背纸上的装订形式。书本需展开阅读时,两旁各半叶犹如蝴蝶的两个翅膀,故名“蝴蝶装”。其优点是:大幅图画可以保持画面的完整,无隔页断面的现象。其缺点是:阅读不方便,书本读完一叶后,因书叶文字向内,必须再翻两次,方能读下叶的文字,且正面文字部分是单层薄纸、容易粘连。这样,南宋时就出现了把书叶文字向外,背面相对的折叠方法,这叫做“包背装”。印刷术进入机械化以后,书籍的装订形式又出现了今天的平装和精装。

宋时采用的蝴蝶装、包背装是册叶形式,今天书籍的平装和精装也是册叶形式。它是在宋代书籍装订形式上的改进与发展,使这种册叶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由此可见,宋代书籍形式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四、宋代出书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历代

宋代出版事业繁荣兴盛的另一标志是著作种类增多,著作物遍及于当时所有各个知识部门,如儒家经典、历史、地理、医药、农业、工业、天文算法、诗文集、词集、小说、民间文学以及佛教、道教经典和民间日用必需的书籍等。不仅当时的著作多付诸印刷,就是前代人的著作也陆续出版。宋代出书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历代。

据《世界图书》1981年第三、第九期统计: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这在我国出版史上,确是兴旺的时代。

北宋初年,政府编纂了四部巨著,史称“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开创了两宋出版工作的新局面。

上述各类学科著作的大量出版,就是宋代书籍印行繁荣兴盛的佐证。

五、与宋朝同时代里,我国北方的辽和金,也都刻印了精致版本的书籍

金代的刻书中心在山西平水(现山西临汾)。金人统治,平水代替汴京,成为黄河以北最大出版中心。平水刻过著名的《赵城大藏经》(原书七千卷,现存四千九百余卷)和《萧闲老人明秀集》等。

当时,金代私人开设的书坊很多,开始雕刻出版古医书、农书和各类文艺书。据史料记载,当时平水“立局二十有七,役工五百有奇”,可见出版规模之大。平水出版的《刘知远诸宫调》,是民间文艺唱本。此书是光绪三十三年,俄国人柯支洛夫在甘肃张掖黑水城发掘西夏遗址时,出土的珍本书籍。全书原为十二卷,1958年苏联交还我国五卷四十二页,现存北京图书馆。

《刘知远诸宫调》是叙述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李三娘的故事。元曲《白兔记》和山西北路梆子《李三娘》等剧本都出于此。被柯支洛夫盗走的文物还有平阳徐氏刻印的《关羽图》、平阳姬氏刻印的《四美人图》等。这些版画现藏苏联列宁格勒博物馆,《四美人图》即王昭君、赵飞燕、绿珠、班姬。图中四位女性体态俊俏、容貌秀丽,形象栩栩如生。

此外,平水出版的书籍还有《増注礼部韵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重刊增广分门类林杂说》和《新刊图解校正地理新书》等。

书的包装可分为纸质包装,布面包装,塑料包装灬

图书的装订样式大致分为精装、平装、线装、骑马订装和散页装这几种。图书的装订式样则是用各种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呈现出来的外观形态。在对图书进行装帧设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使用哪种装订样式,然后再根据图书的诉求特点来确定订书的方式。精装图书的特点,就在于封面通常质地比较硬,表面装帧讲究、耐用,不易磨损。精装书对保护书心的作用较强,封面应略大于书心。平装书也叫简装书,通常采用较为牢固、厚实的软质纸制作而成。据专业写书出书机构心灵盛景公司负责人介绍,平装书因其印制相对简单、费用相对低廉,是绝大多数用户的首选。平装可分为普通平装与勒口平装两种。线装书就是将均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和面封、底封叠合后,在右侧适当宽度处用线穿订起来的装订样式。因这种形态是从不用线订的卷轴装、经折装、龙鳞装、包背装、蝴蝶装等形态发展而来的,故称“线装”。此样式主要用于古籍

唐代文献学家注释儒学经典一般不违背古注和旧注确立了什么原则

第一节 “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文献的定义:“文献”最早见于《论语·八侑》,以郑玄、朱熹为代表将“文献”一词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指的是书面材料,即文章和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文献的概念后来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典籍的偏义结构,今天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学”的概念最早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最早名其书者的是1930年郑鹤春、郑鹤声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

第 2 页

古典文献学一般指广义的校雠学,即有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开创的。

“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学者被称为校雠学家。传统文献学正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词典》

古典文献: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兴起以前的文献,基本上是以文言文

第 3 页

和繁体字书写的文献。

第二节 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

王欣夫把目录、版本、校勘视为“文献学的三位一体”。

目录: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和检索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目录学:研究目录学得形成与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

(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最大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 4 页

版本: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版本学: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德尔专门学问。

校勘: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校勘学: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汉人整理和传授儒家经典文献主要通过两

第 5 页

种文本方式:一是口耳相传,靠背诵和记忆来流传的文本,记录所用的文字是当时的隶书,成为今文。二是从墙壁夹层或地下挖掘出来的文本,是用先秦六国的文字书写的,称为古文。

熹平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灵帝召诸儒正定经书文字,校书官和书法家蔡邕亲自书写与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取正经文,史称“熹平石经”。

郑玄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两汉古典文献学得集大成者。

魏晋南北朝,图书分类上最大的变化就是

第 6 页

由《汉书·艺文志》确立的六分法转变为经史子集的四分法。

三体石经: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又称三字石经。

唐疏在注解上坚持“疏不破注”的原则,即疏一般不违背所选定的古注或旧注的解说。

宋代古典文献学成就:一史部书的编纂与整理,二集部书的编纂与整理,三金石考据学,四公司目录学:私家目录代表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茅《遂初堂书目》,高似孙《子略》。晁、陈书目都是提要式,继承

第 7 页

了刘向《别录》以来的优良的叙录传统。尤茅书目首开著录书籍版本的先例。高似孙书目,专就子部书所作的专科目录。

明代私人编刻图书最为人称道的是毛晋,其藏书和刻书以汲古阁著称。

《四库全书》乾隆年间编写,八部,分藏于北方四阁即北京皇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南方三阁即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另有副本一部藏翰林院。

清代:

整理和研究《说文解字》最为突出的“四

第 8 页

大家”,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解字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光绪二十五年,为古文字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孙诒让是最早研究甲骨文字的学者,其《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专著。

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从我国古典文献发展的历史来看,先后出现的载体形式主要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

一、 甲骨

第 9 页

龟甲和兽骨的合称。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殷墟卜辞”。甲骨文由清末光绪年间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

刘鹗的《铁云藏龟》,是我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

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

二、 金石

金文:金,指青铜器。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钟鼎文: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铸

第 10 页

刻的金文器具以钟鼎居多故后世又称金文为钟鼎文。西周时钟鼎文最为盛行的年代。

铭文:周代贵族选择一些既贵重又可长久保存的青铜器,在上面铸刻铭文,因此金文又被称为为铭文,铭辞。

毛公鼎的铭文最长,共497字。

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秦刻石鼓,即在十块鼓形石头上刻有十首四言诗。

儒家经典刻石:蔡邕“熹平石经”,唐石经(开成石经),“乾隆石经(清石经)”。佛经刻石:房山石经

宋代形成专门的“金石学”。

第 11 页

石刻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最完备)。北京图书馆《历代石刻史料汇编》。

三、 竹木

一封信的“封”,如何解释?

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

先把竹子剖成一片一片的,为防虫蛀,先作脱水处理,用火烤干竹子里的水分,像出汗一样,也称为“汗青”,这道工序叫做“杀青”。

木牍指用来书写的木版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从汉代起,木牍的标准长

第 12 页

度为一尺,所以后来书信被称为“尺牍”。业,木板如果再做得大一些就叫业。

肄业,指读大版子书,毕业则指大版子书读完了。

四、 缣帛,丝织品

五、 纸张

东晋时纸基本上取代简牍。

六、 电子

特色:无形;存储量大。

第三节、古典文献的类型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

第 13 页

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经史子集)。

一、总集

总集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钟体裁的作品。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总集。

“总集”的名称起源于南朝梁代阮孝绪的《七录·序目》。

第 14 页

中国古典文献中,早起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是晋人挚虞编的《文章流别集》。

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萧统的《文选》。其重要意义在于编者有意识地将经史子与“文”区别开来,把经史子文献排除在文学文献之外,只保留了史书中有文采的史论和史述赞,为后世总集的编纂提供了一种范式。

现存的古代史志书目中,《隋书·经籍志》最先立总集类。

总集的分类(按编集的时段和体裁划分):

宋人吕祖谦编集的《宋文鉴》,沿用《文选》以来总集的旧例。

第 15 页

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南朝梁代徐陵《玉台新咏》

《诗经》——不是诗歌总集,而是属于传统文献分类中的“经部”。

《楚辞》——在传统主流文献分类中被单独作为一个类别列入集部之首,而不把它看作是总集。

二、别集:相对总集而言,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四、丛书:

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最早用“

第 16 页

丛书”二字作为书名的是唐人陆龟蒙的《笠泽丛书》(只是个人的诗文集)。现在的一般看法是,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丛书。南宋左圭《百川学海》为现存大规模综合性丛书的先声。

丛书功用

1、保存典籍,免于失传

2、集中存放,便于查找

五、工具书

类书:

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

第 17 页

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分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

作用:辑佚和校勘古典文献,查找资料、辞藻

著名的类书:“宋代四大书”:《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骈字类编》。(《太平御览》是综合性类书,《太平广记》属于专科性类书,主要搜集小说方面资料。《文苑英华》是一部诗歌总集。)

类书功用

第 18 页

1、查找资料

2、查找辞藻

3、校勘和考定图书

4、辑佚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一、 一书目录

古时,目录位于全书之末是古书的通例。

二、 群书目录

第 19 页

产生于我国图书、目录事业正式兴起的西汉时期。

历来目录学家多以杨仆奉汉武帝之命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

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在凤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典范。班固依《七略》“删其要以备典籍”而修成的《汉书·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图书目录。

三、 目录一词的异名

目录一词最早见于《别录》和《七略》

第 20 页

四、 目录学的名义

刘向是我国目录学创始人

校雠:“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五、 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

《兵录》是见于记载的我国第一部兵书专科目录。

刘向所写的各书叙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树立了叙录体目录的典型。刘向把所校各书的叙录汇集成编,成为《别录》,是一部汇集诸书叙录的提要目录学著作。

第 21 页

刘歆根据刘向的《别录》,“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最终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国家图书分类目录。

东汉目录事业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班固依《七略》而编撰的《汉书·艺文志》上,并由此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王俭《七志》和粱阮孝绪《七录》这两部私人编制的综合性系统目录,则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目录著作。

第二节、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古代目录书的基本结构:书名、叙录、类序

第 22 页

一、 书名

二、 叙录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1传录体叙录,始于王俭《七志》,偏重于作者传记而不述内容主旨。

第 23 页

2辑录体叙录,是辑录诸家评述和其他书内有关资料而成的叙录。特点:不由叙录撰写者自己直接介绍评述,而是广泛汇集已有的相关资料。以元马端临《文献统考·经籍志》为代表。

3除此之外,如《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以自注的形式,对所载某些图书的作者、内容、亡佚、残缺情况作简要说明,也可以看做一种不同的叙录方式。

三、 类序

是古代目录书中介绍某一部类图书的学术流变、特点、得失的说明性文字,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与叙录一起,体现了

第 24 页

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

类序之体起源于《七略》中的《缉略》。

古代目录因其结构不同而形成的三种体制:

1、部类之后有类序,书名下面有解题,三项俱全。如晁公武《群斋读书志》

2、有类序而无解题的,具有两项。如《汉书 艺文志》

3、类序、解题皆无而只著录书名的,即只有一项。如《新唐书》

第三节、五代目录的分类沿革(大题目)

第 25 页

我国是最早把分类思想应用到图书编排上的国家。公元前一世纪就产生了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图书目录——《七略》

一、《七略》创始的“六分法”

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始于《七略》。,包括“缉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缉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

反映了当时学术和图书状况的实际

二、《七志》与《七录》的“七分法”

继承了《七略》传统,但有所创造,反映了当时佛、道书籍兴起的实际情况。

第 26 页

三、由《中经》到《隋书·经籍志》:“四分法”的确立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于东晋时的李充。

四、经史子集四部概述。

五、不守成规的其他分类法

清光绪初年张之洞《书目答问》,采用了以“丛书”和经史子集四部并列的“五分法”,后来被实际运用到近代和现代的古籍编目工作中。

第四节、古代目录书的类别

一、国家图书目录(官修目录)

第 27 页

代表作:汉《七略》,宋王尧臣《崇文总目》,清《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达到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最高峰。

二、史志目录

第一部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

三、私家目录

起自南朝宋齐时目录学家王俭的《七志》,稍后又有梁阮孝绪的《七录》。

现存宋代著名私人藏书目录有以下三家

晁公武《群斋读书志》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第 28 页

尤袤《遂初堂书目》

四、丛书目录

专门性的丛书目录,以清嘉庆四年顾修所编录的《汇刻书目初编》为最早。

规模及影响最大的事《中国丛书综录》。

五、其他目录

专科目录:高似孙《史略》、《子略》

第五节、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目录学得最大功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一、 有利于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学术的盛衰

第 29 页

二、 有助于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学术演变。

三、 有助于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分析?(论述题)

1、通过分类反映学术,以《七略》为例

2、文字叙述。

具体见群文件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版本的源流及名称

一、版本,广义指一切形式的书本,狭义指与“写本”相对的雕刻木板印刷的书本。

第 30 页

二、现代版本概念:今人谈到版本,一般均采用广义的版本概念。现代人的版本意识很大程度上与知识产权相联系。

早在西汉末年,刘向等人在校理秘阁藏书时就非常注意版本问题,《别录》中谈到他们利用中书、太常书、太史书、臣向书、臣参书、大中大夫卜圭书、射声校尉立书等多种版本为其校书服务,整理出最完善最权威的版本。

第二节、版本类别

一、 写本

因其性质及作用不同分为:

1手稿本(作者亲笔书写)

第 31 页

2稿本(非作者亲笔所写 ,但经过作者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鉴)

3抄本

4影钞本:照底本影摩的本子→明毛晋汲古阁

5抄稿本:一般据抄者跋者来定

二、 刻本

一般认为现存最早唐刻本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刻印出版的《金刚经》

三、 善本

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

第 32 页

一方面的特殊价值。不仅原本和接近原本的可称为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

1 时代标准:时代早

2 文物价值:稀见(罕传本或孤本);名家(手稿、手批手校、亲笔题跋)

3 学术价值:精注精校、不缺不讹

孤本指现存唯一版本

四、 活字本与影印本

第三节、纸书的装式

第 33 页

第 34 页

一卷轴装

1 一个完整的卷子包括轴、卷、褾(音表)、带四个部分

2 卷子都画有竖格,称“边准”

3 卷子摆在架上不易寻检,一般要在卷轴一端悬挂标签,称为“签”。标签一般用牙质的,故名“牙签”

4 人们用丝织品做成袋子来装卷子,这种装书的袋子叫做“帙”,也称“书衣”。一帙通常为十卷。由于卷帙关系密切,后人常常以“卷帙”指代书籍。

二旋风装

1 又称“叶子”、“龙鳞装”

第 35 页

2 故宫博物院保存有国内唯一一本旋风装图书,据说即吴彩鸾写本《唐韵》

三梵夹装

四经折装,成为中国佛、道二教经典的主要装帧形式,经折装之名也由此而来。

五蝴蝶装,宋元时期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

六包背装,是对蝴蝶装的改进,明代最为盛行

七线装

蝴蝶装与包背装的优点与缺点(同与不同)

第 36 页

蝴蝶装 :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

第 37 页

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第四节 版本鉴别与选择

版本鉴别:对特定版本(包括刻本、写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

刻本的鉴别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 38 页

一是版本的形式,包括牌记、刻工、字体、版式、纸墨、讳字、装帧等

二是书籍的内容。包括序跋、人名、地名、官名、年代、事件等

三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书的题记、藏印,各种图书目录对该版本的著录,以及有关该版本研究的著作和论文。

一、 依据版本形式进行鉴别

1验牌记

牌记:又名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是刻书的一种版本记录,相当于今天的版权页,以其有墨栏围绕而得名。一般认为牌记兴起于宋。一般为长方形,也有

第 39 页

作钟形、鼎形、琴形等其他形状。在书中的位置不定。通常为一行或两行字,用以说明刻书的时间、地点或刻书人、刻书铺号等

3 考刻工

宋、元刻本,除部分坊刻本外,一般都有刻工姓名,多刻于书口下端。

真正对刻工进行系统研究的,当数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为最早。

3看版式,即书版的样式,包括版面、栏线、行款(以半页计算)、版心等部分

第 40 页

4.查讳字:改字、空字、缺笔、改音。

第 41 页

5.看字体

宋刻本有肥瘦,肥者学颜,气魄宏伟,笔势生动,瘦者学欧,柳。

地域上,浙本欧体、署本颜体、闽本柳体

元代赵孟頫体,明代宋体,清代仿宋体和软体(楷体)

6.看纸墨

清人喜用开化纸,此纸因产于浙江开化而得名,南方也叫“桃花纸”

乾隆以后印书常用连史纸——清代最贵的纸

7.看装帧

第 42 页

8审书名

二、 依版本内容进行鉴别

1, 读序跋。

注意:一是要考察序跋是否完整,二是覆刻本是照原本覆刻,其序跋只能作为鉴别原刻本的依据,不能用来鉴别覆刻本,三是作伪本挖改原序跋,或编造假序跋,提供虚假信息,也会影响版本鉴别。

2,审内容,判定该书版刻上限

三、 依据前人研究成果

1 读题识。题识即藏书家或其他人在书上所留下的题跋识语。

第 43 页

2 审藏印。古代藏书家有一个传统,喜欢在收藏的图书上铃上自己的藏书印,表明此书为其鉴定收藏。

3 查著录。

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校勘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恢复文献的原貌。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有四种:一、讹—将原有的字写错了。二、脱—将原有的字弄丢了。三、衍—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字。四、倒—将原有的字变换了位置。

此外,还有多重错误。

第 44 页

校雠的内涵:狭义仅指校勘。广义——梳理群书,进行编目,除校勘之外,还把目录乃至版本等内容包括进来。

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校勘:删除错误,改正文本

校对:比较书面材料的文字异同

校勘者应有的态度:多闻阙疑

第二节、校勘的资料

第三节、校勘的主要方法

陈垣先生在《校勘学释例》中总结了《校法四例》:(记四种方法各自优点缺点)

第 45 页

一、 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优点:便于发现文献中的错误和找到改正错误的依据。对校的前提在于广泛收集现存的各种版本,分析版本的源流,鉴别版本的优劣,确定底本和校本。

二、 本校: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称为本校。分为据相同词句、相同句式、对文、文义校勘。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依据,

第 46 页

要求熟读全书。前提是书籍必须出自一人之手,资料来源必须相同。特点是以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抉择异同而正误。优点在于无对校本和他校本可据的情况下,仍能校正错误。缺点是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不可妄改校出的误脱衍倒。

三、 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他校。以他书校本书。前提是必须弄清本书与他书的关系,对他书必须有所选择。特点是范围最广、用力最劳,非此法不能证明文字的讹误,不宜轻改原文。

四、 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当我们发现了书面材料中的确

第 47 页

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通常需要从语言、体例、史实等方面寻找作为推理的依据。前提是必须精通古汉语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

五、 综合考辨:在校勘实践中,这些方法往往都是综合地加以使用的——使人更加信服。

六、 校勘的具体方法

改写书面材料、撰写校勘记

底本:底本是校勘时选用为主的本子,用种种方法对这个本子进行校勘处理,这个本子就是校勘用的底本。一般情况下也可叫“工作本”。 选择底本要尽量选用善本。

以上就是关于线装的方法全部的内容,包括:线装的方法、元代书装形式与插图是怎样的、在宋代,为何出版业比较繁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585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