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和海豚并不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河豚和海豚的区别吧。
河豚和海豚的科属区别1、河豚: 河豚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总科哺乳动物总称。
2、海豚: 海豚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哺乳动物总称。
河豚和海豚的形态区别1、河豚: 河豚的体形比海豚大,可以长到3米长,与海豚不同的是头部可以旋转90度,这使得在复杂的河道中占据优势。有时也和海豚一样,集体追赶鱼群从而提高捕食效率。颌部有敏感的毛发,据说这是在淤泥中捕食甲壳类动物的触感器官。拥有宽大的胸鳍,从而提高了它们在狭窄河道的灵活性,再凭借尾鳍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23千米/小时。
2、海豚: 海豚体长约15~10米,体重50~7000公斤,雌性通常比雄性大,多数海豚头部特征显著,由于透镜状脂肪的存在,喙前额头隆起,又称“额隆”,此类构造有助于聚集回声定位和觅食发出的声音。一些海豚虽有额隆,但喙部较短,隆起的'前额仅勾画出方形外观。多数海豚的体型圆滑、流畅,有弯如钩状的背鳍(也存在其他形态)。
河豚和海豚的分布区别1、河豚: 淡水豚总科拥有四个栖息于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现存品种,当中三个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个品种普拉塔河豚(拉河豚)则是生活在咸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于科学分类中,它仍被列入淡水豚总科而不是海豚科。
2、海豚: 海豚的分布极广,种类极多,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以热带沿海最为丰富,一些淡水河流也有发现。
河豚和海豚的保护区别1、河豚: 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2、海豚: 1988年12月10日,海豚科所有属种皆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他海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河豚生有毛发状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象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国内外,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还是有众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毕业考试时,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就不敢参加考试逃跑了。河豚游得很慢。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河豚的牙齿与刺豚的牙齿很相似。河豚的牙齿融合成一个喙。上下鹗的牙齿用来咬碎软体动物和珊瑚。河豚将这些生物活的部分连同蟹、蠕虫和藤壶等海洋生物一起吞食。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每年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所以,春天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河豚鱼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所以,河豚鱼还是不吃为好。仅有少数人是拼死吃河豚,但多数人是因不认识河豚鱼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怎样认识和鉴别河豚鱼?
预防河豚鱼中毒,首先要认识到河豚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河豚鱼体形长、圆,头比较方、扁,有的有美丽的斑纹;有些则没有斑纹,而是一片黑色的鱼。又有形容河豚鱼外观呈菱形,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鳃小不明显,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鱼体光滑无鳞,呈黑**。
■河豚鱼中毒有哪些症状?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有报告显示,日本人河豚鱼中毒病死率为615%。
■误食河豚鱼中毒怎么办?
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门严查,禁止零售河豚鱼,如果发现,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
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
当然,为了预防意外发生,人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为了贪一时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鱼。
当然,河豚在烹饪的时候如果可以长时间的蒸煮也可以使毒性失效。
河豚能生活在海里,是因为它有洄游习性,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
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
洄游习性:
河豚(正确叫法为“河鲀”)每年3月由外海游至江河口的咸淡水区域产卵。唯有暗色东方鲀(Fugu obscurus ,英文名:Obscure puffer)一种成群溯河进入淡水,5~6月在江河中有产卵;怀卵量一般在4~5万粒间。
秋季水温下降,开始降河,和其它种类一样游向深海区,12月初返回深海区越冬。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进入长江的河鲀于4~6月,在中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阳湖中产卵。
扩展资料:
河鲀的其他生活习性:
1、食性
河鲀的食性杂,以鱼、虾、蟹、贝壳类为食,亦食昆虫幼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叶片和丝状藻类。在生殖洄游期间一般很少摄食。
2、自卫
河鲀的体型浑圆,主要依靠胸鳍推进。这样的体型虽然可以灵活旋转,速度却不快,是个容易猎取的目标。因此,河鲀演化出了迥异于一般鱼类的自卫机制。河鲀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膨胀成数倍大小,吓退掠食者。
棘鲀科的刺河鲀身上甚至带有刺,膨胀时全身的刺便会竖起,令掠食者难以吞食。河鲀毒素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属于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其五千万分之一,就能在30分钟内麻醉神经,对人体的最低致死量为05毫克。
参考资料:
1、虎豚是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后背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
2、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
3、河豚是喙长,动作灵活,头部有较强的转向能力。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鼻孔位于头顶最高处,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具许多水生生活适应性:骨骼具海绵组织;体腔具较多油脂,使身体浮力增大,且易保持体温。
“河豚鱼可以吃。捕杀河豚需要有执照和专业厨师才能操作,因为河豚的毒素存在于眼睛、血液、卵巢、肝脏等部位。鱼是无毒的,只要它的内脏在捕杀过程中不被破坏,毒素是否流入鱼体内?吃河豚的时候,建议一定要在有牌照的店吃,不要自己做,相对安全。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茶事坊官方企业店有一种纯粹的配方中草药好产品。
河鲀,俗称“河豚”。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河鲀体呈圆筒形,具有众所皆知的圆滚滚身躯,一般体长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达630mm以上。上下颌骨与牙愈合成4个大牙板,体长可达11M。背鳍1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小刺。有气囊,能吸气膨胀。种类很多,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
河鲀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膨胀成数倍大小,吓退掠食者。棘鲀科的刺河鲀身上甚至带有刺,膨胀时全身的刺便会竖起,令掠食者难以吞食。
在中国古代,早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在嗜好食用河豚的邻国日本,为尝试河豚美味而死于河豚中毒的“勇者”也不在少数。
河豚的身体呈椭圆形,前部比较圆,尾巴渐细。它的嘴巴非常短,口内有牙齿。它的眼睛和鳃都比较小,体表有很多小刺。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呈白色。它的体内有气囊,遇到危险的时候体内会充气,变成球状,浮出水面。
以上就是关于河豚与海豚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河豚与海豚有什么区别、河豚的外形,生活习性,味道的介绍、河豚怎么生活在海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