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帝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阿如那2023-05-02  24

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常说的《金刚经》。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

简单的说就是:不执著于我(自己),不执著于他(他人),不执著于所有众生,乃至于不执著于有生死的一切。

有好多人把这四相解释为外相: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别人,众生相就是众生,寿者相就是老头。

其实这个世界本是我们自性化现出来的,如果心中没有这四相,那么外面的四相也就不存在了。

想达到“无我”的境界,最简单、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无心”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没心没肺”,而是念而不执。

扩展资料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佛陀在《金刚经》里所讲的很重要的法教。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解脱路途上最大的束缚,最严重的障碍就是执著,佛教徒视执著为大魔。

执著的另一个名称叫相。相的字面意思是,所显现的一切事情都是相,但佛经中相的意义就不一样了。金刚经里所讲的相并不是显现的意思,而是对自我和对万法显现的执著的意思。显现本身并没有好与坏,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最大的束缚并不是显现本身,而是对于显现的执著。

噶举祖师帝洛巴对那若巴大师说:“显现不会束缚你,束缚的是对于显现的执著,你务必断除执著”。显现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要看我们对显现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西藏的大瑜伽士密勒日巴尊者说:“外境所现一切法,不明其性陷迷惑,执境为实自作缚,悟后诸法成幻化,助益此心为友伴,究竟义中不可得,此即无生之法身”。

相分为四个:我相、人相、众生相以及寿者相。多数修行者由相上往往会执迷不悟。譬如小乘行者在我相和人相上经常迷惑,破不了烦恼障,所以极难证得阿罗汉果;大乘行者在众生相和寿者相上容易迷惑,断不掉所知障,所以极难证得佛果。因此我相和人相会障碍获得解脱,众生相和寿者相会障碍证得佛果。

大乘经典中采取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两种障碍之名词。烦恼障是指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烦恼。所知障是指对于二元对立的执著,对于能取与所取的执著,对于三轮的执著。所谓的三轮是指:作意者、对境以及事物这三种。譬如以布施为例,施者、受者及物品。弥勒菩萨说:“何谓贪等分别念,则其即是烦恼障,何谓三轮分别念,则其即是所知障”。

小乘经典中并没有采取这两种障碍的名词。烦恼障名为具染不知之痴暗,所知障名为非具染不知之痴暗。尽管如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在其中。修行者必须要远离一切相,如果不远离一切相,成不了菩萨。金刚经中说:“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对大乘而言在修行道路上该断除的障碍有些是属于烦恼障,有些是属于所知障,基本上所有的障碍都包含在这两种之中。我相和人相是属于烦恼障,众生相和寿者相是属于所知障,仍然纳入在这两种障碍之中。若有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等于证得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及无寿者相的佛果境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佛教

《金刚经》里面多次出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组概念,初学时,从字面意思入手,似乎不难理解,但要真的把“四相”的概念说得究竟、清楚,又绝非易事。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之书。基于缘起性空的核心要旨,《金刚经》“对外扫相”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一偈句上,“对内破执”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笔点睛。破得了内在执着,也便扫得净外在诸相。

传说,六祖慧能就是偶然间听闻有人诵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顿悟自性的,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六祖对“四相”的解释。

六祖《金刚经口诀》:

“修行人有四相。心有能所之分、主客之分,轻慢众生成为我相。自恃持戒,轻破戒者称为人相。厌三途苦,原生诸天,是众生相。心中眷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者即是众生,无四相者即是菩萨。”

六祖的解释比较通俗,结合《金刚经》的上下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我相”:意指我的相状,凡夫认为外在的我为实相而执着,进而有了主客分别,遂生出我痴、我慢、我爱等烦恼;

“人相”:有了我相之后,便生出分别心,对以“人的相状”呈现的生命体,有了男女、肤色、种族、地位、受戒与否等等的分别;

“众生相”:把依五蕴和合而生的各种生命体的相状当成真实的存在,三界中一切众生厌倦所受之苦,进而产生的分别、执着、矛盾等;

“寿者相”:执着众生的从生到死生命过程的相状,以期勤修福业,传之长久。也可以理解为凡夫对“时间”的执着,进而在生命中追名逐利,悲欢离合,不得出离。

有的读者读到《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一章时,看到了佛陀对“四相”的详细阐述与六祖的通俗解释差异较大,心中产生疑惑:是六祖的解释不够究竟,与如来真实意存在偏差吗?

我们先来看《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中佛祖的论述: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仅从字面上看,佛陀在这里对“四相”阐释的确与六祖的通俗解释不同。

这其实缘于每部佛经的体系不同,所表达经义的主旨与内涵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圆觉经》 宣讲的是佛陀脱离“无明”烦恼的圆觉理论,其思想义理属于佛教如来藏体系。

“无明”是什么呢?

许家桢先生在解读《金刚经》时曾径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中国唐朝代宗皇帝时,佛法十分兴盛,那时有一位国师名叫不空三藏。有一天代宗和不空三藏在讨论佛法,当时一同在座的大宦官叫鱼朝恩,他对佛法也有了解。谈论之间,鱼朝恩问法师:“佛说一切众生都原有佛性,那么无明从何而起?”不空三藏说:“你不配问这个问题!” 鱼朝恩听了这句话之后大为不悦,可是在皇帝的前面,不敢发作,只好忍着气,一脸气愤,不空三藏缓缓地说:“无明即从此而起”。

不空三藏法师的“行为点拨”真是智慧啊!

“无明”一个基础性的佛教术语,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啥,在做啥。通常人们用“无明之火”或“无明烦恼”,来表述在发怒或烦恼时,那种不可名状的情绪。无明是很坚固的烦恼妄想。它的引生源自愚痴和颠倒,因为我们没有看清楚真相,所以产生错误的认知并坚固地执着而行。

相传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顿悟,悟到的真理便是“十二因缘”法,佛陀参悟到众生不能出离的原因,是因为众生都被束缚在命运之环中,它环环相扣,构成了众生轮转中的十二个环节。在南传佛法里,无明是十二因缘的起首,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一旦活动起来,便会跟“业力”结合,创造出业力流转的力量,它是一切生死的根本。

在《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中,佛陀对“四相”的详细阐释前还说了一句话:

“一切众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因此,接下来的阐释,可以看作是佛祖在偏重于 “无明”和“业力流转”作用方面对“四相”做出的分析。

这里来简要翻译下上面四段文字:

“我相”是“色受想行识”之法中执着的认为真实自我的存在,是诸众生心中所证知的部分。说白了,就是你的身体传感器感应到的自己。佛陀打比方说,当你舒服的忘记自我时,有人用针扎你一下,你忽然大叫“我好疼!”这个“我”便是“我相”。修道者的心已证至诸佛境界,了知清净涅槃,若执着于所“证取”,也都属著“我相”。

“人相”是指众生心中能悟证的相状,悟到有我相存在,但不认为是我相的,或者所悟到是我相之外的,都是执着于所悟,超过一切证者本身的能证之智都是人相。

“众生相”是指诸众生自心无法证悟者。比如有人说我是众生,则知他所说的众生,既不是指他自己,也不是指别人。众生所证的是我相,了知所悟的是人相,在我相、人相之外,还认为能了悟的心,就是众生相。

“寿者相”是指诸众生之心本来照耀、清净,一切被无明业力纠缠了本智,却不能自见这个事实,还把它误认为是一切生命的根本。比如用沸水来融化冰块,冰块被融后不再存在了,只有水了,但没有冰以外的水,也没有水以外的冰。存思我、觉悟我,也是这样,因为没有存思我之外的我,也没有觉悟我之外的我,它们无非都是执着于我而已。“无明业力”反复纠缠本智,却被认为是命根相继,这就是寿者相。

实际上,六祖对“四相”的阐释和《圆觉经》中佛祖的解释并不矛盾,差异主要来自每部经书的体系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六祖的阐述侧重“四相”的外在呈现形式,《圆觉经》的释义更重视“四相”背后的业力作用。

此外,不同经典开示的对象也不同,《金刚经》和《金刚经口诀》,偏重于引导普通修行者从破相到开悟,而《圆觉经》是佛祖向十二位菩萨讲述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从“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和“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等语句中可以看出,佛陀在此是为诸菩萨开示如何进一步破除“四相”,不要执着“已证得之相”,而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

相较于《金刚经》,《圆觉经》受众的觉悟成度已有了提升,因此《圆觉经》对四相的释义也更加的深奥,体现了修行的次第。

《金刚经》中有个特别的现象:开篇第二品,须菩提尊者即向佛提出了疑问:“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 在第三品中,佛陀即给出了解释:“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有趣的是,到了第十七品,须菩提又提出一模一样的疑问:“尔时,须菩提白佛言:‘师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当然,佛祖的回答与前文是一致的,同样告诫须菩提要破尽四相。

这两端记载,说明须菩提尊者在听闻佛陀一番长篇开示后,仍对这个问题存有疑问。大家知道,佛祖的诸弟子中,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金刚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其核心思想也是“空”。

由此不难知道,学习《金刚经》,破除对四相的执着,绝非易事。即便像须菩提尊者这样有智慧的大修行,都要反复发问,反复思索。

《金刚经》的通行本为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的译本,他的翻译,侧重对原经文的“意译”,文辞华美,言简意赅。玄奘法师也曾翻译过《金刚经》,而他译本更加侧重于对原经文的“直译”,即直接展现原经文叙述形式和基本含义,对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对应概念的词语,玄奘法师一向主张直接“音译”。

我们不妨就经文中“四相” 的段落,做个比较。

罗什译本: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玄奘译本:

“所以者何?善现,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说言有情想转,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转,当知亦尔。何以故?善现,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

大家看——罗什所译的“四相”被玄奘法师用“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转”七个“音译”的概念所代替。按照玄奘法师一贯的译经标准,不难推测:原经文中佛陀应是阐述了七个无法用汉语完全对应的概念,2000多年后的我们实在无法通过这组“音译词语”,精准无漏地把握佛祖所述“诸相”的真实意义。

我们修习经典,应该有穷理尽性的精神,但亦不应在名相上过度执着。在掌握《金刚经》所述的“四相”时,可以通过六祖的通俗解释,明晰其表现形式,通过《圆觉经》的深入释义,体悟“破执扫相”的修行次第。

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告诫人们:体悟真道,要不断减损,不断放下,不断破相,这正是修行的精神。

以上是对“四相”的简单解释,若有错误,望读者多多指正。在此,特别感谢净华法师和印普法师,以及果直、果观两位居士给于的开示与指正。

彼我相最细,禅定中有观察者就是我相。

寿者相 虽然不执着 这辈子的人身是我,但是下辈子六道投胎不一定是人身,这个人身就像脱掉衣服一样,他不固执人的样子是他,但是他执着有个灵魂的我在六道轮回。

人相执着这辈子,只有这辈子这个样子是我。

众生相比六道更包含广些,只要执着前后相似相续的变易生死是一个众生,就是众生相。

我相最细,范围最广。

“我、人、众生、寿者” 地前菩萨 粗四相、地上 细四见 在《金刚经》中多是采用 是非不二相 相待假 的观点破除的。

当然也可以采用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 相续假的观察方法,来破除我们潜意识中的执着知见

“差别(彼我相,未必相续,《起信论》中三细,未到六粗阶段)、相续体(众生相,包括地上菩萨 变易生死);

(一辈子相续)不断至命住(人相、命相)(执着认为有个这辈子是人的我);

(死后)复趣于异(六)道(寿者、取者)(执着认为有个我在六道投胎轮回);

是我相四种。”

这是 天亲菩萨 解释区别《金刚经》中四相的偈子。

《大智度论》 中则列举了应该识别破除的所谓养育(儿女)、士夫等十六种凡夫知见。

在我的理解里,若有我相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他有自我意识,我向就是自我形成的意识和自我的一种考虑,人像就是在自己的内心里所形成的道德标准,众生相就是说在自己的眼里,众生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寿者相一个能够长寿的人,他们的心理品质是什么样子的?

但这些都是世俗的人,他们不是真正的菩萨,也不是人们真正的神者向往

菩萨是没有想象的,它只是存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他是每个人心灵的向往者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他是自私的,他只会考虑到自我的一种想法,人们人人众生也都是自私的,因为大千世界,他们都在忙忙碌碌的奔波着自己的生活,所有的重伤都在平凡的忙碌的工作着,长寿也好,短寿也好,都是平凡的世界

而凌驾于平凡的世界之上的,才是人们所向往的精神追求,所谓的菩萨,只不过是人们心里的一种追求而已,心灵的追求和向往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有一定的向往,才有一的深意人心,才能够有平凡的是由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齐飞菩萨像仁者爱者相信着人生之所以有不同的规划,是因为你没有办法看清你的自我,没有了解你自我的形象和自己的一种是由没有办法看清自己的本身,也看不清别人的本身,众生在你的眼里并没有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长远的眼光才是你的发展前途,一切精神的支柱才是你应该追求的向往

能够了解自己内心向往的人才是内心所有道德标准的一种规划,自己才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索肖精神的追求,才是人生中最大的人生所向

“相”也有翻译成“想”的,就是观念、概念的意思,金刚经里所讲的相并不是显现的意思,而是对自我和对万法显现的执著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种主观执念。

金刚经》有20个地方都反复地提到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嘱咐听法者要破除这四相。

因为人对这四种主观上的执着很深很深,即使是常随佛学的弟子们也很难破除,遑论一般凡夫了。这“四相”或曰“四见”是众生起烦恼、造有漏业、堕于生死轮回的一个根本。

如果拿“苦集灭道”四谛来说的话,这“四相”或曰“四见”就是最根本的集谛。所以要获得解脱,要证得涅槃,就要进入道谛,就要修道,而所修的道归根结底,就是要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种见。

扩展资料: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部分出自《金刚经》的“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原文为:“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佛教协会——江味农及其《金刚经讲义》

金刚经中的寿者相,可以理解为“有长寿的概念”。也就是说:希望自己和家人长命百岁的、希望婚姻白头到老永不变心的、希望家庭可以永久 驻 世的、希望 权 力可以永 久被自 己子 孙掌握的………

这种希望某种特定的现象永久存在的心理,就是寿者相。

金刚经提到的无寿者相,并不是指人们要去掉心中寿者相的概念(这是非常难做到的),而是说:通过切实感受(多半是由实修实证而来),亲身 洞 察了无四相的本质。也只有在亲 身洞 察了世间一切现象(包括自己在内),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一个永久不变的实体时,才能够真正做到在心中不执着这四种相的概念,才算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出摘自《金刚经》中一句话:“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句意理解为下:

无我相:“我”本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因缘和合生灭,所以并无“我”,是名“我”。

无人相:“他人”也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因缘和合生灭,与“我”无异,所以并无“他人”,是名“他人”。

无众生相:“众生”全部都是宇宙中的一把微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灭后我生,我灭后你生,所以没有“你我”,更没有“众生”。

无寿者相:为何没有你我,没有众生,就是因为一切法都是生灭法,“时间”是个伪概念,所以没有哪个活的长哪个活的短之说,在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再长的寿命都是弹指一挥间,而在那一瞬间,其实又蕴藏着无数个未知的虚空法界。

所以,此四无相说所指就是缘起生灭法的实相,前三重点在空间,最后第四相,“寿者相”,借“时间”为名方便说法,点出前三相(世间相)的本质,令学人(世间人)参入。

扩展资料

金刚经较量功德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二、法施的功德大於财施:

1、“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

1、“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4、“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四、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

1、“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2、“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经

以上就是关于佛教帝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出自哪里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佛教帝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出自哪里什么意思、也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576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