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歌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五种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六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编辑于 2018-03-01
查看全部5个回答
拼多多,书籍特卖,新品99,大牌1折起,爆款1元秒!

各类书籍正品爆款1折起!秒杀活动天天有书刊超低价格嗨到爽!新人下载领专属特惠!
lppinduoduocom广告
评论两句
因为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与战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扩展资料:
春秋和战国的分期原因,主要是:
1、两本书,一本叫《春秋》,一本叫做《战国策》,于是大家就把这两本书所记载的时代称呼为春秋战国;
2、春秋时期是周天子之下的诸侯壮大后依然封建,没有改变封建性质的可能性;战国时期是各国兼并灭国的时期,虽然还有封建,但国君可随时剥脱封建权利,导致封建有形而无神。
3、春秋时期诸侯的政治理想是称霸,是尊王名义下的称霸;战国时期诸侯的政治理想是国土的扩张,是君权的扩张;
4、春秋时期诸侯和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隶属关系,战国时期诸侯和周天子是平起平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周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五种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六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这是一首朝代歌反应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具体来说夏商西周相延续,然后东周分两段即是春秋和战国,再然后秦朝实现大一统,统一局面延续到西汉和东汉,之后三国并立即魏蜀吴,最后西晋短暂统一,然后进入北方五胡十六国,南方为东晋,再然后南北方重组,南方宋齐梁陈,北方北魏统一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最后北周再次统一北方,这就是南北朝,不久北周被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然后为金人所灭,康王赵构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宋夏金辽混战,最后元再次大一统,最后明清,清朝灭亡后,中国封建王朝至此结束。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
五帝黄颛喾尧舜,
三代夏商西东周。
春秋战国秦一统,
西汉三国二晋收。
宋齐梁陈南朝号,
北魏二分又齐周。
隋唐五代十国宋,
辽夏金元明清民。
这是一首朝代歌,就是把中国的各个朝代按时间排列出来,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名称的歌谣。
首先是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然后东周时期分为两部分,春秋和战国;随后秦朝统一中国,接下来是西汉和东汉,合称两汉;三分魏蜀吴就是东汉灭亡后的三国时期,即魏、蜀、吴三分天下;接着西晋和东晋前后相延续,西晋灭亡后,西晋皇族和江南士族在江南一带建立了晋国,史称东晋。
此朝代歌全文如下: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扩展资料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为我国当前统一多民族的大中国奠定了基本形态。
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这是朝代歌。所谓“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的意思是:夏,商,西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指秦,西汉,东汉三朝。“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两晋指东晋和西晋。“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指南朝,宋齐梁陈四国。北朝指北魏等国。“隋唐五代传,”指隋,唐和五代。“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指宋,元,明,清四朝后就没有王朝了。
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所以后面才说到,王朝至此完,比如从夏朝开始到周朝结束,这是奴隶社会,从秦朝到清朝是封建社会,现在社会是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
以上就是关于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全部的内容,包括: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为什么史书把东周分为两段、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全文是什么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